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98|回复: 0

田忠国 : 枪杆子里面出主权是永恒的最佳解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7-5-27 22:21:30 |显示全部楼层

田忠国 : 枪杆子里面出主权是永恒的最佳解

[color=rgb(153,153,153) !important]2017-5-27 17:39| 发布者: [color=rgb(153,153,153) !important]砥柱中流| 查看: 108| 评论: [color=rgb(153,153,153) !important]1|原作者: 田忠国



摘要: 美国的金融危机,引爆了整个世界经济,由此引发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将会由原来复杂基础上,徒增了不尽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理性和智慧,但同时更需更加强大的枪杆子,也就是保卫国家利益 ...



美国的金融危机,引爆了整个世界经济,由此引发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将会由原来复杂基础上,徒增了不尽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需要理性和智慧,但同时更需更加强大的枪杆子,也就是保卫国家利益的军事力量。因为,理性和智慧,不过战略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支撑战略哲学,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却是军事力量。

在核时代,核国家之间往往是建立在威慑力基础上斗智斗勇和意识形态的战争。也就是说,核武器的作用使所有对等的国家,都能够保持足够的冷静,因为,在两个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论谁先动手,即是毁人,也是自毁。在此情况下,斗智斗勇的最佳选择便是意识形态的战争。因为,人们清楚,除核武器之外,摧毁一个国家的软武器是意识形态。

为什么说摧毁一个国家的软武器是意识形态呢?因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价值判断体系问题。而一个国家的价值判断体系,又往往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原则的。假如一个主权国家用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价值判断体系分析并判断自己国家的问题,一个不容回避的严重问题就是:以维护别国利益为己任。所以,我认为,这种情况比军事占领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更有害,因为,军事占领使人们奋起反抗,而以别国的价值观念分析判断自己的情况,则是一种主动的损害本国利益。

从这个角度说,打造以我国立国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比制造核弹还要重要。因为,核弹的使用是主体价值观判断的结果。当然,在打造以我国立国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加强我国常轨军事力量建设,三者互为补充,才是我国的最佳选择。

在网上,我看到有一种不智的观点,认为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否定改革,反对改革,若以此逻辑推论,批评改革中的错误或失误,就更是否定改革、反对改革了。殊不知,人类的进步过程,就是一个理想的动态试错与纠错的过程,没有试错或不敢试错,理想就永远停留在理想状态,在试错时没有动态纠错机制,实践理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得不到有效或及时纠正,理想不仅无法实现,甚至被错误的实践彻底摧毁。

再说呢,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核心,无非是人民民主,也就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问题,具体到人民民主的内容,也就是人民群众拥有对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也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和政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其一。其二,相对动态均衡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部分。试想,坚持毛泽东思想的两大核心,怎么会是否定改革、反对改革呢?除非持此论者的先生们心中的改革是另一种改革,也就是以美国的价值观为判断标准的改革。

但是很显然,那样的改革观点既违背了我国的立国思想,也违背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路线:坚持四项基本。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呢?我个人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我国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

由此可知,以立国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灵魂,是我国判断对外关系的价值标准,而维护我国主权的则是枪杆子。因为,灵魂是指挥枪杆子的。两者互为里表,相互作用。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个灵魂丢弃了,而用别国的价值观判断问题,是不是比把枪杆子交给敌人问题更严重呢?

其实,我国钓鱼岛的问题,一方面是美国的霸权野心在起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我以为是我国的主权空间观念出了问题。主权空间观念强捍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枪杆子,再强大的美国也不敢挑战我国。我国三十多年前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人类历史证明,委曲求全求而受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到是玉也不碎,瓦更坚实而完全。所以,我一直认为,以礼对礼,礼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以礼礼霸,则霸上加霸。从这个角度说,以霸制霸,霸才懂得礼。这就是我一直主张向美国开战的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1:06 , Processed in 0.021154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