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59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现实的一些认识——浅析中国的国企和帝国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03:14: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原本我是设想专门分析帝国主义的,但是发现,对于国企这种复杂的资本形式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才有助于我们看清中国的整个全球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作用,从而为我们的现实斗争找到突破点,提供一些思路。另外,本文不过是博文一篇,所以分析的不是很详细,只能说提出一些观点,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央企和国企



    国企可以分为两类,中央国企(简称央企)和地方国企。这两者是不同的,往往很多人说起国企垄断实际上只是指的央企的国家垄断。


    那么央企有哪些呢,名单我就不列了,网上可以搜到。简单的说,都是国家垄断必须控制的基础资源、能源、交通、军工、航天等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保证了国家稳定,保证了国家机器的稳固(对内和对外),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或者说是工业帝国,后面会详细分析)在劳动力再生产上的廉价。要知道,劳动力廉价本身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达到劳动力再生产也廉价,就不简单了。衣、食、住、行这些“刚需”实际上就是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在中国,对于在工厂打工的新工人,这些刚需的价格基本上是很低廉的。其中衣服就不用说了,中国每年生产的服装已经严重过剩了,普通人只要不买名牌,买衣服的花费并不高;其次是食物,虽然近些年中粮对价格控制有些失控,但是总体来说,普通人要想吃饱肚子干活,问题都不大;看起来成本比较高的就是住房,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在制造工厂里的新工人又完全不是问题,因为一般都会包吃住(富士康虽然例外了,但是也有补贴);最后是行,大多数城市的城市交通与其他国家处于差不多水平,而中国铁路客运的多年价格浮动很小(尤其是绿皮车),安全事故少,就完全是中国的优势。这些,对比印度,就会发现中国的劳动力再生产优势太明显了。

    总而言之,央企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今天中国劳动力的再生产,可以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甚至可以出现“负工资”——“欠薪”现象。因此有人感叹“一个美国或者欧洲或者日本的资本家,投资在中国,开工厂生产,然后把生产出来的产品运回去销售,利润居然比直接在本地生产还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且这种制造业的优势很难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不是劳动力的实际工资的提升)而再次转移出去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譬如中国相比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差异并不很严重,所以,即使沿海劳动力价格上升,也可以轻松的转移到内地城市)。关于这部分,我不再做更详细的分析,大家可以看这篇微博:体制的优势——中华区经济成功的真正原因(http://weibo.com/1740924574/zfeOIwuoZ),我基本认可其中对央企作用的分析。

    当然,央企作为国家垄断的超级资本,他本身当然也要赚取利润,而且是超额利润。虽然普遍来说,中国的央企雇佣员工的规模都比国内外同利润水平的企业要大,但是,央企内部复杂的生产关系,就保证了央企高管的收入。这一点上,央企跟一般的地方国企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较为详细分析一下国企内部的生产关系。



二、国企的改制与国企的生产关系



    去年,我去通钢,听到一个工人总结国企改制,说的特别好,既准确又通俗易懂:国企改制,就是让原来工厂的主人变成工厂的奴隶,让原来的公仆变成工厂的主人。那么具体国企改制改成了什么样子?那些破产的,私有化的,自不用说,工人买断下岗,国有资产被糟蹋干净了,只肥了那些贪官。其他保留下来的国企,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等级差别极大,对工人剥削的比私企还严重的形式。

    首先,说国企的内部管理。国企的内部管理保留了不少原先的管理形式。分两方面,一方面,国企还保留了一部分员工福利,过年过节发些东西,组织员工活动(现在一部分以白领为主的私企也有),工会也做做社区居委会都能干的事等等。但是,另外一方面,国企里工人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有很严苛的管理制度,可以随意让工人下岗。在这里,管理制度和下岗是联系在一起的,譬如一些铁路客运段的职工管理制度里就有这样的内容:服务必须做到XXX,否则下岗X天。私企的工人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去要求非法用工的补偿(虽然大多数都不会有结果),而国企工人对这样的管理制度和不给加班工资的企业行为则完全没机会去要求补偿,根本不会被受理。当年通钢的工人之所以会有那么激烈的行动,主要就是因为死者一直不离口的两个字:下岗。而这一切,都是以改制为名义的。很多人可能以为改制就是那么一下子,其实不是,对于保留下来的国企,可以说一直在改制,几年就说改制一次,频繁的时候年年都改制。改的结果就是让原来工厂的主人变成工厂的奴隶,让原来的公仆变成工厂的主人。

    其次,再说一下国企中一个最特别,也最恶劣的现象:劳务派遣。现在国企里,一线工人只有少部分是原来的工人,大量从事一线工作的都是临时工、派遣工。他们从事着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却拿着最低的工资,同时他们的工资也不会被统计在国企员工平均工资里。另外,前面说的国企福利,他们也基本不能享受。象电力企业,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电工群体。建筑行业更是如此,建筑项目都是层层转包,工作在一线的,都是各包工队的农民工。而且,这种劳务派遣,与一般制造业的转包行为不一样,后者还可以说是一种产业链的自由形式,而前者就完全是为了压低劳动力成本,同时分化瓦解工人,形成劳务工与正式工之间的对立。关于劳务派遣制度以及相关的工人斗争的特点,我就不详细讨论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这样下来,国企的生产关系就变得等级差别特别大,其剥削是最严重的。

    所以国企工人的斗争也很激烈。下岗买断工人在斗争、退休工人在斗争、在岗工人在斗争、派遣工人也在斗争,而且彼此渐渐联合起来,斗争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基本上可以实现互相配合。最近这两天大庆油田的下岗工人又组织起来斗争了。这种斗争可以解决暂时的一些问题,但根本性的矛盾依然存在。而对方对待退休工人和下岗工人的战术就是耗时间,耗到退休工人都去世了,耗到下岗工人到退休年龄了,这种斗争的烈度自然就下去了。也因此,国企工人的斗争主力越来越偏向在岗工人和劳务派遣工人。总的来说,这种斗争要想取得根本性的胜利,是几乎不可能的。改制之初,国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一种政策,必然不会允许走回头路的,而且这关键是为中国培育资产阶级,所以,国企工人的斗争敌人实际上是整个国家机器,当然基本不可能胜利。而随着改制的深入,国企,尤其是央企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这个国家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石,国企工人的敌人变成了全球帝国主义体系(这点非常重要,这关乎中国在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更加不可能胜利。通钢工人的斗争性质就介乎这两者之间。

    这样的国企,其实很难将其定位为民族资本,实际上在今天中国,也不存在什么民族资本的概念,所以同样,也不存在什么官僚买办资本的概念,只有资本的大小。因为民族资本,只是由于民主革命未完成,因而整个民族国家还存在一个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的需要,而中国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腐朽的程度了。中国经历过最彻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又经历了30年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建设,如果说今天中国还需要发展资本主义,那是无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毛主席时代的工业化。既然不存在民族资本,也就不存在官僚买办资本,因为这这两者是在资本形式上是对立的:一个发展民族国家的资本主义,一个阻碍前者的发展。那么,今天中国的资本主义特性是什么呢?这需要分析中国今天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3-3-8 03:16:42 |只看该作者
三、中国在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作用



    在分析中国在帝国主义体系中的作用前,我们有必要简要的分析一下,今天帝国主义的特点,实际上是要分析今天的垄断资本的特点。不同于列宁时代的垄断资本,那个时代,垄断资本的特点是国家垄断,从而在世界各地建立和争夺殖民地以便资本输出。今天的垄断资本都是跨国资本,所以垄断的规模扩大到了全球,是全球垄断,同时全球竞争。资本无国界,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展示。全球寻找最低廉的能源、原材料,寻找最低廉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生产出产品再销往全球,即资本的全球化(以前的资本时代,也有过全球化,但是无论是资本的规模,还是分工的复杂,都完全不能与现在相比)。由于垄断资本在全球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所以垄断资本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之间的竞争也处于内部,即,在全球的不平衡,在全球的竞争。国界在资本面前已经不重要了,譬如,在中国的资本,大多数你很难界定其来源。中国号称制造业大国,但是沿海的制造业资本,大多不是中国的资本。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我们熟悉的新浪、搜狐、百度,都不是什么国内资本,他们只是在国内进行生产的资本。简单的说,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他自身已经消灭了民族国家了,虽然其还需要用民族国家来统治无产阶级,也同时需要民族国家来组织劳动力进行生产。

    所以,列宁对他那个时代帝国主义的论断已经不适用于今天。今天全球只有一个帝国主义,或者说是帝国主义体系。这个帝国主义体系也不是当年列宁批判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因为帝国主义体系内部发展极不均衡,存在严重的斗争(这方面我就不展开论述了,今天太多对资本全球化的分析都证明了这点)。关于这个体系,我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列宁时代各国的帝国主义,就好像几棵大树,各有各的根系,也就是工人阶级。这些大树有高有矮,成长的不均衡。而现在,则是这些大树全都连接在了一起,变成了一颗巨树。巨树有很多枝桠,枝桠也许是从原来的大树演变而来的,也许是原来大树的枝条重新组合而成的,但是会比原本单独的大树更粗大。这些枝桠共用一个根系,同时,彼此之间互相争夺对根系营养的掠夺。

    我们知道资本就其增值方式主要有两类,职能资本与金融资本(虽然可能形式上是融合的)。前者的增值过程,需要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有严密的公式,我就不列举了),后者只是资本到资本。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形式上是长合在一起的,我也不详细讨论了。只说一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职能资本,这是很显然的道理,没有实物生产,金融资本就无从增值。但是同时,今天统治全球的却是金融资本,这也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这个体系中,中国,或者说中国这个民族国家的国家机器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基于前面我对中国的央企的分析,其作用就是让中国成为全球工业生产的中心,即职能资本的生产主要在中国完成。同时,作为这个体系的划分,美国那个国家机器主要作用是集中全球的金融资本。这样,这个全球帝国主义体系,就由两个最重要,彼此之间又相护依赖的帝国构成:作为工业帝国的中国和作为金融帝国的美国,这个构成,在08年金融危机后可以越发明显看出来。当然,在中国的资本也有金融资本,而且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光是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还有为工业生产扩大需求(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进一步逼迫农民工成为彻底的无产阶级,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劳动力等等。同样,其他国家也有工业资本,但是这都不影响这个帝国主义体系的基本结构。

    今天全球帝国主义体系的这种结构与特点,与列宁时代的也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列宁时代对于帝国主义的很多观点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现实了,譬如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当然今天美帝还在打仗,但是大国之间几乎不可能有战争,尤其是核大国之间,而中国也基本没有对其他国家动武的打算(所以即使今天中国军费开支很高,但是仍然没有超过维稳的开支)。同时,这个体系里是否还存在中心和外围也是值得探讨的,譬如,在中国的很多资本,当然也有其他国家的一些资本都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但是你很难说开曼群岛在这个体系里占据一个较中心的地位,甚至完全没有地位,因为它仅仅是一个避税的天堂。也许把中心与外围换成顶端与末端是合适的。总而言之,我们很多关于帝国主义的既有经验,可能都需要重新审视,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重点仅仅在于提出这个观点,并且根据目前对这个结构的特点,提出现实斗争的一些推论,供所有有志于现实的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的同志探讨。

    这个体系在结构上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代表其不腐朽,以及存在根本性的矛盾。这个根本性矛盾就是职能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矛盾,通俗的说,就是金融资本自身的发展趋势其实是要毁灭掉职能资本的,因为它必须从职能资本中瓜分剩余价值。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危机就是这个矛盾的一个集中表现。另外,这一两年,对央企的私有化的争论,也是这个矛盾的一个体现。央企自身的作用,我前面已经分析了,是为保证用低廉的成本进行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而杜建国打断佐利克发言,其目的也是为了保障这个,当然同时,佐利克代表的是金融资本的本能。因此可以说,这个体系其实存在结构性矛盾,帝国主义发展到这个阶段,再也不会象以前的帝国主义那样还可以通过战争去转化矛盾。这个体系最终的结果,会是整个体系的崩溃,从而开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革命。所以,中国应对08年危机的作为,实际上就是为了拯救这个体系,当然也是拯救资本主义,而其结果是表面上拯救了危机,实际上是把危机推向了更深更广的层次。这个体系未来会如何发展、危机如何表现,我就不做具体分析了,我只想具体分析今天我们现实斗争的突破点在哪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3-3-8 03:18:13 |只看该作者
四、我们斗争的突破点



    所谓寻找斗争突破点,就好像列宁时代寻找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突破,毛主席革命时寻找资本统治薄弱的农村突破。我们今天要找的是,在中国这个现实环境下,资本统治薄弱的地方。

    正象前面说的,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革命。而资本的全球化,以及资本全球化下建立起的工业生产中心:中国,也就同样在资本的作用下,培养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无产阶级。因此,中国无疑是整个帝国主义体系中无产阶级力量最强大的地方。同时,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打击,是最直接的促使整个帝国主义体系崩溃的方式,同时也是成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物质保证。

    那么具体到中国,还是要找更准确的突破点。是国企吗?国企,尤其是央企,是不行的。那是为帝国主义工业生产保驾护航的,工人的斗争是与全球垄断资本直接对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工厂也不行,因为那里不仅是职能资本,而且也是在中国的金融资本最集中的地区。

    其实,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和短缺(当然本质原因还是工人觉着工资低),很多工厂选择将工厂迁移到内地城市,譬如,富士康在成都、山西都搞了分厂,三星落户西安等等。迁移到这些地方,有几个好处:首先,当然是劳动力价格相对沿海地区低廉;其次,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也相对低廉,尤其工厂往往要包工人吃住;第三,劳动力流动不那么快,虽然对资本而言,劳动力流动越快,劳动力成本就越低,但是对于有一定规模,订单相对稳定的工厂而言,过于快速的劳动力流动,对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大的;最后,可以享受更多的地方政策优惠。这是对资本而言。对工人而言呢。首先,当然是工人流动性慢,自然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工人队伍,有利于工人自组织起来。其次,这里在地域上离国企老工人也近很多,国企工人的后代,即工二代或者工三代也更愿意再这里工作。同时,这里还会有从国企改制当中退出来的资本,这有利于跟国企工人的联合。最后,这里的金融资本相对弱小。

    因而,我个人认为,内地大中城市的新兴工业区,或者开发区之类的,可能会是资本统治相对薄弱,工人力量相对强的地区。譬如,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厂,工人力量太小,只能进行个体的、消极的斗争,所以出现十几连跳。而一到山西,马上出现千人规模的骚乱,也许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过,这个突破点,只是我个人基于一些表面的观察和一些逻辑推理得出的判断,并不严谨,还需要详细的调查来验证。

    总而言之,中国目前既不是帝国主义,也不是帝国主义化(从外围或准外围到中心),更不是什么被新殖民主义统治,而是全球帝国主义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与民族国家相关的观点,都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譬如这两年在中国崭露头角的工业党,看起来有些像民族主义,但实际上完全没有关系。而今天我们要搞的革命,只有社会主义革命,而且是世界革命,必须从这个高度看待今天我们的革命斗争。从这个观点下出发,才有利于我们找到现实斗争的途径,找到促使整个帝国主义体系崩溃的动力,找到斗争的突破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13-3-8 04:01:07 |只看该作者
这时宣武同志又一篇结合现实斗争的、高水平的理论文章,很值得同志们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3-3-8 06:12: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翔五洲 于 2013-3-8 07:45 编辑

这是一篇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性文章,为我们革命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开了一个好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建议置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6#
发表于 2013-3-8 13:54:15 |只看该作者
尚德就是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但是从这类事实中,引出“你很难说开曼群岛在这个体系里占据一个较中心的地位,甚至完全没有地位,因为它仅仅是一个避税天堂”的说法,得出“也许把中心与外围换成顶端与末端更合适”的结论,就歪曲了“依附理论”有关“中心与外围”概念的基本逻辑关系和核心内涵。

跨国公司在资本全球化体系中所处的“中心”地位,不是由公司注册属地、而是由资本理论最终流向哪里来决定的。

很困惑,作者似乎起点很高的文章,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期待给个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7#
发表于 2013-3-8 13:56:40 |只看该作者
勘误:……而是由资本利润最终流向哪里来决定的。

ps:为何突然没有编辑功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3-3-8 20:32:15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很好,不过最后他得出结论:似乎又必须找薄弱环节,这未必是一定的,其实在发达国家也可以发生并完成革命,比如十月革命时的西欧,马克思就设想在这里最先发生革命的,不过是因为社会民主党的背叛而失败,但是这不是说明中心不能开花的必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3-3-8 22:08:16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从论坛转来的。所以要编辑需要都论坛那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3-3-8 22:10:14 |只看该作者
李宪源同志的批评值得宣武同志重视。我读到开曼公司那里也有些疑惑,没有太在意。原来宣武同志是把公司注册地当作该地是否中心、外围的标准了。显然是不正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13:01 , Processed in 0.030201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