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轨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一点见解 —— 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知识产权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23-5-18 04:43:07 |只看该作者
知识产权在现权,阶段的国际社会,还是有一定在意义。但是应该实行社会主义国内的专利权豁免,只对国外实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2#
发表于 2023-5-18 13:47:50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3-5-17 23:25
从生态可持续性角度,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追求经济增长,甚至可能要有计划地实施经济负增长,自然也 ...


问题1应该增加一点:
1.1、什么叫“资本增殖”?剥削剩余价值是经典的“资本增殖”,但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普及,是否也构成“资本增殖”?如否,那该如何称呼?

问题2也应该再细化:
2.1、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演进,是否能像资本主义诞生时那样,先有经济基础的萌芽(而非天马行空的设计),再临门一脚敲碎上层建筑?
2.1.1、如2.1为是,则“萌芽”的产生、发芽、成长、成熟各将呈现什么样式?社会将各呈现什么所有制形态?
2.1.2、如2.1为是,则从哪个时间点开始,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某个阶段,生产资料既有公有模式又有私有模式,这个阶段是否一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2、社会主义是否必定跟计划经济挂钩?
2.2.1、如2.2为否,则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能存在商业?如何核算不同岗位的劳动产出?

社会主义是过日子,不是搞苦修。生产过剩要设法避免,但追求经济增长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并不冲突。对于生态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研发不损害、少损害生态的技术来避免,这才是发展。搞负增长是开倒车,不是发展。
这里是御坂社——我们通过御坂网络将成员们联结起来,共同对抗失控的力量和学园都市的黑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3#
发表于 2023-5-18 14:32:52 |只看该作者
御坂社_电波塔 发表于 2023-5-18 13:47
问题1应该增加一点:
1.1、什么叫“资本增殖”?剥削剩余价值是经典的“资本增殖”,但社会主义下生产资 ...

学点马克思主义(三十八)—— 资本主义和全球环境危机
http://www.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49
为什么在经济增长率为正的条件下,很难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呢?按照主流论述,只要技术进步的速度足够快,从而每单位经济产值的环境影响强度下降,即使经济快速增长,仍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是,要采用新技术,必须采用新的机器设备,还要建设新的厂房和办公楼,建设具有节能减排功能的住宅等。要用新的建筑物和设备来代替旧的建筑物和设备,需要时间。一个社会每年只可能淘汰和报废少量的旧设备和旧建筑。


假设一个社会每年淘汰和报废5%的旧设备和旧建筑,再假设这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为3%,因而每年需要相当于原有设备和建筑量3%的新设备和新建筑。这样,为了替代被淘汰和报废的设备和建筑以及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这个社会一共需要建设相当于原有设备和建筑量8%的新设备和新建筑。再做一个很乐观的假设,假设新设备和新建筑与旧设备和旧建筑相比可以将每单位经济产值的环境影响强度减少50%。但是,就整个社会来说,因为仅在8%的设备和建筑上采用了新技术,其它原有设备和建筑仍然在使用旧技术,整个社会的每单位经济产值的环境影响强度仅减少了50% * 8% = 4%。与此同时,经济总产值增加了3%,所以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仅下降了1%。


在现实经济中,是很难做到将所有的新设备和新建筑的环境影响强度都平均减少50%的。就二氧化碳排放来说,这相当于要求世界上所有的新电厂都立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比较现实一点,如果假设新设备和新建筑与旧设备和旧建筑相比可以将每单位经济产值的环境影响强度减少25%,仍然假设每年淘汰和报废5%的旧设备和旧建筑,那么,在经济增长率为3%的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每单位经济产值的环境影响强度将减少25% * 8% = 2%。与此同时,经济总产值增加了3%,所以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将会增加1%。


可见,即使采用很乐观的技术进步假设,经济增长率也至少要下降到3%以下,生态环境才可能有所改善;而在比较现实的技术进步假设下,只有在经济零增长的条件下,才可能逐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学点马克思主义(四十二)—— 社会主义与气候稳定
http://www.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41671
如果说,资本主义无法与零增长、负增长共存从而无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气候稳定,那么,能不能用某种形式的市场社会主义来代替资本主义呢?


历史上的市场社会主义实验,无论是南斯拉夫的所谓“工人自治”市场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的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最后结局都不是令人鼓舞的。这些历史经验表明,市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不论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起初是什么样子,市场竞争的规律必然导致不平等扩大的倾向,必然导致财富越来越集中到一个新生的资本家阶级手中。就气候稳定问题来说,只要市场还是一个经济中分配和交换的主要机制,无论这个经济中的企业是私人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或集体所有的,市场竞争都会迫使这些企业努力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从而带来威胁全球环境的经济增长。


这样,就只剩下一种经济制度还值得考虑,那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基础上的统一集中的计划经济。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以及一部分信奉市场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极其低效率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无法对现代经济有效运行所需要的大量经济信息做出合理的加工和处理,也无法给失去了私人财产的个人提供充分的激励。这种对历史社会主义经济的传统批评严重贬低了社会主义经济在实际上的效率水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以后的“学点马克思主义”中进一步探讨)。


但是,为了实现全球气候稳定的目的,问题不再是哪种经济制度能够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在于哪种经济制度在零增长、负增长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并且满足所有人口的基本需要。在这一方面,一种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以及统一集中计划基础上的经济制度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社会(通过国家)可以完全控制社会的剩余产品的使用。因此,只要为了实现气候稳定所需要的政治条件已经具备、全体人民(或者其中的绝大部分)已经自觉接受了气候稳定的目标,那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便拥有这样的经济手段,那就是不再把社会的剩余产品用于资本积累,而是可以用于各种对全社会有益的目的,包括大规模的环境改善工程以及用来发展全体人民的体力和智力的潜能。


统一集中的经济计划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优势,那就是,如果全社会要在短时期内为了实现一个明确的最优先的目标而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那么统一集中计划就是最有效的手段。很多气候稳定积极分子经常谈到,为了实现全球气候稳定,需要进入一种全球“气候紧急状态”,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样的动员,以便快速改变整个经济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殊不知,所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样的动员正是要通过统一集中的经济计划才能完成;而在和平条件下,这样的统一集中计划只能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能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在资本主义或者“市场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经济零增长或负增长必然导致失业率大幅度上升,从而无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相比之下,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表明,即使在很低的物质消费水平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仍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基本需要,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的发展准备了基本的前提。此外,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在保障城市人口长期充分就业方面也有着成功的经验。将来,如果建立起以生态可持续性为目标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只要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就可以将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好处转化为广大劳动者劳动时间的普遍缩短,而不是扩大物质消费或者造成劳动者的失业。


上面两篇文章能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二。


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未来社会主义政权的生产资料再生产与规模的扩大是资本增殖,但是这种资本增殖可控的且极其有限,它不能造成人的劳动时间的增长以及全球生态足迹的增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4:10 , Processed in 0.065119 second(s), 8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