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82|回复: 10

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的论述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10:54:4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m 于 2022-10-13 11:06 编辑

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13&id=47246
海瑞两千 2008-09-23 来源:乌有之乡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关于共产党人对其祖国态度的论述,即“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对这段论述究竟该作何解释才合《宣言》作者的本意?本文拟参照《宣言》的其他一些文本,就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为了便于说明, 现将这段论述完整地引述如下:

“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这里的“民族”一词,在《宣言》的英、法文译本中均为“nationality”,德文为nationalitaten——引者),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这里的“民族”,与前一个“民族”不同,英、法文为“nation”,德文为“Nationaen”――引者),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英、法、德文均为`national'――引者)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地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灭,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灭。”⑴在另外一处,《宣言》还指出:“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⑵

这几段论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被无数次地引用过,通常是为了给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对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和沙文主义所抱的否定态度提供理论根据。但是,也常常有人企图赋予这些论述以相反的、民族主义的含义。

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亨利希.库诺夫⑶在其《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社会理论及国家理论》一书中对《宣言》中上述论断的解释为例,按照库诺夫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阐明的全部含义是:“工人今天(1848年)没有祖国,因为它们并不参与国家生活,也未分享它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总有一天,工人们将夺得政权,在国家和民族中居于统治地位,到那时,当可以这样说(?),他们业已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了,他们也就是民族的并感觉到他们是民族的了,即使他们的民族主义[!]将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⑷

库诺夫的这一解释⑸“忽略”了“暂时”一词(《宣言》中说“因为无产阶级必须……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这个词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认为无产阶级永远是“民族的”。

库诺夫的解释在改良主义的文献中成了标准的解释。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解释在当时共产主义者的营垒中得到了赞同。例如:1946年维也纳斯特恩出版社出版的《宣言》的导言中写道:“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领导阶级,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时,我们必须懂得正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工人阶级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恰恰是作为民族的阶级、民族的脊梁来行动的。奥地利的工人阶级今天正在战斗着,为的是通过创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奥地利来赢得奥地利工人阶级的祖国。”

这个解释不仅与库诺夫的解释如出一辙,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与这些民族主义的解释完全相反,列宁在其《卡尔.马克思》这篇文章中写道:“民族是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工人阶级如果不是‘在民族范围内构成起来’,如果不是‘民族的’(‘虽然这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就不能巩固、成长和形成。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绝,用阶级对抗代替民族对抗。因此,在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这完全是一个真理:‘工人没有祖国’,至少各文明国家工人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⑹。

然而,甚至列宁的解释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因为,按照《宣言》的本意,无产阶级即使在争取政治统治之后,其“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列宁把这个“是民族的”仅限制在工人阶级运动的开始,即在工人阶级“成年”之前。列宁说,在充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将更加没有祖国!

那么,《宣言》的这些表述的实际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究竟什么意义上说工人“没有祖国”?怎样“没有祖国”?何以说即使在争得统治权之后工人仍然“暂时还是民族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首先考察一下《宣言》的用语。

如所周知,“nation”和“nationality”(在《宣言》的中译本中,这两个词均译为“民族”)这两个词并非随时随地都用于同一意义。例如:在英语和法语中,“nation”通常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人口,而“nationality”一词,或者是用作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同义词,或者用来表示血统和语言的共同体(即英语的‘people’,或德语的‘Volk’),而在德国和东欧,这两个词主要是指血统和语言的共同体⑺。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是在他们早期著作中,几乎总是遵循英语和法语的用法。他们使用“民族(nation)”这个词时,只要是指某一主权国家的居民(他们偶尔也用这个词表示“历史上的”各民族peoples,例如曾用以指代一度亡国的波兰人)。另一方面,“民族集团(nationality)”一词,在他们那里是指:或者(1),属于一个国家的,特别是有国家的人民⑻,或者(2),指种族共同体。因此,这几乎是他们唯有在谈论所谓“无历史的民族(peoples withouthistory)”,如奥地利的斯拉夫人(捷克人,克罗埃西亚人等)和罗马尼亚人时;或者在谈论“消失了的民族(remnants of people),” 如克尔特人、布列塔尼亚人和巴斯克人时,才使用的术语。正是“民族集团(nationality)” 这个概念[与“民族”(nation)的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理解为拥有自己国家,从而具有自己的政治历史的人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语中最有特点的!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恩格斯在《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一文中写道:“欧洲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政府管辖好几个不同的民族(nationalities)。苏格兰山区的克尔特人和威尔士人,按其民族(nationality)来说,无疑地有别于英格兰人,然而,谁也不把这些早已消失了的民族(peoples)的残余叫做民族(nation)。同样,谁也不会把法国布列塔尼的克尔特居民叫做民族(nation)。此外,没有一条国家分界线是与民族(nationalities)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⑼而在《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1855年)一文中,恩格斯在谈到奥地利的斯拉夫人时说:“奥地利的斯拉夫人分为两个集团:一个集团是由各民族(nationalities)的残余分子组成,他们过去有自己的历史,而现在的历史发展是同那些与他们不同的种族和语言的民族(nations)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上述的这些民族(nationalities)虽然全都在奥地利境内,但未被承认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nations)”⑽。

另外,恩格斯在《论斯拉夫主义.什列斯维帝---霍尔施坦的战争》一文中说“波希米亚和克罗地亚都没有强大到足以作为独立的民族(nations)而存在。这两个民族(nationalities)都因种种历史原因(这些原因必然使它们被更强大的民族race所并吞)的作用而渐渐瓦解,他们要想恢复一定的独立性,只有和其他斯拉夫民族(nation)(恩格斯在这里是指俄罗斯----引者)联合起来”。⑾

从上述的恩格斯的《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把“nations”和“nationality”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看的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他对“民族的(national)”问题和“民族(nationality)”问题,“民族的(national)”原则和“民族(nationality)”原则作了明确的区分。他只赞成第一种原则,而拒斥第二种原则。

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还有一些这种术语用法的例子。例如,当谈到“民族工业”(英文为national industries)“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被逐渐“挖掉”基础的时候⑿,显然是指囿于一定国家疆域之内的工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到的“国营工厂”(德文为“Nationfabriken”,英文为“factories owned by the state”)也应作同一理解”。“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national)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国家(nation)了⒀”,在这里,“nation”和“national”这两个词显然都是指的国家(state),即拥有国家(state)的民族(people),而不是指血统和语言意义上的民族(nationality)。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谈到无产阶级的“全国性的(national)”斗争时,其含义与第二国际改良主义者的解释是有所不同的。在下面这段描写无产阶级斗争的起源的论述中,这一点是明白无误的:“最初是个别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个别资产者作斗争。……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national)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⒁”。这里,无产阶级“全国性的(national)”斗争,亦即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斗争,直接被看作是阶级斗争,因为只有这种全国规模的工人斗争的集中化,才能使工人作为阶级与资产者的阶级相对抗,才能给这些斗争打上政治斗争的印记⒂。现在,我们在回到本文开头援引的那几段,当马克思恩格斯谈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时候,他们显然考虑的是首先在单一国家组织之内所进行的斗争。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因而,从这个观点出发,无产阶级上升为“民族(nation)的领导阶级”,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nation)”的表述,其含义同样也是非常明确的。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必须首先受到现存国界的限制,必须上升为现存国家内的领导阶级!这就是为什么无产阶级将起先“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因为资产阶级把它的目的看作是各民族在政治上彼此分离,并由他们本民族去剥削异民族。另一方面,胜利的工人阶级从一开始就应为消灭各国人民的民族敌对关系和对立而奋斗。工人阶级将利用它的统治权来创造一种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只有从这个观点出发,才有可能理解恩格斯在谈到“废除”或“消灭”民族(nationality)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废除”的当然不是现存的各个民族和语言共同体(那样是荒唐可笑的),而是各民族(peoples)间的政治上的分界线⒃。在(用《宣言》的话说)“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国家也因之而消亡的社会里,各别的“民族国家”是不可能存在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援引的那段论述,主要是从政治含义上谈论“nation”和“nationality”。《宣言》既没有宣扬无产阶级无须关心全国性的运动,也没有宣扬在民族问题上应采取某种“虚无主义”态度。《宣言》所说的“工人没有组国”,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而不是种族含义上的民族(nationality)。工人“没有祖国”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工人应该把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看作是压迫他们的机器⒄。而在工人争得统治权之后,他们在政治意义上将照样“没有祖国”,因为,各别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将只不过是达到将来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进程中的过渡阶段,因为建设这样的社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在国际范围内才是可能的!


注:

⑴⑵⑿⒀⒁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一卷,第270页,第262页,第25—26页,第254页,第255—256页,第259、260页。

⑶亨利希.库诺夫(1862—1936):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志学家;80—90年代追随马克思主义;后为修正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社会沙文主义者。

⑷1921年后,柏林版,第2卷,第30页。

⑸库诺夫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解释《宣言》的第一个人。和其他改良主义的创新一样,这种解释也是由修正主义的奠基人爱德华.伯恩斯坦首创的。他在一篇题为《德国的社会民主和大耳其式的困惑》的文章中说:“无产者没有祖国这个表述应当修正到这种程度:无产者可以作为一个享有全权的公民加入政府并参与本国立法,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国家制度”。

⑺卡尔.考茨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民族(nation)这个概念也是难以划清界线的。即使用同一个词表示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用两个不同的词表示同一种团体,也不会使困难减少。在具有古老的资本主义文化的西欧,每一个国家,其居民都觉得和自己的国家紧密联结在一起。因此,一个国家的居民就称为一个民族(nation)。就这个意义讲,例如,我们也可以说一个比利时民族(Belgian nation)。我们在欧洲愈往东走,就愈发现在一个国家里有许多部分的居民不愿意从属于国家,他们在国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共同体。人们或者同样称他为民族(德文为Nationen),或者称它为民族集团(德文为Notionalitaten)。最适当的办法也许是只称它们为民族集团”(卡尔.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分册,第130页,参见该书1929年柏林版,第二部第441页。)

⑻参见马克思1848年2月22日关于波兰问题的演说(这篇演说与《共产党宣言》是同一时期发表的):“三个强国(指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引者)和时代并驾齐驱。1846年,当克拉科夫妇并给奥地利而剥夺了波兰仅存的民族(nationalrtg)独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第291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卷Ⅵ,第408页)。像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文章中一样,“nationality”在这里也只是指政府。

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175--176页,并参见171页上的脚注。

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1卷,第219—220页。

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第545页,引述时参照了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的英文版,见该书第62页。

⒂参见《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于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一个等级,而是一个阶级了,因此它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而不是在一个地区内组织起来,并且必须使自己通常的利益具有一种普遍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第69页)。

⒃恩格斯在1846年写道:“只有无产者才能消灭各民族(nationalitg)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建立各民族(nations)的兄弟友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卷,第666页,参见《马恩全集》国际版,第Ⅵ卷,第460页)。同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无产阶级被当作是“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nationalities)等等解体的表现”的阶级,……在现今社会里“民族独特性(nationality)已经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6页、67页。参见《马恩全集》国际版,第Ⅴ卷,第60页、50页)。

⒄马克思在他的一本笔记中从瓦尔维尔的布里索的著作中摘录下面这一段:“只有那些为人民起草教育计划的可疑分子才有一种洞察力,因为四分之三的人民没有财产,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美德;而没有财产,人民也就没有祖国,而没有祖国,一切事务便都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对他们来说,他们必须武装起来反对一切……因为这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四分之三的奢侈品,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四分之三可能没有宗教信仰,没有道德,也没有与政府相连结的附属物。”(见《马恩全集》国际版,卷Ⅵ,第617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11:30:34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还有“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这样的说法,可见马克思并不反对全球化本身,反而认为这会促使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例如欧美人民要求中国保护劳动者权益,其实也是为了减小他们自己受到的竞争。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说法中也有日益扩大的分工规模(终点即是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不匹配,最终会撑爆生产资料私有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10-13 12:19: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rlight 于 2022-10-13 12:35 编辑
sxm 发表于 2022-10-13 11:30
其中还有“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 ...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很明显,现实的全球化并不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形成统一全世界的劳动力市场。事实上全球化带来的是高端小资产阶级劳动市场的统一,而非各国无产阶级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所以,生活条件趋于一致的,不是各国工人阶级,而是各国小资产阶级上层及资产阶级。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民族虚无论”在部分左翼中流行的原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12:36:48 |显示全部楼层
sxm 发表于 2022-10-13 11:30
其中还有“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 ...

马克思确实认为,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之一

但是 1 马克思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是在欧洲范围内来考虑这一问题的。在个别通信中,他也提出过,如果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已经成熟,而亚洲还面临资产阶级革命任务,该怎么办的问题

2 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尽管马克思总的来说承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步性,但也痛斥殖民主义掠夺,称为用人头做酒杯喝下甜美的酒浆

3 彼一时,此一时。我们现在的全球化,就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就是对二十世纪革命的反动,就是资本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化,就是打击核心国家的工人阶级、摧毁许多外围国家的民族工业

4 中国工人阶级不需要别人施舍。靠西方“好心人”呼吁改善劳动条件,管用吗?倒是西方工人阶级主张贸易保护,可以打击中国资本家,才是对中国工人阶级的支援。

5 长远来说,未来社会主义,到底是全球统一的世界体系,还是若干个区域性体系的集合,还要看实践发展。很可能,由于生态约束,各地区将需要主要靠本地资源解决本地问题。那样的话,全球分工体系将要瓦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2-10-13 13:10:50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10-13 12:36
马克思确实认为,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之一

但是 1 马克思在当时很大程度上是在欧 ...

又是生态……什么时候归根结底“物质决定论”和“经济基础论”要让步于“地理决定论”或是“生态决定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13:12:41 |显示全部楼层
PalmFujimori 发表于 2022-10-13 13:10
又是生态……什么时候归根结底“物质决定论”和“经济基础论”要让步于“地理决定论”或是“生态决定论” ...

嘿!生态不是物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13:20:09 |显示全部楼层
starlight 发表于 2022-10-13 12:19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 ...

英雄所见略同
“民族虚无论”也算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之一吧
就目前而言,企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消灭民族国家及其边界,不符合各国无产阶级的利益,符合跨国资本和依附于此的全球化小资的利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14:38:56 |显示全部楼层
sxm 发表于 2022-10-13 11:30
其中还有“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 ...

全球化继续发展下去,工人阶级也不存在随意流动的可能。香港就是最明显的了,港资陆资随意流动,同样上层小资也可以较为轻松的流动,但工人阶级却没那么简单,办签证都是麻烦事。

但只要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工作,却又可以“轻松”流动,特别是香港的菲佣。

点评

报与桃花一处开  还有被红黄码所困的群众和无视红黄码的老爷们  发表于 2022-10-13 20:32:3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20:33:37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 发表于 2022-10-13 14:38
全球化继续发展下去,工人阶级也不存在随意流动的可能。香港就是最明显的了,港资陆资随意流动,同样上层 ...

还有被红黄码所困的群众和无视红黄码的老爷及其家属仆人们。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2-10-13 20:51:42 |显示全部楼层
报与桃花一处开 发表于 2022-10-13 20:33
还有被红黄码所困的群众和无视红黄码的老爷及其家属仆人们。

人家是特事特办,你是按照规章办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2:35 , Processed in 0.034164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