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经济学 —— 国际经济过程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11:49: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1-6 12:21 编辑

作者 卡爾 馬克思 弗裏德裏希 恩格斯 寫於不同歷史時期 整理於二零二二年


壹 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


  (壹)國際分工


  在象英國這樣壹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象印度和中國這樣壹些國家之間的交換上出現了很大的不平衡


  處於市場上的商品的數量和多樣性不僅取決於產品的數量和多樣性,而且取決於作為商品生產出來,因而必須作為商品投入市場出售的那個產品部分有多大。而這又取決於把產品只作為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程度,也取決於這壹生產方式支配壹切生產領域的程度。因而在象英國這樣壹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象印度和中國這樣壹些國家之間的交換上出現了很大的不平衡。這是危機的原因之壹,而那些對於產品同產品交換階段感到心滿意足的蠢驢們完全忽略了這壹點,他們在這裏忘記了,產品本身還決不是商品,因此,產品也可能不同其他產品相交換。這同時是壹種刺激因素,它促使英國人等等摧毀中國、印度等等的舊生產方式,把它改造成為商品生產,其中也包括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商品生產(也就是改造成為具有適合於資本主義生產的形式的生產)。


  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1864年),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0—311頁。


  正如壹切都已成為壟斷的,在現時,也有壹些工業部門支配所有其他部門,並且保證那些主要從事這些行業的民族統治世界市場正如壹切都已成為壟斷的,在現時,也有壹些工業部門支配所有其他部門,並且保證那些主要從事這些行業的民族統治世界市場。例如,在國際交換中,棉花本身在貿易中比其他壹切成衣原料具有更大的意義。自由貿易的信徒從每壹個工業部門找出幾個特殊品種的生產,把它們跟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中壹般消費品的最廉價的生產等量齊觀,這真是太可笑了。


  馬克思:《關於自由貿易問題的演說》(1848年1月9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8頁。


  由於德國工業比英法工業出現得晚,它就不得不限於去填補它的先行者留給它的那些不大的空白點


  由於德國工業比英法工業出現得晚,它就不得不限於去填補它的先行者留給它的那些不大的空白點,即大部分是提供對英國人來說過於零碎而對法國人來說又過於粗糙的商品,生產小量經常變化的產品,價格便宜而質量低劣的商品。


  恩格斯:《俾斯麥先生的社會主義》(1880年2月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418頁。


  只要有某壹生產部門衰敗到拿“價廉質劣”作為它的經營原則,那妳可以相信,德國人就會馬上插足進去


  只要有某壹生產部門衰敗到拿“價廉質劣”作為它的經營原則,那妳可以相信,德國人就會馬上插足進去,用強迫本國工人挨餓的辦法來戰勝所有競爭者。現在這已成為壹切生產部門的普遍規律,這也就是德國商品出現在各個部門和各國市場的原因。


  恩格斯:《致勞拉·拉法格》(1884年1月14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87頁。


  壹般說來,德國的工業仍然和從前壹樣


  壹般說來,德國的工業仍然和從前壹樣:它生產的物品,在英國人看來數量太少,在法國人看來質量低劣,但畢竟是大規模地生產。它能夠維持的原因仍然是:(1)抄襲外國的式樣,(2)把真正的剩余價值贈給買主(唯有如此,它才有競爭能力),用壓低工資的辦法來榨取過頭的剩余價值(唯有如此,它才能夠維持)。但是,這樣壹來,工人同資本家之間的鬥爭,除了在個別地方處於停滯狀態(那些地方對非正常工資已習以為常),在多數地方正在尖銳化,因為工資的壓低有增無已。


  恩格斯:《致奧古斯特·倍倍爾》(1884年10月1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16—217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1-6 11:50:27 |只看该作者
(二)國際貿易與收支

  對外貿易是資本主義生產所必需的

  如果大部分剩余產品是以只能用於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生產出來的,那麼,進入個人消費(或者是轉化為可變資本,或者是進入資本家[個人]消費基金)的剩余產品部分就相應地是[較小的部分],這樣壹來,就會出現不變資本的生產過剩。另壹方面,如果再生產出來的剩余產品的過大部分所具有的形式使它不能構成不變資本,而只能用作個人消費,不論是作為可變資本用於工人的個人消費,還是用於非工人的個人消費,那麼,就會出現不進入不變資本的那部分流動資本的生產過剩。這種對比關系在單獨壹個國家裏是被嚴格規定了的。但是,通過對外貿易,某國內以原料、半成品、輔助材料和機器形式存在的剩余產品部分,可以轉化為別國中以[個人]消費品形式存在的剩余產品形式。因此,對外貿易消除了這種限制。所以,對外貿易是資本主義生產所必需的,因為這種生產是按照本身的生產資料的規模行事的,而不問某壹定需要的滿足情況如何。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頁。

  對外貿易可以增加某個國家的剩余產品能轉化的形式和能用來消費掉的形式

  如果某個國家閉關自守,那麼,它的剩余產品就只能以這壹剩余產品的既有的實物形式消費掉。在這個國家中,剩余產品可以交換的範圍就會受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數量的限制。這種限制通過對外貿易才能消除。以棉紗形式存在的剩余產品,可體現在葡萄酒、葡萄幹、絲綢等等形式上。因此,對外貿易可以增加某個國家的剩余產品能轉化的形式和能用來消費掉的形式。但是,雖然存在這種外部形式,剩余產品仍然只能是本國工人的剩余價值,剩余勞動。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頁。

  只有對外貿易才使作為價值的剩余產品的真正性質顯示出來如果剩余勞動和剩余價值只表現在國民的剩余產品中,那末,為了價值而增加價值,從而榨取剩余勞動,就會受到[國民]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借以表現的使用價值的局限性或狹隘範圍的限制。但是只有對外貿易才使作為價值的剩余產品的真正性質顯示出來,因為對外貿易使剩余產品中包含的勞動作為社會勞動發展起來,這種勞動表現在無限系列的不同的使用價值上,並且在實際上使抽象財富有了意義。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7—278頁。

  只有對外貿易,只有市場發展為世界市場,才使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抽象勞動發展為社會勞動

  只有對外貿易,只有市場發展為世界市場,才使貨幣發展為世界貨幣,抽象勞動發展為社會勞動。抽象財富、價值、貨幣、從而抽象勞動的發展程度怎樣,要看具體勞動發展為包括世界市場的各種不同勞動方式的總體的程度怎樣。資本主義生產建立在價值上,或者說,建立在包含在產品中的作為社會勞動的勞動的發展上。但是,這壹點只有在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因此,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又是它的結果。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頁。

  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現代生活史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即貿易,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現代生活史。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頁。

  自由貿易制度正在瓦解迄今為止的各個民族

  自由貿易制度正在瓦解迄今為止的各個民族,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間的對立達到了頂點。總而言之,自由貿易制度加速了社會革命。先生們,也只有在這種革命意義上我才贊成自由貿易。

  馬克思:《關於自由貿易問題的演說》(1848年1月9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9頁。

  對外貿易只會把矛盾推入更廣的範圍

  對外貿易既然不是單純補償各種要素(按價值說也是這樣),它就只會把矛盾推入更廣的範圍,為這些矛盾開辟更廣闊的活動場所。

  馬克思:《資本論》第2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頁。

  對外貿易壹方面使不變資本的要素變得便宜,壹方面使可變資本轉變成的必要生活資料變得便宜

  對外貿易壹方面使不變資本的要素變得便宜,壹方面使可變資本轉變成的必要生活資料變得便宜,就這壹點說,它具有提高利潤率的作用,因為它使剩余價值率提高,使不變資本價值降低。壹般說來,它在這方面起作用,是因為它可以使生產規模擴大。因此,它壹方面加速積累,但是另壹方面也加速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的相對減少,從而加速利潤率的下降。同樣,對外貿易的擴大,雖然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幼年時期是這種生產方式的基礎,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中,由於這種生產方式的內在必然性,由於這種生產方式要求不斷擴大市場,它成為這種生產方式本身的產物。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頁。

  由於對外貿易,交換領域的界限擴大了,使資本家有可能消費更多的剩余勞動

  由於對外貿易,交換領域的界限擴大了,使資本家有可能消費更多的剩余勞動。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頁。

  同壹對外貿易在國內會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發展,從而使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相對減少,另壹方面,對國外來說,它引起生產過剩,因而以後又會起反作用

  同壹對外貿易在國內會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到發展,從而使可變資本同不變資本相比相對減少,另壹方面,對國外來說,它引起生產過剩,因而以後又會起反作用。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頁。

  在德國,保護關稅是完全錯誤的(在美國則不同)照我們的看法,在德國,保護關稅是完全錯誤的(在美國則不同),因為我們的工業是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發展起來並形成出口能力的,而對於這種出口能力來說,外國的半成品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是絕對必需的;能夠生產比國內的需要多出三倍產品的鋼鐵工業,利用保護關稅僅僅是為了對付國內市場,而在國外卻像事實證明的那樣采取傾銷價格。

  恩格斯:《恩格斯致奧古斯特·倍倍爾》(1882年5月16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9頁。

  俄國糧食的大量出口是直接以農民挨餓為基礎的壹到收獲的時節,糧商就來了;因為需要錢,農民被迫出售壹部分養家活口所必需的糧食。糧商散布各種壓低價格的謠言,只出很低的價錢,甚至連這很低的價錢也常常部分地用按高價折合的商品來支付,因為在俄國實物工資制十分盛行。可見,俄國糧食的大量出口是直接以農民挨餓為基礎的。

  恩格斯:《流亡者文獻》(1874年5月中—1875年4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392頁。

  從前廣大勞動居民每天都可以喝的葡萄酒,現在對於他們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自從法國紅葡萄酒的消費(任何壹個資產者都不願喝別的酒)在英國、南北美洲和各殖民地有了十分巨大的增長以後,甚至法國的幾乎取之不竭的葡萄酒資源都顯得不夠用了。西班牙北部幾乎全部合格的葡萄,其中包括埃布羅河谷地盛產葡萄的裏奧哈的全部收成,都送到波爾多。熱那亞、裏窩那和那不勒斯也把整船整船的葡萄酒運往那裏。這些葡萄酒因攙有普魯士酒精而能夠經受海上運輸,另壹方面,葡萄酒的輸出又使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葡萄酒價格大大提高,從前廣大勞動居民每天都可以喝的葡萄酒,現在對於他們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恩格斯:《德意誌帝國國會中的普魯士燒酒》(1876年2月5日—20日之間),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頁。

  這種貿易在主要出口原料的國家裏卻加深了群眾的貧困壹般說來,鐵路當然有力地推動了對外貿易的發展,但是這種貿易在主要出口原料的國家裏卻加深了群眾的貧困。不僅是政府為了發展鐵路而舉借的新債務增加了壓在群眾身上的賦稅,而且從壹切土產能夠變成世界性的黃金的時候起,許多以前因大量賣不出去而很便宜的東西,如水果、酒、魚、野味等等,都變得昂貴起來,人民再也消費不起了;另壹方面,生產本身(我指的是特殊種類的產品)也都按其對出口用途的大小而有所變化,而它在過去主要是適應當地的消費的。例如,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農田就變成了牧場,因為出口牲畜收益更大;但同時農村居民被趕走了。這壹切變化對大地主、高利貸者、商人、鐵路公司、銀行家等等的確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對真正的生產者來說卻是非常悲慘的!

  馬克思:《馬克思致尼古拉·弗蘭策維奇·丹尼爾遜》(1879年4月1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435頁。

  英國預期,隨著茶葉進口量的增加,向中國輸出的工業品也壹定會增加

  英國需要開辟新市場或擴大舊市場,這是英國降低茶葉稅的主要原因之壹,因為英國預期,隨著茶葉進口量的增加,向中國輸出的工業品也壹定會增加。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5月31日前後),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0頁。

  皇帝下詔嚴禁鴉片貿易,結果引起了比他的詔書更有力的反抗在1830年以前,中國人在對外貿易上經常是出超,白銀不斷地從印度、英國和美國向中國輸出。可是從1833年,特別是1840年以來,由中國向印度輸出的白銀,幾乎使天朝帝國的銀源有枯竭的危險。因此皇帝下詔嚴禁鴉片貿易,結果引起了比他的詔書更有力的反抗。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5月31日前後),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頁。

  中國的紡織業者在外國的這種競爭之下受到很大的損害中國過去幾乎不輸入英國棉織品,英國毛織品的輸入也微不足道,但從1833年對華貿易壟斷權由東印度公司手中轉到私人商業手中之後,這兩種商品的輸入便迅速地增加了。

  從1840年其他國家特別是我國[1]也開始參加和中國的通商之後,這兩項輸入增加得更多了。這種外國工業品的輸入,對本國工業也發生了類似過去對小亞細亞、波斯和印度所發生的那種影響。中國的紡織業者在外國的這種競爭之下受到很大的損害,結果社會生活也受到了相應程度的破壞。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5月31日前後),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609頁。

  增加鴉片貿易是和發展合法貿易不相容的

  中國人不能既購買商品又購買毒品;在目前條件下,擴大對華貿易也就是擴大鴉片貿易;增加鴉片貿易是和發展合法貿易不相容的。這些論點早在兩年以前已經得到相當普遍的承認。

  馬克思:《鴉片貿易史》(1858年8月31日—9月3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630頁。

  壹般說來,所謂貿易差額應該對外國說來總是出超,對英國說來總是入超

  單是英國在三年中進口比出口超過9700萬英鎊的事實,還決不能作為英國人目前叫嚷“他們每年在貿易中虧損3300萬英鎊”、他們的貿易只是對外國有利的根據。對英國在世界各地大量的和日益增長的投資,必須支付利息、股息和利潤,這些錢有很大壹部分必須以外國產品的形式寄回英國,因而使英國的進口量擴大。除了與出口相應的進口以外,還必須有不是為了支付所提供的商品、而是作為資本收益的額外的進口。因此,壹般說來,所謂貿易差額應該對外國說來總是出超,對英國說來總是入超,因為世界各國每年不僅要向英國償付貨款,而且還要支付所欠英國債務的利息。

  馬克思:《英國的貿易》(1858年1月7日左右),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93頁。

  不列顛進出口之間不斷擴大的比例失調現象只是證明,英國對世界市場發揮它的債主作用比發揮工廠主和商人作用的速度還要快不列顛的出口大大落後於它的進口,這種比例失調的現象像出口數量壹樣,在經常增長著。某些英國著作家這樣來解釋這種不尋常現象,說什麼不幸的不列顛人對其他國家負了很多債,或者說他們賤賣貴買,結果把自己的壹部分工業品當做禮物白白送給了別國。

  其實問題只是在於,大不列顛用從別國進口的方式得到某些收入,而自己卻不拿出任何等價物來交換,例如,用各種不同的形式榨取印度貢賦和用斂收以往各個時期借出的資本的利息的方式得到其他收入,就是這樣。因此,不列顛進出口之間不斷擴大的比例失調現象只是證明,英國對世界市場發揮它的債主作用比發揮工廠主和商人作用的速度還要快。

  馬克思:《工廠工業和貿易》(1859年9月5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57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1-6 11:51:32 |只看该作者
人們把商品投入這個市場而沒有很好地估計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和支付能力,這些現象決不是對華貿易所特有的

  貿易驟增之後又出現劇烈的縮減,壹個新的市場從壹開始就為過剩的英國商品所窒息,人們把商品投入這個市場而沒有很好地估計消費者的實際需要和支付能力,這些現象決不是對華貿易所特有的。實際上,這是世界市場歷史上經常有的現象。拿破侖垮臺以後,歐洲大陸開放通商,那時英國的出口同大陸的購買能力很不相稱,以致“由戰爭轉向和平”倒比大陸封鎖更具有災難性。坎寧對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獨立的承認,也促進了年商業危機的發生。為適應莫斯科的氣候而制造的商品,當時被運往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再說,今天甚至連澳大利亞,盡管它具有很大的伸縮性,也沒有擺脫壹切新市場所共有的命運——市場上的商品既超過了它的支付能力也超過了它的消費能力。中國市場所特有的現象是:自從1842年的條約使它開放以來,中國出產的茶葉和絲向英國的出口壹直不斷增長,而英國工業品輸入中國的數額,整個說來卻停滯不變。中國方面的這種持續增長的貿易順差,可以說同俄國和英國之間貿易差額的狀況相似;不過後壹種情況,壹切都可以用俄國的保護關稅政策來解釋,可是中國的進口稅卻比任何壹個同英國通商的國家都低。

  馬克思:《英中條約》(1858年9月1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頁。

  比利時、美國、英國通過高關稅,使得向這些國家輸出酒精成為不可能

  普魯士雜醇油的恩澤遍及世界各地,因為它同馬鈴薯酒精壹起攙入各種飲料。從摩澤爾和萊茵區的酸而淡的劣等葡萄酒(這種酒加上馬鈴薯糖和馬鈴薯酒精就能奇妙地變成勃勞恩別爾葡萄酒和尼爾施坦葡萄酒),從格萊斯頓通商條約簽訂以來充斥英國並在那裏被稱為“格萊斯頓”的劣等紅葡萄酒,到印度、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資產者所喝的沙托—拉斐特酒和香檳酒、波爾圖葡萄酒和馬德臘酒,沒有壹種飲料不攙有普魯士的雜醇油。

  凡是栽種葡萄以及倉庫裏存有大量葡萄酒的地方,這些飲料的生產就日益繁榮,那裏的生產者就對馬鈴薯酒精高唱贊歌。可是消費者呢?消費者根據“頭昏腦脹的嚴重癥狀”就會領悟普魯士雜醇油的功德何在,並竭力避免領教。馮·卡爾多爾夫說,在意大利,通商條約實施的結果,是對普魯士酒精課以過高的關稅。比利時、美國、英國則通過高關稅,使得向這些國家輸出酒精成為不可能。在法國,海關官員在酒精桶上貼上紅色簽條,以表明這是普魯士的產品,——法國海關官員確實第壹次做了壹件有益於公眾的事情!

  恩格斯:《德意誌帝國國會中的普魯士燒酒》(1876年2月5日—20日之間),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59頁。

  大約40年前,當德國認真地開始生產出口商品時,這個商業殖民地網就給德國幫了很大的忙

  直到最近,普通的英國工廠主還以為,英國人不說本國話而說外國話,是有失尊嚴的,當他們看到外國的“可憐蟲”遷居英國,使他們免去向國外推銷產品的麻煩時,還引以自傲。他們根本沒有覺察,這些外國人,大部分是德國人,因此而控制了英國很大壹部分對外貿易,進口和出口都受到控制,英國人的直接對外貿易幾乎只局限於殖民地、中國、美國和南美洲了。他們也沒有覺察,這些德國人同在外國的其他德國人進行貿易,後者逐漸組織了壹個遍及世界各地的完整的商業殖民地網。大約40年前,當德國認真地開始生產出口商品時,這個商業殖民地網就給德國幫了很大的忙,使它在很短的時期內從壹個輸出糧食的國家變成壹個頭等的工業國。後來,大約10年前,英國的工廠主才大吃壹驚,便詢問英國的大使們和領事們:為什麼他們再也不能維系自己的顧客。壹致的答復是:

  (1)妳們不學妳們的顧客的語言,卻要求他們說妳們的語言;(2)妳們不但不設法適應妳們的顧客的需要、習慣和愛好,反而要他們遷就妳們英國式的那壹套。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892年英文版導言》(1892 年4月2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8—519頁腳註。

  

  (三)國際價值規律

  在壹個國家內,虧損和盈利是平衡的。在不同國家的相互關系中,情況就不是這樣

  通過欺騙行為,由於壹個人得到了另壹個人失掉的東西,也可能獲得利潤。在壹個國家內,虧損和盈利是平衡的。在不同國家的相互關系中,情況就不是這樣。即使從李嘉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壹點是薩伊沒有註意到的,——壹個國家的三個工作日也可能同另壹個國家的壹個工作日交換。價值規律在這裏有了重大的變化。或者說,不同國家的工作日相互間的比例,可能象壹個國家內熟練的、復雜的勞動同不熟練的、簡單的勞動的比例壹樣。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富有的國家剝削比較貧窮的國家,甚至當後者象約·斯·穆勒在《略論政治經濟學的某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壹書中所指出的那樣從交換中得到好處的時候,情況也是這樣。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1年8月—1863年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2頁。

  壹國可以不斷攫取另壹國的壹部分剩余勞動而在交換中不付任何代價

  不僅單個資本家之間,而且國家之間可以不斷進行交換,甚至反復進行規模越來越大的交換,然而雙方的贏利無須因此而相等。壹國可以不斷攫取另壹國的壹部分剩余勞動而在交換中不付任何代價,不過這裏的尺度不同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交換的尺度。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頁。

  剩余價值率在正常工作日較短的國家可以高於正常工作日較長的國家

  在資本主義生產發展階段不同、因而資本有機構成也不同的各個國家中,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是決定利潤率的壹個因素)在正常工作日較短的國家可以高於正常工作日較長的國家。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頁。

  兩個國家可以根據利潤規律進行交換,兩國都獲利,但壹國總是吃虧

  兩個國家可以根據利潤規律進行交換,兩國都獲利,但壹國總是吃虧。

  馬克思:《我自己的筆記本的提要》(1861年6—7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623頁。

  在比較不發達的國家裏,勞動的生產效率比較低,因而較大量的勞動表現為較小量的同種商品,較大的交換價值表現為較小的使用價值在比較不發達的國家裏,勞動的生產效率比較低,因而較大量的勞動表現為較小量的同種商品,較大的交換價值表現為較小的使用價值,就是說,工人必須用他的大部分時間來再生產他自己的生活資料或它的價值,而用小部分時間來生產剩余價值,提供較少的剩余勞動,結果剩余價值率也比較低。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頁。

  比較發達的國家高於商品的價值出售自己的商品,雖然比它的競爭國賣得便宜

  投在對外貿易上的資本能提供較高的利潤率,首先因為這裏是和生產條件較為不利的其他國家所生產的商品進行競爭,所以,比較發達的國家高於商品的價值出售自己的商品,雖然比它的競爭國賣得便宜。在這裏,只要比較發達的國家的勞動作為比重較高的勞動來使用,利潤率就會提高,因為這種勞動沒有被作為質量較高的勞動來支付報酬,卻被作為質量較高的勞動來出售。對有商品輸入和輸出的國家來說,同樣的情況也都可能發生;就是說,這種國家所付出的實物形式的對象化勞動多於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產的更便宜。這好比壹個工廠主采用了壹種尚未普遍采用的新發明,他賣得比他的競爭者便宜,但仍然高於他的商品的個別價值出售,就是說,他把他所使用的勞動的特別高的生產力作為剩余勞動來使用。因此,他實現了壹個超額利潤。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4—265頁。

  如果我們用壹個國家的利息率水平來衡量壹個國家的利潤率水平,那是非常錯誤的

  把發展階段不同的各個國家加以比較時,即把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國家同工人雖然在實際上受資本家剝削但勞動還沒有在形式上從屬於資本的國家(例如在印度,萊特就是作為獨立的農民從事經營,他的生產本身還沒有從屬於資本,雖然高利貸者以利息的形式不僅榨取他的全部剩余勞動,而且按照資本主義的用語,甚至還榨取他的壹部分工資)加以比較時,如果我們用壹個國家的利息率水平來衡量壹個國家的利潤率水平,那是非常錯誤的。在勞動還沒有在形式上從屬於資本的國家,利息包含全部利潤,甚至比利潤更多,不像在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國家,它只代表所生產的剩余價值或利潤的壹部分。另壹方面,這裏決定利息率的主要是這樣的情況(高利貸者向顯貴們即地租所有者提供的貸款),它們同利潤完全無關,不如說,它們只是說明高利貸按什麼比率占有地租。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3-1-6 11:53:02 |只看该作者
(四)國民工資差異

  在比較國民工資時,必須考慮到決定勞動力的價值量的變化的壹切因素

  在比較國民工資時,必須考慮到決定勞動力的價值量的變化的壹切因素:自然的和歷史地發展起來的首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和範圍,工人的教育費用,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的作用,勞動生產率,勞動的外延量和內涵量。即使作最膚淺的比較,首先也要求把不同國家同壹行業的平均日工資化為長度相等的工作日。在對日工資作了這樣換算以後,還必須把計時工資換算為計件工資,因為只有計件工資才是計算勞動生產率和勞動內涵量的尺度。

  每壹個國家都有壹個中等的勞動強度,在這個強度以下的勞動,在生產壹種商品時所耗費的時間要多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以不能算做正常質量的勞動。在壹個國家內,只有超過國民平均水平的強度,才會改變單純按勞動的持續時間進行的價值計量。在以各個國家作為組成部分的世界市場上,情形就不同了。國家不同,勞動的中等強度也就不同;有的國家高些,有的國家低些。於是各國的平均數形成壹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因此,強度較大的國民勞動比強度較小的國民勞動,會在同壹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價值,從而表現為更多的貨幣。

  但是,價值規律在其國際範圍內的應用,還會由於下述情況而發生更大的變化:只要生產效率較高的國家沒有因競爭而被迫把它們的商品的出售價格降低到和商品的價值相等的程度,生產效率較高的國民勞動在世界市場上也被算做強度較大的勞動。

  壹個國家的資本主義生產越發達,那裏的國民勞動的強度和生產率,就越超過國際水平。因此,不同國家在同壹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國際價值,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價格,即表現為按各自的國際價值而不同的貨幣額。所以,貨幣的相對價值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較發達的國家裏,比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太發達的國家裏要小。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名義工資,即表現為貨幣的勞動力的等價物,在前壹種國家會比在後壹種國家高;但這決不是說,實際工資即供工人支配的生活資料也是這樣。

  但是即使撇開不同國家貨幣價值的這種相對的差異,也常常可以發現,日工資、周工資等等在前壹種國家比在後壹種國家高,而相對的勞動價格,即同剩余價值和同產品價值相比較的勞動價格,在後壹種國家卻比在前壹種國家高。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44—646頁。

  工人作為工人而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明狀況下當然是不同的

  工人作為工人而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明狀況下當然是不同的。衣、食、住和取暖這些自然需要本身的多少,取決於不同的氣候。同樣,因為所謂的第壹生活需要的數量和滿足這些需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的文明狀況,也就是說,它們本身就是歷史的產物,所以,在某壹國家或某壹時期屬於必要的生活資料的東西,但在另壹國家或另壹時期卻不是必要的生活資料。但這——我指的是這些必要的生活資料的範圍——在壹定的國家,壹定的時期,卻是壹定的。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2年3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49頁。

  貧國勞動的實際價格事實上高於富國

  雖然富國中表面上的計時工資較高,但貧國中計件工資卻比較高,因而貧國的工人與富國的工人相比實際上要用更大部分的工作日來再生產自己的工資,因而貧國的剩余價值率低於富國,貧國的相對工資卻因而高於富國。所以,貧國勞動的實際價格事實上高於富國。

  馬克思:《〈資本論〉第壹冊。第六章。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1863年7月—1864年6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9頁。

  即使兩個國家的勞動小時數相同,但壹國的剩余勞動時間或剩余價值就會按同壹比例大於另壹國

  如果資本主義生產是前提,那麼各個國家的必要勞動時間,也就是說,再生產工人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就會隨著勞動的自然條件的有利程度,從而隨著它們的自然生產率的程度而各不相同,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即使兩個國家的勞動小時數相同,但壹國的剩余勞動時間或剩余價值就會按同壹比例大於另壹國。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1861年8月—1862年3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8頁。

  這就是大部分德國出口商品價格低廉得令人吃驚的秘密任何地方——甚至愛爾蘭的家庭工業也未必能除外——的工資都不像德國家庭工業的工資那樣低得可怕。全家人從自己的小園圃和小塊田地上辛苦得來的東西,由於競爭被資本家從勞動力價格中扣除了;工人不得不接受任何壹種計件工資,因為不這樣他們就什麼也得不到,而單靠自己的農產品不能維持生活;另壹方面,因為正是這種農業和土地占有把他們束縛於壹個地點,阻礙他們另找職業。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德國才在世界市場上在銷售壹系列小商品方面具有競爭能力。資本的全部利潤取自正常工資的扣除部分,並且可以把全部剩余價值送給買主。這就是大部分德國出口商品價格低廉得令人吃驚的秘密。

  這種情況比其他任何情況都更能夠把其余各個工業部門的德國工人的工資和生活水平也保持在西歐各國工人的水平之下。這種傳統的、大大低於勞動力價值的勞動價格,像鉛砣壹樣也把城市工人甚至大城市工人的工資壓低到勞動力價值之下,況且在城市中勞動報酬很低的家庭工業也取代了舊日的手工業,這裏的壹般工資水平也已經壓得很低,所以情況變得更糟。

  恩格斯:《〈論住宅問題〉1887年第二版序言》(1886年12月底—1887年1月1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247頁。

  英國的工資高的程度,並沒有達到英國工人的生產率提高的程度在世界市場上壹個國家同其他國家相比,生產率越高,它的工資也就越高。在英國,不僅名義工資比大陸高,實際工資也比大陸高。工人吃較多的肉,滿足較多的需要。可是,這只適用於制造業工人,不適用於農業工人。不過,英國的工資高的程度,並沒有達到英國工人的生產率提高的程度。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1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3-1-6 11:55:45 |只看该作者
二 國際金融與國際投資

  (壹)國際貨幣流通

  黃金和白銀從銀行外流是由種種原因造成的

  黃金和白銀從銀行外流是由種種原因造成的。第壹,消費和幾乎所有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需要大量流通貨幣,特別是黃金和白銀,以便進行零售交易。第二,鐵路建設方面不斷投資,僅4月壹個月投資額就達4314000英鎊,這必然要從該行提取大量存款。建設國外鐵路的壹部分資金直接流到了國外。食糖、咖啡及其他殖民地商品輸入過多,這些商品的消費特別是它們的價格由於投機更加上升,歉收的信息引起棉花搶購因而使棉花輸入過多,特別是谷物再度歉收引起谷物輸入過多,這壹切多半都要求支付現金或金銀錠,這也使得黃金和白銀大量流出國外。

  馬克思、恩格斯:《時評。1850年5—10月》 (1850年10月—11月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9頁。

  隨著英國金融市場的漸趨活躍,在其他商業世界的金融市場上出現了緊縮

  當危機的強度在英國逐漸削弱的時候,它在大陸上卻加強了,並且蔓延到至今沒有觸及到的地方。在情況最壞的時期,期票行情對英國是有利的,因此,它從11月起不僅從俄國和大陸,而且從美國越來越多地吸收了黃金和白銀。由此而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隨著英國金融市場的漸趨活躍,在其他商業世界的金融市場上出現了緊縮,從而在這些地方也普遍發生了危機。

  馬克思、恩格斯:《時評。1850年5—10月》 (1850年10月—11月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81—582頁。

  即使英格蘭銀行能夠制止住巴黎的投機,但仍然會有使現存黃金外流的另壹途徑——谷物進口

  即使英格蘭銀行能夠制止住巴黎的投機,但仍然會有使現存黃金外流的另壹途徑——谷物進口。無論是在英國,或在大陸,上壹季的收成估計要比常年減產。此外,到下壹季收成的時候,到底有多少可供消費的糧食,人們也還存在著某些懷疑,因為莊稼由於土壤潮濕而播種晚了。所以正在簽訂進口大量谷物的合同,而且外匯牌價還會對英國不利。用海船從澳大利亞運來的黃金也不足以補償突然增加的谷物進口。

  馬克思:《選舉。——財政困難。——薩瑟蘭公爵夫人和奴隸制》(1853 年1月2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608頁。

  盡管英國的黃金大量流入法國,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也在繼續減少

  銀行的報告說明,黃金的數量又減少了362084英鎊。最近兩個星期內支出的黃金約英鎊,其中壹部分運往大陸,另壹部分鑄成貨幣運往澳大利亞。盡管英國的黃金大量流入法國,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也在繼續減少,這表明私人已經開始在儲藏黃金,而這壹點又清楚地說明:人們都不相信拿破侖政權能夠持久。

  馬克思:《國防。——財政。——貴族的死絕。——政局》(1853年2月8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頁。

  加利福尼亞的黃金流遍美洲,流遍亞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區,甚至把最倔強的野蠻民族也拖進了世界貿易,拖進了文明加利福尼亞的黃金流遍美洲,流遍亞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區,甚至把最倔強的野蠻民族也拖進了世界貿易,拖進了文明。

  馬克思、恩格斯:《時評。1850年1—2月》(1850年1月底—2月底之間),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頁。

  這個帝國的銀幣——它的血液——也開始流向英屬東印度滿族王朝的聲威壹遇到英國的槍炮就掃地以盡,天朝帝國萬世長存的迷信破了產,野蠻的、閉關自守的、與文明世界隔絕的狀態被打破,開始同外界發生聯系,這種聯系從那時起就在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黃金的吸引之下迅速地發展起來。同時,這個帝國的銀幣——它的血液——也開始流向英屬東印度。

  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53年5月31日前後),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8頁。

  亞洲和西方之間白銀的流通,隨著貿易差額的變動,有其漲潮和退潮的交替時期

  當然,亞洲和西方之間白銀的流通,隨著貿易差額的變動,有其漲潮和退潮的交替時期,但是總的說來,這個世界性運動的經過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壹個時期從十七世紀起到1830年左右;第二個時期從1831年到1848年,最後壹個時期從1849年到現在。在第壹個時期,向亞洲輸出的白銀,總的說來是增加的。在第二個時期,這種輸出開始削弱,直到最後出現回流,亞洲第壹次把它在幾乎兩個半世紀內吸收來的財寶的壹部分歸還了歐洲。在第三個時期,仍然處在上升的發展階段,情況又起了變化,現在,亞洲正以空前的規模吸收白銀。

  在較早的時期,在美洲發現白銀以後,甚至在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地以後,歐洲向亞洲輸出白銀還不怎麼能覺察到。到十七世紀初,當荷蘭人和後來的英國人擴大了自己同東亞的貿易時,對這種金屬的需要量才比較大。但是,從十八世紀英國茶葉的消費開始迅速增長的時候起,對白銀的需要量就增加得特別快,因為英國人購買中國的茶葉幾乎完全要支付白銀。到十八世紀末,白銀從歐洲向東亞的外流已經達到十分巨大的規模,甚至吸收相當壹部分從美洲輸入的白銀。就在這壹時期內,白銀也開始從美洲直接輸往亞洲,雖然總的沒有超過墨西哥船隊從阿卡浦爾科帶到菲律賓群島的數量。十九世紀頭三十年,歐洲更加覺察到亞洲在這樣吸收白銀,由於西班牙的殖民地爆發革命,美洲的白銀輸出,從年的4000多萬美元降到了1829年的不足2000萬。另壹方面,在1796—1825年期間,美國向亞洲輸出的白銀增加了3倍,而在1809年以後,開始(雖然規模較小)直接向東亞輸出白銀的,不僅有墨西哥,而且還有巴西、智利和秘魯。從1811年到1822年,歐洲向印度和中國輸出的白銀超過從這些國家輸入的黃金3000多萬英鎊。

  在1831年開始的時期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東印度公司不僅被迫放棄它對歐洲與其東方領地之間的貿易的壟斷,而且作為商業企業全部撤銷(如果不算它對印度支那的壟斷)。這樣,由於東印度的貿易對私人開放,不列顛向印度輸出的工業品開始大大超過大不列顛從印度輸入的原料。因此,貿易差額越來越明顯地變得有利於歐洲,結果,白銀向亞洲的輸出迅速下降。不列顛貿易在世界其他市場上遇到的各種挫折,現在由於它在亞洲的新的擴張而開始得到彌補。如果說,1825年的貿易震動已經使不列顛對印度的輸出有了增長,1836年的英美危機又給了它更加有力的推動,那末,1847年不列顛危機的特點,甚至是由對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的過多的輸出造成的。

  對亞洲的輸出在1697年不到不列顛出口總額的1/52,而1822年已經達到約1/14,年達到1/9左右,1842年達到1/5強。在這個經濟過程只波及印度和亞洲西部地區的時候,白銀由歐洲向亞洲的外流削弱,但是沒有停止,更沒有變為由亞洲流往歐洲。只是到後來,英國的仁慈強迫中國進行正式的鴉片貿易,用大炮轟開了萬裏長城,以武力打開了天朝同塵世往來的大門,金屬貨幣流通中才發生這種急劇的轉變。因此,當中國的白銀流到中印邊境的時候,英國和美國把自己的工業品大量傾銷到中國的太平洋沿岸地區。這也就說明為什麼1842年白銀在現代貿易史上第壹次大量地真正由亞洲輸往歐洲。

  但是,亞洲和西方之間貴金屬流通中的這種全面的變動是暫時的。在1849年就已經出現了尖銳的日益強烈的反復。就像中國給第壹個和第二個時期指出了方向壹樣,它也給第三個時期指出了方向。中國的起義不僅中斷了同印度的鴉片貿易,而且也使外國工業品的購買陷於停頓,因為中國人堅持要用白銀購買他們的商品,而他們自己則采取了東方的經濟專家在政治和社會動蕩時期所慣用的措施——積累財寶。中國出超之所以非常可觀,還同歐洲最近蠶繭的收成不好有關。根據不列顛駐上海領事羅伯遜先生的報告書,最近十年來中國茶葉的出口增加了63%,絲的出口增加了218%,而工業品的進口減少了66%。

  馬克思:《歐洲的金融危機。——貨幣流通史片斷》(1856年10月17日左右),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2—74頁。

  英格蘭銀行重新又把貼現率從五厘提高到五厘五。這個措施首先是為了對付法蘭西銀行

  英格蘭銀行重新又把貼現率從五厘提高到五厘五。這個措施首先是為了對付法蘭西銀行,因為這家銀行在最近六個星期內,利用發給倫敦的並在那裏貼現的期票,把460萬英鎊的黃金從英國運到了法國。

  馬克思:《法蘭西銀行。——克裏木的增援部隊。——新元帥》(1855年10月4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27頁。

  貨幣所進行的運動同其他壹切商品的運動直接相反第三種規定上的貨幣,即作為貨幣的貨幣(自為存在的價值,等價物等等)。貨幣在這種規定上——甚至是在它的直接的形式上——仍然具有多麼重要的作用,這在危機、歉收等等的時候,總之,每當壹國突然需要同另壹國清賬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這時,具有直接金屬形式的貨幣表現為唯壹的絕對的支付手段,也就是表現為唯壹的對等價值,可接受的等價物。因此,貨幣所進行的運動同其他壹切商品的運動直接相反。商品作為支付手段等等從商品最賤的國家被運往商品最貴的國家。貨幣則相反,每當貨幣的特性充分暴露出來的時刻,也就是說,每當與其他壹切商品相對立的貨幣必須表現為自為存在的價值,絕對等價物,壹般財富形式,表現為金銀這種特定形式的時刻,——而這種時刻多少總是危機的時刻,不管是普遍危機還是糧食危機,——每當這樣的時刻,金銀總是從金銀最貴的國家,也就是從壹切商品價格相對說來最低的國家,輸往金銀最賤的國家,也就是輸往商品價格相對說來較高的國家。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3-1-6 11:56:47 |只看该作者
(二)國際資本流通

  這裏有意義的是貨幣和商品之間的區別,而不是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之間的區別

  現在產生了壹個問題:資本以什麼形式輸往國外呢?作為商品資本嗎?但是別國的邊界上可能有海關人員和異教徒守在那裏禁止商品輸入。或者國內某些商品的生產比國外貴。那麼它們便不適於出口。至於其他商品,國外可能已經充斥,它們的價格因此低於正常的水平,等等。在這樣的商品市場行情下,最有利和最正確的做法,是把渴望旅行的資本在貨幣形式上作為貨幣資本送出去。但是為什麼呢?不是因為貨幣資本是資本,而是因為它是貨幣形式上的資本,貨幣現在也起世界貨幣的作用。這裏有意義的是貨幣和商品之間的區別,而不是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之間的區別。成為資本——不如說這是它們共同的性質,在貨幣或商品形態上成為資本——是它們的特點。

  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冊。資本的流通過程》(1868年底—1870年中),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4頁。

  難道黃金不是像其他產品壹樣的產品嗎

  最後,我想向英國經濟學家們提個問題:現代政治經濟學在反對重商主義時曾證明,黃金的流入和流出對國家沒有什麼意義,產品只是同產品交換,黃金像其他產品壹樣也是產品。可是現在,同壹個政治經濟學在其生命終結的時候又以極其恐慌的心情註視著黃金的流入和流出,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經濟學家》說:

  “銀行通過自己的業務所要達到的實際目的,就是阻止資本輸出。”

  但是,《經濟學家》是否打算阻止棉織品、生鐵、毛織品和衣料的輸出這樣的資本輸出呢?難道黃金不是像其他產品壹樣的產品嗎?《經濟學家》是不是在晚年也變成了重商主義者呢?它在讓外國資本自由輸入之後是不是打算禁止英國資本輸出呢?它在拋棄文明的保護關稅制度之後是不是希望恢復土耳其式的保護關稅制度呢?

  馬克思: 《死刑。——科布頓先生的小冊子。——英格蘭銀行的措施》(1853年1月28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3—624頁。

  英國的工業巨頭們之所以願意在印度修築鐵路,完全是為了要降低他們的工廠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價格

  英國的工業巨頭們之所以願意在印度修築鐵路,完全是為了要降低他們的工廠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價格。

  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統治的未來結果》(1853年7月22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8頁。

  英國顯然不能在國內為它的巨額資本找到足夠廣闊的場所,因而不得不愈來愈大量地出借這些資本

  英國顯然不能在國內為它的巨額資本找到足夠廣闊的場所,因而不得不愈來愈大量地出借這些資本,並且像處於衰落時代的荷蘭、威尼斯和熱那亞那樣,親手為自己的競爭者鍛造武器。英國為了給它的剩余資本尋找投資場所而放出大量貸款,必然會助長別國的投機,這樣就無異於為了保存和擴大自己的財富而拿這筆財富去冒險。英國被迫向其他工業國例如歐洲大陸借出大量貸款,就是自己向它的工業競爭者提供與它爭奪原料的資金,因而也就是自己為自己的工廠擡高原料價格。英國工廠主因此只剩下很微薄的利潤,並且,由於這個國家的存在本身與世界工場的壟斷地位有密切聯系,必須經常比其他國家賣得更便宜,這種很微薄的利潤還要減少。但是,這種利潤的減少從工人工資的削減和國內貧困現象的迅速增長得到了補償。這就是英國為自己的工商業優勢而付出的自然價格。

  馬克思:《英國的貿易》(1858年1月7日左右),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93頁。

  如果資本輸往國外,那麼,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並不是因為它在國內已經絕對不能使用

  如果資本輸往國外,那麼,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並不是因為它在國內已經絕對不能使用。這種情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它在國外能夠按更高的利潤率來使用。但是,這種資本對就業的工人人口和該國本身來說,都是絕對的過剩資本。它是作為絕對的過剩資本和相對的過剩人口並存的;這是二者同時並存和互為條件的壹個例子。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頁。

  投在殖民地等處的資本,能提供較高的利潤率

  至於投在殖民地等處的資本,它們能提供較高的利潤率,是因為在那裏,由於發展程度較低,利潤率壹般較高,由於使用奴隸和苦力等等,勞動的剝削程度也較高。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5頁。

  國際資本毫不費力地移入關稅壁壘內部並在“異國的”土地上安家落戶

  外國的資本、工程師與工人大批地移入並且繼續移入南俄,而在目前的狂熱時期(1898年),許多工廠也從美國搬到這裏來。國際資本毫不費力地移入關稅壁壘內部並在“異國的”土地上安家落戶:哪裏好,哪裏就是祖國……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895年底—1899年1月),摘自《列寧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8頁。

  英格蘭銀行提高利率就會減少進口,增加出口,把壹部分投在國外的英國資本吸收回來

  英格蘭銀行提高利率就會減少進口,增加出口,把壹部分投在國外的英國資本吸收回來,從而改變貿易差額,使相當數量的金銀流入英國。但是可以同樣肯定的是,如果稍微放寬貼現的條件,黃金又會開始外流。問題只在於英格蘭銀行能把這些條件保持多久。

  馬克思:《英國的貿易危機》(1857年11月27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03頁。

  英格蘭銀行的經理們將最低貼現率從2.5%提高到3%,這種情況很快地就影響到了巴黎交易所,那裏的各種有價證券又下跌了昨天,經過長時間的辯論之後,英格蘭銀行的經理們又將最低貼現率從2.5%提高到%,這種情況很快地就影響到了巴黎交易所,那裏的各種有價證券又下跌了。

  馬克思:《選舉。——財政困難。——薩瑟蘭公爵夫人和奴隸制》(1853 年1月2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3-1-6 11:58:17 |只看该作者
(三)匯率

  在匯率中,民族商業獲得了存在的假象

  雖然每個民族的私人利益把每個民族有多少成年人就分成多少個民族,並且同壹民族的輸出者和輸入者之間的利益在這裏是互相對立的;可是在匯率中,民族商業卻獲得了存在的假象,等等。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頁。

  這種出超的情況也說明為什麼匯率有利於英國

  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的增加,實際上只意味著其他商品進口的減少,換句話說,意味著出口大大超過進口。實際上,最近的貿易報告說明,大麻、糖、茶、煙草、酒、羊毛、谷物、油類、可可、面粉、靛藍、皮革、馬鈴薯、熏肉、豬肉、黃油、幹酪、火腿、豬油、大米,以及歐洲大陸和英屬印度的幾乎全部產品的進口都大大減少了。1850年和年,進口額顯然是過大了。這種情況,再加上大陸上由於歉收而引起的糧食價格的上漲,就造成了縮減進口的趨勢。只有棉花和亞麻的進口增加了。

  這種出超的情況也說明為什麼匯率有利於英國。另壹方面,由於出超部分是以支付黃金來平衡的,因此,相當大壹部分英國資本閑置起來,從而擴大了銀行的準備金。

  馬克思:《貧困和貿易自由。——日益迫近的商業危機》(1852年10月15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2頁。

  外匯行情不利和黃金流失不會造成甚至純粹金屬貨幣流通量的減少外匯行情不利和黃金流失不會造成甚至純粹金屬貨幣流通量的減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受到影響的不是流通中的貨幣量,而是儲備的、即作為銀行存款或者以私人儲藏的形式存在的貨幣量。另壹方面,外匯行情有利以及隨之而來的黃金內流所增加的也不是流通中的貨幣量,而是銀行裏儲存的和私人儲藏的貨幣量。

  馬克思:《維也納照會。——合眾國與歐洲。——舒姆拉來信。——皮爾的銀行法令》(1853年9月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342頁。

  當匯兌行市不利,造成貴金屬外流的時候,這些儲備由於提高貼現率而被吸引出來

  在沒有信貸業務因而沒有紙幣流通的國家裏,黃金和白銀的儲備到處都聚集在私人手裏;不久以前在法國大致就是這樣,在所有亞洲國家到目前為止幾乎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這樣。當匯兌行市不利,造成貴金屬外流的時候,這些儲備由於提高貼現率而被吸引出來。

  匯兌行市壹變而有利時,多余的貴金屬又轉為儲備。無論在哪種情況下,在流通中都不會產生貨幣空缺或者貨幣多余的現象。貴金屬的流出和流入,影響私人儲備的狀況,而不影響貨幣流通的狀況,因此絲毫不影響壹般價格水平。

  馬克思:《壹八四四年的英格蘭銀行法》(1858年8月6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77頁。

  現在充斥於所有歐洲市場的倫敦期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得多,這就引起了外匯牌價的繼續下跌

  與黃金輸出的同時,外匯牌價顯著下跌,這種現象部分是由於大多數進口貨價格的大大提高,部分是由於對進口貨的廣泛投機所致。與此有關的還有對農場主不利的秋冬兩季的影響,由此而產生的對今年收成的疑慮以及隨之而來的對外國谷物和面粉進行的巨額交易。最後,英國資本家大宗地入股,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麥、德國和比利時建立鐵路和其他公司,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參與在巴黎交易所進行的普遍欺詐。因此,現在充斥於所有歐洲市場的倫敦期票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得多,這就引起了外匯牌價的繼續下跌。7月24日,壹英鎊在巴黎換25法郎30生丁,而1月1日就只能換25法郎,某些生意甚至按低於25法郎的行市成交。

  馬克思:《政局展望。——商業繁榮。——餓死人事件》(1853年1月14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頁。

  難道不利的外匯行情不是在鼓勵取得國外期票嗎,換句話說,不是鼓勵出口嗎

  在《經濟學家》看來,金融市場緊張只不過是出口增多的結果。可是我們也可以同樣有權利說,最近這幾個月來出口的增加只不過是金融市場困難的必然結果。這些困難發生的同時,還出現黃金流入和外匯行情不利的情況;但是,難道不利的外匯行情不是在鼓勵取得國外期票嗎,換句話說,不是鼓勵出口嗎?正是由於這個規律,英國在它的金融市場發生困難的時期就使世界所有別的市場陷於混亂,並且周期性地破壞別國的工業,用低價出售的英國工業品去轟擊別的國家。

  馬克思:《繁榮。——工人問題》(1853年11月15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46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3-1-6 11:59:33 |只看该作者
三 經濟全球化

  (壹)世界市場及其體系

  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閉關自守和自給自足狀態已經消逝,現在代之而起的已經是各個民族各方面互相往來和各方面互相依賴了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

  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壹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動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壹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頁。

  在國外市場方面,資本通過國際競爭來強行傳播自己的生產方式(1)資本的必然趨勢是在壹切地點使生產方式從屬於自己,使它們受資本的統治。

  在壹定的民族社會內部,從資本把所有勞動都變為雇傭勞動這壹點上已經可以看到,這種情況是必然的;(2)在國外市場方面,資本通過國際競爭來強行傳播自己的生產方式。

  競爭壹般說來是資本貫徹自己的生產方式的手段。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1857年底—1858年5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頁。

  資本主義生產越是發展,它就越是不得不采取與直接的需求無關而取決於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的那樣壹種規模

  資本主義生產決不是以隨便什麼樣的規模進行都行的,資本主義生產越是發展,它就越是不得不采取與直接的需求無關而取決於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的那樣壹種規模。

  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1862年春—1862年底),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32頁。

  在現代產業的條件下,為了通過生產以引起對應的生產從而引起實際的需求,的確需要整個地球

  正是市場——交換者——和資本之間的比例失調,某個國家生產上的比例失調,把資本]推向世界市場,也從壹個市場推向另壹個市場。合乎比例的生產——自然是在資產階級界限內的合乎比例的生產——在現代產業的條件下,為了通過生產以引起對應的生產從而引起實際的需求,的確需要整個地球。

  馬克思:《關於大·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摘錄、評註、筆記)》(1850年12月,1851年—4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3—144頁。

  資產階級社會的真正任務是建立世界市場和確立以這種市場為基礎的生產

  資產階級社會的真正任務是建立世界市場(至少是壹個輪廓)和確立以這種市場為基礎的生產。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隨著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的殖民地化,隨著中國和日本的門戶開放,這個過程看來已完成了。

  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58年10月8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66頁。

  整個世界都融化在其中的那個崇高的觀念,就是壹個市場的觀念,世界市場的觀念

  如果同壹塊金,先以美國鷹幣的形式在英國登陸,變成索維林,三天後在巴黎當作拿破侖幣來流通,幾星期後又在威尼斯變成杜卡特幣,但是它總是保持著同壹個價值,那末,商品所有者就會清楚地看到,民族性“不過是基尼上的印記而已”。在他看來,整個世界都融化在其中的那個崇高的觀念,就是壹個市場的觀念,世界市場的觀念。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8年8月—1859年1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2—143頁。

  這個世界市場最初是由壹些以農業為主或純粹從事農業的國家所組成的,這些國家都圍繞著壹個工業中心——英國這個世界市場最初是由壹些以農業為主或純粹從事農業的國家所組成的,這些國家都圍繞著壹個工業中心——英國。英國消費它們的大部分過剩原料,同時又滿足它們對工業品的大部分需要。無怪乎英國工業獲得了這樣巨大的和空前的發展,以致1844年的狀況同它比起來現在都顯得是原始的和微不足道的了。

  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92年英國版序言》(1892年1月1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12頁。

  當時英國工廠主及其代言人即政治經濟學家的下壹個任務是,使所有其他國家都改奉自由貿易的教義,從而建立壹個以英國為大工業中心的世界,所有其他國家都成為依附於它的農業區當時英國工廠主及其代言人即政治經濟學家的下壹個任務是,使所有其他國家都改奉自由貿易的教義,從而建立壹個以英國為大工業中心的世界,所有其他國家都成為依附於它的農業區。

  恩格斯:《保護關稅制度和自由貿易》(1888年4月底—5月上旬),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5頁。

  自由貿易論是建立在英國應該成為農業世界的唯壹大工業中心這樣壹個假設上的

  自由貿易論是建立在英國應該成為農業世界的唯壹大工業中心這樣壹個假設上的。而事實表明,這種假設是壹個純粹的妄想。現代工業存在的條件——蒸汽力和機器,凡是有燃料、特別是有煤的地方都能創造出來,而煤不僅英國有,其他國家,如法國、比利時、德國、美國、甚至俄國也都有。這些國家的居民看不出,僅僅為了讓英國資本家獲得更大的財富和光榮而使自己淪為赤貧的愛爾蘭佃農有什麼好處。他們就堅決地動手來進行制造,不僅是為了自己,而且也是為了世界的其他部分;結果,英國享有了將近壹百年的工業壟斷,現在無可挽回地失去了。

  恩格斯:《壹八四五年和壹八八五年的英國》(1885年2月中),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29—230頁。

  壹般說來,英國的現代工業有兩個同樣畸形的支柱壹般說來,英國的現代工業有兩個同樣畸形的支柱。壹個是作為愛爾蘭和很大壹部分英國工人階級的唯壹食品的馬鈴薯。這壹個支柱被馬鈴薯病害和繼之而來的愛爾蘭的災難掃蕩掉了。於是就需要壹個更大的使千百萬勞動者再生產和生活的基礎。英國工業的第二個支柱是美國奴隸種植的棉花。當前美國的危機正迫使英國人去擴大自己的供應來源,把棉花從繁殖奴隸和消費奴隸的寡頭們手中解放出來。只要英國棉紡織工廠主還依靠著奴隸所種植的棉花,就可以如實地斷言,他們是依靠著壹種雙重的奴隸制:對英國白人的間接奴隸制相對大西洋彼岸黑人的直接奴隸制。

  馬克思:《不列顛的棉花貿易》(1861年9月21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334頁。

  從這裏看出,英國現在已經成為法國出口的主要市場,而法國卻仍然是英國出口的壹個很次要的市場

  進口統計表上最值得註意的壹個現象就是自法國的進口迅速增長,現在已達到將近萬英鎊(1年),而英國對法國的輸出僅僅略多於對荷蘭的輸出。大陸各國的政界人士直到現在還沒有覺察到現代商業史上這壹個前所未有的情況。這個情況說明,法國在經濟上對英國的依賴程度5倍於英國在經濟上對法國的依賴程度。這壹點,如果不僅限於考察英國進出口統計表上的數字,而且把這些數字同法國的進出口統計表比較壹下,就看得特別清楚。從這裏看出,英國現在已經成為法國出口的主要市場,而法國卻仍然是英國出口的壹個很次要的市場。

  馬克思:《經濟短評》(1861年11月3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79頁。

  殖民地曾經抗議宗主國的“殖民制度”達壹百五十年之久而未獲結果

  在這個英國工業巨頭的會議上,對於在殖民地特別是在澳大利亞日益發展著的保護關稅傾向,壹般地表示了極端的不滿。這些工業家先生們忘記了,殖民地曾經抗議宗主國的“殖民制度”達壹百五十年之久而未獲結果。那時殖民地要求貿易自由,而英國則堅持實行限制措施。現在英國宣傳貿易自由了,而殖民地則認為針對英國實行保護關稅政策更符合它們的利益。

  馬克思:《關於棉紡織工業的危機》(1862年2月初),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489頁。

  壹味向某個國家傾銷自己的工業品,而不讓它也能夠向妳銷售壹些它的產品,那是不行的

  金融寡頭把印度變成自己的領地,寡頭政治用武力征服印度,工業巨頭使自己的紡織品充斥於印度,他們的利益在此以前是壹致的。但是,英國工業界越是依靠印度市場,他們就越是感到在他們摧殘了印度本國的工業之後必須在印度造成新的生產力。壹味向某個國家傾銷自己的工業品,而不讓它也能夠向妳銷售壹些它的產品,那是不行的。英國工業界發現,他們的生意沒有增加,反而衰退了。

  馬克思:《東印度公司,它的歷史與結果》(1853年6月24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169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23-1-6 12:00:48 |只看该作者
(二)帝國主義

  

  慣於吹噓自己道德高尚的約翰牛,卻寧願隔壹定的時候就用海盜式的借口向中國勒索軍事賠款,來彌補自己的貿易逆差只要取消鴉片貿易,中國還可以逐漸地再多吸收壹些英美商品,數額可達800萬英鎊——粗略算來這也就是中國對英美貿易總順差的數目。這個結論是從分析下面這個簡單事實而自然得出的:盡管有著貿易順差,中國的財政和貨幣流通卻由於總額約達700萬英鎊的鴉片進口而陷於嚴重的混亂。

  然而,慣於吹噓自己道德高尚的約翰牛,卻寧願隔壹定的時候就用海盜式的借口向中國勒索軍事賠款,來彌補自己的貿易逆差。只是他忘記了:如果兼施並用迦太基式的和羅馬式的方法[1]去榨取外國人民的金錢,那麼這兩種方法必然會相互沖突、相互消滅。

  馬克思:《英中條約》(1858年9月1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42頁。

  天朝人將償付1500萬或2000萬英鎊的消息壹傳來,對於最清高的英國人的良心起了安定作用

  對俄國宣布了“正義戰爭”的慷慨的英國,在訂立和約時沒有要求任何軍事賠款。另壹方面,英國雖然壹直聲稱同中國處於和平狀態,卻因此而不能不迫使中國償付連英國現任大臣們都認為是由英國自己的海盜行為所造成的耗費。不管怎麼樣,天朝人將償付萬或2000萬英鎊的消息壹傳來,對於最清高的英國人的良心起了安定作用。《經濟學家》

  雜誌以及壹般撰寫金融論文的作者們,都興致勃勃地計算著中國的紋銀對貿易差額和英格蘭銀行貴金屬儲備的狀況將發生多麼有利的作用。

  馬克思:《中國和英國的條約》(1858年9月28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644頁。

  

  (三)國家經濟安全

  貿易和掠奪壹樣,是以強權為基礎的

  商業的貪婪性已多少有所遮掩;各國多少有所接近,開始締結通商友好條約,彼此做生意,並且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甚至盡可能地互相表示友愛和親善。但是實質上還是同從前壹樣貪財和自私,當時壹切基於商業角逐而引起的戰爭就時時露出這種貪財和自私。

  這些戰爭也表明:貿易和掠奪壹樣,是以強權為基礎的;人們只要認為哪些條約最有利,他們就甚至會昧著良心使用詭計或暴力強行訂立這些條約。

  恩格斯:《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1843年9月底或10月初—1844年1月中),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2—443頁。

  

  曼徹斯特學派是真正願意和平的,因為這樣才有可能在國內和國外進行工業戰爭

  曼徹斯特學派是真正願意和平的,因為這樣才有可能在國內和國外進行工業戰爭。它追求英國資產階級在世界市場和英國本土的統治地位,在世界市場上,應當使用它的武器——棉花包來進行戰爭

  馬克思:《英國議會中的辯論》(1855年6月9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317—318頁。

  這些自由貿易使徒們的甜言蜜語依然是曠野裏的呼叫從來沒有壹種預言遭到過像曼徹斯特學派的預言那樣徹底的破產。這種預言說:自由貿易壹旦在英國建立起來,就會造福全國,以致其他國家也必然會群起仿效,並向英國的商品開放自己的港口。然而,這些自由貿易使徒們的甜言蜜語依然是曠野裏的呼叫。不僅歐洲大陸和美洲整個說來都提高了它們的保護關稅,連英國的殖民地,壹旦獲得了自治,也都跟著仿效;甚至印度也在剛剛被置於國王管轄之下的時候,就立即規定對棉紡織品抽%的關稅,以鼓勵本地工業。

  恩格斯:《對法國的通商條約》(1881年6月中),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503頁。

  我認為,這種普遍倒退到保護關稅的做法不是壹種簡單的偶然現象,而是對英國那種不能忍受的工業壟斷的反應代表英國利益的著作家不能理解:為什麼全世界都拒絕學習他們的貿易自由的榜樣,而去實行保護關稅。他們當然不敢正視這樣壹種情況:目前幾乎普遍實行的這種保護關稅制度,正是對付使英國的工業壟斷達到頂峰的這同壹個英國貿易自由的自衛手段,這種手段或多或少是明智的,而在某些場合下是絕對愚蠢的。(例如對德國來說就是愚蠢的,德國由於實行自由貿易已經成了壹個大工業國,而它現在把保護關稅推行到農產品和原料方面,這就提高了工業生產的費用!)我認為,這種普遍倒退到保護關稅的做法不是壹種簡單的偶然現象,而是對英國那種不能忍受的工業壟斷的反應。這種反應的形式,正如我說過的,也許是不適當的,甚至是很糟糕的,但是,這種反應的歷史必然性,我覺得是顯而易見的。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蘭策維奇·丹尼爾遜》(1892年6月18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頁。

  愛爾蘭人壹旦獲得獨立,他們的處境就會迫使他們變成保護關稅派,就像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所發生的情況壹樣從1783年到1801年,愛爾蘭的所有工業部門都繁榮起來了。英愛合並廢除了愛爾蘭議會已經建立起來的保護關稅制度,摧毀了愛爾蘭的全部工業生命。這無論如何也不是壹點麻紡織業所能補償的。1801年的合並對愛爾蘭工業的影響同英國議會在女王安、喬治二世等人統治時期對愛爾蘭毛紡織業所采取的壓制措施的影響是完全壹樣的。愛爾蘭人壹旦獲得獨立,他們的處境就會迫使他們變成保護關稅派,就像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所發生的情況壹樣。

  馬克思:《馬克思致恩格斯》(1867年11月30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72—273頁。

  我們作為壹個國家,不能把自己售賣給其他國家資產者說:當然,交換價值的理論在國內不應受到破壞,國家的大多數人仍然應該只是壹種“交換價值”,壹種“商品”,這種商品必須自找買主,它不是被賣,而是自己把自己賣了。對妳們無產者來說,甚至在彼此都是作為交換價值看待的我們資產者之間,普遍的買賣的規律也是適用的。但是,對於其他國家,我們就必須不讓這壹規律起作用。我們作為壹個國家,不能把自己售賣給其他國家。既然國家的大多數人“無需考慮國家的政治狀況”就服從於買賣的規律,上述原理的意思無非是說:“我們德國資產者不願意由英國資產者采用我們剝削妳們德國無產者以及我們之間相互剝削的方式來剝削我們。我們自己不願意犧牲於我們要妳們為之犧牲的交換價值的規律。我們在國外不願意再承認我們在國內所承認的那些經濟規律。”

  馬克思:《評弗裏德裏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845年3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5—256頁。

  這就是資產者所謂的他的民族性

  不管單個資產者同其他資產者進行多麼激烈的鬥爭,資產者作為階級是有共同利益的;這種共同性,正象它在國內是針對無產階級的壹樣,在國外是針對其他國家的資產者的。這就是資產者所謂的他的民族性。

  馬克思:《評弗裏德裏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845年3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7頁。

  我們自己只有在國內擺脫了工業的統治,才能在外部事務中擺脫英國的統治

  英國工業對世界的專制,就是工業對世界的統治。英國所以能統治我們,是因為工業統治了我們。我們自己只有在國內擺脫了工業的統治,才能在外部事務中擺脫英國的統治。我們只有在國內克服了競爭,才能結束英國在競爭領域裏的統治。英國之所以控制我們,是因為我們使工業成為控制我們的力量。

  馬克思:《評弗裏德裏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1845年3月),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0頁。

  

  俄國人必須作出抉擇,他們的家庭工業是由本國的大工業還是由英國商品的輸入來消滅

  俄國人必須作出抉擇,他們的家庭工業是由本國的大工業還是由英國商品的輸入來消滅。如采用保護關稅政策,這就要由俄國人來完成;如不采用保護關稅政策,就要由英國人來完成。在我看來,這壹切是顯而易見的。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蘭策維奇·丹尼爾遜》(1892年9月22日),摘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5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1:06 , Processed in 0.03000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