红色中国网

标题: 北京市教委要求学校不得变相强制学生接种疫苗 [打印本页]

作者: 远航一号    时间: 2022-2-14 09:56:34     标题: 北京市教委要求学校不得变相强制学生接种疫苗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青柳


这几天,“北京变相强制学生要求接种疫苗”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热度颇高。

2月13日,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网络和个别自媒体平台流传北京市部分学校和幼儿园强制学生接种疫苗等内容,对相关工作存在误读”,并“反对强制接种疫苗或将接种疫苗作为孩子参加学校和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包括不允许提出‘未接种疫苗的孩子不能入校上学’、‘未接种疫苗的孩子每48小时提交一次核酸检测证明,否则不能入校’等要求”。


如此一来,算是定调了。之后情形如何,仍有待观察。



01


这波舆情动静不小。

此前,有家长开始陆续在网络上反映,有学校和幼儿园口头通知,不打疫苗,孩子就要每隔48小时做一次核酸。

每隔48小时一次核酸,考虑到核酸检测时长,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是一天一测,这种麻烦可想而知。这个办法里的强制意味,已经极为露骨了。

此前早有人反映,有学校和老师暗地里对家长软磨硬泡,给打疫苗的孩子发奖品,用各种招“半鼓励半强迫”孩子打疫苗。

如果说这种压力家长尚可以抵挡的话,那么“48小时核酸”这个大招一出,基本把家长的底线给突破了。

由此家长形成了巨大的声浪,北京市教委微博的评论区,已经彻底“沦陷”,家长对类似情况的反映在临近开学的这几天达到了“顶峰”。当舆情产生之后,也就有了相关部门的辟谣。

▲图/微博


饶是如此,恐怕也难以很快消弭舆论。毕竟,此前规模化的来势汹汹,显示出了部分学校执行层面的某种系统性和刚性。


一纸禁令后能否停下,坦白说,家长恐怕心里是没底的。



02


变相强制孩子接种疫苗,反反复复不知道出现多少次了。

去年8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把是否接种疫苗,特别是家长和共同居住的人是否接种疫苗作为能不能进校门的标准,既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同时这种做法也是不合适的。教育部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也及时发出提醒,要求各地立即叫停这样一种做法。


至于未成年人怎么打疫苗,教育部的规定也很明确:在监护人和学生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当地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分步骤、稳妥有序配合做好18岁以下符合条件学生疫苗接种工作。

而在网络上,总能看到各地跃跃欲试,突破这些规定:有的要把接种疫苗与否纳入诚信档案,有的就发通知说不打疫苗不让上学。之后,就是舆情的不断反弹,各地一轮又一轮的辟谣、表态、明确。总之,就是来自不同层面与群体的声音反复拉锯。

也正是在这种信息空间的熏染之下,大家有了心照不宣的共识:强制是一定不能公开说的,但不打疫苗在一些地方也注定是“麻烦”的。

其实时至今日,孩子不能强制打疫苗,已经几乎被反反复复地科普了无数遍了,原因包括低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各种可能存在过敏、排异反应,患有其他疾病等等情况。这种常识,已经是毋庸置疑了。

不过现实就是,有些地方总是在这条底线上试探,似乎在做着家长的承压测试,想方设法地榨出最后一点“接种率”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当“反对强制接种疫苗”的声音出现,人们似曾相识。这确实不是第一次了,而是不定期会出现的模式化新闻。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反复强调“反对强制接种疫苗”,这句事关科学精神与基本权利的社会共识,绝不能被模糊掉。



作者: 远航一号    时间: 2022-2-14 09:56:52

转自:游无穷




欢迎光临 红色中国网 (http://redchina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