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96|回复: 23

对人口理论的补充以及鼓励生育政策的成本计算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4-30 13: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4-30 13:23 编辑

我在上一篇文章http://redchinacn.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028 ,大致分析了为什么工业化会造成生育率的下降。


但是这个文章有了最近几个月的进一步研究,感觉仍然是具有局限性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没有解释好两个问题:



首先,按照这个理论,生育在现代已经是一个完全亏本的“生意”了,那自然亏本的买卖没人做。因此,生育率就应该下降到零才对啊。但是现实中,哪怕是韩国,生育率是低于更替水平,但是并没有到零。



第二是,在中国最近五年的时间,工业化程度并没有突飞猛进,而分析三个成本,即重要生活资料,精力和教育的成本,后两个也没有突然暴涨。但是,出生人口却下降了一半,从峰值大越1700万,下降到900万,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按照之前的理论,这同样是没有得到解释的。



因此,一定有一个在成本消费机制以外的另一个影响生育率的机制。我下面的文章就基本上是在阐述这个机制,以及这个机制是如何跟中国本身的资本主义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的。



同时,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将会分析人口对于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实行什么政策,以及相关的成本核算。




1,核心家庭和文化消费



在井冈山卫士的分析里面提到了资本主义下核心家庭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作用:http://redchinacn.org/portal.php?mod=view&aid=50584 。大概意思是说,由于女性生育会打断雇佣劳动/生产劳动,让资本家不愿意给女性同工同酬,女性“回归家庭”、经济上更加依赖男性,相对于成为一个职业女性,就成了一个经济上更加被偏好的选项,并且宏观上,形成了人口再生产的机制。不过我这里打算做进一步的,逻辑上的分析。



核心家庭虽然是被资本主义利用的,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前资本主义”的,“前现代”的遗留。既然是前现代组织,那就有前现代的方法。按照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里面的说法,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是嵌入文化的。就是说,一对情侣之所以要组成家庭,不是因为要再生产劳动力,而是因为他们想要结婚,因为亲密关系,等等。也就是说,核心家庭的机制是反经济的。它不是以成本核算的形式来出现的,不是计算“生孩子有xxx成本......xxx年之后预期可以得到多少收益”,而是以消费的形式来出现的“我觉得有天伦之乐很好”“孩子是爱情的结晶”等等。



所以说,在我之前文章里面提到的“成本——收益分析”,里面的“收益”,除了传统的养儿防老以外,必须加上这种消费的“效用”。我之前在参考贝克尔的《家庭论》的时候倒是发现了这个观点,不过我当时认为生育的“消费”的作用在现代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现在看来意义是非常大的。



从消费的角度来分析,生育的“效用”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效用就是亲密关系。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是不可能完全的,孤独的生活的,那样一定会出心理问题。而人和人的关系,有多种层次,从陌生人到朋友,最后到亲密关系,也就是和父母,以及和伴侣的关系;这里的每一个关系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亲密关系是一个必需品。但是相对的来说,它又不是。没有这种亲密关系,人就会出心理问题,会感到很痛苦,但是如果没有吃喝,人马上会死;对衣服和居住地的需求,显然也是排在亲密关系的前面的。如果要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思维,对效用进行“排序”的话,亲密关系是一个比较靠前的需求,大概刚好在衣食住行这些真必需品的后一位。



正是因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正是核心家庭的这个特殊形式,才导致了,哪怕生育目前已经被证明是完全没有经济意义了,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仍然维持在1以上,而不是一个都不生。



另一方面是,通过核心家庭和亲密关系需求的模型,结合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能对“为什么最近出生率断崖式下降”有一个很合理的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4-30 13:25: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4-30 13:25 编辑

1,中国梦


我们首先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来思考。前面已经提到了,“组成核心家庭”是一个消费,目的是满足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但是,正如衣服会有品牌一样,一个消费品,特别是非食品这种真正的必需品的消费品,一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婚姻”也是如此。对于一个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文化可能是“上嫁下娶”,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还要叠加一个文化,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放任主义”,或者说“中国梦”。



在改革开放,资本主义复辟之后,中国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的社会契约”,劳动人民埋头苦干,接受资产阶级的统治,然后换取生活水平逐渐改良。不过,在微观上,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让整个国家都坐着资产阶级的“中国梦”。



这个梦是怎么体现的呢?不妨从一个小处入手。我这篇文章是讲生育率、家庭的,这里就会有一个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说,中国的评价体系对于中学生早恋是怎么看的?



可以看看知乎上面的问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8510267


处理亲密关系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的活动。而中国的特色的中学教育比工作制度更加依赖极长的学习时间,因此早恋怎么可能不降低成绩呢。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体制认为,必须要牺牲这种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来进行“教育”。但是,教育又是什么呢?教育真的是为了提升人力成本,有助于经济发展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我们都是上过学的,都知道中国的教育体系学的知识实际上非常浅薄,完全靠大量的偏难怪来刷人下去。中学的7-10-6式的作息,每周要花近90个小时,可以说其中至少50个小时都是在做无用功。


但是,这个系统很好的给学生灌输了这样一个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是这样说的:“你们只要吃的苦中苦,你们就可以上一个很不错的大学,然后就成为白领了。虽然实际上你们一周一半的学习时间都是毫无意义的,虽然你们对社会的贡献实际上远不如一个农民工,但是你们就是能靠着这种毫无意义的工作成为人上人”。


下面这个经典的标语,就体现了这个意识形态。学习知识不是为了以后给社会做贡献,而是要把社会的另一部分人踩下去。顺便说一下,因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踩人下去,学习的真正的社会功能,也就是学到知识,反而被忽视了。上面提的主要是中学,但是大学的问题更严重——对此,只需要查一下中国大学的QS排名就能看出来了。


刚刚的部分,是从早恋——教育的环节入手的。现在我们再从另一个环节来分析,就是结婚——买房。


买房这里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买房实际上也是一个成为人上人的活动。在2018年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里(http://www.stats.gov.cn/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0299.html),可以看到这样的统计结果:在进城农民工户中,购买住房的占19%,与上年持平。其中,购买商品房的占17.4%,与上年持平。租房居住的占61.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单位或雇主提供住房的占12.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注意,其中购买住房的,仅仅只有百分之19。大部分都是靠的租房和单位提供住房。不仅如此,在cpi调查里面,房租是进入cpi的,房价不会。在居民消费支出里面,“住房支出”同样也不包括买房和房贷。可见,表面看,买房是一个必需品,是“刚需”,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


买房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这里的逻辑是这样的:现代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工商业,依赖于特定的基础设施,并且互相之间的距离必须要短。但是,这种基础设施需要巨大的投资,目前也只能靠政府来做。因此,有这个基础设施的土地的供给是被政府控制的;而又有基础设施又有一些工商业产业链的地区就更加稀缺了。这种绝对的稀缺性,就让土地的所有者,能从上面的经济活动人员,不管是资本家还是工人,索要一定量的绝对地租。为了方便起见,就假设土地所有者能通过不管是房产增值还是房租的形式,拿到大约相当于当地GDP百分之10的收入。因此,买房,尤其是在大城市买房,其实就是参加这样的一个地产狂欢,让自己不再是一个打工的,而要成为有产阶级,成为能在土地资产上面分利的人。


上面两个现象,我所在的左群里面, 有两个金句,可以作一个概况:

“那些在高中跳楼的网左,一旦考上一个末流211,就一下子变成老保了”

“那些买房上车的,只要扛着房贷过了几年,马上就不抱怨了”


回到这个小节的最开始。“增长的社会契约”,究竟是什么。其实就是让中国的工人阶级自己都不认同自己,让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要是人上人,也就是资本家,或者起码得是现代小资产阶级,才行。由此,他们就做一个“阶级上升”的梦。这个梦里面,他们有必要从小好好学习,然后考上一个非常好的大学,然后上岸,去“大厂”(当然20年前可能是外企)上班,然后在自己的工作地,往往是大城市,买一个房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扯淡的。拥有大城市的一小块地产本身就是一个少数人才能有的特权;“大厂”的岗位,或者说现代小资产阶级的岗位,同样也是一个少数人的特权。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是少数人呢?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是人上人,而没有人去劳动呢?之所以前四十年,这个梦能做下去,说白了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农民(或者,用一个更贴切的词语,后备劳动力)。大量的农民进城了,替代了曾经的工人成为新的劳动者。由于大量的农民进城,“人上人”的坑位,一下子就变多了,这样,大量的幻想阶级上升的人,居然真能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


长期浸润在这个中国梦里面对人的思想不可能不产生影响。而这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婚恋观。前面提到,在“中国梦”的影响下,必须得起码是人上人才能视作“人”。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改开后三十年,或者说除了最近经济不好的年份以前,这种堪称庞氏骗局的中国梦,居然还真能实现。结果就是,结婚的人对对方的要求,虽然主要是女方对男方,就是“你得是人上人我才结婚”。要结婚得有说得过去的工作,得有房产,等等等等。但是正如上面的分析,这些财产实际上是起码是小资产阶级才有的。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法西斯”国家。这里的法西斯指的是墨索里尼也好,希特勒也好,都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内部搞阶级调和,并且把矛盾输出到国外,即让本国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变成外国人的人上人。现在的美欧日韩自然也是这样的。从内部来说,这就意味着不同阶级基本上是“各安其位”的,工人阶级认同自己现在的身份(当然,他们会自认为是中产阶级。但是这里的关键在于他们认同自己现在的身份,而不是某个更高一阶级的身份),这样结婚的要求就是可满足的,说得过去的。


在以前这是能实现的。但是现在,剩余劳动力已经接近耗竭,人上人的坑位就那么一点了。男女双方都嫌弃对方的条件不行,然后就干脆干耗着不结婚。但是不结婚,生育率就会下降;非婚生育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有什么福利,相对于婚生都是会有更多的障碍和成本的。此外这种过头的钻狗洞、阶级上升的思想会严重抬高教育成本,把它变成一个无底洞。不过教育成本在我之前的那篇文章已经提过了,就 不再赘述。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预测中国未来十年左右的人口出生数量。


中国未来10年进入父母行列的基本上是00后。这一代人的数量大概是一年1500万人。但是,由于人上人坑位不行了,可以预见结婚率会大幅度跳水。但是会跳水到什么程度呢


【泡沫破灭后的日本,谁承担了代价?国家失去精气神,比老龄化更加可怕。-哔哩哔哩】 https://b23.tv/Jh0dKgl


在这个视频里面,提到了日本的临时工的终身不婚率,大概能有百分之60。如果我们假设未来中国这一代人比例稍微好一点,不是百分之60的人不婚,而是百分之60的人结婚,那么一共就只有900万人结婚,或450万对。假如他们只生一到两个孩子,那么未来10年,出生人口的数量就会在450万到900万之间,并且会更加接近450万。因此一个合适的估计,可能是600万人左右。作为一个对比,美国的出生人口有360万人,并且每个季度都有大约25万人的新移民。人口问题将会是资本主义中国的一个沉重的负担,未来也会成为我们接手的一个沉重的遗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4-30 13:26:56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那个标语:
https://www.sohu.com/a/68762458_348773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4-30 13:28:21 |显示全部楼层
2.5,中国梦作为一个理论
这里插一个额外的话题。就是说,中国这种人口问题,某种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和封建时代不一样。封建时代是等级制的,每个阶级的不平等是明显的,但是也有各自的义务,封建主不能无限制的剥削农民,也不能无限制的追求权力。否则就是“天下大乱”了。

而资本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和“平等”,自由就是自由竞争的自由,平等就是表面上谁都能发财的平等。这样反过来,意味着“我有能力我才是精英,那么我想干什么都有理”,反而让资本家放弃了一切社会意识,政治意识,大量的积累财富,同时迅速激化社会矛盾。

这个视角来看,“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国的,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配套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要讲究有能力就有无限的特权,而教育恰好就是“能力”的培养的地方。因此家长无限制的投入教育,为的是那个无限制的人上人的特权。这个自然是不可能兑现的泡沫。只是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时期,大量的农民进城,无限制的劳动力可供剥削,这种意识形态确实是很有市场,短期来说也是确实可以兑现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了。另一方面是大资本太多,控制了整个市场。

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他们本质上是社会法西斯。这种自由放任式的思想早就没有了。而且历史上也从来没有渗透进入工人阶级。当然,像是19世纪法国就渗透进入了农民阶级,然后法国怎么被德国暴打的结果我们也都看到了。

某种程度上,生育率暴跌就是罗马帝国末世的体现。罗马帝国末期是奴隶主渗透了整个社会,没有公民愿意劳动了。现在也是没有人愿意劳动了,然后抓住一切机会指望阶级上升。最后由于成本过高加上“脱不下长衫”,缺乏下一代劳动力,整个社会进入破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4-30 13:29: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4-30 13:42 编辑

3,社会主义的人口问题


在第三段,我将会分析两个问题。首先,人口问题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为什么重要;然后,相关政策的成本将会有多少。



人口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可以从经济上进行解释,例如说人口多的规模经济;也可以从哲理上解释,例如说劳动力再生产是整个社会存续所必须的。但是,更急迫、更重要的问题,必须,只能从安全上解释,从政治上解释。一句话,社会主义必须要有能力生存下来。


首先,是经济的安全。这就是说,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产业链,必须相对的自给自足,才能生存下来。这个可以用经济学的逻辑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特点就在于个人对市场的极端的依赖,依靠市场获取收入,从市场购买产品等等。社会主义的特点,就是让个人团结起来,以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形式,来摆脱对市场的依赖;但是这个国家同时又会对国际市场产生依赖。因此,有必要追求相当的自给自足。可是,国际市场之所以形成,是因为规模经济。因此,如果要自给自足,同时又不影响生活水平,不影响生产力,就必须要有相当的规模,换言之,必须要有相当的人口。



这里以俄国作为例子。俄罗斯在资本主义复辟之后,俄国人民不是没有想过抵抗、重建社会主义。在1993年,共产党和民族主义者联合起来对叶利钦发难,虽然结果是叶利钦炮打白宫,但是反抗并没有停息。最后,究竟矛盾是怎么压下去的呢?靠的是石油繁荣,而石油繁荣的原因是有庞大人口的中国的工业化给了石油市场很大的需求。换言之,由于没法相对自给自足,俄罗斯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已经寄托在另一个国家的身上了。



或者以委内瑞拉为例子。委内瑞拉只有三千万人。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工业没法自给自足,然后就没法应对美国封锁;或者以尼泊尔为例子,国小人少,很难在印度和中国和挤压下生存,最后就算左翼上台,连土改都做不成。或者以智利为例。又或者以朝鲜为例,等等等等。



某种程度上,苏联自身也是人口困局的影响。美国体系下,西欧、北美、日韩、东南亚和拉美(拉美和东南亚作为新殖民地而存在),有超过10亿人,而苏联只有3亿人口。现代经济学家总是喜欢说“计划经济缺乏创新能力”,却忘了美国冷战的时候同样也是军重工业为主,“创新”的是日本人而不是美国人。如果苏联也有一个“日本”,那结果恐怕是大不相同的。




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国际政治。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压力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同时也是军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的政权必须要遵守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国际政策,即一方面尽可能的增加自己的“权力”(power,或者说力量),同时尽可能避免陷入包围网(过度扩张让所有列强都联合起来了)。而力量的根本在于经济力量。经济力量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形容:经济力量=人口x劳动生产率。数学化、公式化的描述,就是社会主义的国际政策必然是经济力量的最大化,而这意味着人口的最大化和技术的最大化



所以说,有的人说自动化技术会降低人口的意义,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说,我们只需要10的经济力量,原本 的公式的后面是“2x5”,即2的人口和5的生产率。现在生产率从“5”变成了“10”,那自然人口从2降低到1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的目标函数是“经济力量”的最大化,因此我们不仅仅不能让人口下降到1,反而必须要维持在2,甚至有必要的话增加到3,让总的力量达到3x10=30


此外,仔细分析上面的公式。劳动生产率显然取决于两个因素,那就是1,有没有开发出一个先进的技术;以及2,这个技术有没有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形式,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或者我们可以再拆分这个公式,变成“力量=人口x技术x投资”。


这三个要素里面,显然人口是最关键的变量。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快。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是GDP的三倍左右,因此假如净投资达到百分之35,或者说现在中国的水平,资本存量就能以每年百分之10的速度增长。但是,设备是需要人来操作的。等到所有的农民都进了城,除了替换旧设备、添设使用新技术的设备、增加给新增劳动力的设备以外的投资都是无效的。可以说,投资这个变量,会很快到达最大值,而且这个最大值也是人口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技术的问题在于技术是会扩散的,一个落后国家在技术上,总是能比他们的对手进步更快。因此,真正的瓶颈,其实恰好就是人口。一个人口极其庞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大规模投资和借助扩散的技术,形成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但反过来,如果我们自己维持人口大国的地位和生产能力,就“攻守之势异也”了。




总的来说,由于经济上要对国际市场去依附的原因,由于国际政治和军事外交的要求,人口是极端重要的。它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安全问题,是一个生存问题。大概的说,如果未来的中国的人口的比例、劳动力的比例在全世界的占比能稳定,那么安全是得以保障的。换算为具体的数字,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生人口有必要稳定在略高于2000万新生儿的水平。在下面,我会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以及相关的开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23-4-30 13:31:5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80135117 于 2023-4-30 13:33 编辑

首先,之前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未来的十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大概只有600万人。不过这不是结束,假设社会主义革命是2040年代的事情,那时候的父母,就是今天出生的人。而他们的数量只有1000万而不是1500万。所以说,传统的,核心家庭模式下的出生人口,就只有400万了,或者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我们必须用钱砸出2000万新生儿——他们的支出只能由公共机构负担


在上一篇文章里面,我提到了精力成本、教育成本,以及生活资料成本。这里将会对它们进行计算。


这里提一下,之前网上疯传(红中网也有转发但是我没找到)的梁建章写的育儿成本计算,https://finance.sina.com.cn/review/jcgc/2022-02-22/doc-imcwiwss2222473.shtml,实际上是极端粗糙的。这个报告,实际上就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儿童的养育开支=家庭平均开支=人均可支配支出,然后乘上18年或者20年。这实际上严重高估了育儿成本。


首先是教育成本。不过,好消息是,教育成本并不会造成巨大的负担。通过大幅度扩大学校等公共教育机构的权力,能实现不花钱把教育搞好。目前养孩子是一个兼职。所以说干的好坏没法分辨,但是更关键的是成本控制没法做。这里的主要政策是延长学校食堂的服务时间,把早饭、晚饭和周末都包括进来;增加校服的数量,满足服装需求;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提供场地,用来搞课外活动;学生在学校写完作业;等等。这样一方面是降低了父母的负担,但是另一方面,国家也就控制了所有教育服务。这样就是家长想要内卷也没有办法。


当然,如果仅仅是教育被国有化,但是教育不是平等的,那么内卷是无法根除的。我这里提一个非常激进的方案:我建议取消所有大学和高中,然后变成职业高中和技术学院。这里的逻辑是,重要的不是学校,而是教师和生源。这样激烈的改革后,师资、教授和生源被完全打乱,因此不同的学校变成了一个起跑线了。但是同时,由于教授们并没有消失,所以说这么做并不会真正影响到科研和教学。但是,结果将会是教育通过一种激进的手段,变得平等化了。


没有内卷,教育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可以说,目前特色的那4万亿教育经费已经可以覆盖了。



然后,我们再来计算生活资料的成本成本。


首先,伙食费。按照2022年的居民平均支出的数据,一个人一年9000(全国平均是7400,但是城镇是9000)来算,这是目前的食品支出的数据。20年的总和是18万;其实可以压缩一点,考虑到儿童的伙食费没那么贵;因此可以记作14万。


然后,是书本、文化产品费用,这些目前已经包括在现在的教育支出了,就忽略不计。


下一个是住宿费。由于土地都是国家的手里,而且实际上这部分不会影响到土地财政。因此只算建安成本。儿童间一般10-15平米。按照建安成本300013平米来算,一个人一共是4万。(这里住宿额外提一下。这需要住房制度的改变。我的想法是,可能在例如说登记的结婚对象分配房子的时候,旁边额外安排好几个独立的小房间,在生孩子之前他们没有使用权,但是生了就有了。形象的说法就是,例如说一个公寓,每个夫妻能分50平的房子,然后旁边有几个15平的房子空着没人;等他们生了孩子,这个小房子的使用权就给了这对夫妻。)


其他的杂费。例如说服装、电子设备、家具等等。


https://item.jd.com/10068236705778.html 复式床(就是中学宿舍那种下面书桌上面睡觉的床)大概是3000人民币。便宜的有1500。家具也是要换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435827 这里面家具很多,但是其中很多是不需要的,像是沙发和茶几。所以说简化一下,大概只需要1万。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77339594687029187.html 服装,就算200一套,一年换几套也就1000了;总计是2万。

然后考虑电子设备。按三年一换,一套3000的话,也就1000。总计两万


其他的真没啥了。然后可能就零用钱?按照200一个星期来算,一年11000。这个貌似是最多的。但是其实零用钱是包含了伙食费的。所以说实际上按2000一年来算。总计又是4万。


那一共其实才14+4+1+2+4=21万。这就是总共的开支了


这样算下来每年支出是一万一左右。和全国人均支出来算,主要的减少项目是:居住支出6000;通信支出3000,文教支出2500,医疗1000(砍了一半),其他500;其实这些减少都很合理。这样就只剩下一万一了。最多加上建安成本(但是其实不是,因为房子空出来了还是可以住人的)。那也就1.2万。


这些本质上是效率的提升(居住缺了地租,文教被教育改革覆盖,通信支出则是儿童本身需要不多)



最后,我们来讨论精力成本。


因为抚养成了国家的事情,我们假设,父母可以完全不管孩子怎么长大(或者说,只管陪伴就行,不用操心),那就只需要计算:1,怀孕的补贴;2,托儿所是目前还没有的,因此需要计算成本。托儿所大概是一比五的师生比,那就算做0.2倍工资一个孩子。那就干脆按5年算好了(因为幼儿园也是不够的),总计算作6万。然后怀孕的补贴不妨按5万来算,一共又是11万。


精力成本、生活资料成本、教育成本加起来,一共是32万。而我们的目标是2000万新生儿。然后乘数就是6.5万亿。往多了算大概是10万亿。大概是GDP百分之8左右。


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有化私有财产之后,财政大概能达到GDP的百分之50往上。因此这个负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4-30 13:59:52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设想很有意义。催更催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4-30 15:59:17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值得细读与详尽分析的文章,可以直接考虑编入往后的红中网文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4-30 22:38:4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激活 于 2023-4-30 22:40 编辑

楼主你认为核心国家之所以能维持一定的生育率(没有降到0)是因为它们的社会相对稳定,核心国家们不需要也不存在x国梦,这就让年轻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没那么大,属于有就行或者说有爱就行。但中国有中国梦,这影响了一批年轻人,他们成为父母后又影响了自己的孩子,同时2000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时期,让中国梦更加具有说服力。可经济一旦下滑,曾经的中国梦变成白日梦,人民的经济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被中国梦意识形态影响的人们(父母辈可能是“黄金时代”的受益者),开始发现自己能选择的配偶没有一个能实现这个梦,那么自然就选择不结婚,这就导致了生育率下降。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核心国家能维持生育率,而失败国家同样也能维持生育率,一方是人家没有给人民画大饼,不存在“增长的契约”,另一方则是不用画,本身条件就够好了。

我认为中国依靠社会主义也一样能走到今天这种生活条件,不过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但一定是更加公平和平顺。现在中国出现的种种情况就是当年中特自己种下的恶果,特别是“增长的契约” 2000年左右的黄金时期冲昏了它们的头脑,让它们以为这样的日子真能维持千年万年,还持续用中国梦的意识形态来影响人们,实际上也确实成功了一段时间,人们真的相信了“人人都是人上人”。 但没想到形势变得那么快,一时间增长的数额达不到以往的高度,似乎无法同时满足工人的需求又保证资本家的利润率,中国梦这个意识形态就出现了裂痕,未来估计会越来越大。而这个中特唯一的合法性都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反抗就不可避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23-4-30 23:06:52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作者的深入思考与长篇讨论文章。

提几个问题供探讨:
1 每年新生2000万,按人均预期寿命80岁算,远期人口就是16亿,中国环境是否能承受?中国领土面积、气候条件与美国相当,而各种自然资源不如美国。似乎长远人口规模调整到与美国相当或略少比较合适。

2 如果未来社会主义仍然追求经济力量最大化,那么与历史社会主义有什么差别?还怎么缩短劳动时间、逐步消灭脑体分工?

3 未来推翻世界资本主义,不靠社会主义赢得经济竞赛,而靠中国退出世界市场后瓦解国际资本主义分工+世界资本主义自身矛盾

4 在世界资本主义灭亡前,保证过渡中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也不需要经济力量最大化,靠全民皆兵+核威慑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3:37 , Processed in 0.086913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