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53|回复: 5

中国官媒吁民众“算大账”理性看待医保改革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1 12: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俞聂 于 2023-2-21 12:11 编辑

转自:联合早报链接: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30221-1365266

----------------------------------------

在武汉、大连等地出现退休人员抗议医保改革事件后,中国官媒发文呼吁民众“算大账”、“算长远账”,理性看待医保改革。


《经济日报》星期二(2月2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理性看待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评论文章。


文章写道,有人认为,改革后划入个人医保账户里的资金减少,个人医保待遇下降了。事实上,此次改革并非简单地对个人账户金额做减法,而是把个人账户减少的“钱”加到了统筹基金的“大池子”中。


文章称,单从账面上看,个人账户新计入的钱的确变少了,但从整体来看,参保人普通门诊统筹的待遇会提高。不仅如此,改革后统筹基金的“池子”更大了,医保的互助共济作用显著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也变得更加充分。


文章称,中国在医保制度建立之初,为简化报销手续,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设立了个人账户,过去曾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新形势下,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缺乏社会互济性、在门诊保障方面的功能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凸显出来,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


文章写道,医疗保险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保险,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性质。把大家的钱放在一起,可以实现用大数法则化解社会群体的风险,更大范围满足公众医疗需求。算一笔“长远账”,大家都能从改革中受益。


文章最后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医保政策不断调整、完善,但普惠民众、托底民生始终是其不变的基调,让最有需要的人受益是改革的基本原则。参保人要理性看待改革,面对当前划入个人账户资金减少的情况,大家既要算小账,也要算大账;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相信在改革推进一段时间后,群众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4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部署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改革核心内容,是将原本划入个人账户的约一半资金转入统筹账户,用于建立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换言之,民众个人医保账户中的资金减少,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则增加。随着从去年底开始各地陆续推行新政,广州、武汉、大连等地都出现了退休人士聚集维权抗议个人账户资金减少的事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发表于 2023-2-22 13:11:38 |显示全部楼层
谭嗣同说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叫爱国
康有为说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叫“大旗”
所谓天之道者
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叫集体主义
以不足而奉有余
这叫无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发表于 2023-2-22 15:44:41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说一,我倒感觉方便了(大学生),过去我需要开发票去学校里面报销,现在只要用卡去医院里面消费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2 18:27:45 |显示全部楼层
Antediluvian 发表于 2023-2-22 13:11
谭嗣同说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
这叫爱国

正所谓“虱子多了不咬人”,无耻的事海了去,有司不在乎多这一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2-22 18:29:03 |显示全部楼层
汤铜 发表于 2023-2-22 15:44
有一说一,我倒感觉方便了(大学生),过去我需要开发票去学校里面报销,现在只要用卡去医院里面消费就可以 ...

如果是平常几乎不住院的职工视角,那就是可自由支配的个人账户的钱肉眼可见地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发表于 2023-2-22 20:09:20 |显示全部楼层
俞聂 发表于 2023-2-22 18:29
如果是平常几乎不住院的职工视角,那就是可自由支配的个人账户的钱肉眼可见地少了。 ...

实事求是的讲,那个钱还真就只有“肉眼可见”的作用,除了肉眼可见的作用外,真没什么意义。政策本身没什么太大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5:19 , Processed in 0.028172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