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04|回复: 3

暮云愁:特色会走彻底私有化道路么?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8-13 08:41:22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会走彻底私有化道路么?

作者:暮云愁


新自由主义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国有经济,认为私有化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彻底私有化。中国的新自由主义者尤其认为特色国有企业是无主的资产,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明晰等问题,而以上问题又进一步导致低效率或无效率。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彻底私有化。那个特色会不会采纳新自由主义的主张,走彻底的私有化道路呢?个人认为新自由主义彻底私有化的观点是不符合特色利益的,特色也绝对不会对国企进行彻底私有化改革。
首先要对私有化问题做一个说明。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特色的国企虽然打着“公有制”、“国有”的名义,但其实际上已经成为官僚资产阶级的集体私有财产,私有化早已彻底完成。这种国企彻底私有化是特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特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完成也意味着国企私有化也彻底完成。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①必须拥有大量的有人身自由的但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就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②必须在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为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而要造就两个条件就需要一个原始积累的历史阶段。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不外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西方社会原始积累是通过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来实现,而特色原始积累则是剥夺原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实现的。特色原始积累基本完成的标志就是特色上台掌握国家政权。特色上台掌握国家政权意味着工人阶级失去了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也失去了拥有通过国家所掌握的大量物质生产资料的权利。工人阶级由于被剥夺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从而实现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实现特色的原始积累。虽然特色还打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旗号,国企已经变质成为官僚资产阶级的集体私有财产。也就是说,从特色掌握国家政权的那一刻开始原社会主义国企私有化已经基本完成,特色原始积累也基本完成。马克思评价说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特色的原始积累也不遑多让,而且更加恶劣:(1)特色原始积累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剥夺完全是历史的反动;(2)特色原始积累所剥夺的物质财富完全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后靠白手起家,战荒原,斗漠风,抗严寒,耐酷暑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工人阶级自己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到头来居然变成奴役自己的工具。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并不认可特色国企已经变成特色官僚资产阶级私产、特色国企已经彻底私有化的事实,仅仅将特色国企资本转化为个体私人资本称为私有化。本文出于为行文方便的考虑,仍然采用“私有化”的说法,但要明确其内涵:“私有化”指的是特色将特色国企这种集体私有资本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的行为;“彻底私有化”指的是特色将特色国企这种集体私有资本彻底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的行为,使得国企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主导地位。
从 “双轨制”到管理层收购、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特色在资本主义复辟过程中就没有停止过“私有化”的步伐,但特色绝不会对国企进行 “彻底私有化”,让其失去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如下:
(1)特色垄断资本实质上不是无主的财产,不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理论依据并不充分。
目前特色国内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国企,国企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国家性质。当国家属于特色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国企的性质。从国企内部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面复辟,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把持着经营管理权、分配权,无产阶级无权无地位,被迫贡献无偿劳动,为创造利润服务。也就是说,特色国企已经转化成为特色垄断资本,虽然表面上它还是归全民所有,但实质上它是一种集体私有资本,它属于整个官僚资产阶级集体所私有。它不是无主的资产,实质上并不存在“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特色已经成功地将原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彻底私有化,使之成为特色国企-----特色垄断资产阶级的囊中之物。只不过特色还披着“公有制”的面纱,没有将特色国企这种集体私有资本转化为个人私有资本而已。
(2)特色垄断资本要彻底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也不符合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
集体私有资本不仅特色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从西方社会资本的发展轨迹看,资本有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资本逐步由个体私有资本向集体私有资本方向发展。西方社会大量的股份制企业就是典型的集体私有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股份制企业表述为“社会资本”,他具体是这样说的 “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在股份制度内,已经存在着社会生产资料借以表现为个人财产的旧形式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由个体私有资本向股份制资本的转化是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目前,特色资本已经广泛并深入地参与到全球性社会化大生产进程中去,在资本全球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被称为“世界工厂”。在此条件下,特色垄断资本本身就已经起到一种“社会资本”的作用,与个体私人资本相对立,当然这也“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特色垄断资本作为一种集体私有资本要彻底转化为个体私有资本是不符合资本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起码在近期是看不到这种可能的。
当然特色垄断资本和个人私有资本也不是像楚河汉界那样界限分明,特色垄断资本本身也包含了部分个人私有资本,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垄断资本也不断地培植、利用个人私有资本。例如,在特色国企改革中所采用了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特色国企摆脱苏修式计划经济下的体制障碍,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同时引进了私人资本甚至外资,形成更大的集体私有资本,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特色垄断资本利用自己控股权,不断巩固自己住主导地位,个人私有资本虽然绝对数量不少,但居于附属地位。
(3)由于经理人(特色媒体通常称企业家)的存在,特色垄断资本并不见得一定低效率或者无效率。
新自由主义抨击特色国企由于产权不清,因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导致运营没有效率或者低效率。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今天,经营权和所有权普遍分离,只要存在两权分离就可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在西方,大型股份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资本所有者几乎完全同管理职能相脱离。企业经营的好坏是企业治理问题,与所有权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经营效率更多的取决于掌握经营权的经理人阶层,而不是企业产权所有者。
经理人是资本家的代理人,他们的职责是“以资本名义,在劳动过程中实行指挥,监督劳动,成了他们的专属职能”(《资本论》大字本卷一P.394)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渐次分离,掌握经营管理的经理阶层逐渐取代所有者获得企业经营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力量和活动中坚。今天的经理阶层尤其是其上层(特色媒体通常称为企业家)已经是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型资产阶级。只要解决好职业经理人的遴选和使用问题,国企未必一定无效率或者低效。新加坡淡马锡模控股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完全的国有企业,完全依靠职业经理人包括掌控新加坡电信、星展银行、新能源、新加坡港务等龙头企业,其所投资企业的股票市值占到整个新加坡市场的近一半,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经济命脉。自成立以来淡马锡的年均投资回报高达18%。因此淡马锡模式成了特色国企改革的榜样,被特色所称许。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8-13 08:43:19 |显示全部楼层
(4)特色垄断资本是特色统治的经济基础,民营资本是特色垄断资本的得力助手。二者合作性大于斗争性。
特色是从原社会主义复辟而来的。走资派在成为统治阶级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大力扶植发展原社会主义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事物(如包产到户,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权等),消灭抹杀一切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事物(如大寨精神,人民公社等)不断恢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面复辟。在此历史条件下,由原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民制企业发展而来的特色国有资本与国家权力相结合最终发展成为垄断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就有其历史必然性。私人资本原先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全部消灭。在改开后,仰仗特色垄断资本的扶持才逐渐重新产生、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处于附属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上的垄断必然表现为政治上的独裁,同样私人资本(所谓的民营资本)在经济上的附属地位也决定了私人资本家在政治上的附属地位。民营资本和官僚垄断资本之间当然是有矛盾的,但两者之间合作性远大于斗争性。民营资本实力弱小要发展迫切需要特色垄断资本扶持,同时特色资本更需要民营资本:民营资本一般具有规模小、劳动密集等特点,有助于吸纳劳动力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维护市场机制。特色垄断资本把脏活、苦活、累活交给民营资本去干,自己则干一些轻活、安逸舒服的活。正因为民营资本对特色资本帮了大忙,因此特色对于民营资本的扶持力度也毫不含糊:先后制定了非公36条和新非公36条等政策对民营企业进行鼓励支持。尤其对于那些高科技型、产品附加值高的民营中小企业,特色通过设立二板市场、创业基金、企业孵化器等等,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对于特色来说,特色垄断资本是执政的经济基础,是命根子,就像贾宝玉的通灵宝玉那样须臾离开不得,而民营资本又是帮大忙的小兄弟丢弃不得。因此特色要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特色垄断资本太强势,民营资本有些孱弱。民营资本财务方面存在融资难问题,投资领域存在“玻璃门”问题(能看见,进不去),发展遇到“天花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更加明显。一些行业存在“国进民退”的趋势。一些代表民营资本利益的经济学家便投诉说“国企垄断,与民争利”云云。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均衡特色垄断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利益是特色需要考量的事情。为了均衡二者利益,特色准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推进民营私人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这种做法的本意是对小兄弟民企拉一把,让他也适当发展一下,这样才能更有能力帮老大哥特色垄断资本的忙。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特色统治利益,绝不是要搞垮国企,或者对已经集体私有化的国企全面个人私有化。
(5) “彻底私有化”会会剥去特色伪装,不利于特色统治。
退一万步,就算对国企彻底“彻底私有化”,要体现公平就得平分。给全国老百姓平分一人一份?这官僚资产阶级的私产叫全国老百姓来平分,这官僚资产阶级怎么会愿意呢?如果就在官僚资产阶级内部分,怎么分?平分不可能,按职位大小分?那已经退休的怎么办?这会激化多少矛盾呢?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国有企业还打着“公有制”的幌子,官僚资产阶级们该吃吃,该玩玩,该拿拿,和自家私产一样。如果国企彻底个人私有化,没有了特色伪装,那什么去骗老百姓,说我们还是 “社会主义”,还是“公有制”?在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今天,百姓们仇富仇官情结如此严重,眼睛如此雪亮:南京一位官员不就是抽了“九五至尊”的烟,陕西的一位官员不就是在事故现场自得一笑,结果拍照上网,被人认出,丢了前程。特色们若是要搞 “彻底私有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难道不会掂量再三么?
(6)吸取历史教训,特色们不大可能对国企 “彻底私有化”。  
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国企彻底“私有化”反映了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诉求。就国企彻底“私有化”来看,它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一种正常调整举动。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是由私有个人资本发展而来的,这样私人垄断资本就构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国家乃至国家成立的国企也无非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工具。国企的产生是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同样国企的私有化也是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比如说,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受多次希特勒飞机大炮的轰炸,许多工厂、桥梁、道路化为灰烬。战后基础设施的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回收期长。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意承担。于是由政府出面成立国企,负责基础设施重建,兴起了第一次国有化高潮。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国企普遍生产成本高、资本回报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众多的国企亏损,使财政赤字大增。这时国企的存在已经不符合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于是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便就开始了。
但是国企彻底“私有化”对从原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修正主义国家来说则作用大为不同。国企往往是那些修正党的执政经济基础。国企彻底私有化往往会导致政局动荡,经济一落千丈,同时国际垄断资可坐收渔翁之利。俄国和东欧的私有化改革就是鲜明的例子。有俄国东欧的前车之鉴,特色焉能不吸取教训而重蹈覆辙?
特色对国企中一部分盈利能力不高,严重亏损的国企进行个人私有化是可能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抓大放小”就是这么做的。但即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小国企的私有化也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迫使统治阶级改变策略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改良主义政策来纠偏。在当前社会矛盾日期激化,每年全国群体事件十几万起的情况下,特色又怎么可能自找麻烦,再对国企进行“彻底私有化”呢?
无论从国外教训还是自身教训出发,特色都不会对国企“彻底私有化”的。
(7)特色们争霸野心决定了其不大可能对国企 “彻底私有化”。  
特色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是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戒备。作为一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特色具有觊觎世界霸权的野心,特色们所说的要“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仅只是口号。多年来特色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目前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特色经济上的出彩表现使得欧美的经济发展黯然失色,国际上一些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的说法开始盛行,特色也沾沾自喜。 要知道“中国模式”的核心主导力量就是特色国企,特色怎么可能自废武功,把国企 “彻底私有化”呢?如果把国企 “彻底私有化”了,它经济上靠什么与国际垄断资本抗衡?它拿什么来实现“伟大复兴”和“崛起”?
综上所述,改革至今特色就没有停止过“私有化”的脚步,但其不会走 “彻底私有化”道路,不会让特色国企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主导地位。它还会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是由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8-13 09:52:01 |显示全部楼层
1,特色不是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充其量是个3流的殖民地。
2,特色已没有“国家”的概念,没有国家意志,只剩下个人的利益。
3.特色结局恰恰必定会彻彻底底私有化,殖民地化,分裂完蛋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发表于 2014-8-13 19: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主要没有搞清中国的国企的性質和特征,把毛澤東時代的国企与前蘇聯的国企混為一談。錯誤的認為国家所有就是国家壟断資本,就是帝国主義,无法解釋当年東欧各国的全部企業都是国家所有,没有私人企業,怎麼成了蘇修的殖民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0:44 , Processed in 0.030048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