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2|回复: 7

2022经济之人口结构篇 [复制链接]

Rank: 2

发表于 2022-7-3 17:08:2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2-7-3 22:03 编辑

        作者:王克丹

        2022年是我国高速人口老龄化的分水岭,来源于1962年之后十年的婴儿潮,平均在2500万以上的十年高生育阶段,根据平均年龄,每年将会有两千万左右的劳动者进入退休年龄,并且持续十年以上。经济活动就是一个生产、交易、消耗的过程,这将意味着劳动大于产出的群体迅速退出一线生产,逐渐转化为消耗大于产出的群体,原本的经济运转模式迎来挑战,经济更加注重增量的前提是低需氧劳动者,劳动者产出多消耗少,结余的原始积累被宏观拿来再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人口结构中,与老龄化相对应的则是高速下降的出生率,虽然这些出生人口问题在未来才会显现,但少子化从00年之后就开始了,也就是未来十年劳动力市场此消彼长,最重要的是00后并非低需氧的,这种只做增量不谈分蛋糕的路径依赖客观上必将被打破。
       1. 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      
        我们两个非常具有特征的婴儿潮时期,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60年代最为突出,62年出生人口较上年增幅70~80%,在1963年达到出生人口顶峰,接近3000万,之后十年出生人口平均都在2500万左右。也就是说,今年是2022年,未来十年对应的都是62年之后的婴儿潮人口逐渐进入退休年龄,62年的数据就决定了今天的数据,并且意味着往后的十年都是高速老龄化的十年。世界工厂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工业基础,另一个是廉价劳动力,78年开始放开市场化的经济模式以后,刚好对应60年代婴儿潮进入劳动力市场,那会儿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劳动力进入市场较早,我国本身就已经完成了最基本的工业化,既有苏联的影子,后来也有美国的影子,人口基数又可以支撑工业化可以在各个环节布局,既不缺基础工业化,又不缺劳动力,经济进入高速的增长阶段,在78年到2002年平均可以维持9.7%的增速。第二个经济重要节点则是加入经济全球化,2000年初,我国凭借着高增长,高产出,高性价比的工业产能,双方都有需求,全球需要廉价产能,我们需要打破产能过剩对经济增长的限制,进入经济全球化是互利的结果。最不可或缺的仍然是高性价比劳动力,刚好是60年代婴儿潮的子女辈,也就是80年代的婴儿潮进入劳动力市场,与60年代劳动力不同,我国开启了全面义务教育,即接受了基础的教育成为极高性价比的劳动力,能够从事较为复杂的工业产出劳动。工业化配套和劳动力成本无出其右,加入经济全球化没几年就迅速坐稳了世界第一大制造业经济体的宝座。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是硬道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医疗条件和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

       2. 经济增长模式与人口结构失衡的阻碍
       要走市场经济,我们经济体又无法对外掠夺实现原始积累,只能内部筹集发展资金,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劳动者创造超过其消耗的资源,再把这些资源拿来用于再投资生产,其中就包括工农业剪刀差,以及低需氧劳动者。拉动经济增长的四架马车中,投资、消费、出口以及政府购买,最弱的莫过于消费,或者说劳动主体的消费,这就是低需氧的体现,额外的产出可以去国际市场换来外汇储备和能源矿产,结合内部的廉价劳动力再生产再积累再投资,投资、出口以及政府购买都是持续增长的,资源不会凭空创造,而是内部的再分配转移以刺激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模式也是有瓶颈的,必须要求劳动力主体的极低需氧和极高的创造,来挤出资源再分配,集中的力量很大程度就是低需氧劳动者的产出。假设这个前提不再适用,即低需氧劳动力退出生产,新的劳动力不足且并不会是低需氧的,这种资源再分配的发展模式就不再适用。换一个简单的说法,以前低需氧劳动者把蛋糕做得很大,自己分一点点就足够了,剩下的可以被政府拿去刺激经济,给资本提供收益,出口换取国际资源。现在随着人口结构的失衡,做蛋糕的群体变少,后来者也绝不是低需氧的,对蛋糕分配是有要求的,不满足条件还可能躺平成为消耗者。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下,成也人口结构,衰弱也大概因为人口结构。

       3. 经济结构、财富结构应该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
       高经济增长掩盖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分配问题,当劳动者还是创造大于消耗时,还可以勉强生活,一旦退出生产,过去几十年的劳动分得蛋糕积累又不够,那么深度老龄化以后多数劳动者的处境将不会太乐观,以前的蛋糕不是做的不够,而是要么变成再生产的投资,比如基础建设,要么变成少数人的收益,比如体制内外差异,城乡差异等等。而现阶段的解决办法则是寄希望于后来的年轻人缴纳更高的税收和社保养老来支撑即将到来的高速老龄化,那么如何在8个人劳动养10个人的经济结构中,逐渐变成7个人劳动,6个人劳动,5个人劳动养活所有人时经济还能平稳,且保持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远虑便有近忧,怎么让越来越少的劳动者养活整个经济体的消耗呢?经济结构中对应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商品的占比,提高人均产出效率和利润,用更少的时间、更少的劳动力去创造更多的产出和利润,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化,很多人总以为印钞可以解决经济问题,没有商品和劳务作为支撑,货币本身没有意义,生活质量还是上不去。用高附加值商品去抢夺欧洲日本的国际市场,换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廉价产能,维持内部的消耗水平。财富结构中,压缩资本收益,增加劳动者分蛋糕的比例,增加资产持有税,利得税、遗产税以及离境税,老龄化现阶段全球的模板中,日本模式相对值得借鉴,政府兜底养老,钱最优解来源于税收对财富结构的改善,次优解是用政府债务换钱花,兜底亿万没有蛋糕积累但为经济体做出巨大贡献的低需氧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仅靠后来年轻群体缴纳更多维持深度老龄化的消耗是不现实的,这部分成本不应该寅吃卯粮,会导致出生人口进一步恶化。

       总结起来:根据过去的出生人口,2022年才是人口高速老龄化的开始,未来十年都要面临高速的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失衡,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非常依赖人口结构,每次腾飞都伴随着劳动力红利的挖掘,人口结构铸造了经济结构,可以凭借着基础工业产能坐稳世界第一大制造业经济体。然而,人口结构的逐渐变化,要求经济结构靠着以前做蛋糕分蛋糕的路径依赖已经行不通,经济结构和财富结构必然要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提前布局全方位的产业升级,把劳动密集型转化为高附加值产业,更少的人产出更多的利润来维持经济体的消耗需求。另一方面要调整财富结构,针对享受到过去几十年发展红利的群体征收资产持有税,利得税、遗产税以及离境税,配合政府负债来为经济体发展做出贡献的低需氧劳动者晚年兜底。最后,人口结构支撑了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失衡,深度老龄化和少子化倒闭经济结构和财富结构要做出改变,靠后来年轻人对深度老龄化兜底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低欲望社会,一个是极度少子化社会,这些都是不随谁唱衰、唱多而决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7-3 18:24:23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见“低需氧”这个词还是在一篇叫年轻人都争做“低需氧”劳动者的文章里,下面的评论都是骂声一片。不过,为什么老一辈就是所谓“低需氧”,年轻一辈就不是“低需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3 18:46:44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不懂得是经济决定人口,而不是相反人口决定经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3 18:47:51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失业这么严重,是人口少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3 18:48:18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压根不是什么“低需氧” 而是捡了生产力发展的瓜,生产力的发达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但这一切都只是生产力的发达,人民被剥削的本质压根没变。现在速度变慢了,当然有人能感觉出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3 18:51: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列托主义者 于 2022-7-3 18:51 编辑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下人口相对过剩的规律是必然存在的,否则资本主义就不存在
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表现为方方面面,这些达到一定限度,就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不下生产力发展要求了
随着人口相对过剩越来越严重,生产相对过剩也会越来越严重,资本相对过剩也会越来越严重,历史就会要求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3 18:54:24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主义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资本家起到积累作用,资本主义的竞争不是技术性竞争,而是积累性竞争,技术性竞争是副产品,当资本主义资本积累越来越过剩,那么这个作用就不再存在,资本家的存在成为历史社会的负担,就会要求他们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他们自己不会自动退出,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来把他们扫进历史垃圾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7-3 18:58:13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享受到过去几十年发展红利的群体征收资产持有税,利得税、遗产税以及离境税,这个主张不具有彻底性,就是没有主张推翻资本主义,但是也说明对于过剩的资本需要采取措施了,但是在资本主义下,这是有限的,而且也需要群众斗争才能起到一定的改良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0:29 , Processed in 0.02047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