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07|回复: 1

是谁把中国高校建成了“洋垃圾”的天堂?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9-7-15 23:36:51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把中国高校建成了“洋垃圾”的天堂?

    作者: 报刊文摘(楚.埠.百.帆) [size=-1][2375523:6165], 06:52:30 07/15/2019:-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_财经网_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国内高等教育尚且“贫富不均”的情况下,如此不计成本地招徕国外留学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1872年8月,一群平均年龄12岁的中国少年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派留学生,被称为“留美幼童”。


    这群留美幼童扎着长辫子,穿着大马褂,在异国他乡苦读10多年,回国后,他们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开山鼻祖。


    其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矿冶工程师吴仰曾、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民初第一位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


    这群人不仅仅在回国后做出了瞩目的贡献,同时在漫长的人生里,和美国朋友以及寄宿家庭保持了长久的友谊亲情,他们的经历为美国教育在中国赢得巨大的声誉和口碑。


    一百多年过去,中国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学子远赴重洋,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引进留学生,希望走上文化和教育输出的道路。


    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涌入了中国,这盘大棋,我们现在下得如何?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拟回国探亲。


    当时的钱学森40岁不到,已经是世界级的火箭实践者和五角大楼专家,美国人忌惮他的价值,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海军陆战队五个师的军力,这个人就是杀了也不能让他返回中国。”


    艰难回国后,钱学森不仅把中国从核威胁中解脱出来,同时还推进了两弹一星至少10年的进程,为祖国做出了远非区区几个师所能比拟的贡献。


    中国人重视教育,在多少年的固有印象里,留学生还是钱学森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受人敬重的知识分子形象。


    然而,如今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却打破了历来热情好客的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被中国学生们无比鄙夷的冠上了“洋垃圾”的称号。


    “洋垃圾”,听起来颇有侮辱的意思,然而却道出了中国留学生质量堪忧的现实,他们在中国的校园里不仅仅毫无读书学习的意思,许多更是抱着某种不可明说的猎艳心理,让人恶心。


    最近爆出的“招生海报门”,就将这种猥琐心态摆在了明面上。


    一位芬兰来华学生,自发设计了一张江西财经大学留学生招生海报,并放在了学校的公告栏中。



    照片上的女大学生,神色迷离,衣着暴露,充满了性暗示。能够制作出这种招生广告,并公然放在学校宣传栏的洋留学生,可见在他心里,中国的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


    你跪舔别人,就不要怪别人轻视你。


    在中国的部分高校,“伺候洋大人”早已成为见怪不怪的政治正确,让人仿佛回到那个“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二等公民的年代。


    东北某大学图书馆别出心裁地设立教师、留学生专用阅览室,规定普通学生不准入内。有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在进入该区读书时,曾有被“请”出来的经历。


    中部某大学学生在校内给电动车充电的时候,竟然被保安问道“是哪国人?中国学生出去”,还看到贴有“本充电处仅限国际学生使用”的通知,让人感到震惊和屈辱。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要求把好的宿舍让出来,给外国留学生住,中国人住六人间,外国人住双人间。


    有的大学,还要求中国学生给外国留学生打扫宿舍,更有甚者,搞新生联谊会,要求女生必须出席,理由是外国留学生都来了。



    而在社会上,不少中国女生更是坐实了所谓“Easy Girl,世界公交车”的偏见,她们对白人及其热情奔放,对同胞却及其势利不公。


    她们讨好的白人,在西方社会往往只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甚至渣滓。然而来到中国之后,这群白人却被捧上天,受到无与伦比地欢迎,回国后,在网络上炫耀自己中国“百人斩”战绩,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洋垃圾”慕名而来。


    (接下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9-7-15 23:37:27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那个年代里,中国人由于国力衰弱,被迫自我矮化,称西方白人为洋大人。


    一百多年过去,虽然国力开始强盛,年轻一代的素质和眼界也越来越高,却仍然逃不出整个国家的洋大人优先惯性。


    如果说社会生活上的厚此薄彼还算是礼仪之邦的“情有可原”,那么在教育界内自上而下对留学生的高度倾斜,着实让人无法接受。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一项的教育收费为519.58亿,但来华留学教育的教育收费一栏是空置的。也就是说,来华留学生读书其实不用花什么钱,学费和补贴一抵扣,可能还有得赚。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只要是非中国籍的一带一路国家人士;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无不良记录并且汉语水平测试中等及以上,就可以来中国念书,除此之外,还可以获得:


    学费全免;

    住宿费全免;

    包办医保;

    每月生活补贴1500元;

    ……


    有人统计过,外国留学生光奖学金就能拿到近6万,最高能达到10万,远超中国本土大学生。


    2017年,我国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不过74318元,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45761元,这还不算没有固定收入的几亿农民。


    与此同时,就在今年5月,那个教育部的部长公开装孙子喊穷,他说:


    “不提倡某些省施行15年义务教育,免费教育要从国情出发。民族地区的免费教育是从民族角度出发的……教育部不倡导,因为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国情出发考虑,不办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对自己人说如今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从国情出发看待问题,但回过头来却又花费大量金钱补贴外国留学生。


    换做是你,你觉得公平吗?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除了选拔优秀人才,保持学习知识的权利的平等,也应当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国内高等教育尚且“贫富不均”的情况下,教育部如此不计成本地招徕国外劣质留学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


    同年发布的《留学中国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目标有了,能快速高效吸引留学生的手段是什么?当然是花钱。


    与《留学中国计划》相配套的,还有各个省份单独推出的留学生补贴计划。比如江苏推出的《留学江苏行动计划》,就对留学生的人数、来源和补贴金额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也就是说,留学生的数量增长已成高校体系的一大政绩考核要求,任务层层下发,各大高校的负责人自然要想方设法去完成。


    于是,中国各高校开始疯狂以各种好处招揽留学生,各种谄媚和厚此薄彼自然不足为奇,仿佛补贴得越多,教育就越先进。


    然而这种谄媚,却在一代青年人的思想上再次刻上“国人不如外人”的烙印。因为提供不了高校的政绩,本国人民在自己的国度上就遭受到了本不该有的隐形歧视。


    实践已经证明,这种为了在短期内提高所谓的国际学术氛围和大学排名而大举撒币的做法,只吸引了一群只为钱而来的留学羊毛党,钱撒完了,留下的或许只是一地鸡毛。


    反观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95%以上都是自费,只有极度优秀的人才,才有机会拿到只能满足美国穷人生活水准的补贴。


    但时至今日,留美仍然是中国留学生的第一选择。2017年,中国留美学生总数为350755人,占留美国际学生总数的32.5%,为美国经济贡献了整整125.5亿美元。


    有人算过,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开销,可以养活一个美国家庭。而在我们这,正在用一个中国家庭的全年开销,来吸引一个外国留学生。


    美国的例子表明,只有把教学质量搞上去,高质量的留学生自然就来了,所有的钱都只是辅助手段,短期急功近利的心态,招不来真正热爱科研和学术的人。


    可以说,如何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以和我国影响力提升同步,并为国家影响力提升做出贡献,这是我国教育体系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论后面还有多长的路要走,至少,请先从取消对外国留学生的“超国民待遇”开始。


    不要再让中国的高校,变成倾倒“洋垃圾”的天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6:13 , Processed in 0.01814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