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48|回复: 1

中国领导人将维持对房地产的严格限制措施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1-10-15 08:36:4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1-10-15 09:11 编辑

分析:即使经济放缓,习近平仍可能限制房地产业,但会软化策略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October 14, 2021

中国的政策消息人士和分析人士称,由于担心持续的房地产泡沫可能会影响中国的长期发展势头,中国领导人可能会维持对房地产行业的严厉限制措施,即使经济放缓,但他们也可能在必要时软化一些策略。

他们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看起来决心继续推进最新一轮房地产紧缩政策,即使它会加剧近期的痛苦。这与之前在经济增长开始放缓时有关做法往往会被澹化形成对比。

习近平的决心源于一个更长期的结构性努力,以减少经济对房地产和债务的依赖,并将更多资源引入高科技制造业和其他新兴的行业以推动增长。

尽管近年来其他行业迅速扩张,但房地产业以及像建筑等相关行业仍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

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疫情中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弹,但有迹象表明,复苏正在失去动力。日益扩大的电力短缺加剧了来自房地产限制、原材料短缺、供应链中断和消费支出疲软的压力。

随着大型开发商中国恒大集团(China Evergrande Group)艰难应对逾3,000亿美元的债务,全球对中国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可能蔓延至更广泛经济领域的担忧也有所加剧。

习近平的最高级经济助手刘鹤一再对金融风险发出警告。与此同时,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PBOC)党委书记郭树清表示,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

“灰犀牛”指的是一种明显而重大的威胁,往往被忽视,直到为时已晚。

一位参与内部政策讨论的消息人士表示:“房地产限制将是痛苦的,但这是一个需要付出的代价。”

“过去,我们总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放松管制,但这一次,领导层的决心看起来非常坚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人民银行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沙中的红线

分析人士说,尽管多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遏制过热的房产价格,但中国的房价已变得越来越负担不起,这阻碍了北京提高出生率、解决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增长放缓问题的努力。

官员们在2020年8月加大了最新的房地产调控力度,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新措施以密切监控开发商的债务水平——设置“三条红线”以遏制借贷并控制债务风险。

但鉴于该行业的规模、其作为地方政府收入来源的重要性以及房价快速暴跌对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政策失误的代价将是高昂的。许多中国人从未见过房地产的持续低迷。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路透社表示:“我们应该把房地产行业的稳定放在首位。我们不希望看到房价过快上涨,但也不希望看到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破产。”

边际变化仍有可能吗?

内部人士和分析师表示,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继续向开发商施压,以减少债务和清理资产负债表,但一些边际性的政策变化也许是可能的,以纠正一些贷方过度收紧信贷。

上个月,随着恒大债务危机的加剧,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三条红线’不太可能改变,但这些规则的实施可能会放宽一些。”

“房地产贷款标准不会放宽,但此类贷款的规模可能会有所增加,”他说。

分析师表示,银行在向真正的购房者而非投机者放贷方面也可能获得更大的回旋余地,健康的开发商也可能获得更多支持。

“在经济放缓恶化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北京将加强财政和货币宽松措施,尽管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坚持其对房地产行业和高碳排放行业的紧缩立场,”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不过,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一些小幅宽松措施,重点是放开地方限制,增加一些补贴,陆挺说。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1-10-15 09:26:3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21-10-15 09:30 编辑

根据日本的经验,房地产泡沫破裂(当时也是日本政府收紧的结果)后从端倪到后果的体现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就是很多金融机构到1997年左右才倒闭
无论日本还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大爆发前,虽然就有人预测到了,但是当时政府和群众都以为后果不会很严重就是轻视了,目前中国可能也是如此。目前恒大表现出的危机到大爆发(如果这些确定的逻辑的话)可能需要10年左右时间,中共还能苟延残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2:20 , Processed in 0.037127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