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猹爱吃瓜

如何看待特色的教育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1

发表于 2023-2-7 00:34:45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行经济基础上,高中教育的本质(对大多数普罗大众来说),已经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取受教育权。而且还要和拥有远远更多教育资源,有工农子女难以接受的各种补习班,私教,素质培养的大小布子女竞争。同位高中生,对于一般的(出身工农的,有改造志向的)普高高中生(对职校体系了解有限),我的意见(或者说对自己的要求):
1.应当积极练习应试本领,当做技能练习,才能向大布子女抢到一点受教育权(你需要大学教育,不是文凭,而是知识),以及未来可能的更大的话语权(这是个可悲但现实存在的学历增值游戏)。
2.同时要把握主动,不要向应试教育体系拜服,要清晰的意识到这是一套带有阶级性质的游戏,其内容也带有特色的意识形态灌输,不要把应试当做目的,摒弃各种读书当人上人的小布意识形态,而要当做斗争手段。特别是不要像老师拜服,要意识到你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他并不能因为站了社会意识形态再生产者的地位就有了什么正确性,神圣性,同时他确实比你有更强的物质力量,所以如果发生斗争,要讲求策略,底线是不要丢掉受教育权。
3.条件允许,进行真正的学习,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mlm理论,学习现代中国的经济运行体系,学习应试教育中可以得到的各种实用知识(尤其是理科),为了将来的社会实践乃至于接管政府,接管社会生产做准备,自己给自己进行mlm的素质教育。
4.条件允许,影响同学,高中是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机器,可能是最后一个不同阶级物理上能混居的地方(其实已经很有分野了)。只要你的应试技术够好,理论水平(先较于)同学够高,还是很有可能对他们的思想施加影响的。可以尝试组织一个在应试技术(学生界的物质性力量),mlm理论,当代经济学习,新闻学习等等方面联合的小共同体,尽可能让工农子弟远离各种堕落因素的影响。  
5.其中要留心,一些高中生学社之类的,继承了佳士之后学院派的些许“遗产”,很可能抱有类似的思想(比如动不动把自己当先锋队,要灌输之类的)。在高中生这个(由于脱产)容易犯机会主义思想的群体,要秉持既不妄想立刻冲塔的,也不幻想敌人无比强大,搞理论空转。高中生的实践可以是给你身边(或是其他的)缺乏教育资源的工农同学提供教育资源,可以是做一做工益(不是到处都有些跟刘司墨的号召冒出来的工益小组么),扩宽对社会工人的认识(但别想着融工,你已经走到高中了,就要为工人提供更多其他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人际关系,没有这些实在的物质力量,没有人听你一个高中生灌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7 10:53:2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xm 于 2023-2-7 11:00 编辑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3-2-6 23:38
有意思。你觉得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什么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看起来是应付考试、争取大学名额,实质是为国家服务的,国家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就让考试成为什么样,配以利益刺激(大学名额),然后大家去追逐,其实就是科举模式。科举的核心是考上了能当官(超好的工作),现在应该对标公务员考试而非高考,毕竟现在考上好大学并没有重大意义。之所以现在大家还在卷高考而非公考,大概是历史惯性,毕竟上一辈国家分配工作,好大学等于好工作,很多人因此受益,形成了思维定势,而那时还没有公务员考试呢。结果就是很多小镇做题家把精力透支在高考上,如愿上了好大学却发现根本没多大用。如果他们把精力放在公考上结果会更好。形式上来说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兴趣,允许其自选科目、探索式学习,学习范围更广更深(高中数学学完会接着学高数,还有经济学啥的),亦有其他(非考试目的)方向发展空间如可以组乐队、打辩论、参与各种学生组织。公民教育培养参政议政能力、批判性思考避免被忽悠、互联网搜索能力等。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学校不得不招聘更多更高水平的、各行各业的老师,采用小班教学。结果就是很贵。应试教育会把教育限制在考试范围内,不考的就不教,课本学完了就反复刷熟练度。只需要主课老师并且要求更低(会高中知识就行),大班教学,每个学生分摊的成本较低。素质教育鼓励学生接触社会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应试教育则尽力阻止学生接触社会以免占用内卷精力。结果就如上面知乎回答所言,你进入大学后综合能力比素质教育学生差一大截,你甚至可能看不出这个差距,因为你只懂课本知识、也习惯了评价标准只有课本知识。直到毕业了才渐渐发现差距。
实践中用素质应试二分并不完全准确,例如素质教育学校学高数、经济其实是因为在他们的考试里这俩也要考(如果你选考选了这两门的话),这点可以说是改良版应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7 11:53:16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的“素质教育”绝非素质教育本身,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2-7 13:39:59 |显示全部楼层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3-2-6 17:48
欢迎新网友原创!

我给你改个标题生成文章

感谢!一号同志一直对论坛很尽心尽力的!不知对我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看法可供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7 13:47:04 |显示全部楼层
猹爱吃瓜 发表于 2023-2-7 13:39
感谢!一号同志一直对论坛很尽心尽力的!不知对我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看法可供讨论? ...

离开中学时代很久了

先看大家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2-7 13:53:00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 发表于 2023-2-6 20:03
红中这篇文章,大家就讨论过中特的教育

浅析中国教育的反动本质

此文一针见血,令我茅塞顿开啊!特别是恶劣的中学环境,我就是侥幸通过中考,然后高考只进入专科学校,处于鄙视链最低端的典型,好在庆幸自己没有进入职高,曾考察过职高环境,吸烟普遍,以前常打群架,现在到好一些,滥交,性开放这一类更是普遍现象,甚至看到过停个奔驰就立马带妹开房的情况,唉,都是被残害的青年人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2-8 00:19:48 |显示全部楼层
励行 发表于 2023-2-7 00:34
在现行经济基础上,高中教育的本质(对大多数普罗大众来说),已经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获取受教育权。 ...

试问一下第三条可以从那些书开始进行学习?有无推荐?我学校就是PPT教学糊弄人,上课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我倒想多看几本实在的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2-8 00:21:59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3-2-6 23:44
感谢原创文章!

就我的经验观察(可能不具有普遍性),美国的教育“质量”是越往上越好。这是到了硕士博士 ...

生产劳动和政治参与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实践搞得好能起到相当的锻炼青年人的效果,感谢同志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8 22:29:54 |显示全部楼层
sxm 发表于 2023-2-7 10:53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看起来是应付考试、争取 ...

我相当怀疑在教育市场化的情况下,所谓“素质教育”本身就是砸钱砸出来的行为艺术。不仅会加剧不平等,而且会鼓励各种各样的恶性竞争,甚至比所谓应试教育还要恶劣。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9 11:49:08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3-2-8 22:29
我相当怀疑在教育市场化的情况下,所谓“素质教育”本身就是砸钱砸出来的行为艺术。不仅会加剧不平等,而 ...

“会鼓励各种各样的恶性竞争”是指什么呢?
实践中的素质教育确实有很多问题,除了昂贵外,有的低端素质教育学校被指为“换皮应试”,但我强调的是,顶层的教育确实办得好。我之前的领导是联想前。二股东,后来自创集团,我跟着他参加了一场她女儿所在班级(小学)的周末活动。班里孩子家长非富即贵,每周末这些家长轮流举办讲座,请全班去听。我去那次是领导讲课我当助教,讲的是欧洲中世纪历史——我从来没接触过。回别墅后他女儿闲的没事会自己去弹钢琴,弹得挺好,根本不用督促——只要你有足够多资源,你完全可以请钢琴大师每天吃饭时为你家演奏,孩子很可能会感兴趣自己要学;如果不感兴趣,你还可以换个别的,打球、画画,总有一款他喜欢,何必强迫孩子呢?这显然比那些逼孩子练琴的“素质教育”要好多了。总结一下:普通人玩不起素质教育是因为穷,中产玩不好素质教育还是因为穷。应当实事求是,一方面承认素质教育确实是更理想的教育,一方面承认他太贵了很可能不适合中国国情。想推广素质教育,国家的教育经费起码要涨三五倍。
另外,素质/应试不只是学校制度的区别,也是家长教育思想的区别。希望有条件的家长们即使孩子在应试中学上学,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贯彻更多素质教育思想,多考虑怎样对孩子成长好而不是怎样让孩子听话。毕竟学校是为国家服务的而不是为你孩子前途服务的,他们只管怎样教省事,只会把你孩子训练成社会的螺丝钉、人尽可欺的绵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3:55 , Processed in 0.028683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