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61|回复: 11

捐税徭役比土地兼并更可怕?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1 21:35:21 |显示全部楼层
土地兼并是什么,为什么会对古代王朝有巨大的威胁?

红烧猪头

本号所发表内容禁止文盲、社会底层闲散人员、精神分裂症患者阅读







殷浩天
等 2,16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基本上全是胡说八道。看得我又忍不住要来凑个热闹了。

先下结论:

1、“土地兼并”是一种被人为污名化的正常经济现象。

2、“土地兼并”本身对古代王朝没有多少威胁,它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小农自发推进的、应对暴政的自保方式;真正有巨大威胁的,是统治集团不受控制的滥用政治权力,由此引发编户齐民不断破产逃亡,最终产生撼动天下的流民潮。

你乎许多“斗地主”爱好者幻想中的“古代土地兼并导致改朝换代”的原理是:

【自耕农和豪强地主的矛盾是古代社会的根本矛盾。豪强地主通过暴力或阴谋,不断巧取豪夺自耕农的土地,将自耕农变成佃户、雇农、奴仆,百般欺压。而朝廷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统治者虽然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由于自身局限性,终究不能阻止土地兼并,于是被地主残酷压榨的佃户越来越多,最终他们忍无可忍发动农民起义,引起改朝换代。】

而实际情况是:

编户齐民和朝廷的矛盾是古代社会的根本矛盾。朝廷不断横征暴敛,滥施徭役,残酷压榨编户齐民,导致编户齐民被迫放弃田地投身到豪强地主门下成为佃户、雇农、奴仆,以“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方式逃避朝廷的剥削。随着编户齐民的逃亡,朝廷税源也不断减少,因而加大对尚未逃亡的编户齐民的剥削力度,产生恶性循环,即使中途使出“括户”(打压豪强迫使其吐出收纳的人口)的手段,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趋势。最终,逃户的数量远远超过地主豪强所能容纳的限度,演变为流寇,流寇暴乱+各种外患导致改朝换代。】先解释一下啥叫“编户齐民”,啥叫“编户齐民的逃亡”。在皇权专制王朝建立之初,占人口主要部分的广大农民都是作为“编户”存在的,皇帝老儿为了确保最大限度榨取农民的劳动价值,会通过官僚系统从出生到死亡把农民束缚在他出生的地区,每个人成年后都要由官吏记录姓名户籍,登记入册,农民如果想离开自己户籍地址所在的县,就必须向地方官府申请通行证,在不同的时代可能叫“过所”、“路引”等,申请通行证时要向官府如实禀报自己外出的理由、返回的时间,并作出一旦逾期不回甘愿受严惩的承诺,还需要有保人(也就是一旦你逃亡在外,官府又捉拿不到你时,用来承担连坐责任的人质,很明显,非亲非故是不会有人冒着这种风险给你当保人的)。
其他朝代大同小异

友情提示:唐朝的徒刑可不是现在的一年有期徒刑,这意味着你将被押送至就近的朝廷劳改营承担比普通徭役更恐怖的高强度重体力无偿劳动,全程还要带着手脚镣铐枷锁。尽管朝廷为了困住编户齐民想出了各种办法,但现实中编户齐民冒着被严惩的风险逃亡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情况仍然常见(这是为什么,后面会说)。如果一个人不申请通行证就擅自跑路去其他地方居住,亦或通行证到期后仍然不返回户籍所在地,那么这样的农民就变成了“逃户”,搜捕逃户是古代基层官吏的一项日常工作。对于逃户来说,他们最好的归宿就是找到一个愿意收留自己的地主豪强(有时候是寺庙、道观等),然后寄人篱下,当雇佣劳动者;否则,就只能“亡命山泽”演变成强盗山贼乃至破坏性极强的流寇团伙。

那逃户遗留在老家的土地呢?很容易就会被本地的大户所占据、吞并,这就是所谓的“土地兼并”常见实现方式之一。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农民不选择逃亡去外地,而是就近带地投奔当地的土豪,以极低的价格(有时是免费甚至倒贴钱)把土地卖/送给地主,自己当寄挂在他人名下的佃户,这种情况也是“土地兼并”的常见实现方式,在明清尤为常见。至于“斗地主”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所谓“地主阶级纯靠暴力阴谋霸占他人土地,实现土地兼并”,不能否认这样的现象在古代肯定或多或少是存在的,但硬要说它是古代“土地兼并”的主流方式,把大规模流民潮、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黑锅交给它来背,那就是在刻意歪曲历史。

有人看了上述文字估计会说,你TM在开玩笑吧?谁不知道田地是农民的命脉?农民只会“打土豪、分田地”,怎么会抛弃农田当逃户,甚至白送土地给地主?

是的,毫无疑问,在没有外力干涉的理想情况下,农民都是倾向于自己拥有土地,自食其力,而不是给地主打工当佃户,更别说去当地位还不如佃户的雇农、奴仆了,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加上“朝廷剥削”这个考量因素,那就不一样了。

好比正常人肯定都是倾向于当一个四肢健全的健康人,而不是当残疾人;但是在朝廷的残酷压榨之下,隋唐时期的百姓却选择自残手脚,还美名其曰“福手”、“福足”,不了解当时徭役恐怖程度的人当然无法理解,自己砍自己的手脚还有什么“福”可言?可要是你穿越回隋唐,在砍手砍脚和服“死亡徭役”之间二选一,我看你会也很有可能选择自残!

================================

十三年,帝命杨素出,于岐州北造仁寿宫。素遂夷山堙谷,营构观宇,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役使严急,【丁夫多死,疲敝颠仆者,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宫成,帝行幸焉。时方暑月,【而死人相次于道,素乃一切焚除之】。帝颇知其事,甚不悦。及入新宫游观,乃喜,又谓素为忠。————《隋书》食货志

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又命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诸州采大木,引至东都。所经州县,递送往返,首尾相属,不绝者千里。而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每月载死丁,东至城皐,北至河阳,车相望于道。】————《隋书》食货志

【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有上封事者云:『何为恒差山东众丁于苑内营造?【即日徭役,似不下隋时】。怀、洛以东,残人不堪其命,而田猎犹数,骄逸之主也。”———《贞观政要

“庚申,(李世民)制:「自今有自伤残者,据法加罪,仍从赋役。」隋末赋役重数,人往往自折支体,谓之「福手」、「福足」;至是遗风犹存,故禁之。”————《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

对于所谓“土地兼并”的真相,古代史家说的非常清楚了:

“郡不堪州之控总,县不堪郡之裒削,更相呼扰,莫得治其政术,惟以应赴征敛为事。百姓不能堪命,各事流移,或依于大姓,或聚于屯封,盖不获已而窜亡,非乐之也。”————《梁书》贺琛传(不久之后就爆发了侯景之乱

↑南梁老百姓投奔地主豪强庄园,不是他们发自内心乐意这样做,而是被朝廷的剥削逼的没办法,“盖不获已而窜亡”,“非乐之也”。朝廷官僚要是不“惟以应赴征敛为事”,导致百姓“不能堪命”,人家吃饱了撑的去寻求“大姓”豪强的庇护啊?说这番话的贺琛自己就是朝廷官僚,可人家实在不好意思把黑锅交给“大姓”背,说什么“我国百姓纷纷逃亡都是地主阶级强取豪夺导致的”!

审持衡镜,妙择良能,以之临人,寄之调俗。则官无侵暴之政,人有安乐之心,居人则相与乐业,百姓则皆恋桑梓,岂復忧其逃散而贫窭哉!今天下戸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理人之急,尤切於兹。故知务学之源,岂唯润身进德而已?将以诲人利国,可不务之哉!————《旧唐书》韦嗣立传

↑在许多人视为明君的武则天治下,官吏疯狂掠夺百姓(“如何如何,则官无侵暴之政”,意思就是当时的官员普遍执行“侵暴之政”),唐朝逃户现象达到一个巅峰,“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因此产生财政危机,“租调既减,国用不足”。后来李隆基上台后采取强力的“括户”措施,迫使地主豪强吐出了藏匿收纳的人口,这才有所谓的“开元盛世”。不过,那些被搜出来的逃户自己是宁愿当豪强佃户呢,还是给大唐朝当编户齐民呢?你猜?猜不出来?自己补习柳宗元《捕蛇者说》。

↑ 地主又不是传说中“为人民服务”的大善人,当然不会冒着被朝廷收拾的风险白白收留逃户,给地主当佃户、雇农,通常意味着把每年的劳动产出上交一半,而且往往还有不可避免的人身欺压存在(这取决于地主的个人品德节操,温和对待佃户、雇农的地主当然是存在的,强行霸占佃户女儿的“黄世仁”也不能一概而论说就不存在),但即使如此,古代劳动人民也觉得他们比大唐李官家和蔼可亲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1 21:37:05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后来的大清朝,出现了许多更详细论述逃户和土地兼并现象的文献,例如叶梦珠的《阅世篇》说:

“康熙元二三年间,石米至五六钱。而差役四岀,一佥赋长,立刻破家。里中小户有田三亩五亩者,役及毫厘,中人之产化为乌有。狡书贪吏,朋比作奸,图蠧虎差,追呼络绎。视南亩如畏途,相率以有田为戒矣。往往空书契劵求送搢绅,力拒坚郄并归大户,若将浼焉;不得已委而去之,逃避他乡。”

↑ 大清“康乾盛世”时代的官吏轻轻松松就能让家有三亩五亩田、中等收入的人家破产,于是拥有土地的农民纷纷主动把自己所有的田地送给地主,使自己变成佃户,靠地主的庇护逃避苛捐杂税。如果地主不肯接受,那农民只能选择逃亡去他乡隐姓埋名给人打短工。

论述所谓“土地兼并”现象最详细的古人著作是李调元(1734~1803,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任广东乡试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提督广东学政,官至直隶通永道。曾号称“四川四大才子”之一,据称为官清廉,死时一贫如洗,友人合资以葬)罢官回乡后写成的《卖田说》一文,收录于《童山文集》第十一卷:



考虑到你乎“斗地主”爱好者低下的古籍竖版字阅读能力(我一想起上次给你乎明粉发《神器谱》原文截图,明粉理直气壮说“我看不懂”,就想笑),手打全文如下:

卖田说

今人有买田者,则人必喜之、贺之;有卖田者,则人必鄙之、薄之;而蜀之俗,多卖己之田,而以其资佃人之田。何也?盖买田则田为己有,己为政,永久付之子孙;佃田则田为人有,人为政,予夺听之业主。然则人何乐乎卖己田,而佃人之田哉?客有王泽润者,实卖田以佃予田,余因问之。

客曰:“是有说也。予家曾祖父以来,置田不下千亩,而蜀俗好分,生子五人,而田各二百亩矣;子又生孙五人,而田各五十亩矣。孙又生孙五人,而田各十亩矣。计十亩之田,不足以食十口之家,又称贷而益之,犹可支也。吾邑地当孔道,征徭俱按粮加派。每十亩征银三分。每分加平三分三厘,则一钱矣。虽国课应完,犹可支也。【而官府每遇大役,则按粮令乡保加派,每钱加至一两,犹可支也。每岁加派十次、二十次不等,则叠至十两、二十两矣!凡遇过差,公馆、驿马、酒水、门包、长随、书吏、衙役、夫轿皆于是出】,而乡约又借官私派。故不如卖田。【业主虽与平分,佃者尚余小半】。终岁勤劳,撙节之外,积蓄栗豆花布;茅屋之中,畜养鸡鸭猪犬。冠婚丧祭,量力为之,尚有余财,买牛生犊,奚为而不乐也?”

余曰:“既有此乐,则余亦将卖田、佃田矣。”

客曰:“是又不然,君尝为达官,有直声,官犹待以礼也。租有家丁代完,粮差不敢追也。又例免差徭,里正不敢及门也。所冀者,须世世子孙读书做官耳!若一日无官,诚恐亦与我辈等也。”

客既去,予顾谓子孙曰:“小子识之,何可一日不读书也!”

=================================

↑ 简单概括就是,告老还乡的李调元发现老家四川的农民普遍倾向于把田地卖给大户,自己当佃农;李调元不解,就询问一个农民王泽润其中的缘由。王泽润告诉他:朝廷的法定税收表面上不重,如果只收法定正税,日子到也还能过的下去,但实际上地方官府会肆意摊牌加征,各种苛捐杂税都要从小农身上榨取;我卖掉田地之后,作为依附地主存在的佃户,就不再成为官府勒索的对象(贪官污吏要是再找上门来,有罩着我的东家帮我应付,大户人家特别是有科举功名的“缙绅地主”可不像小农那么好欺负);哪怕地主每年拿走我的一半收成,剩下的东西也足够我家过日子了,相对来说比作为自耕小农承受官府贪得无厌的胃口要强得多。李调元听了便说:“既然有这么多好处,干脆我也卖掉自己的田地吧。”王泽润对他说:“您完全没必要这样做。您和我们不一样,是退休老干部,而且在朝野素有声望,地方官员见到您总是以礼相待,胥吏收苛捐杂税时根本不敢惹到您的头上。不过,您这种特权依赖于官场功名,如果子孙后辈当不了官,恐怕确实有可能落得像我们这样的处境。”王泽润告辞后,李调元把刚才的对话讲给自家子孙听,告诫他们说:“你们这些小家伙懂了吗?赶紧给我读书(准备科举考试)去!”


综上所述,关于“土地兼并”的历史真相是:

1、产生“土地兼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朝廷对“自耕农”(编户齐民)的压榨,迫使他们“自愿”(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放弃土地所有权,沦为逃户/佃户/雇农/亡命山泽者/流寇,这才使得大量农田、人口被地主豪强所占据;

2、在古代劳动者看来,地主豪强不能算是特别面目可憎的形象,地主起码要比朝廷官吏更像人一点,百姓宁投地主豪强、不当朝廷编户才是历史上的常态;佃户哪怕把一半产出交给地主、忍受地主可能存在的欺压,也比作为编户齐民承受朝廷的苛捐杂税徭役强;而豪强庄园吸纳逃亡者,防止破坏性极强的流寇团体(可美名其曰“农民起义军”)形成,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3、改朝换代归根结底是朝廷权力不受制约,因而管不住自己的手,割韭菜割的太狠导致的,“土地兼并”不过是朝廷割韭菜的副产品,把它当成导致改朝换代的根本原因,把吸纳佃户、雇农的地主视为酿成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纯属颠倒黑白。


不是所有流亡者都能找到愿意接纳自己的地主。等到逃亡编户的数量远远超过天下地主豪强庄园能吸纳的范围时,他们就会自动演变为反贼(或者说起义军吧),税源枯竭丧失镇压能力的大一统王朝的末日也就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1 22:12:17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古代劳动者看来,地主豪强不能算是特别面目可憎的形象,地主起码要比朝廷官吏更像人一点,百姓宁投地主豪强、不当朝廷编户才是历史上的常态;佃户哪怕把一半产出交给地主、忍受地主可能存在的欺压,也比作为编户齐民承受朝廷的苛捐杂税徭役强;而豪强庄园吸纳逃亡者,防止破坏性极强的流寇团体(可美名其曰“农民起义军”)形成,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段话反映的是典型的东林党(儒家士绅)的历史观。历史上,凡是皇权较为强大的朝代,对农民的苛捐杂税都是较少的,正税的税率都是较低的。之所以出现农民负担重的情况,是因为地主和官僚本来就是一家人,他们勾连起来扭曲政策的执行,通过威逼利诱迫使农民“投献”。现在没有过去皇权的继承人了,但是今天的资产阶级继承了过去地主士绅欺上瞒下的地位,因此才会有这样鼓吹“地主稳定论”的“杰作”。

历史上,当出现“朝廷权力不受制约”的年代,尤其是被儒家士绅污蔑为暴君当政的年代(如洪武、成化、雍正),都是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的年代。相反,“政通人和”的年代基本上都是地主官僚勾结的年代,加速王朝的崩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1 22:33:35 |显示全部楼层
↑ 地主又不是传说中“为人民服务”的大善人,当然不会冒着被朝廷收拾的风险白白收留逃户,给地主当佃户、雇农,通常意味着把每年的劳动产出上交一半,而且往往还有不可避免的人身欺压存在(这取决于地主的个人品德节操,温和对待佃户、雇农的地主当然是存在的,强行霸占佃户女儿的“黄世仁”也不能一概而论说就不存在),但即使如此,古代劳动人民也觉得他们比大唐李官家和蔼可亲多了!


太典了,特别是最后一段。这是把所有问题都甩给了统治阶级?你地主阶级不属于统治阶级一部分嘛?皇上收刮的民脂民膏,你们一分没享受嘛?这是什么洗白的话语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1 22:41:54 |显示全部楼层
最搞笑的就是“评论由作者筛选后展示” 话都不敢让人说了,只敢放他们同类的话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发表于 2023-2-12 00:5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是奥地利学派信徒,热衷于论述自由市场的本意是好的,都是集权政府执行坏了。为了论证一切都是大政府的错,甚至能倒回封建王朝去跪舔他们自由市场的敌人地主。他这篇雄文就是在变相的说,“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邪恶的中国共产党和“公民”之间的矛盾,我们资本家没有剥削你们,我们小资没有吸你们血,都是中共指示我们干的!”真就什么阶级说什么话。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12 01:01:41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2 09:14:46 |显示全部楼层
PENCE17 发表于 2023-2-12 01:01
这文章继承了儒子儒孙们一贯的套路。

秦始皇为什么伟大,不仅是他统一了六国,更在于他“废封建、置郡县” ...

看到那些人捧地主臭脚都想笑,都21世纪了能不能稍微整点现代的玩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2 11:08:07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卫士 发表于 2023-2-11 22:12
"在古代劳动者看来,地主豪强不能算是特别面目可憎的形象,地主起码要比朝廷官吏更像人一点,百姓宁投地主 ...
现在没有过去皇权的继承人了,但是今天的资产阶级继承了过去地主士绅欺上瞒下的地位,因此才会有这样鼓吹“地主稳定论”的“杰作”。

正是过去地主士绅的地位利益和今天的资产阶级的地位利益一脉相承,使得他们思想有惊人的相似。正如一些人指出的,“儒家就是地主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就是资本家的儒家”。

点评

sxm  确实挺像  发表于 2023-2-12 11:56:16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12 12:31:04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并没有否认土地兼并→地主逃税→税收减少→赋税增加→社会不稳定,只是把土地兼并的锅甩给了朝廷。按他自己所说,朝廷正税不算很高,主要是地方官员私加摊派。可是官僚本身也是土地兼并的大户,地方官僚到底离朝廷更近还是离地主更近也不好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3:57 , Processed in 0.023706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