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0-7-14 08:46 编辑
中国劳工论坛的原文连结:https://chinaworker.info/cn/2020/07/01/24096/ 中国劳工论坛的telegram连结:https://t.me/chinaworkerISA 中国劳工论坛的twitter连结:https://twitter.com/ChinaSocialist 如果有兴趣订阅《社会主义者》杂志,可发电邮至:chinaworker.isa@gmail.com
对于官僚集团而言并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景,而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实用主义地在不同阶级与阶层以间作出平衡
根叔及社会主义行动记者
今天中国的国会(全国人大)是全球最有钱的议会。根据外媒的估计,习近平一家在海外的至少藏匿的高达一兆美元的资产。同时,李克强宣布今天中国仍有6亿的人生活在贫穷线底下,年收仅有1000人民币。在中国内,每两个人就受到一支监视器的监控。中共在今天面临到了89年以来最严峻的社会危机,深陷在全球资本主义的灾难之中,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制度让整个中国陷入在水深火热之中。
1949中共建政了甚么?
中共以毛泽东为首的军阀,领导著农民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与驱逐了帝国主义。但在缺少了工人阶级的参与及领导角色,中共政权打从一开始就仿照苏联建立了一个斯大林(史达林)主义的官僚独裁政权。与中国革命不同,俄国革命是由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并且以民主工人国家取代了资本主义,这让工人阶级一度拥有全面权力控制政府及经济。不过由于其他国家在共产党及工人政党的领导缺乏准备或犯错下,导致革命失败,使俄国革命在1920年代被孤立。在极端政治孤立的情况下,俄国革命遭到了官僚的反革命。虽然革命所形成的国有经济存活了下来,但工人民主控制却被以斯大林为首的官僚特权阶层所篡夺。斯大林主义的官僚口头上仍然奉行“社会主义”,但他们只是纯粹出于保住权力与特权而保卫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1930-40年代比起深陷危机的资本主义发展得更为迅速。毛泽东与中共领导层,学习的是俄国的官僚专制,而非1917年最初的俄国革命。中共在1950年代所建立的国家是一个极度畸形的斯大林主义国家。资本主义被国有经济所取代,而这也成就中国急速的工业发展,但权力是集中在一群不受监督的官僚菁英手上,而不是工人阶级。

改革开放
建政初期,毛泽东认为在中国要先发展资本主义,并把社会主义任务推到无限远的未来,这是世界各地被斯大林主义化的共产党皆主张的“两阶段论”。毛泽东并不主张世界革命,而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认为最重要先建立强大国家和经济体制,休养生息和稳定政权才根本。中共只是充公了与国民党及外资连系的企业,但容许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实行有限的土地革命。但巨大的革命压力,即农村自发的土地革命,冲破了国家的秩序。加上冷战期间韩战的爆发使地主和资产阶级对国民党复僻抱有希望,令共产党加速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的威胁。中共政权在官僚控制的计划经济下实现了至今所谓的民主资产阶级国家都无法实现的改良。
在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以及后来在1950年代末苏联赫鲁晓夫政权取消援助之下,中国经济仍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在1952至1978年之间,中国的工业产出年均增长率高达11.3%,工业占GDP比重也从10%上升到35%。工人与农民虽然普遍贫穷,却享有着终身的就业保障,退休金,医疗与教育等等的福利,中国的年均寿命在毛时期从35岁提高到65岁,文盲更是从1949年的80%下降到80年的33%,同时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婚姻制度包办婚姻,纳妾,重婚等等都被终结。
在毛泽东逝世之后,中共政权面临了巨大的危机,独裁官僚压抑了计划经济的生产力,经过文革的破坏后更是枯萎至尽头。1976年,中国的GDP出现萎缩,社会陷入混乱。计划经济与官僚的关系就如身体与癌细胞的关系一样,当身体被寄生癌细胞破坏到尽头时,癌细胞也会死去。
资本主义复辟
这让整个中共政权陷入在分裂与被群众推翻的恐惧之中,尽管要解决这样的危机所需要的是一场补充性的工人阶级革命,将计划经济夺回于工人阶级民主管理。事实上整个中共的官僚集团在毛时期的政策就不断在极左和极右间摇摆。对于官僚集团而言并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景,而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实用主义地在不同阶级与阶层以间作出平衡,维护国家权力的控制的同时发展经济。过去所仿效的俄国及东欧的经济模式陷入停滞甚至失败,这并非如资产阶级代言人所宣称社会主义“失败”或资本主义的“优胜”那样,而是官僚越来越没能力发展计划经济。他们很成功地复制原有的工业技术,尤其是重工业,但在在精细的生产方面则很落后。从原本只是计划经济的相对障碍,到了1970-80年代,斯大林主义官僚变成了绝对障碍,实际上是把社会推向倒退。当时只有新的工人的政治革命,打破官僚的枷锁,并由工人阶级重夺计划经济的控制才能避免这个倒退。与此同时,以列根和戴卓尔为首向全球推动了新自由主义,加上亚州四小龙的成功。中共官僚迫切地为求打破经济上的孤立,振兴贸易与投资,开始寻找新的经济模式来取代计划经济。 邓小平虽然被称为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只是领导著一群独裁的官僚集团为保权力而执行实用主义的政策,摸著石头过河。
中共透过并逐步的引入市场经济,同时保留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权。在城市里面,邓小平政权逐步开放私有企业进入市场,同时将国企转型为以获利为导向的体制。官僚透过特权进行寻租并透过价格双轨制套利、还有不平的税来窃取财富。官僚开始了初期的资本积累,准备成为未来的一批资产阶级。农村则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国有名义的土地下容许农民部分地自由出售商品。当公社被瓦解,医疗及教育保障迅速的从农村消失,农村的基建缺乏公共资金维护,同时失去公社制度动员农村群众,让后期的破坏变得更加严重,也制造出大量的农民工。官僚借由特权迅速的将较好的土地与耕作机器据为己有,地方政府在农地变为建地的过程中窃取差价,积累私有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