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90|回复: 20

政治经济学 —— 生产的总过程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24:1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1-4 07:33 编辑

作者 卡爾 馬克思 弗裏德裏希 恩格斯 寫於不同歷史時期 整理於二零二二年


 壹 價值轉形為生產價格


  (壹)成本與利潤


  商品使資本家耗費的東西和商品的生產本身所耗費的東西,無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量


  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生產的每壹個商品W的價值,用公式來表示是W= c+v+m。如果我們從這個產品價值中減去剩余價值m,那麼,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壹個在生產要素上耗費的資本價值c+v的等價物或補償價值。……商品價值的這個部分,即補償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價格和所使用的勞動力價格的部分,只是補償商品使資本家自身耗費的東西,所以對資本家來說,這就是商品的成本價格。


  商品使資本家耗費的東西和商品的生產本身所耗費的東西,無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量。商品價值中由剩余價值構成的部分,不需要資本家耗費什麼東西,因為它耗費的只是工人的無酬勞動。但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工人自己在進入生產過程之後,就成為執行職能的並屬於資本家的生產資本的壹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資本家是實際的商品生產者,所以,對資本家來說,商品的成本價格必然表現為商品本身的實際費用。我們把成本價格叫作k,W=c+v+m這個公式就轉化為W=k+m這個公式,或者說,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剩余價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頁。


  商品的資本主義的成本價格,在數量上是與商品的價值或商品的實際成本價格不同的


  商品的資本主義費用是用資本的耗費來計量的,而商品的實際費用則是用勞動的耗費來計量的。所以,商品的資本主義的成本價格,在數量上是與商品的價值或商品的實際成本價格不同的;它小於商品價值,因為,既然W=k+m,那麼k=W-m。另壹方面,商品的成本價格也決不僅僅是資本家賬簿上的壹個項目。這個價值部分的獨立存在,在現實的商品生產中,會經常在實際中表現出來,因為這個價值部分會通過流通過程,由它的商品形式不斷地再轉化為生產資本的形式,也就是說,商品的成本價格必須不斷買回在商品生產上消費的各種生產要素。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頁。


  剩余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這樣壹種觀念上的產物,取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


  剩余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這樣壹種觀念上的產物,取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4頁。


  資本家的利潤是這樣來的:他可以出售他沒有支付分文的某種東西資本家的利潤是這樣來的:他可以出售他沒有支付分文的某種東西。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頁。


  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表現形式


  實際上,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表現形式,而剩余價值只有通過分析才得以從利潤中剝離出來。在剩余價值中,資本和勞動的關系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資本和利潤的關系中,也就是在資本和剩余價值——它壹方面表現為在流通過程中實現的、超過商品成本價格的余額,另壹方面表現為壹個通過它對總資本的關系獲得進壹步規定的余額——的關系中,資本表現為壹種對自身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資本作為原有的價值額,同它自身創造的新價值相區別。至於說資本在它通過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運動中創造出這個新價值,這壹點是人們意識到了的。但是這種情況是怎樣發生的,現在卻神秘化了,好像它來自資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質。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7頁。


  資本活動的規模越大,產業利潤就越清楚地表現出它的真正性質資本活動的規模越大,生產方式越是資本主義的,產業利潤中可以歸結為“薪金”的組成部分就越微小,產業利潤就越清楚地表現出它的真正性質:它是“超額利潤”,即剩余價值,亦即無酬剩余勞動的壹部分。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5頁。


  現代工業制度下不斷增長的增加固定資本的必要性,也就成了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延長工作日的壹個主要動力


  在可變資本不變,也就是說,按相同的名義工資使用的工人人數不變的條件下,絕對剩余價值的增加,或剩余勞動從而工作日的延長,——不管額外時間有沒有報酬都壹樣,——會相對地降低不變資本同總資本、同可變資本相比的價值,並由此提高利潤率(這裏也是把剩余價值量的增加和剩余價值率的可能的提高撇開不說)。不變資本的固定部分即工廠建築物、機器等等的規模,不管用來工作16小時,還是12小時,都會仍舊不變。工作日的延長並不要求在不變資本的這個最花錢的部分上有新的支出。此外,固定資本的價值,由此會在壹個較短的周轉期間系列中再生產出來,因而,這種資本為獲得壹定利潤所必須預付的時間縮短了。因此,甚至在額外時間支付報酬,而且在壹定限度內甚至比正常勞動時間支付較高報酬的情況下,工作日的延長都會提高利潤。因此,現代工業制度下不斷增長的增加固定資本的必要性,也就成了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延長工作日的壹個主要動力。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頁。


  對於資本來說,即使它的實際生產費用沒有實現,利潤也可能存在對於資本來說,即使它的實際生產費用——就是說,它所推動的全部剩余勞動——沒有實現,利潤也可能存在。利潤——超過資本所作的預付而形成的余額——可能小於剩余價值,即小於資本所換得的活勞動超過資本用來換取勞動能力的那壹對象化勞動而形成的余額。但是,由於利息從利潤中分離出來,——這壹點我們馬上就要考察,——對於生產資本來說,壹部分剩余價值甚至也表現為生產費用。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頁。


  剩余價值和剩余價值率相對地說是看不見的東西,是要進行研究的本質的東西


  用可變資本來計算的剩余價值的比率,叫作剩余價值率;用總資本來計算的剩余價值的比率,叫作利潤率。這是同壹個量的兩種不同的計算法,由於計算的標準不同,它們表示的是同壹個量的不同的比率或關系。


  應當從剩余價值率到利潤率的轉化引出剩余價值到利潤的轉化,而不是相反。實際上,利潤率從歷史上說也是出發點。剩余價值和剩余價值率相對地說是看不見的東西,是要進行研究的本質的東西,而利潤率,從而剩余價值作為利潤的形式,卻會在現象的表面上顯示出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頁。


  在計算利潤率時,所生產和所實現的剩余價值量,不只是要按在商品中再現出來的已經消費掉的資本部分來計算


  雖然在計算利潤率時,所生產和所實現的剩余價值量,不只是要按在商品中再現出來的已經消費掉的資本部分來計算,而且要按這個部分加上沒有被消費掉、但已被使用並且在生產中繼續被使用的資本部分來計算,但是利潤量仍然只能和商品本身包含的並由商品的出售實現的利潤量或剩余價值量相等。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頁。


  利潤率的提高總是這樣發生的


  利潤率的提高總是這樣發生的:剩余價值同它的生產費用即同全部預付資本相比,相對地或絕對地增加了,或者說,利潤率和剩余價值率之間的差額縮小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頁。


  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對工人的剝削少了,而是因為所使用的勞動同所使用的資本相比少了


  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對工人的剝削少了,而是因為所使用的勞動同所使用的資本相比少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頁。


  不變資本價值的任何減少,不僅會提高利潤率,而且利潤量本身也會增加


  不變資本價值的任何減少——只要生產水平保持不變——都會增加可以轉化為可變資本,轉化為自行增殖的資本,而不是僅僅保存自身的資本的那部分資本,因此,不僅會提高利潤率,而且由於剩余價值量增加,利潤量本身也會增加。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頁。


  周轉時間或它的兩個部分中的任何壹個部分的縮短,都會增加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


  周轉時間或它的兩個部分(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中的任何壹個部分的縮短,都會增加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但是,因為利潤率表示的,只是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和參加剩余價值量生產的總資本的比率,所以,很清楚,每壹次這樣的縮短,都會提高利潤率。


  恩格斯:《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頁。


  競爭使這種生產方式普遍化並使它服從於壹般規律。那時利潤率就會下降


  壹種新的生產方式,不管它的生產效率多高,或以怎樣的程度提高剩余價值率,只要它降低利潤率,就沒有壹個資本家會自願地使用它。但是,每壹這種新生產方式都會使商品變便宜。因此,資本家最初是高於這種商品的生產費用,也就是高於這種商品的價值,出售這種商品。他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的平均勞動時間大於新生產方式下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包含在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中的勞動時間總額)。他的生產方式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競爭使這種生產方式普遍化並使它服從於壹般規律。那時利潤率就會下降;因此,這是完全不以資本家的意誌為轉移的規律。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1—342頁。


  工資水平的普遍提高,在市場價格暫時混亂之後,只會引起利潤率的普遍下降


  工資水平的普遍提高,在市場價格暫時混亂之後,只會引起利潤率的普遍下降,不會引起商品價格任何長期的變動。


  馬克思:《工資、價格和利潤》(1865年5月20日—6月24日之間),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頁。


  企業主的利潤不可能是他們從自己工人身上榨取的全部剩余價值您的公式的前提似乎是每個企業主都得到從生產過程中攫取的全部剩余價值。但是,在這種前提下,商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就不能存在,因為它們不會產生任何利潤。可見,企業主的利潤不可能是他們從自己工人身上榨取的全部剩余價值。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蘭策維奇·丹尼爾遜》(1888年10月15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03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29:45 |显示全部楼层
(二)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

  資本家雖然低於商品的價值出賣商品,但也能夠得到利潤如果資本家出賣商品獲得了利潤,但他是低於商品的價值出賣的,那麼,壹部分剩余價值就不是被賣者占有,而是被買者占有。剩余價值在不同的人中間的這種不同的分配,當然絲毫不會改變剩余價值的性質,這就如同對於工人來說(即使他本人偶爾也會成為這個商品的買者),他的無酬剩余勞動無論是由直接剝削他的那個資本家占有,還是由資本家階級等等占有,都完全是壹樣的。

  資本家雖然低於商品的價值出賣商品,但也能夠得到利潤,這個規律對於說明競爭的壹些現象是很重要的。

  否則,尤其是完全不能說明這樣壹個主要現象,即我們以後還要詳細談到的這個現象,這就是壹般利潤率,或資本家之間分割資本所生產的全部剩余價值的方式。這種壹般利潤率所以可能,只是由於壹些商品按高於自己的價值出賣,另壹些商品按低於自己的價值出賣,或者說,只是由於各個資本家實現的剩余價值不是取決於他本身所生產的剩余價值,而是取決於整個資本家階級所生產的平均剩余價值。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8—269頁。

  投在不同生產部門並具有不同構成的各個資本量之間的競爭所追求的,是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

  投在不同生產部門並具有不同構成的各個資本量之間的競爭所追求的,是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即每個生產部門的資本量會按照它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占的比例從全部剩余價值中獲取相應的部分。

  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68年4月3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73頁。

  競爭正是通過以下途徑來確立壹般利潤率的

  各個資本的競爭力圖把每個資本作為總資本的壹部分來對待,並且根據這壹點來調節每個資本取得剩余價值的份額,也就是說,調節利潤。競爭通過它的平均化作用或多或少達到了這個目的。(競爭在個別領域中遇到特殊障礙的原因不應在這裏研究。)直截了當地說,這無非是資本家們努力(而這種努力就是競爭)把他們從工人階級身上榨取的無酬勞動量(或這個勞動量的產品)在他們相互之間進行分配,而且這種分配不是根據每壹個特殊資本直接生產多少剩余勞動,而是根據:第壹,這個特殊資本在總資本中占多大部分;第二,總資本本身生產的剩余勞動總量。資本家們既作為同夥又作為敵手來瓜分贓物——他們所占有的他人勞動,於是他們每個人占有的無酬勞動,平均說來,同其他任何壹個資本家占有的壹樣多。

  競爭是通過調節平均價格來實現這種平均化的。但是,這種平均價格本身,使商品高於或低於它的價值,以致該商品不能比其他任何商品提供較大的利潤率。因此,認為各個資本競爭是通過使商品價格等於價值來確立壹般利潤率的說法,是錯誤的。相反,競爭正是通過以下途徑來確立壹般利潤率的:它把商品的價值轉化為平均價格,在平均價格中,壹種商品的剩余價值的壹部分轉到另壹種商品上,等等。商品的價值等於商品包含的勞動量,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的量。商品的平均價格等於商品包含的有酬勞動(對象化勞動或活勞動)量加上無酬勞動的平均份額,這個平均份額不取決於原來包含在這個商品本身中的無酬勞動是否與平均份額壹樣多,換句話說,不取決於原來包含在該商品的價值中的無酬勞動比這個平均份額是大還是小。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4—25頁。

  迫使他這樣做的,是其他資本通過競爭所施加的壓力那究竟是什麼東西迫使單個資本家例如按照平均價格出賣他的商品?(這個平均價格作為某種已經形成的東西強加於資本家,這決不是他的自由行動。他是更願意高於商品價值出賣商品的。)究竟是什麼東西迫使資本家按照這種只向他提供平均利潤,使他實現的無酬勞動小於他商品中實際包含的無酬勞動的價格出賣他的商品呢?迫使他這樣做的,是其他資本通過競爭所施加的壓力。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37頁。

  在競爭中,應當區分兩種平均化運動

  在競爭中,應當區分兩種平均化運動。在同壹生產領域內部,各個資本把這個領域內部生產的商品的價格平均化為同壹市場價格,而不管這些商品的價值同這個市場價格的關系怎樣。如果沒有不同生產領域之間的平均化,平均市場價格就應當等於商品的[市場]價值。這些不同領域之間的競爭,在各個資本的相互作用不被第三種力量——土地所有權等等——阻礙、破壞的情況下,把各個[市場]價值平均化為平均價格。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37頁。

  競爭使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率平均化為平均利潤率,並由此使這些不同部門的產品的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競爭使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率平均化為平均利潤率,並由此使這些不同部門的產品的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而這是通過資本從壹個部門不斷地轉移到利潤暫時高於平均利潤的另壹個部門來實現的;可是,這裏還要考慮到壹定產業部門在壹定時期內同收益少的年份和收益多的年份的更替結合在壹起的利潤波動。資本在不同生產部門之間這樣不斷地流出和流入,引起利潤率上升和下降的運動,這種運動會或多或少地互相平衡,因此有壹種使利潤率到處都化為同壹個共同的和壹般的水平的趨勢。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頁。

  只有不同部門的資本的競爭,才能形成那種使不同部門之間的利潤率平均化的生產價格

  競爭首先在壹個部門內實現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個別價值形成壹個相同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但只有不同部門的資本的競爭,才能形成那種使不同部門之間的利潤率平均化的生產價格。這後壹過程同前壹過程相比,要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更高的發展。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頁。

  資本主義或多或少能夠實現這種平均化

  如果商品都按照它們的價值出售,那就像已經說過的那樣,不同生產部門由於投入其中的資本量的有機構成不同,會產生極不相同的利潤率。但是資本會從利潤率較低的部門抽走,投入利潤率較高的其他部門。通過這種不斷的流出和流入,總之,通過資本在不同部門之間根據利潤率的升降進行的分配,供求之間就會形成這樣壹種比例,使不同的生產部門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潤,因而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資本主義或多或少能夠實現這種平均化,資本主義在壹國社會內越是發展,也就是說,該國的條件越是適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就越能夠實現這種平均化。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頁。

  資本的不斷趨勢是,通過競爭來實現總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分配的這種平均化,並克服這種平均化的壹切阻礙資本的不斷趨勢是,通過競爭來實現總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分配的這種平均化,並克服這種平均化的壹切阻礙。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1頁。

  競爭迫使不同行業的市場價格不是圍繞商品的價值旋轉,而是圍繞商品的費用價格即商品中包含的費用加壹般利潤率旋轉競爭迫使不同行業的市場價格不是圍繞商品的價值旋轉,而是圍繞商品的費用價格即商品中包含的費用加壹般利潤率旋轉。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35頁。

  “生產費用”這壹術語交替地用在所有這三種意思上可以把預付,即資本家支付的東西叫作費用。按照這種說法,利潤就表現為超過這些費用的余額。這與個別生產價格有關。而由預付決定的價格就可以叫作費用價格。

  由平均利潤決定的價格,也就是由預付資本的價格加平均利潤決定的價格,可以叫作生產費用,因為這壹利潤是再生產的條件,是在不同領域之間調節商品供給和資本分配的條件。這種價格是生產價格。

  最後,生產商品所花費的勞動(物化勞動和直接勞動)的實際量就是商品的價值。這壹價值構成商品本身的實在的生產費用。與這壹價值相適應的價格,只是以貨幣表現的價值。

  “生產費用”這壹術語交替地用在所有這三種意思上。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70頁。

  並不因為剩余價值本身會平均化,剩余價值率就必然要平均化剩余價值率在不同生產領域中可能並不平均化(例如由於勞動時間的長度不等)。並不因為剩余價值本身會平均化,剩余價值率就必然要平均化。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30頁。

  生產價格不只是由特殊商品的價值決定,而且還由壹切商品的總價值決定

  商品生產價格的壹切變動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價值的變動,但並不是商品價值的壹切變動都要表現為生產價格的變動,因為生產價格不只是由特殊商品的價值決定,而且還由壹切商品的總價值決定。因此,商品A的變動可以由商品B的相反的變動來抵消,以致壹般關系仍保持不變。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頁。

  價值規律支配著價格的運動

  價值規律支配著價格的運動,生產上所需要的勞動時間的減少或增加,會使生產價格降低或提高。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頁。

  這些不同的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為壹般利潤率由於投在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有不同的有機構成,因而,由於等量資本按可變部分在壹定量總資本中占有不同的百分比而推動極不等量的勞動,等量資本也就占有極不等量的剩余勞動,或者說,生產極不等量的剩余價值。根據這壹點,不同生產部門中占統治地位的利潤率,本來是極不相同的。這些不同的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為壹般利潤率,而壹般利潤率就是所有這些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按照這個壹般利潤率歸於壹定量資本(不管它的有機構成如何)的利潤,就是平均利潤。壹個商品的價格,如等於這個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生產這個商品所使用的資本(不只是生產它所消費的資本)的年平均利潤中根據這個商品的周轉條件歸於它的那部分,就是這個商品的生產價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頁。

  成本價格的這種等同性,形成各個投資競爭的基礎不同的生產部門,不管資本的有機構成如何不同,只要為生產產品所預付的資本部分相等,其產品的成本價格總是相等的。對資本家來說,在成本價格上,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的區別消失了。資本家為了生產壹種商品,必須支出100鎊,不管他的支出是90c+10v還是10c+90v,這種商品總是耗費壹樣多。對他來說,商品總是要耗費100鎊,不多也不少。

  不管所生產的價值和剩余價值多麼不同,成本價格對投在不同部門的等量資本來說總是壹樣的。成本價格的這種等同性,形成各個投資競爭的基礎,而平均利潤就是通過這種競爭確定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頁。

  在這裏,不同生產領域應當理解為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生產領域平均利潤取決於:(1)不同生產領域中不等的利潤率的平均數;(2)總資本在不同生產領域之間的分配比例。在這裏,不同生產領域應當理解為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的生產領域。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135頁。

  壹般利潤率是用社會的(資本家階級的)總資本除生產出來的全部剩余價值而得出來的

  壹般利潤率是用社會的(資本家階級的)總資本除生產出來的全部剩余價值而得出來的;因此,每壹特殊生產部門的每壹筆資本,都表現為具有同壹有機構成(不論從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構成來說,還是從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的構成來說)的總資本的相應部分。這筆資本作為這樣的相應部分,按照它的量的大小,從資本總額所生產的剩余價值中獲得自己的股息。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491頁。

  這種利潤率,如果以絕對的形式表述出來,就不外乎是資本家階級(每年)生產的剩余價值同社會範圍內預付資本的比率在剩余價值率即勞動的剝削程度相同的前提下,價值的生產、從而剩余價值的生產、從而利潤率,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中是各不相同的。但是,競爭使這些不同的利潤率形成壹種平均利潤率或壹般利潤率。這種利潤率,如果以絕對的形式表述出來,就不外乎是資本家階級(每年)生產的剩余價值同社會範圍內預付資本的比率。

  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68年4月3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73頁。

  商品不只是當做商品來交換,而是當做資本的產品來交換商品不只是當做商品來交換,而是當做資本的產品來交換。這些資本要求從剩余價值的總量中,分到和它們各自的量成比例的壹份,或者在它們的量相等時,要求分到相等的壹份。壹定資本在壹定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總價格,應該滿足這種要求。但是,這些商品的總價格,只是資本所生產的各個商品的價格的總和。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頁。

  壹切資本,不管它們本身生產多少剩余價值,都力求通過它們的商品的價格來實現平均利潤

  壹切資本,不管它們本身生產多少剩余價值,都力求通過它們的商品的價格來實現平均利潤,而不是實現這個剩余價值,也就是說,力求實現生產價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1:16 |显示全部楼层
許多工業品只是因為高於它們的價值出售,才提供生產價格同樣可能的是,許多工業品只是因為高於它們的價值出售,才提供生產價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8頁。

  就利潤來說,不同的資本家在這裏彼此只是作為壹個股份公司的股東發生關系

  雖然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時收回了生產這些商品所用掉的資本價值,但是他們不是得到了本部門生產這些商品時所生產的剩余價值從而利潤,而只是得到了社會總資本在所有生產部門在壹定時間內生產的總剩余價值或總利潤均衡分配時歸於總資本的每個相應部分的剩余價值從而利潤。每100預付資本,不管它的構成怎樣,每年或在任何期間得到的利潤,就是作為總資本壹個部分的100在這個期間所得的利潤。就利潤來說,不同的資本家在這裏彼此只是作為壹個股份公司的股東發生關系,在這個公司中,按每100資本均衡地分配壹份利潤。因此,對不同的資本家來說,他們的各份利潤之所以有差別,只是因為每個人投在總企業中的資本量不等,因為每個人在總企業中的入股比例不等,因為每個人持有的股票數不等。因此,商品價格的壹個部分,即用來補償生產商品所用掉的資本價值,從而必須用來買回這些用掉的資本價值的部分,也就是說,成本價格,完全是由各生產部門的支出決定的,而商品價格的另壹個組成部分,即加在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卻不是由這個壹定資本在這個壹定生產部門於壹定時間內生產的利潤量決定的,而是由每個所使用的資本作為總生產所使用的社會總資本的壹定部分在壹定時間內平均得到的利潤量決定的。

  因此,如果資本家按商品的生產價格出售他的商品,他就取回相當於他在生產上所耗費的資本的價值量的貨幣,並且比例於他的只是作為社會總資本的壹定部分的預付資本取得利潤。他的成本價格是特殊的。加在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不以他的特殊生產部門為轉移,而只是歸於每100預付資本的平均數。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178頁。

  利潤率,只要它高於或低於平均水平,就被認為是存在這種現象的那些特殊投資部門中資本的例外狀況

  利潤率,只要它不能由於投資的特殊性質而得到平衡,——就象不同勞動部門的正常工作日的不同長度會由於競爭的附帶情況,由於勞動的特性等等而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形那樣,——只要它高於或低於平均水平,就被認為是存在這種現象的那些特殊投資部門中資本的例外狀況,並且會由於競爭,通過他人的資本流入享有特權的部門,或者在相反的情況下,通過本部門中的資本流出這個部門,而把這種利潤率降低到或提高到壹般的水平。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頁。

  生產價格以壹般利潤率的存在為前提

  求出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把這個平均數加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成本價格上,由此形成的價格,就是生產價格。生產價格以壹般利潤率的存在為前提;而這個壹般利潤率,又以每個特殊生產部門的利潤率已經分別化為同樣多的平均率為前提。這些特殊的利潤率……要從商品的價值引伸出來。沒有這種引伸,壹般利潤率(從而商品的生產價格),就是壹個沒有意義、沒有內容的概念。因此,商品的生產價格,等於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依照壹般利潤率按百分比計算應加到這個成本價格上的利潤,或者說,等於商品的成本價格加上平均利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177頁。

  如果我們不以價值規定為基礎,那麼,平均利潤,從而費用價格,就都成了純粹想象的、沒有依據的東西

  如果利潤按其比如說在壹年內對資本的百分率計算必須相等,從而各個等量資本在同壹時間內提供的利潤相等,那麼,商品的價格必然不同於商品的價值。壹切商品的這些費用價格加在壹起,其總和將等於這壹切商品的價值。同樣,總利潤將等於這些資本加在壹起比如說在壹年內提供的總剩余價值。如果我們不以價值規定為基礎,那麼,平均利潤,從而費用價格,就都成了純粹想象的、沒有依據的東西。各個不同生產部門的剩余價值的平均化絲毫不改變這個總剩余價值的絕對量,它所改變的只是這個總剩余價值在不同生產部門中的分配。但是,這個剩余價值規定本身,只來自價值決定於勞動時間這壹規定。沒有這壹規定,平均利潤就是無中生有的平均,就是純粹的幻想。那樣的話,平均利潤就既可以是10%,也可以是1000%。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10頁。

  把商品價值看做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歷史上先於生產價格,是完全恰當的

  商品按照它們的價值或接近於它們的價值進行的交換,比那種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所要求的發展階段要低得多。按照它們的生產價格進行的交換,則需要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壹定的高度。

  不同商品的價格不管最初用什麼方式來互相確定或調節,它們的變動總是受價值規律的支配。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生產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減少了,價格就會降低;如果增加了,價格就會提高。

  因此,撇開價格和價格變動受價值規律支配不說,把商品價值看做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歷史上先於生產價格,是完全恰當的。這適用於生產資料歸勞動者所有的那種狀態;這種狀態,無論在古代世界還是近代世界,都可以在自耕農和手工業者那裏看到。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198頁。

  價值規律調節生產價格

  既然商品的總價值調節總剩余價值,而總剩余價值又調節平均利潤從而壹般利潤率的水平——這是壹般的規律,也就是支配各種變動的規律——,那麼,價值規律就調節生產價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頁。

  在壹般利潤率的形成上,問題不僅在於不同生產部門利潤率的差別,而且還在於這些不同利潤率在平均數形成上所占的比重在壹般利潤率的形成上,問題不僅在於不同生產部門利潤率的差別,求出它們的簡單平均數,而且還在於這些不同利潤率在平均數形成上所占的比重。而這取決於投在每個特殊部門的資本的相對量,也就是取決於投在每個特殊生產部門的資本在社會總資本中占多大的部分。總資本中究竟是較大的部分或較小的部分提供較高的利潤率或較低的利潤率,當然會有很大的差別。而這又取決於有多少資本投在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所占比例較大的部門,有多少資本投在可變資本所占比例較小的部門。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頁。

  壹般利潤率取決於兩個因素

  壹般利潤率取決於兩個因素:

  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有機構成,從而各個部門的不同的利潤率;社會總資本在這些不同部門之間的分配,即投在每個特殊部門因而有特殊利潤率的資本的相對量;也就是,每個特殊生產部門在社會總資本中所吸收的相對份額。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頁。

  在壹般利潤率中,由不同資本的周轉時間的差別引起的差別,也就消失了

  因為壹般利潤率是由每100預付資本在壹定期間比如說壹年內的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形成的,所以,在壹般利潤率中,由不同資本的周轉時間的差別引起的差別,也就消失了。但這種差別,對不同生產部門的不同利潤率有決定作用,而這些不同的利潤率的平均數形成壹般利潤率。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頁。

  利潤是按照全部資本計算的

  利潤是按照全部資本計算的,就是說,還包括資本的未被消耗的部分。雖然就資本本身來考察,資本未被消耗的部分不進入單個資本的產品價值,但是這個部分在利潤(利息)形式上進入資本主義生產的平均生產費用,因為它形成平均利潤的壹個要素,因而形成計算的項目之壹,資本家就是根據這壹種計算在他們中間分配資本的總剩余價值。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頁。

  在工資普遍提高時,所生產的商品的價格,在可變資本占優勢的產業部門將會上漲,但在不變資本或固定資本占優勢的產業部門將會下跌

  在工資普遍提高時,所生產的商品的價格,在可變資本占優勢的產業部門將會上漲,但在不變資本或固定資本占優勢的產業部門將會下跌。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7頁。

  成本價格小於商品價值的論點,現在實際上轉化為成本價格小於生產價格的論點

  我們原先假定,壹個商品的成本價格,等於該商品生產中所消費的各種商品的價值。

  但壹個商品的生產價格,對它的買者來說,就是它的成本價格,因而可以作為成本價格加入另壹個商品的價格形成。因為生產價格可以偏離商品的價值,所以,壹個商品的包含另壹個商品的這個生產價格在內的成本價格,可以高於或低於它的總價值中由加到它裏面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構成的部分。必須記住成本價格這個修改了的意義,因此,必須記住,如果在壹個特殊生產部門把商品的成本價格看做和該商品生產中所消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相等,那就總可能有誤差。對我們現在的研究來說,這壹點沒有進壹步考察的必要。無論如何,商品的成本價格總是小於商品的價值這個論點,在這裏仍然是正確的。因為,無論商品的成本價格能夠怎樣偏離商品中所消費的生產資料的價值,這個過去的誤差對資本家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商品的成本價格是既定的,它是壹個不以他即資本家的生產為轉移的前提,而資本家生產的結果則是壹個包含剩余價值的商品,也就是壹個包含超過商品成本價格的價值余額的商品。此外,成本價格小於商品價值的論點,現在實際上轉化為成本價格小於生產價格的論點。對生產價格和價值相等的社會總資本來說,這個論點同以前關於成本價格小於價值的論點是壹致的。盡管這個論點對特殊生產部門來說要加以修正,但其根據始終是如下的事實:從社會總資本來看,它所生產的商品的成本價格小於價值,或者在這裏從所生產的商品總量來看,小於和這個價值相壹致的生產價格。商品的成本價格,只是涉及商品中包含的有酬勞動的量;價值,是涉及商品中包含的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的總量;生產價格,是涉及有酬勞動加上不以特殊生產部門本身為轉移的壹定量無酬勞動之和。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185頁。

  壹切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的總和,必然等於剩余價值的總和;社會總產品的生產價格的總和,必然等於它的價值的總和壹切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的總和,必然等於剩余價值的總和;社會總產品的生產價格的總和,必然等於它的價值的總和;但是很清楚,具有不同構成的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平均化,必然總是力求使這些部門同那些具有中等構成的部門相等,而不管後者是同社會的平均數恰好壹致,還是僅僅接近壹致。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194頁。

  在任何壹個較短的時期內,生產價格的變化顯然總是要由商品的實際的價值變動來說明

  盡管各個特殊生產部門的實際利潤率不斷發生巨大的變動——這壹點以後我們會進壹步看到——,壹般利潤率的實際變化,在不是例外地由異常的經濟事件引起的時候,總是由壹系列延續很長時期的波動所造成的、很晚才出現的結果,這些波動需要經過許多時間才能鞏固為和平均化為壹般利潤率的壹個變化。因此,在任何壹個較短的時期內(把市場價格的波動完全撇開不說),生產價格的變化顯然總是要由商品的實際的價值變動來說明,也就是說,要由生產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的總和的變動來說明。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頁。

  在產業利潤率成為可能之前,這種利潤率早已從商業資本中產生了大工業通過它的不斷更新的生產革命,使商品的生產費用越降越低,並且無情地排擠掉以往的壹切生產方式。它還由此為資本最終地征服了國內市場,使自給自足的農民家庭的小生產和自然經濟陷於絕境,把小生產者間的直接交換排擠掉,使整個民族為資本服務。它還使不同商業部門和工業部門的利潤率平均化為壹個壹般的利潤率,最後,它在這個平均化過程中保證工業取得應有的支配地位,因為它把壹向阻礙資本從壹個部門轉移到另壹個部門的絕大部分障礙清除掉。這樣,對整個交換來說,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過程就大致完成了。可見這種轉化是在當事人的意識或意圖之外,依照客觀規律進行的。至於競爭會使超過壹般利潤率的利潤降為壹般水平,因而會從最初的產業家占有者手裏把超過平均水平的剩余價值重新奪走,這在理論上完全沒有困難。而在實踐上卻很困難,因為占有超額剩余價值的各生產部門,也就是說,可變資本較多而不變資本較少,因而資本構成較低的各生產部門,按照它們的性質來說,從屬於資本主義的經營恰恰是最晚的,而且是最不充分的;首先是農業。相反,至於把生產價格提高到商品價值以上,——而這是為了把資本構成較高的部門的產品中所包含的不足的剩余價值提高到平均利潤率水平所必需的,——這在理論上看來好像是非常困難的,而在實踐上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卻是最容易和最先辦到的。因為,這類商品在剛開始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生產並加入資本主義商業中去的時候,會同那些按照資本主義以前的方法生產的、因而比較貴的同類商品進行競爭。這樣,資本主義的生產者即使放棄壹部分剩余價值,也仍然能夠獲得當地通行的利潤率。這種利潤率本來和剩余價值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在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生產之前,也就是在產業利潤率成為可能之前,這種利潤率早已從商業資本中產生了。

  恩格斯:《〈資本論〉第三冊增補》,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7頁。

  不論資本家或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追求的真正目的是全部剩余價值按同等的比例分配給總資本如果平均利潤率的創造需要單個資本家有意識的合作,如果單個資本家意識到,他是在生產剩余價值、生產多少以及在很多情況下還得把自己的剩余價值拿出壹部分,那麼剩余價值和利潤之間的聯系從壹開始就相當清楚了,亞當·斯密,甚至配第,壹定早就會指出這壹點了。

  從馬克思的觀點看,迄今為止的整個歷史進程,就重大事件來說,都是不知不覺地完成的,就是說,這些事件及其所引起的後果都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要麼歷史事件的參與者所希望的完全不是已成之事,要麼這已成之事又引起完全不同的未預見到的後果。

  用之於經濟方面就是:單個資本家都各自追求更大的利潤。資產階級經濟學發現,每壹單個資本家這種對更大的利潤的追求,產生壹般的、相同的利潤率,差不多人人相同的利潤額。但是,不論資本家或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都沒有意識到:這種追求的真正目的是全部剩余價值按同等的比例分配給總資本。

  那麼平均化的過程實際上是怎樣完成的呢?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馬克思本人對此談得不多。……因此這裏還有壹些馬克思自己在這部初稿中沒有做完的工作要做。我們首先看看第三卷上冊第153—156頁的敘述,這些對您敘述價值概念也很重要,並且證明這個概念具有或曾經具有比您所賦予的更大的現實性。在交換之初,當產品逐漸轉化為商品的時候,交換大致是按照它們的價值進行的。花費在兩種物品上的勞動,正是它們在數量上進行比較的唯壹標準。因此,那時價值曾經有直接的、現實的存在。我們知道,在交換中,價值的這種直接實現停止了,現在不再有這種情況了。我認為,對您來說,不用費什麼事就能看出(起碼是大致看出)那些從這些直接的、現實的價值到資本主義生產形式下的價值的中間環節;後壹種價值隱藏得很深,以致我們的經濟學家可以滿不在乎地否認它的存在。對這個過程作出真正歷史的解釋,當然要求認真地進行研究,而為此花費的全部心血將換來豐碩的成果;這樣的解釋將是對《資本論》的十分寶貴的補充。

  恩格斯:《恩格斯致韋納爾·桑巴特》(1895年3月1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0—692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2:21 |显示全部楼层
(三)超額利潤與商業(平均)利潤

  壹個資本家或壹定生產部門的資本,在對他直接雇用的工人的剝削上特別關心的只是獲得壹種額外利潤

  事實上,壹個資本家或壹定生產部門的資本,在對他直接雇用的工人的剝削上特別關心的只是:或者通過例外的過度勞動,或者通過把工資降低到平均工資以下的辦法,或者通過所使用的勞動的例外生產率,可以獲得壹種額外利潤,即超出平均利潤的利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頁。

  超額利潤還能在下列情況下產生出來

  超額利潤還能在下列情況下產生出來:某些生產部門可以不把它們的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從而不把它們的利潤化為平均利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頁。

  壹個采用經過改良的但尚未普遍推廣的生產方式的資本家,可以低於市場價格,但高於他的個別的生產價格出售產品壹個采用經過改良的但尚未普遍推廣的生產方式的資本家,可以低於市場價格,但高於他的個別的生產價格出售產品;因此,他的利潤率會提高,直到競爭使它平均化為止;在這個平均化期間會出現另壹個必要的條件,即所投資本增加;根據所投資本增加的程度,資本家現在能夠在新的條件下,使用他從前雇用的工人的壹部分,也許是全部,或者更多,因而能夠生產出同樣大或者更大的利潤量。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57頁。

  競爭會使他的生產方法普遍化並使它服從壹般規律壹種新的生產方法,不管它的生產效率有多高,或者它使剩余價值率提高多少,只要它會降低利潤率,就沒有壹個資本家願意采用。但每壹種這樣的新生產方式都會使商品便宜。因此,資本家最初會高於商品的生產價格出售商品,也許還會高於商品的價值出售商品。他會得到他的商品的生產費用和按照較高的生產費用生產出來的其他商品的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他能夠這樣做,是因為生產這種商品所需要的平均社會勞動時間大於采用新的生產方式時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他的生產方法比平均水平的社會生產方法優越。但是競爭會使他的生產方法普遍化並使它服從壹般規律。於是,利潤率就下降——也許首先就是在這個生產部門下降,然後與別的生產部門相平衡——,這絲毫不以資本家的意誌為轉移。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頁。

  最初是商業利潤決定生產資本的利潤

  商業資本不僅參與平均利潤的調節,而且作為資本最初的自由形式第壹個介入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最初是商業利潤決定生產資本的利潤。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得到鞏固,而生產者本身成了商人之後,商業利潤才被歸結為依照商業資本在總資本中占有的相應部分而應歸商業資本所有的剩余價值相應部分。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1—422頁。

  以平均利潤的形式歸商人資本所有的剩余價值,只是總生產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壹部分

  因為產業資本的流通階段,和生產壹樣,形成再生產過程的壹個階段,所以在流通過程中獨立地執行職能的資本,也必須和在各不同生產部門中執行職能的資本壹樣,提供年平均利潤。如果商人資本比產業資本帶來百分比更高的平均利潤,那麼,壹部分產業資本就會轉化為商人資本。如果商人資本帶來更低的平均利潤,那麼就會發生相反的過程。壹部分商人資本就會轉化為產業資本。沒有哪壹種資本比商人資本更容易改變自身的用途,更容易改變自身的職能了。

  因為商人資本本身不生產剩余價值,所以很清楚,以平均利潤的形式歸商人資本所有的剩余價值,只是總生產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壹部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4頁。

  商人資本雖然不參加剩余價值的生產,但參加剩余價值到平均利潤的平均化

  產業資本家的利潤等於商品的生產價格超過它的成本價格的余額,而和這種產業利潤不同,商業利潤等於商品的出售價格超過它的生產價格的余額,這個生產價格對商人來說就是商品的購買價格;但是,商品的實際價格=商品的生產價格+商業利潤。正像產業資本之所以能實現利潤,只是因為利潤作為剩余價值已經包含在商品的價值中壹樣,商業資本之所以能實現利潤,只是因為產業資本在商品的價格中實現的並非全部的剩余價值或利潤。因此,商人的出售價格之所以高於購買價格,並不是因為出售價格高於總價值,而是因為購買價格低於總價值。

  可見,商人資本雖然不參加剩余價值的生產,但參加剩余價值到平均利潤的平均化。

  因此,壹般利潤率已經意味著從剩余價值中扣除了屬於商人資本的部分,也就是說,對產業資本的利潤作了壹種扣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9頁。

  不同商業部門的商人資本的周轉次數,會直接影響商品的商業價格不同商業部門的商人資本的周轉次數,會直接影響商品的商業價格。商業加價的多少,壹定資本的商業利潤中加到單個商品的生產價格上的部分的大小,和不同營業部門的商人資本的周轉次數或周轉速度成反比。如果壹個商人資本壹年周轉5次,而另壹個商人資本壹年只能周轉壹次,那麼,前者對同壹價值的商品資本的加價,就只有後者對同壹價值的商品資本的加價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7頁。

  薄利快銷,特別對零售商人來說是他原則上遵循的壹個原則如果在其他壹切條件不變,特別是有機構成不變的情況下,同壹產業資本壹年內不是周轉兩次,而是周轉四次,它所生產的剩余價值,從而利潤,就會增加壹倍;並且,只要這個資本對那種會加速它的周轉的改良生產方法擁有壟斷權,這壹點就會清楚地表現出來。相反地,不同商業部門的不同周轉時間,卻是表現在這樣壹點上:壹定量商品資本周轉壹次獲得的利潤,同實現這個商品資本的周轉所需的貨幣資本的周轉次數成反比。薄利快銷,特別對零售商人來說是他原則上遵循的壹個原則。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3:34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壹般利潤率趨向下降

  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

  隨著資本的發展,即隨著資本的生產力的發展,隨著資本已經表現為對象化價值的規模的發展,隨著勞動以及生產力的資本化的規模的發展,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頁。

  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而是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了

  利潤率下降——雖然剩余價值率這時保持不變或提高——是因為隨著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減少了。因此,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而是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利潤率下降不是因為對工人的剝削減輕了,而是因為對工人的剝削加重了,不管這是由於絕對剩余時間增加,還是——在國家對此進行阻撓時——由於資本主義生產本身就必然要使勞動的相對價值降低,從而使相對剩余時間增加。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497頁。

  利潤必然隨著活勞動總量的減少而下降

  商品的價值就其與機器有關來說,決定於加入商品的機器磨損;因此,只是在機器的價值本身加入價值形成過程,即機器的價值在勞動過程中被消費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才決定於機器的價值。相反,利潤卻決定於(撇開原料不談)進入勞動過程的全部機器的價值,而不管這個價值被消費的程度如何。因此,利潤必然隨著[活]勞動總量的減少(同花在機器上的資本部分相對來說)而下降。利潤並不是按照相同的比例下降,因為剩余勞動在增加。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5頁。

  在剩余價值率不變或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不變的情況下,壹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

  在勞動的剝削程度不變時,同壹個剩余價值率會表現為不斷下降的利潤率,因為隨著不變資本的物質量的增加,不變資本從而總資本的價值量也會增加,雖然不是按相同的比例增加。

  如果我們進壹步假定,資本構成的這種逐漸變化,不僅發生在個別生產部門,而且或多或少地發生在壹切生產部門,或者至少發生在具有決定意義的生產部門,因而這種變化就包含著某壹個社會的總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的變化,那麼,不變資本同可變資本相比的這種逐漸增加,就必然會有這樣的結果:在剩余價值率不變或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程度不變的情況下,壹般利潤率會逐漸下降。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頁。

  資本的不變部分比可變部分日益相對增長的這壹規律,在每壹步上都由商品價格的比較分析所證實

  資本的不變部分比可變部分日益相對增長的這壹規律,在每壹步上都由商品價格的比較分析所證實(像前面已經說明的),不管我們比較的是同壹國家的不同經濟時代,還是同壹時代的不同國家。只代表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價值或資本不變部分的那個價格要素的相對量,同積累的增進成正比;用來支付勞動或代表資本可變部分的另壹價格要素的相對量,壹般同積累的增進成反比。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8—719頁。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從而同被推動的總資本相比,會相對減少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從而同被推動的總資本相比,會相對減少,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規律。這只是說,由於資本主義生產內部所特有的生產方法的日益發展,壹定價值量的可變資本所能支配的同數工人或同量勞動力,會在同壹時間內推動、加工、生產地消費掉數量不斷增加的勞動資料,機器和各種固定資本,原料和輔助材料,——也就是價值量不斷增加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從而同總資本相比的這種不斷的相對減少,和社會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是壹回事。

  這也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另壹種表現,而這種發展正好表現在:由於更多地使用機器和壹般固定資本,同數工人在同壹時間內可以把更多的原料和輔助材料轉化為產品,也就是說,可以用較少的勞動把它們轉化為產品。與不變資本價值量的這種增加——雖然它只是大致地表現出在物質上構成不變資本的各種使用價值的實際數量的增加——相適應的,是產品的日益便宜。每壹個產品就其本身來看,同較低的生產階段相比,都只包含壹個更小的勞動量,因為在較低的生產階段上,投在勞動上的資本比投在生產資料上的資本大得多。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237頁。

  壹般利潤率日益下降的趨勢,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日益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現

  資本主義生產,隨著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的日益相對減少,使總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斷提高,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是:在勞動剝削程度不變甚至提高的情況下,剩余價值率會表現為壹個不斷下降的壹般利潤率。(以後我們將會看到,為什麼這種下降不是以這個絕對的形式而是以不斷下降的趨勢表現出來。)因此,壹般利潤率日益下降的趨勢,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日益發展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現。這並不是說利潤率不能由於別的原因而暫時下降,而是根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證明了壹種不言而喻的必然性: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中,壹般的平均的剩余價值率必然表現為不斷下降的壹般利潤率。因為所使用的活勞動的量,同它所推動的對象化勞動的量相比,同生產中消費掉的生產資料的量相比,不斷減少,所以,這種活勞動中對象化為剩余價值的無酬部分同所使用的總資本的價值量相比,也必然不斷減少。而剩余價值量和所使用的總資本價值的比率就是利潤率,因而利潤率必然不斷下降。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頁。

  可變資本的相對減少和不變資本的相對增加,只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另壹種表現

  壹個同樣的或甚至壹個不斷提高的剩余價值率表現為不斷下降的利潤率這個規律,換壹個說法就是:某個壹定量的社會平均資本(例如資本100)表現為勞動資料的部分越來越大,表現為活勞動的部分越來越小。這樣,因為追加在生產資料上的活勞動的總量,同這種生產資料的價值相比,是減少了,所以,無酬勞動和體現無酬勞動的價值部分,同預付總資本的價值相比,也減少了。或者說,所投總資本中轉化為活勞動的部分越來越小,因而這個總資本所吸收的剩余勞動,同它自己的量相比,也越來越小,雖然所使用的勞動的無酬部分和有酬部分的比率可以同時增大。可變資本的相對減少和不變資本的相對增加(盡管這兩個部分都已經絕對增加),如上所說,只是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另壹種表現。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頁。

  資本已經獲得的存在規模越大,新創造的價值對預先存在的價值的比例就越小

  進行生產的資本的價值總量在自己的每壹部分上都表現出這種情況:同作為不變價值存在的那部分資本相比,與活勞動相交換的資本所占的比例不斷降低。比如,以加工工業為例。在這裏,隨著固定資本,機器等的增長,以原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必定按相同的比例增長,而與活勞動相交換的那部分資本則減少了。

  這樣壹來,同在生產開始前就已存在的資本——並且是在生產中作為資本發揮作用的那部分資本——的價值量相比,利潤率下降了。資本已經獲得的存在規模越大,新創造的價值對預先存在的價值(再生產出來的價值)的比例就越小。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47頁。

  資本增長而勞動生產力不增長,不發展。這是違反資本的發展規律的,特別是違反固定資本的發展規律的

  誠然,作為價值預先存在的、以原料和固定資本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如果和交換活勞動的那部分資本按同樣的比例增長,那麼,資本會增長,而利潤也會按同樣的比例增長。但是,這種同樣的增長的前提是,資本增長而勞動生產力不增長,不發展。壹個前提取消另壹個前提。這是違反資本的發展規律的,特別是違反固定資本的發展規律的。只有在資本的生產方式還不完全適合於資本的那些階段上,或者在資本還只是形式上取得統治的那些生產領域中,例如在農業中,才會發生這種增長情況。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頁。

  利潤率不斷下降的規律,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

  利潤率不斷下降的規律,或者說,所占有的剩余勞動同活勞動所推動的對象化勞動的量相比相對減少的規律,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社會資本所推動和所剝削的勞動的絕對量在增大,因而社會資本所占有的剩余勞動的絕對量也在增大;同樣也決不排斥這樣的情況:單個資本家所支配的資本支配著日益增加的勞動量,從而支配著日益增加的剩余勞動量,甚至在這些資本所支配的工人人數並不增加的時候,也支配著日益增加的剩余勞動量。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頁。

  盡管利潤率不斷下降,資本所生產的利潤的絕對量,仍然能夠增加,並且不斷增加

  盡管利潤率不斷下降,資本所使用的工人人數,即它所推動的勞動的絕對量,從而它所吸收的剩余勞動的絕對量,從而它所生產的剩余價值量,從而它所生產的利潤的絕對量,仍然能夠增加,並且不斷增加。事情還不只是能夠如此。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撇開那些暫時的波動,事情也必然如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頁。

  同壹些規律,使社會資本的絕對利潤量日益增加,使它的利潤率日益下降

  在生產過程和積累過程的發展中,可以被占有和已經被占有的剩余勞動的量,從而社會資本所占有的利潤的絕對量,都必然會增加。但是,同壹些生產規律和積累規律,會隨著不變資本的量增加,使不變資本的價值同轉化為活勞動的可變資本部分的價值相比,越來越快地增加。因此,同壹些規律,使社會資本的絕對利潤量日益增加,使它的利潤率日益下降。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44頁。

  對各單個資本家來說,不言而喻的是:他們支配的勞動軍越來越大;他們占有的剩余價值量,從而利潤量,會隨著利潤率的下降並且不顧這種下降而同時增長起來

  對各單個資本家來說,不言而喻的是:他們支配的勞動軍越來越大(盡管對他們來說,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已經減少);他們占有的剩余價值量,從而利潤量,會隨著利潤率的下降並且不顧這種下降而同時增長起來。那些使大批勞動軍集中在各單個資本家支配下的原因,又正好使所使用的固定資本和原料、輔助材料的量同所使用的活勞動量相比以越來越大的比例增加起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頁。

  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還表現為所使用的總勞動力越來越增加,表現為剩余價值的從而利潤的絕對量越來越增加社會勞動生產力的發展,表現為可變資本同總資本相比相對減少和積累由此加速的那些規律,——而另壹方面,積累又反過來成為生產力進壹步發展和可變資本進壹步相對減少的起點,——這同壹發展,撇開壹切暫時的波動,還表現為所使用的總勞動力越來越增加,表現為剩余價值的從而利潤的絕對量越來越增加。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頁。

  壹個擁有巨額資本的資本家所賺得的利潤量,大於壹個表面上賺得高額利潤的小資本家所賺得的利潤量

  壹個擁有巨額資本的資本家所賺得的利潤量,大於壹個表面上賺得高額利潤的小資本家所賺得的利潤量。其次,對競爭的最膚淺的考察表明,在某種情況下,例如在危機時期,當大資本家要在市場上奪取地盤,排擠小資本家時,他實際上就是利用這個辦法,即有意識地壓低自己的利潤率,以便把小資本家擠垮。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頁。

  資本所生產的商品的價格下降,同時商品所包含的並通過商品出售所實現的利潤量卻會相對增加

  利潤率因生產力的發展而下降,同時利潤量卻會增加,這個規律也表現為:資本所生產的商品的價格下降,同時商品所包含的並通過商品出售所實現的利潤量卻會相對增加。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資本構成的提高,會使數量越來越小的勞動,推動數量越來越大的生產資料,所以,總產品中每壹個可除部分,每壹個商品,或者說,所生產的商品總量中每壹定量商品,都只吸收較少的活勞動,而且也只包含較少的對象化勞動,即所使用的固定資本的損耗以及所消費的原料和輔助材料中所體現的對象化勞動。因此,每壹個商品都只包含壹個較小的、對象化在生產資料中的勞動和生產中新追加的勞動的總和。這樣,單個商品的價格就下降了。盡管如此,單個商品中包含的利潤量,在絕對剩余價值率或相對剩余價值率提高時仍能增加。它包含較少的新追加勞動,但是這種勞動的無酬部分同有酬部分相比卻增加了。不過,只有在壹定範圍內情況才是這樣。當單個商品中包含的新追加的活勞動的總和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大大地絕對減少時,其中包含的無酬勞動的量也會絕對地減少,不管它同有酬部分相比相對地增加了多少。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頁。

  這種補償能夠阻礙利潤率下降,但是不能制止它下降勞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表現在兩方面:第壹,表現在已經生產出來的生產力的大小上,表現在新的生產借以進行的生產條件的價值量和數量上,表現在已經積累起來的生產資本的絕對量上。第二,表現在投在工資上的資本部分同總資本相比的相對微小上,即表現在為壹定量資本的再生產和增殖、為進行大量生產所必需的活勞動的相對微小上。這同時也要以資本的積聚為前提。

  就所使用的勞動力來說,生產力的發展也表現在兩方面:第壹,表現在剩余勞動的增加,即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必要勞動時間的縮短上。第二,表現在推動壹定量資本所使用的勞動力的數量(即工人人數)的減少上。

  這兩種運動不僅同時並進,而且互為條件,是表現同壹個規律的兩種現象。但是,它們對利潤率起著相反的影響。利潤總量等於剩余價值總量,。但

  是,剩余價值作為壹個總量,第壹取決於剩余價值率,第二取決於按這個比率同時使用的勞動量,即取決於可變資本量。從壹方面看,前壹個因素即剩余價值率提高;從另壹方面看,後壹個因素即工人人數(相對地或絕對地)減少。只要生產力的發展使所使用勞動的有酬部分減少,它就使剩余價值增加,因為它使剩余價值率提高了;但是,只要它使壹定量資本所使用的勞動的總量減少,它就使人數這個在求剩余價值量時和剩余價值率相乘的因素減少。兩個每天勞動12小時的工人,即使可以只靠空氣生活,根本不必為自己勞動,他們所提供的剩余價值量也不能和24個每天只勞動2小時的工人所提供的剩余價值量相等。因此,就這方面來說,靠提高勞動剝削程度來補償工人人數的減少,有某些不可逾越的界限;所以,這種補償能夠阻礙利潤率下降,但是不能制止它下降。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276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5:05 |显示全部楼层
資本本身在其歷史發展中所造成的生產力的發展,在達到壹定點以後,就會不是造成而是消除資本的自行增殖

  如果較大資本的利潤率下降,但是下降的比例小於資本量增長的比例,那麼,利潤率雖然下降,總利潤會增加。如果利潤率下降的比例和資本量增長的比例相同,那麼,總利潤就和較小資本的總利潤相同;保持不變。如果利潤率下降的比例大於資本量增長的比例,那麼,同較小的資本相比,較大資本的總利潤會隨著利潤率的下降而下降。

  這從每壹方面來說都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的最重要的規律,是理解最困難的關系的最本質的規律。從歷史的觀點來看,這是最重要的規律。這壹規律雖然十分簡單,可是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能理解,更沒有被自覺地表述出來。

  利潤率的這種下降意味著:(1)已經生產出來的生產力和由這種生產力構成的新的生產的物質基礎[增大];而這同時又以科學力量的巨大發展為前提;(2)已經生產出來的資本中必須同直接勞動相交換的那部分減少,也就是說,為再生產出表現為大量產品,大量廉價產品(因為價格總額=再生產出來的資本+利潤)的龐大價值所需要的直接勞動減少;(3)壹般資本,包括不是固定資本的那部分資本在內,規模增大;從而,交往大大發展,交換活動量增大,市場擴大,同時進行的勞動具有全面性;交通工具等等[更發達],存在著為進行這壹巨大過程所必需的消費基金(工人要吃、住等),——正因為這樣,可以看到:已經存在的物質的、已經造成的、以固定資本形式存在的生產力,以及科學的力量,以及人口等等,壹句話,財富的壹切條件,財富的再生產即社會個人的富裕發展的最重大的條件,或者說,資本本身在其歷史發展中所造成的生產力的發展,在達到壹定點以後,就會不是造成而是消除資本的自行增殖。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149頁。

  這樣就以暴力方式使資本回復到它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生產力而不致自殺的水平

  利潤的這種下降,既然意味著直接勞動同由直接勞動再生產出來以及新創造出來的對象化勞動量相比的減少,所以,資本就想盡壹切辦法,力圖通過減少必要勞動的份額,並且同所使用的全部勞動相比進壹步增加剩余勞動的量,來彌補活勞動同資本總量之比的減少,從而彌補表現為利潤的剩余價值同預先存在的資本之比的減少。因此,生產力獲得最高度的發展,同時現存財富得到最大程度的擴大,而與此相應的是,資本貶值,工人退化,工人的生命力被最大限度地消耗。

  這些矛盾會導致爆發,災變,危機,這時,勞動暫時中斷,很大壹部分資本被消滅,這樣就以暴力方式使資本回復到它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生產力而不致自殺的水平。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頁。

  和積累結合在壹起的利潤率的下降也必然引起競爭鬥爭和積累結合在壹起的利潤率的下降也必然引起競爭鬥爭。利潤率的下降由利潤量的增加得到補償,這只適用於社會總資本和地位已經鞏固的大資本家。新的、獨立執行職能的追加資本不具備這種補償條件,它必須先爭得這種條件,因而是利潤率的下降引起資本之間的競爭鬥爭,而不是相反。誠然,這種競爭鬥爭會引起工資的暫時提高和由此產生的利潤率進壹步暫時下降。這種情況也表現為商品的生產過剩和市場商品充斥。因為資本的目的不是滿足需要,而是生產利潤,因為資本達到這個目的所用的方法,是按照生產的規模來決定生產量,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立足於資本主義基礎的有限的消費範圍和不斷地力圖突破自己固有的這種限制的生產之間,必然會不斷發生不壹致。而且,資本是由商品構成的,因而資本的生產過剩包含商品的生產過剩。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頁。

  在任何情況下,平衡都是由於壹個或大或小的資本被閑置下來,甚至被毀滅而得到恢復

  只要為了資本主義生產目的而需要的追加資本=0,那就會有資本的絕對生產過剩。但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資本增殖,就是說,是占有剩余勞動,生產剩余價值,利潤。

  因此,只要資本同工人人口相比已經增加到既不能延長這些人口所提供的絕對勞動時間,也不能增加相對剩余勞動時間(後壹點在對勞動的需求相當強烈從而工資有上漲趨勢時,本來就是不可能的);就是說,只要增加以後的資本同增加以前的資本相比,只生產壹樣多甚至更少的剩余價值量,那就會發生資本的絕對生產過剩;這就是說,增加以後的資本△C同增加△C以前的資本C相比,生產的利潤不是更多,甚至更少了。在這兩個場合,壹般利潤率也都會急劇地和突然地下降,但是這壹回是由資本構成的這樣壹種變化引起的,這種變化的原因不是生產力的發展,而是可變資本貨幣價值的提高(由於工資已經提高),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剩余勞動同必要勞動相比的相對減少。

  實際上事情可能是這樣:壹部分資本全部或部分地閑置下來(因為它要自行增殖就得先把已經執行職能的資本從原有地盤上排擠出去),另壹部分資本由於受到失業或半失業的資本的壓迫以較低的利潤率來增殖。壹部分追加資本是否代替舊資本,而舊資本是否因此算到追加資本中去,在這裏是沒有關系的。我們總是壹方面有舊資本額,另壹方面有追加資本額。這壹回,利潤率的下降會引起利潤量的絕對減少,因為在我們的前提下,所使用的勞動力的量不能增加,剩余價值率不能提高,因而剩余價值量也不能增加,而減少了的利潤量卻要按增大了的總資本來計算。——但是,即使假定就業的資本繼續按原來的利潤率來增殖,因而利潤量不變,那麼,這個利潤量仍然要按增加了的總資本來計算,這也包含著利潤率的下降。……

  但是很清楚,不經過鬥爭,就不可能發生舊資本這種實際上的貶值,不經過鬥爭,追加資本△C也不可能作為資本執行職能。利潤率不是由於資本的生產過剩所引起的競爭而下降。而是相反,因為利潤率的下降和資本的生產過剩產生於同壹些情況,所以現在才會發生競爭鬥爭。原來執行職能的資本家會把他們手中的△C部分或多或少地閑置下來,以便使他們的原資本不致貶值,使它在生產領域中占有的地位不致縮小,或者,他們會使用△C,以便即使自己遭受暫時的損失,也能把追加資本的閑置轉嫁給新的侵入者,轉嫁給他們的競爭者。

  新資本家手中的△C部分,力圖排擠舊資本來取得自己的地位,而且只要它使壹部分舊資本閑置下來,強迫舊資本把舊位置讓給它,使舊資本處於部分就業或完全失業的追加資本的地位,這就部分地獲得了成功。

  在任何情況下,壹部分舊資本必然會閑置下來,就是說,從其資本屬性來看,就其必須執行資本職能和自行增殖來說,必然會閑置下來。究竟是哪部分會這樣閑置下來,這取決於競爭鬥爭。在壹切都順利的時候,正如我們在研究壹般利潤率的平均化時已經指出的那樣,競爭實際上表現為資本家階級的兄弟情誼,使他們按照各自的投資比例,共同分配共同的贓物。但是,壹旦問題不再是分配利潤,而是分配損失,每壹個人就力圖盡量縮小自己的損失量,而把它推給別人。對整個階級來說,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每個資本家要分擔多少,要分擔到什麼程度,這就取決於力量的大小和狡猾的程度了,在這種情況下,競爭也就變為敵對的兄弟之間的鬥爭了。這時,每個資本家的利益和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之間的對立就顯示出來了,正如以前這兩種利益的壹致性通過競爭在實際上得到實現壹樣。

  這種沖突怎樣再得到解決,同資本主義生產的“健康的”運動相適應的關系又怎樣再建立起來呢?解決的方法已經包含在這裏所說的要加以解決的那個沖突的表現本身中。這個方法就是:把在價值上與全部追加資本△C或其壹部分相等的資本閑置下來,甚至使它部分地毀滅。雖然,正如我們在說明這種沖突時已經指出的壹樣,這種損失決不是均衡地分攤給各個特殊資本,而是這種損失的分攤決定於競爭鬥爭:在競爭鬥爭中,損失將按照特殊的優勢或已經奪得的地盤而極不平均地、以極不相同的形式進行分攤的,結果,壹個資本閑置下來,另壹個資本被毀滅,第三個資本只受到相對的損失,或者只是暫時地貶值,等等。

  但是在任何情況下,平衡都是由於壹個或大或小的資本被閑置下來,甚至被毀滅而得到恢復。這會部分地影響到資本的物質實體;這就是說,壹部分生產資料即壹部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會不執行資本的職能,不起資本的作用;已經開始生產的壹部分企業將會停工。雖然就這方面來說,時間會對壹切生產資料(土地例外)起侵蝕和毀壞作用,但是在這裏,由於職能停滯,生產資料所受到的實際破壞會大得多。然而這方面的主要影響是:

  這些生產資料不再起生產資料的作用;它們作為生產資料的職能在壹個或長或短的時期內會遭到破壞。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283頁。

  當我們談到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過程中利潤率下降的規律時,我們在這裏把利潤理解為剩余價值總額

  當我們談到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過程中利潤率下降的規律時,我們在這裏把利潤理解為剩余價值總額,它首先為產業資本占有,不管以後產業資本要怎樣和借貸資本家(利息所得者)以及地主(地租所得者)瓜分它。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利

  潤率可能下降,盡管,比如說,產業利潤同利息相比提高了,或者相反;同樣,盡管地租同產業利潤相比提高了,或者相反,利潤率也可能下降。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22—523頁。

  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響在發生作用,來阻撓和抵消這個壹般規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趨勢的性質,因此,我們也就把壹般利潤率的下降叫做趨向下降

  如果我們考慮到,同以往的壹切時期相比,僅僅最近30年間社會勞動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特別是,如果我們考慮到,除了真正的機器,又有大量的固定資本加入社會生產過程的總體,那麼,壹向使經濟學家感到麻煩的困難,即說明利潤率下降,就會讓位給相反的困難,即說明這種下降為什麼不是更大、更快。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響在發生作用,來阻撓和抵消這個壹般規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趨勢的性質,因此,我們也就把壹般利潤率的下降叫做趨向下降。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頁。

  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是和表現為利潤率下降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分不開的,並且由於這種發展而加速

  相對過剩人口的產生,是和表現為利潤率下降的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分不開的,並且由於這種發展而加速。壹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越發展,這個國家的相對過剩人口就表現得越明顯。壹方面,相對過剩人口又是造成下述情況的原因:許多生產部門中勞動或多或少不完全從屬於資本的現象繼續存在,而且,即使這種現象初看起來和壹般發展水平已不相適應,這種現象仍會繼續存在;它也是下述情況造成的結果:可供支配的或被遊離的雇傭工人價格低廉和數量眾多,壹些生產部門出於其本性而更加強烈地反對由手工勞動轉化為機器勞動。另壹方面,出現了新的生產部門,特別是生產奢侈品的部門,這些生產部門把其他生產部門中常常由於不變資本占優勢而被遊離的上述相對過剩人口作為基礎,而這些生產部門本身又建立在活勞動要素占優勢的基礎之上,只是逐漸地走其他生產部門所走過的路。在這兩個場合,可變資本在總資本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工資則低於平均水平,結果這些生產部門的剩余價值率和剩余價值量都非常高。因為壹般利潤率是由各特殊生產部門利潤率的平均化而形成的,所以,造成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同壹些原因,在這裏又會產生壹種和這種趨勢相反的對抗力量,或多或少地抵消這種趨勢的作用。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264頁。

  壹般說來,我們已經看到,引起壹般利潤率下降的同壹些原因,又會產生反作用,阻礙、延緩並且部分地抵消這種下降壹般說來,我們已經看到,引起壹般利潤率下降的同壹些原因,又會產生反作用,阻礙、延緩並且部分地抵消這種下降。這些原因不會取消這個規律,但是會減弱它的作用。

  否則,不能理解的就不是壹般利潤率的下降,反而是這種下降的相對緩慢了。所以,這個規律只是作為壹種趨勢發生作用;它的作用,只有在壹定情況下,並且經過壹個長的時期,才會清楚地顯示出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頁。

  至於發明者,他的利潤在競爭的影響下不斷下降到利潤的壹般水平每種新的發明都使產品的交換價值下降,使同樣的勞動量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因此,社會之所以獲得利益,並不是由於它獲得更多的交換價值,而是它憑原來的價值獲得了更多的商品。至於發明者,他的利潤在競爭的影響下不斷下降到利潤的壹般水平。

  馬克思:《哲學的貧困》(1847年上半年),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2頁。

  利潤率的下降也可以通過建立這樣壹些新的生產部門來加以阻止利潤率的下降也可以通過建立這樣壹些新的生產部門來加以阻止,在這些部門中,同資本相比需要更多的直接勞動,或者說,勞動生產力即資本生產力還不發達。(也可以通過壟斷。)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6:25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金融資本

  (壹)貨幣經營資本

  貨幣在產業資本和商品經營資本的流通過程中所完成的各種純粹技術性的運動,當它們獨立起來,成為壹種特殊資本的職能,而這種資本把它們並且只把它們當做自己特有的活動來完成的時候,就把這種資本轉化為貨幣經營資本了

  貨幣在產業資本和現在我們可以補充進來的商品經營資本的流通過程中(因為商品經營資本把產業資本的壹部分流通運動當做自己特有的運動承擔起來)所完成的各種純粹技術性的運動,當它們獨立起來,成為壹種特殊資本的職能,而這種資本把它們並且只把它們當做自己特有的活動來完成的時候,就把這種資本轉化為貨幣經營資本了。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1頁。

  這些不同的業務,是從貨幣本身的各種規定性中,從貨幣的各種職能中,從而也是資本在貨幣資本形式上必須執行的各種職能中產生的壹種特殊的營業出現了,並且因為它作為特殊的營業是替整個階級的貨幣機制服務的,所以它會集中起來,大規模地進行;在這種特殊的營業內部又發生了分工,既分成不同的互相獨立的部門,又在這些部門內部形成了專門設施(龐大的事務所,人數眾多的會計員和出納員,細密的分工)。貨幣的收付、差額的平衡、往來賬的登記、貨幣的保管等等;已經同使這些技術性的業務成為必要的那些行為分開,從而使預付在這些職能上的資本成為貨幣經營資本。

  這些不同的業務——由於它們獨立出來而成為特殊的營業,便產生了貨幣經營業——,是從貨幣本身的各種規定性中,從貨幣的各種職能中,從而也是資本在貨幣資本形式上必須執行的各種職能中產生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頁。

  貨幣經營者的利潤不過是從剩余價值中所作的壹種扣除貨幣經營者的利潤不過是從剩余價值中所作的壹種扣除,因為他們的活動只與已經實現(即使只是在債權形式上實現)的價值有關。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9頁。

  在正常的貼現業務中,銀行客戶得到的決不是貸款,他得到的是由賣掉的商品換來的貨幣

  在正常的貼現業務中,銀行客戶得到的決不是貸款,既不是資本貸款也不是貨幣貸款,他得到的是由賣掉的商品換來的貨幣。

  恩格斯:《〈資本論〉(第3卷)插話》,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6頁。

  從人類精神的壹般勞動的壹切新發展中,以及這種新發展通過結合勞動所取得的社會應用中,獲得最大利潤的,大多數都是最無用和最可鄙的貨幣資本家

  經營壹個建立在新發明基礎上的工廠所需要的費用,同後來在它的廢墟上,在它的遺骸上出現的企業相比,要大得多。這種現象如此普遍,以致最初的企業家大都遭到破產,而後來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得到建築物、機器等等的人才興旺起來。因此,從人類精神的壹般勞動的壹切新發展中,以及這種新發展通過結合勞動所取得的社會應用中,獲得最大利潤的,大多數都是最無用和最可鄙的貨幣資本家。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頁。

  (二)借貸資本

  資本家還不能在自己的企業中使用的貨幣資本,會被別人使用,而他從別人那裏得到利息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信用制度也同時發展起來。資本家還不能在自己的企業中使用的貨幣資本,會被別人使用,而他從別人那裏得到利息。對他來說,這種貨幣資本是作為特殊意義上的貨幣資本,也就是作為壹種與生產資本不同的資本執行著職能。但是它在別人手裏卻作為資本起作用。很明顯,當剩余價值的實現更加頻繁,剩余價值生產的規模更加擴大時,新的貨幣資本即作為資本的貨幣投入貨幣市場的比例也會增加,其中至少有壹大部分會重新被吸收來擴大生產。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6頁。

  雖然貨幣在流通中或多或少地要經過各種人之手,但大量的流通貨幣卻屬於以銀行等形式組織和積聚的貨幣資本部門如果站在商品生產者背後的是壹個貨幣資本家,這個貨幣資本家又把貨幣資本(這個字最精確的含義就是貨幣形式的資本價值)預付給產業資本家,那麼,這種貨幣的真正復歸點就是這個貨幣資本家的錢袋。這樣,雖然貨幣在流通中或多或少地要經過各種人之手,但大量的流通貨幣卻屬於以銀行等形式組織和積聚的貨幣資本部門。這個部門預付資本的方法,規定資本要不斷以貨幣形式最後流回到它那裏,雖然這種回流還要以產業資本再轉化為貨幣資本作為中介。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頁。

  貸出者是把貨幣作為資本貸出的

  貨幣作為資本貸放——以在壹定時期以後流回為條件而放出貨幣——要有壹個前提:

  貨幣實際上會當做資本使用,實際上會流回到它的起點。因此,貨幣作為資本進行的現實的循環運動,就是借入者必須把貨幣償還給貸出者的那種法律上的交易的前提。如果借入者不把這個貨幣作為資本來使用,那是他的事情。貸出者是把貨幣作為資本貸出的,而作為資本,它必須執行資本的職能,包括貨幣資本的循環,直到它以貨幣形式流回到它的起點。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頁。

  貸出的貨幣的使用價值

  貸出的貨幣的使用價值是:能夠作為資本執行職能,並且作為資本在平均條件下生產平均利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4頁。

  這全部交易發生在兩類資本家之間,即貨幣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或商業資本家之間

  貸出者和借入者雙方都是把同壹貨幣額作為資本支出的。但它只有在後者手中才執行資本的職能。同壹貨幣額作為資本對兩個人來說取得了雙重的存在,這並不會使利潤增加壹倍。它所以能對雙方都作為資本執行職能,只是由於利潤的分割。其中歸貸出者的部分叫作利息。

  按照前提,這全部交易發生在兩類資本家之間,即貨幣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或商業資本家之間。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5—396頁。

  利潤的壹部分轉化為產業利潤,是由利潤的另壹部分轉化為利息引起的

  利潤的壹部分轉化為產業利潤,正如我們看到的,是由利潤的另壹部分轉化為利息引起的。與利潤的壹部分相適應的是資本的社會形式,即資本是所有權;與利潤的另壹部分相適應的是資本的經濟職能,即資本在勞動過程中的職能,不過這種職能已擺脫並抽掉了使資本得以執行這種職能的社會形式,即對立形式。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0頁。

  利息的最低界限完全無法規定

  因為利息只是利潤的壹部分,按照我們以上的前提,這個部分要由產業資本家支付給貨幣資本家,所以,利潤本身表現為利息的最高界限,達到這個最高界限,歸執行職能的資本家的部分就會=0。撇開利息事實上可能大於利潤,因而不能用利潤支付的個別情況不說,我們也許還可以把全部利潤減去其中可以歸結為監督工資的部分(這部分我們以後加以說明)的余額,看作是利息的最高界限。利息的最低界限則完全無法規定。它可以下降到任何程度。不過這時候,總會出現起反作用的情況,使它提高到這個相對的最低限度以上。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頁。

  必須把平均利潤率看成是利息的有最後決定作用的最高界限不管怎樣,必須把平均利潤率看成是利息的有最後決定作用的最高界限。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3頁。

  利息率在危機期間達到最高水平,因為這時人們不得不以任何代價借錢來應付支付的需要

  利息率在危機期間達到最高水平,因為這時人們不得不以任何代價借錢來應付支付的需要。同時,由於和利息的提高相適應的是有價證券價格的降低,這對那些擁有可供支配的貨幣資本的人來說,是壹個極好的機會,可以按異常低廉的價格,把這種有息證券搶到手,而這種有息證券,在正常的情況下,只要利息率重新下降,就必然會至少回升到它們的平均價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405頁。

  只有資本家分為貨幣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才使壹部分利潤轉化為利息

  事實上,只有資本家分為貨幣資本家和產業資本家,才使壹部分利潤轉化為利息,壹般地說,才產生出利息的範疇;並且,只有這兩類資本家之間的競爭,才產生出利息率。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5頁。

  總利潤的壹部分轉化為利息形式,就會使它的另壹部分轉化為企業主收入

  總利潤的壹部分轉化為利息形式,就會使它的另壹部分轉化為企業主收入。壹旦利息作為獨特的範疇存在,企業主收入事實上就只是總利潤超過利息的余額所采取的對立形式。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2頁。

  生息資本的形式造成這樣的結果:每壹個確定的和有規則的貨幣收入都表現為資本的利息,而不論這種收入是不是由壹個資本生出生息資本的形式造成這樣的結果:每壹個確定的和有規則的貨幣收入都表現為資本的利息,而不論這種收入是不是由壹個資本生出。貨幣收入首先轉化為利息,有了利息,然後得出產生這個貨幣收入的資本。同樣,有了生息資本,每個價值額只要不作為收入花掉,都會表現為資本,也就是都會表現為本金,而同它能夠生出的可能的或現實的利息相對立。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6頁。

  借貸資本起初總是以貨幣形式存在,後來卻作為貨幣索取權而存在借貸資本起初總是以貨幣形式存在,後來卻作為貨幣索取權而存在,因為它原來借以存在的貨幣,現在已經以現實貨幣的形式處於借款人手中。對貸放人來說,它已經轉化為貨幣索取權,轉化為所有權證書了。因此,同壹數額的現實貨幣,可以代表數額極不相同的貨幣資本。如果我們考察已經發展的信用制度的壹般形式,那麼,單純的貨幣,不管是代表已經實現的資本,還是代表已經實現的收入,都會通過單純的貸出行為,通過貨幣到存款的轉化,而變為借貸資本。存款對存款人來說是貨幣資本。但在銀行家手中,它可以只是可能的貨幣資本,現在它是閑放在銀行家的保險櫃裏,而不是閑放在它的所有者的保險櫃裏。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6—577頁。

  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出現在市場上的貨幣資本,會越來越不由個別的資本家來代表

  在貨幣市場上,互相對立的只是兩個範疇:買者和賣者,需求和供給。壹方面是借款的資本家階級,另壹方面是貸款的資本家階級。商品具有同壹形式——貨幣。資本因投在特殊生產領域或流通領域而具有的壹切特殊形態,在這裏都消失了。在這裏,資本是存在於獨立的交換價值即貨幣的差別的彼此等同的形態上。特殊領域之間的競爭在這裏停止了;它們全體壹起作為借款人出現,資本則以這樣壹個形式與它們全體相對立,在這個形式上,按怎樣的方式使用的問題對資本來說還是無關緊要的事。如果說生產資本只是在特殊領域之間的運動和競爭中把自己表現為整個階級共有的資本,那末,資本在這裏現實地有力地在對資本的需求中表現為整個階級共有的資本。另壹方面,貨幣資本(貨幣市場上的資本)也實際具有這樣壹個形態,在這個形態上,它是作為共同的要素,而不問它的特殊使用方式如何,根據每個特殊領域的生產需要,被分配在不同領域之間,被分配在資本家階級之間。並且,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出現在市場上的貨幣資本,會越來越不由個別的資本家來代表,即越來越不由市場上現有資本的這個部分或那個部分的所有者來代表,而是由把它集中起來,組織起來,並且以完全不同於實際生產的方式把它控制起來的銀行家來代表。因此,就需求的形式來說,和貨幣資本相對立的是整個階級的力量;但就供給來說,這個資本整個地表現為借貸資本,表現為集中在少數蓄水池裏的全社會的借貸資本。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4—515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7:30 |显示全部楼层
銀行家成了貨幣資本的總管理人

  銀行家把借貸貨幣資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致與產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相對立的,不是單個的貸出者,而是作為所有貸出者的代表的銀行家。銀行家成了貨幣資本的總管理人。另壹方面,由於他們為整個商業界而借款,他們也把借入者集中起來,與所有貸出者相對立。銀行壹方面代表貨幣資本的集中,貸出者的集中,另壹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銀行的利潤壹般地說在於:它們借入時的利息率低於貸出時的利息率。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3頁。

  用國家的名義裝飾起來的大銀行,從壹產生起就只不過是私人投機家的公司

  用國家的名義裝飾起來的大銀行,從壹產生起就只不過是私人投機家的公司,它們支持政府,依靠取得的特權能夠把貨幣貸給政府。因此,國債積累的最準確的尺度就是這些銀行的股票的不斷漲價,這些銀行的充分發展是從英格蘭銀行的創立(1694年)開始的。

  英格蘭銀行開始營業的第壹筆生意,就是以8%的利率貸款給政府;同時它由議會授權用同壹資本鑄造貨幣,這同壹資本又以銀行券的形式貸給公眾。它可以用這些銀行券來辦理期票貼現、發放貨物抵押貸款、購買貴金屬。過了不久,這些由銀行自己制造的信用貨幣又變成了鑄幣,英格蘭銀行用這些鑄幣貸款給國家並代國家支付公債利息。它壹只手拿出去,另壹只手拿更多的進來,這還不夠;當它拿進來時,它仍然是國民的永遠債權人,直到最後壹個銅板付清為止。它逐漸成了國家的貴金屬必然貯藏所和全部商業信用的重心。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5頁。

  任何想迅速地、恒久地降低利率的企圖,都必然要遭到失敗我認為,任何想迅速地、恒久地降低利率的企圖,都必然要遭到失敗,因為在每壹次革命爆發和營業停滯的時期,那些暫時手頭拮據、處境困難,也就是說壹時不寬裕的人對於高利貸和信貸的需求不斷增加。即使算做借款的實際報酬的那壹部分利率可以借助於大量資本而減少,作為償還貸款的保險的那壹部分利率也仍然存在,而且恰恰在危機時期會大大地增長。在任何革命時期,即使政府不以0.25或0.5厘而以5厘的利率貸款給商人,商人們也會對政府感激不盡。請參看1848年的情況、信貸銀行等等。但是,國家以及每個大的集中的國家銀行,在它還沒有在壹切地方直到最偏僻的角落都設立自己的分支機構,而它的職員又沒有獲得豐富的商業經驗時,只能貸款給大商業,否則它貸款出去就會壹無所得。而小商業又不能同大商業壹樣,把自己的商品抵押給銀行。這樣壹來,任何降低政府貸款利息的做法所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都是大商人利潤的增加和這個階級的普遍上升。

  小商業被迫和過去壹樣只好求助於中間商人,中間商人從政府手裏以0.5厘的利息借到貸款,再以5—10厘的利息貸出去。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小商業拿不出保證品,拿不出抵押品。因此,從這方面看,結果也是提高大資產階級——間接造成壹個大高利貸階級即次壹級的銀行家。

  恩格斯:《恩格斯致馬克思》(1851年8月11日前後),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85—86頁。

  想把生息資本看做資本的主要形式,並且想把信貸制度的特殊應用,利息的表面上的廢除,變為社會改造的基礎,這就完全是小市民的幻想了

  信貸制度,正像它在18世紀初以及後來又在19世紀初在英國促進了財產從壹個階級手中轉到另壹個階級手中壹樣,在壹定的經濟和政治條件下能加速工人階級的解放,這是毫無疑問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想把生息資本看做資本的主要形式,並且想把信貸制度的特殊應用,利息的表面上的廢除,變為社會改造的基礎,這就完全是小市民的幻想了。

  馬克思:《論蒲魯東》(1865年1月24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頁。

  高利貸資本作為生息資本的具有特征的形式,是同小生產,自耕農和小手工業主占優勢的情況相適應的

  高利貸資本作為生息資本的具有特征的形式,是同小生產,自耕農和小手工業主占優勢的情況相適應的。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是作為資本同工人相對立的,工人無須作為生產者借錢。如果他借錢,例如到當鋪去,那是為了個人生活的需要。但是,當勞動者實際上或名義上是他的勞動條件和產品的所有者時,他卻會作為生產者同貨幣貸放者的資本發生關系,這種資本作為高利貸資本和他相對立。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2—673頁。

  高利貸者直接占有他人勞動以增加他的資本的價值,就這壹點而言,他的行為和資本家壹樣

  高利貸者直接占有他人勞動以增加他的資本的價值,就這壹點而言,他的行為和資本家壹樣。但這是在使實際生產者成為他的債務人,而不是使他成為把自己的勞動出賣給資本家的賣者那樣壹種形式上進行的。這種形式加強對生產者的剝削,使剝削達到頂點,根本不會隨著采用資本主義生產——雖然起初勞動還只是在形式上從屬於資本——而保證提高勞動生產率,並向特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相反,這是這樣壹種形式,這種形式使勞動成為沒有成效的勞動,把它置於最不利的經濟條件下,並且把沒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資本主義剝削同擁有勞動工具的獨立小私有者的生產方式結合起來,但又沒有後壹生產方式在[社會]不發達狀況時期的那種優越性。在這裏實際上生產資料不再屬於生產者,但是名義上從屬於生產者,生產方式以小獨立經濟的同樣關系的形式,不過只是已被破壞的關系的形式保存下來。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32頁。

  高利貸有兩種作用

  高利貸有兩種作用:第壹,總的說來,它形成獨立的貨幣財產,第二,它把勞動條件占為己有,也就是說,使舊勞動條件的所有者破產;因此,它對形成產業資本的前提是壹個有力的手段,對生產條件和生產者的分離是壹個有力的因素。它完全和商人壹樣。二者有共同點:都會形成獨立的貨幣財產,也就是說,以貨幣要求權的形式把年剩余勞動的壹部分,勞動條件的壹部分,以及年勞動積累的壹部分,積累在自己手裏。他們實際掌握的貨幣,只是既構成常年的和每年積累的貯藏貨幣的壹小部分,又構成流動資本的壹小部分。說在他們那裏形成貨幣財產,就是說年產品和年收入的很大壹部分會落到他們手裏,並且不是以實物形式而是以貨幣這種轉化形式支付給他們。因此,只要貨幣不是作為現金能動地流通,不是處於運動之中,貨幣就積累在他們手裏,流通貨幣的蓄水池也部分地掌握在他們手裏,對產品的要求權更是掌握在和積累在他們手裏,不過這種要求權是對已轉化為貨幣的商品的要求權,是貨幣要求權。高利貸,壹方面是封建財富和封建所有制的破壞者,另壹方面是小資產階級的、小農民的生產的破壞者,總之,是生產者仍然表現為自己的生產資料所有者的壹切形式的破壞者。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88—589頁。

  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其他條件已經具備的時代,高利貸才表現為形成新生產方式的壹種手段

  在亞洲的各種[社會]形式下,高利貸能夠長期延續,這只是造成經濟的衰落和政治的腐敗,但沒有造成[現存的生產方式]真正解體。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其他條件——自由勞動,世界市場,舊的社會聯系的瓦解,勞動在壹定階段上的發展,科學的發展等等——已經具備的時代,高利貸才表現為形成新生產方式的壹種手段,同時又表現為使封建主,反資產階級要素的支柱遭到毀滅,使小工業、小農業等等遭到破壞的手段,總之,表現為把作為資本的勞動條件集中起來的手段。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90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8:47 |显示全部楼层
(三)股份資本

  由股份公司經營的資本主義生產,已經不再是私人生產,而是由許多人聯合負責的生產

  據我所知,資本主義生產是壹種社會形式,是壹個經濟階段,而資本主義私人生產則是在這個階段內這樣或那樣表現出來的現象。但是究竟什麼是資本主義私人生產呢?那是由單個企業家所經營的生產,可是這種生產已經越來越成為例外了。由股份公司經營的資本主義生產,已經不再是私人生產,而是由許多人聯合負責的生產。如果我們從股份公司進而來看那支配著和壟斷著整個工業部門的托拉斯,那麼,那裏不僅沒有了私人生產,而且也沒有了無計劃性。

  恩格斯:《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1891年6月18日—29日之間),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頁。

  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歷時較長範圍較廣的事業,要求為較長的時間預付較大量的貨幣資本

  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歷時較長範圍較廣的事業,要求為較長的時間預付較大量的貨幣資本。所以,這壹類領域裏的生產取決於單個資本家擁有的貨幣資本的界限。這個限制被信用制度和與此相連的聯合經營(例如股份公司)打破了。因此,貨幣市場的混亂會使這類企業陷於停頓,而這類企業反過來也會引起貨幣市場的混亂。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6頁。

  傅立葉不朽的功績在於,他預言了這種現代工業形式,把它稱為工業封建主義

  不能否認,把股份公司的形式運用於工業,標誌著現代各國經濟生活中的新時代。壹方面,它顯示出過去料想不到的聯合的生產能力,並且使工業企業具有單個資本家力不能及的規模;另壹方面,不應當忘記,在股份公司中聯合起來的不是單個人,而是資本。通過這壹套做法,所有者變成了股東,即變成了投機家。資本的積聚加速了,其必然結果就是,小資產階級的破產也加速了。某種工業巨頭出現了,他們的權力同他們的責任成反比,因為他們只對他們持有的股票負責,而支配的卻是公司的全部資本。他們形成壹個比較固定的集團,而大多數股東卻不斷變更。工業巨頭依靠公司的影響和財富,能夠收買個別不安分的成員。在寡頭董事會之下,有壹個由從事實際工作的公司管理人員和代理人組成的官僚集團,他們直接管理著大批數量日益增加的普通雇傭工人。隨著雇傭工人的資本數量的增加,工人的依賴程度和孤立無援的程度也相應地加深,但是隨著代表這種資本的人數的減少,他們也越來越具有危險性。傅立葉不朽的功績在於,他預言了這種現代工業形式,把它稱為工業封建主義。毫無疑問,伊薩克·貝列拉先生也罷,艾米爾·貝列拉先生也罷,莫爾尼先生也罷,波拿巴先生也罷,都不能發明工業封建主義。在他們以前的時代,也有向工業股份公司提供貸款的銀行。他們發明的是股份銀行,它力圖壟斷私人放債者從前分散的和名目繁多的活動,其指導原則是建立大量的工業企業,不是為了進行生產上的投資,而只是想取得證券投機利潤。他們的這種新思想,就是把工業封建主義變成證券投機的納貢者。

  馬克思:《法國的動產信用公司》(1856年6月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84—585頁。

  至於說到董事們和股東們,他們都知道,前者幹預業務管理越少,而後者幹預業務監督越少,則對企業就越有利

  鐵路和大部分遠洋輪船的所有者都不是親自經營業務的單個資本家,而是股份公司,公司的業務則是由領工資的雇員,由實際上地位處於工資較高的高級工人地位的職員代為經營。至於說到董事們和股東們,他們都知道,前者幹預業務管理越少,而後者幹預業務監督越少,則對企業就越有利。松懈的而且多半是虛應故事的監督,事實上,是留給企業所有者的惟壹職能。由此,我們看到,這些大企業的所有者資本家,實際上沒有別的事可做,只是把半年壹期的息票兌換成現款而已。資本家的社會職能在這裏已經轉移給領工資的職員,可資本家還是以股息的形式繼續把這些社會職能的報酬裝進自己的腰包,盡管他已經不執行這些職能了。

  恩格斯:《必要的和多余的社會階級》(1881年8月初),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536頁。

  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

  在股份公司內,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因而勞動也已經完全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余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另壹方面,這是再生產過程中所有那些直到今天還和資本所有權結合在壹起的職能轉化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單純職能,轉化為社會職能的過渡點。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頁。

  在股份制度內,已經存在著社會生產資料借以表現為個人財產的舊形式的對立面

  在股份制度內,已經存在著社會生產資料借以表現為個人財產的舊形式的對立面;但是,這種向股份形式的轉化本身,還是局限在資本主義界限之內;因此,這種轉化並沒有克服財富作為社會財富的性質和作為私人財富的性質之間的對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態上發展了這種對立。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8—499頁。

  股票投機是把積蓄不多的人的好像是、而且壹部分也實在是自己掙得的錢財裝進大資本家腰包裏去的最有力的手段之壹我們目前正處於工商業繁榮昌盛的時候,——這個我們,指的是官方的英國,指的是大資本家們。市場上資本充斥,在到處尋找有利可圖的投資場所;為了使人類受惠和使企業主發財而設立的招搖撞騙的公司,有如雨後春筍。看來目前最時興的是采礦、開采瀝青、在大城市興辦鐵軌馬車、設立冶金工廠;有人登廣告出售在伏爾加流域和新墨西哥的礦場;有人在薩瓦、汝拉、漢諾威等地收買瀝青礦;據稱裏斯本和布宜諾斯艾利斯正在敷設鐵軌馬車道,如此等等。所有這些股份公司,不言而喻,只有壹個目的——把股票行市高擡壹時,以便企業主們能夠有利地推銷他們的股票,至於股東們將來怎麼樣,那他們是不放在心上的:“我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過三四年,所有這些招搖撞騙的公司就會有六分之五連同上了當的股東們的錢壹起消失得無影無蹤。把積蓄投給這些“資本雄厚、財源茂盛”的企業的,壹向主要是積蓄不多的人,而且他們這樣做總是恰恰在股票行市被哄擡到頂點的時候,——他們這是活該。股票投機是把積蓄不多的人的好像是、而且壹部分也實在是自己掙得的錢財裝進大資本家腰包裏去的最有力的手段之壹。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最笨的傻瓜也會看得很清楚,在目前的社會制度下,根本不可能有所謂“用自己的勞動獲得的”資本,相反地,壹切現有資本都不過是無償攫取來的他人勞動的產品。

  恩格斯:《論英國濫設企業騙財的現象》(1871年11月4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96—497頁。

  法國工業企業幾乎普遍變為股份公司的壹些很有意思的情況他[1]還告訴了我關於法國工業企業幾乎普遍變為股份公司的壹些很有意思的情況。

  第壹,帝國時代的立法促進了這壹點。第二,法國人不喜歡企業家的活動,寧願盡可能過食利者的生活。因此,這種形式的企業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77年7月23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3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1-4 07:39:55 |显示全部楼层
(四)虛擬資本

  人們把虛擬資本的形成叫作資本化

  人們把虛擬資本的形成叫作資本化。人們把每壹個有規則的會反復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來計算,把它算做是按這個利息率貸出的壹個資本會提供的收益,這樣就把這個收入資本化了;例如,在年收入=100鎊,利息率=5%時,100鎊就是2000鎊的年利息,這鎊現在就被看成是每年取得100鎊的法定所有權證書的資本價值。對這個所有權證書的買者來說,這100鎊年收入實際代表他所投資本的5%的利息。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529頁。

  只要這種證券的貶值或增值同它們所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價值變動無關,壹國的財富在這種貶值或增值以後,和在此以前是壹樣的只要這種證券的貶值或增值同它們所代表的現實資本的價值變動無關,壹國的財富在這種貶值或增值以後,和在此以前是壹樣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頁。

  這種“貨幣資本”的最大部分純粹是虛擬的

  隨著生息資本和信用制度的發展,壹切資本好像都會增加壹倍,有時甚至增加兩倍,因為有各種方式使同壹資本,甚至同壹債權在各種不同的人手裏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

  這種“貨幣資本”的最大部分純粹是虛擬的。全部存款,除了準備金外,只不過是銀行家賬上的結存款項,但它們從來不是作為現金保存在那裏。如果存款用在轉賬業務上,它們就會在銀行家把它們貸出以後,對銀行家執行資本的職能。銀行家彼此之間通過結算的辦法,來互相償付他們對這種已經不存在的存款的支取憑證。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534頁。

  所有這些東西,都不是實際的資本,也都不是資本的組成部分,並且本身也不是價值

  如果這是國債券,那就只是對它的買者來說是資本;它代表著買者支付的購買價格,代表著他投在國債券上的資本;它本身不是資本,而只是債權。如果這是地產抵押單,那它就只是有權獲得未來地租的憑證。如果這是股票,那它就只是有權取得未來剩余價值的所有權證書。所有這些東西,都不是實際的資本,也都不是資本的組成部分,並且本身也不是價值。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頁。

  (五)保險

  保險公司把單個資本家的損失在資本家階級中間分配保險公司把單個資本家的損失在資本家階級中間分配。盡管如此,就社會總資本考察,這樣平均化的損失仍然是損失。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頁。

  保險必須由剩余價值補償,是剩余價值的壹種扣除保險必須由剩余價值補償,是剩余價值的壹種扣除。或者,從整個社會的觀點來看,必須不斷地有超額生產,也就是說,生產規模必須按大於單純補償和再生產現有財富所必要的規模——完全撇開人口的增長不說——,以便掌握壹批生產資料,來彌補偶然事件和自然力所造成的異乎尋常的破壞。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頁。

  保險費以壹部分剩余價值支付

  代替每個資本家自行保險的是,他用[總]資本的壹定部分專門擔負這項業務,這樣,就更可靠、更便宜地取得相同的結果。保險費以壹部分剩余價值支付;剩余價值在資本家之間的分配和剩余價值的保險,跟剩余價值的來源和數量無關。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4頁。

  為了對偶然事故提供保險,壹定量的剩余勞動是必要的為了對偶然事故提供保險,為了保證再生產過程的必要的、同需要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相適應的累進的擴大(從資本主義觀點來說叫作積累),壹定量的剩余勞動是必要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7頁。

  風險較大的部門要支付較高的保險費,但會從它們的商品的價格中得到補償

  那些要冒較大風險的投資,例如航運業的投資,也會靠加價得到補償。壹旦資本主義生產發展起來並且與此同時保險事業發展起來,風險對壹切生產部門來說實際上都壹樣了(見柯貝特的著作);風險較大的部門要支付較高的保險費,但會從它們的商品的價格中得到補償。這壹切在實際上可以歸結為:每壹種可以使某壹投資獲利較少而使另壹投資獲利較多的情況——在壹定限度內所有投資都被看作是同樣必要的——,都會被作為永遠有效的補償理由加入計算,用不著總是要重新靠競爭活動來證明這個動機或計算因素的合理性。資本家只是忘記了——或者不如說沒有看到,因為競爭沒有向他表明這壹點——,他們在互相計算不同生產部門的商品價格時彼此提出的這壹切補償理由,只是基於這樣壹點:所有資本家都按照他們資本的比例,對共同的掠奪物即全部剩余價值,擁有同樣大的權益。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233頁。

  為了補償資本在總過程的形態變化中遇到貶值的危險,資本本身要給自己支付平均的保險費

  經濟學家們認為在決定利潤方面起作用的風險,——這種風險顯然在決定剩余收益方面不起任何作用,因為剩余價值的創造,不會由於資本在實現這種剩余價值時遇到風險而有所增加和成為可能,——就是資本不能通過流通的各個階段或停滯在其中某壹階段的那種危險。

  我們已經看到,剩余收益屬於生產費用,如果不是屬於資本的生產費用,就是屬於產品的生產費用。對資本來說,實現這種剩余收益或實現其壹部分的必要性,是作為外部壓力從兩方面強加給它的。當利息和利潤互相分開,從而工業資本家必須支付利息時,壹部分剩余收益就是在資本費用這個意義上的生產費用,就是說,它本身屬於資本的開支。另壹方面,為了補償資本在總過程的形態變化中遇到貶值的危險,資本本身要給自己支付平均的保險費。對資本來說,壹部分剩余收益只不過是為它賺更多的錢而冒的風險所作的補償,在這種風險中原有的價值本身可能喪失。在這種形式下,剩余收益的實現對資本來說表現為保證資本再生產所不可缺少的東西。當然,這兩種關系都不決定剩余價值,而是使剩余價值的創造表現為資本的外在必要性,不僅表現為它的致富欲望的滿足。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頁。

  壹位國家統計師證實,至少有十分之壹的人壽保險公司已經破產壹位國家統計師寫的壹本致格萊斯頓先生的小冊子證實,至少有十分之壹的人壽保險公司(所有公司共擁有名義資本壹億英鎊)已經破產,它們的價值甚至還抵不上他們印刷廣告的紙張費。

  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69年3月2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49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5:52 , Processed in 0.02066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