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7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贸易战很难对中国构成太大伤害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0:14: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19-5-16 12:59 编辑

一文说透中美贸易战-中共误判的可能依据

中美贸易谈判进行到第十一轮时风云突变。特朗普5月5日推特中宣布加税,在第十一轮谈判正在进行的情况下于5月10日正式对2000亿产品关税从10%提升到25%,并且宣称还会对另外3250亿产品加征25%关税。人们还是如过去一样陷入在贸易战谁输谁赢,谁怕谁不怕的争论之中,却未充分意识到此次一个关键性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尽管准确的原因并未充分披露,但美方媒体所指的一个触发因素中方也未予以否认,就是中方在第十一轮会谈之前,将过去双方谈好的一些条款进行了调整,将美方要求中国进行法律改变的要求变为行政措施。这种变化涉及的并不是具体贸易要价,而是如何落实这些要价的具体方法,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中方提出这些改变应该算是谈判过程之中的正常协商过程。特朗普做出加税的反应不会是突然爆发,尽管他很善变,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说听到中方这个改变之后,没有任何与中方的沟通过程就突然发推决定加征关税,并且很快实际落地,似乎草率得过头。中方在意识到特朗普会做何种决定之后依然坚持这种改变,也表明了中方对特朗普的做法有承受的充分心理准备。原因何在?我们还是要采用科学的数据来说话。

来自美国的贸易顺差分析

为什么中国说“不愿意与美国打贸易战”,又“不怕打”,仔细分析下中美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权重便可清楚知晓。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9-5-16 10:15:52 |只看该作者
从上面 “中国贸易顺差”及“来自美国顺差权重”两组数据可看出,中国在2005年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并且此后一直保持了1000亿至6000亿美元的高额贸易顺差。在此过程中,来自美国的顺差权重基本都在50%以上。2011年前后在100%左右,也就是全部顺差来自美国。2005年及之前,来自美国的顺差权重甚至有多年保持在100%至250%,也就是不仅全部顺差来自美国,甚至来自美国的顺差弥补了大量与其他国家的逆差。所以,与美国贸易对中国外贸顺差很重要。请注意一定要严格地进行理解,一是它只是对顺差很重要,而中国经济对顺差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大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二是特朗普通过贸易战是不是一定就会把中国从美国获得的顺差打掉,或者打掉多少。

从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仅对减小中国贸易顺差没起作用,反而是顺差更大了。2018年中国从美国获得的顺差权重从上年的65.73%大幅度上升到91.91%,数量从2757.85亿美元上升到3233.2亿美元。2019年一季度权重还有82.67%,若以人民币计算,中美贸易总额同比减少了11%,可是来自美国的顺差数额却同比增加了13.9%!是不是很意外?原来特朗普有个貌似有理的逻辑,很多人也迷信这个逻辑,就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远远多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所以美国对中国贸易战征税的基数可以远大于中国。美国对50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额征税,中国也对500亿美元自美国进口额征税;美国再对中国2000亿贸易额征税,中国就没法同等地跟进了。所以美国的贸易战很容易战胜中国。可是贸易战实际打得结果,却离奇得是美国向中国出口总额下降得更快,中国来自美国的顺差反而更大了。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第一,根据过去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战的实际进程分析,在贸易战初期,一般的确会带来相反方向的变化,对美顺差反而加大。贸易有惯性,因为对贸易战预期作用,需要进口的美国商家会加紧进口,以备断货,这会导致对美顺差因贸易战反而在短期内增加。

第二,长期来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战虽经常以他国的顺差太大为理由,但实际贸易战结果很少真正大幅度减少顺差,只是顺差产生了转移。例如美日贸易战并不是真正解决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是将日本企业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对美国的顺差依然在不断增长。

第三,贸易战如果只是征税,这个影响只是个价格上的问题,但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如果相应的产品成本降低10%,最终到美国消费者手上的产品价格就基本没什么变化。当年日本应对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初期就是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有效应对的。而此次美国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无法从人民币汇率上下手,只能从关税上下手。但增加10%的关税,人民币汇率同时贬值10%,根本都不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最终贸易战对中国输美产品的价格影响就全被抵消光了。反过来,中国一方面对美国产品加征同等的10%关税,人民币汇率又贬值10%,这等于美国产品价格上升了20%。这就是为什么2018年的贸易看似美方对中国打击面更大,但实际结果是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影响近乎于零,而美国产品价格却双倍地上升了,最终影响是什么就可想而知。要评估贸易战的实际影响得看最终产品价格变化,而不是征税的产品范围。

此次特朗普一宣布加税,人民币汇率就应声狂贬值2%-3%,这个加税的一小半影响力基本就在一周内被抵消掉了。如果未来人民币继续贬值一些,另一方面中国产品自身挖掘潜力降低一些成本,这次加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力基本就被化解光了。

第四,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产品比较集中,主要是飞机、大豆等。用不着打击产品范围太广,打掉几个主要产品,其对中国出口额就会急剧降低。今年估计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会下降非常大的幅度,原因不仅仅是贸易战,波音飞机因737-800MAX出事,中国不仅暂停了所有该型飞机的运行,也暂停了来自波音飞机的定单。这比征税的贸易战效果厉害得多,但这不是中国有意为之,而真是美国“运气不好”,是波音公司自身的问题。特朗普此次宣布加税后,中国立即启动粮库大清查,那就是准备大量减少甚至停掉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了。

顺差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确重要,但其重要性也在不断下降。一是中国外汇储备到2014年6月达到3.9932万亿美元的峰值之后,对是不是外储越多越好产生过争论。从目前来看,“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能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已经是一个共识。2018年底中国外储为3.07万亿美元,3万亿多一点看来是中国认为目前阶段比较合适的外储规模,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降低对大宗的石油消费量,芯片进口替代等,中国对合理外储的水平会慢慢调低,从而对顺差的依赖会慢慢下降。贸易战不会立即减少中国的顺差,甚至不会马上减少来自美国的顺差,以及中国对外汇需求的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对顺差需求的下降,是贸易战很难对中国构成太大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9-5-16 10:17:45 |只看该作者
外贸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力分析

听到“中国不怕打贸易战”这个说法,似乎像惯常的官方说词,其实并不是。中国不是说从过去到现在从来都不怕打贸易战的。从上面中国进出口额与GDP之比的数据可看出,1999年11月15日,中国与美国达成加入WTO谈判,解决了中国加入WTO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障碍。虽然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但1999年之后中国进出口占GDP的比例就开始迅速攀升,到2006年达到64.24%的峰值。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发生贸易战,中国真是很难承受的。事实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今天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大得多得多。这是当年中国为什么会迅速抛出4万亿计划的背景所在。虽然现在有人对当年4万亿计划有批评的声音,但如果知道当时中国经济遭受的危机影响有多严重,就不会那么简单地进行这种批评了。当时为配合4万亿计划提出的政策口号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后面两句是中国政治中常见的说法,而“出手要快”尤其“出拳要重”这种词汇是不常见的。由此可知当年危机的程度对中国领导层的影响有多么严重。也正是这次危机之后,中国充分意识到了对外依存度过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风险所在。尽管过去也一直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依靠内需作为发展的动力。但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才真正开始腾笼换鸟,以内需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到2017年,进出口与GDP之比已经下降到33.88%这个入世之前的水平,比峰值时减少了约一半。在2018年特朗普开打贸易战的时候,整个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已经远远不像在2006年前后那么重要了。


中国不像其他国家,中国人口总量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然后还富裕一个欧盟,中国内需潜力是美国以往贸易战对手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潜力正好在特朗普打贸易战的时候已经被相当程度地开发出来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内需在宏观经济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重要。过去曾经被称为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投资与出口远重于消费。但是现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权重已经提升到70%-80%的范围。


如果单看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战会对生产厂家有影响。但厂家不会因为美国市场而放弃中国市场,这里要平衡。如果把厂迁到其他国家去,很难具有中国市场的规模效益,最终成本是否会下降需要仔细平衡,这就使贸易战的影响力大打折扣。中国内需开发得越充分,企业生产外迁对中国经济的压力就越小。有可能是为出口美国的生产能力外迁到其他国家,但并不会轻易地完全放弃中国的生产能力。2017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6万亿人民币,美国为5.7564万亿美元。2018年中国38.1万亿人民币,美国为6.0364万亿美元。两者已经非常接近。生产厂家不会为一个美国市场而放弃另一个与美国同等规模并且会不断超越美国的市场。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9-5-16 10:19:18 |只看该作者

不仅如此,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自美国,这也让中国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对美贸易会让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风险。因此中国才会通过“一带一路”等大力向西开拓更多贸易渠道,分散外贸风险。到2019年一季度,对美贸易占中国全部外贸比例已经从1999年的17.03%波动下降到11.65%。如果贸易战持续,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及权重很可能会不断减少,但这种贸易战手法不会使中美之间的贸易一下子就降到零,会有一个慢慢下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会通过延续过去的扩张贸易渠道的工作增加与其他地区贸易额,从而相当程度上抵消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下降。

中美贸易还是很重要的,但早已经不是重要到让中国害怕的程度,只能说特朗普当总统太晚了。所以他说他不怪中国,只怪他的前任。但真正问题不是他的前任,而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具备了美国贸易战的强大免疫力。并且中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已经使得美国根本不具备通过任何形式的战争手段让中国屈服的能力。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9-5-16 10:25: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19-5-16 10:27 编辑

该文作者自己称他的所谓的经济学研究要达到物理学的水平,可惜,他曾经发文章说中美不会发生贸易战
他的这新文章估计又在误导人
该文和中共一样误判形势
2008年中共的债务GDP比很小,而4万亿的债务刺激让中共躲过一劫。
而现在债务GDP比是260 ,中共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没有刺激的空间了
这次的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消费不振,而房地产又在发热(中共依然想翻版2008年措施,搞房地产拉动),债务经济已经没有出


PS 我转发的该文中的图表的数据正确性我未核对。

4月份的消费据说不好

消費不振、対米協議に影響も=習指導部に誤算-中国

5/15(水) 18:33配信

時事通信

 【北京時事】中国の4月の小売売上高は前年同月比7.2%増と、ほぼ16年ぶりの低い伸びにとどまった。

 景気底入れの兆しを追い風に米国との貿易協議で強硬姿勢に転じた習近平指導部にとって、消費の減速は大きな「誤算」。今後の協議では態度軟化を余儀なくされる可能性もある。

 大筋合意が視野に入っていた貿易協議は今月初め、中国が合意文書案の大幅修正を要求して暗礁に乗り上げた。土壇場の強硬姿勢には、景気の持ち直しを見越し、国内で弱腰批判を招く恐れのある対米譲歩の合意を急ぐ必要が薄れたとの判断があったとみられている。

 1~3月期の中国の成長率は6.4%と、3四半期続いていた減速が止まり、底入れへの期待が高まった。対米摩擦が激化する中、中国は経済成長をけん引しているのは外需ではなく内需、特に消費だと主張。「消費『メインエンジン』、推進力は強力」(人民日報)など、メディアを総動員して国民の不安や不満を打ち消し、景気を浮揚させようと努めてきた。

 しかし、15日に発表された4月の統計は小売売上高を筆頭に軒並み低調。先行きは再び不透明になった。景気減速懸念は根強く、対米摩擦も消費者の心理や実体経済に影響を及ぼしているもようだ。

 習指導部は対米協議の行方をにらみつつ、消費者心理への対処や一段の景気対策への取り組みを迫られている。

下面是这个作者自说自道: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9-5-16 13:23:37 |只看该作者
参考:
资本项目下建造外汇墙至少已经历时二年半了,这么大的房地产泡沫,上面对危害一清二楚,这也是中美无法达成协议的原因,中国这么大泡沫根本没法开放,不但没法开放,还要不断蚕食国际市场来对冲房地产泡沫,国际市场没了,只能用一带一路来强硬扩张债务经济,每年如果有3000亿美元顺差,就足以支撑一带一路的融资,中国实际通胀率每年10%,直接数据没有的,只能以工资的增长速度来参考通胀率速度,作为社保缴费基数的平均工资就是每年10%增幅,这个算底限数吧,按照这个速度,其实任其发展,企业也会外迁,川普25%的税率,只是加快了三年。中国体制不会消灭经济规律,相反进入边际危机递增的时间区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20:47 , Processed in 0.034815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