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前后两个30年的中国外交和国际地位

2013-12-12 15:30| 发布者: ahjoe| 查看: 1061| 评论: 0|原作者: 乌有之乡|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邓腐党三十年“改开”倒行逆施祸国殃民的结果显示的反思之一,就是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并未过时,经过了三十多年所谓“飞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要真正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名副其实的国际声望,关键在中国外交的战略选择。

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战略和国际地位

前后两个30年的中国外交和国际地位

坚持独立自主、团结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坚持正义的革命外交,是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战略。新中国因为坚持这一外交战略,大大提高了国家声望和国际地位。

清除帝国主义势力

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奴役。

1840年至1949年,中国共签订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是当时中国人地位的真实写照。在蒋介石拼命吹嘘的“黄金时代”1936年,中国70%的煤炭,96%的钢铁被外资企业控制。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地位最低的国家。  

新中国刚建立,就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由此,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革命外交

建国初,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仍然相对较低。正是毛泽东坚持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革命外交,让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信任。

抗美援朝的胜利

1950年6月25日,李承晚挑起朝鲜内战。10月8日,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一道难题摆在新中国面前:共和国百废待兴,美国实力强大又打着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社会”的旗号,中国怎么办?

毛泽东思之在三,最终决定:参战!从中国的国家安全来看,必须参战。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屈服了,和旧中国有多大区别?民族精神的损失难以用生命财产来衡量。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全世界看清了中国不可欺辱,另一方面表明新中国不在帝国主义控制的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社会”面前屈服,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从此,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文革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6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世界人民苦苦探索新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发动了文革,坚定不移支持帝国主义国家人民反对本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斗争,得到了世界人民广泛支持和响应。

60年代,美国轰轰烈烈的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等新左派运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1968年法国发生了“五月风暴”,意大利发生了“热秋运动”,人民举着毛主席像,手拿红宝书,走上街头。

此外,中国大力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斗争,援助阿尔巴尼亚的总额达100亿人民币,援助越南的总额达200亿美元,却没有提出任何政治要求。这和当时美苏两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人民心中的圣地,毛泽东是世界人民心中的圣人。

1971年,中国是怎么加入联合国的?毛泽东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

所以无论怎么评价文革,文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是不容否认的,不然很难想象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热潮。 

参考阅读:《毛泽东的世界遗产》

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

中国前30年闭关锁国吗?相反,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当高,而且都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开放。

“156项工程”奠定工业化基础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商定了后来的“156项工程”中的首批项目。“一五”计划把苏联援建的“ 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的中心和重点。

从实际施工的150项看,涉及军工企业、冶金工业企业、化工企业、机械加工企业、能源工业企业、轻工业和医药工业。这些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大部分布置在东北、中部,44个国防企业多布置在中部和西部。

这些项目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业畸重沿海的状态,建立起较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

“四三方案”改善人民生活

1973年,美国爆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新中国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制定并开始“四三方案”的实施。

“四三方案”于1974年开始,从美、日、英、法、西德、意大利、荷兰等国引进总价值超过43亿美元,包括4套大型化纤生产设备、13套大型化肥生产设备等等在内的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

从1977年到1982年,“四三方案”项目全部建成投产。4套化纤生产设备为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13套大型化肥生产设备和自建的19座化肥厂使化肥的年产量增加1200万吨,全国每年的粮食产量因此增加了5000万到6000万吨。

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并没有损害中国主权。引进外国技术、设备用出口农矿产品交换等形式,建成的项目完全是中国所有。

“大国平衡”的外交战略

抗美援朝战争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稳定。毛泽东采取了平衡为中心的大国外交,让中国国际地位稳步提高。

早在1949年,毛主席就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提出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当时世界局势有利于美国,经过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斗争,美苏势力接近平衡。

50年代后期,苏联也开始实行霸权政策。60年代,新中国开始采取“两条线”的外交方针,同时推行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的“一大片”的外交方针,联合亚非拉国家既反美又反苏。但那时美国仍占一定优势,中国外交仍然以反美为重点,通过援助越南等措施,使美国霸权急剧衰落。

70年代,苏联占一定优势,中国确定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外交战略,但并没有放弃反美。例如,《上海公报》中中国就表示:

坚决支持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一九七一年四月十二日提出的朝鲜和平统一的八点方案和取消“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主张……

同时,《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名义上仍然存在,为以后国际形势变化下联苏反美留下余地。

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大国外交以“大国平衡”为中心,支持美苏争霸中弱势的一方,不断削弱强势的一方。

中国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毛泽东逝世时,美苏两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东欧、西欧、日本也纷纷现出了疲态。当时,世界上论国际地位是中美苏大三角,论国际声望是中国独占鳌头。

毛泽东时代后的外交变化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搭车”战略

毛泽东时代的“一条线”外交战略,在不放弃反美的基础上,以反苏为重点。而70年代后期的外交基本放弃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大国平衡”战略变成了“搭车”战略。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上海公报》中中国的鲜明立场荡然无存。

1979年,中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因为其中有“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对外扩张”的内容。

中国支持埃及单独和以色列和解,从此和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关系急剧恶化。

1979年,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和一个社会主义小国越南开战,国际声望一落千丈。

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国占明显优势。但当时的中国继续联美反苏,一方面支持阿富汗的抗苏力量,另一方面继续和越南作战。

80年代后期,苏联终于撑不住了。美国反过来积极支持中国国内反动势力夺权。中国如梦方醒,在1989年急忙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但为时已晚。很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裁中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不可不说,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外交战略是中国外交的一大失误,不仅使国际声望一落千丈,也使国际地位大滑坡,从中美苏大三角中的一角变成了“一超多强”中的一强,面临极端不利的国际形势。

90年代以来的“韬光养晦”战略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格局失衡,中国怎么办?

其实,在美苏争霸获得了胜利的美国也不过是惨胜。90年代初美国国债高达20000亿美元,1992年又爆发了严重的种族冲突。世界各国都厌恶这个“唯一超级大国”:俄、美矛盾并未随苏联解体而消失;第三世界国家失去“中间地带”的地位,对美国霸权主义十分警惕;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矛盾也尖锐化,西欧、日本起来挑战美国的霸权。

“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严重削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

中国如果抓住这个机会,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和困境中的美国做斗争,即使不能把美国搞垮,至少也能进一步削弱美国,实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然而,当许多国家希望中国站出来反对美国,中国选择了韬光养晦。“这个头,当了绝无好处,很多主动都失掉了”,但是,“这个头”不当又带来什么好处?

美国借此获得了喘息之机,90年代通过克林顿政府的休养生息又恢复了元气。马上,美国把中国定为“头号敌人”,炸馆、撞机接踵而至。同时,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日益失去信心,西欧、日本也联合美国对付中国,中国更加被动了。

90年代以来的又一大外交战略失误,不仅使中国国际声望进一步下滑,也丧失了进一步削弱美国的时机。

外交变化带来的片面对外开放

70年代后期以来,对外开放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从引进外国技术、设备自己兴建企业转为吸引外国投资。这两种开放方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外资经济特别是外国独资经济,开始可能会弥补资金不足,但外资企业大量把利润汇回本国会加剧资金不足;开始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但外资企业恶性竞争导致大量民族企业倒闭会加剧失业问题;开始可能会提供先进技术,但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会严重损害自主创新能力。

不仅如此,外国在中国多是收购中国原有企业。国内“资改派”又主张“靓女先嫁”,把国内赚钱的企业都卖给了外国人,留在手里的都是亏损企业。

还有不少“假外资”,明明是中国企业,不知怎么就变成外资了,比如汇源。这无非是一方面方便偷税漏税,令一方面为自己卷款逃跑留下后路。

“中国的外资世界第一”真的值得夸耀?要知道,旧中国外资企业比重之高可是世界名列前茅。

外国特权重新回来

仅从司法方面说,随着外国人来华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华犯罪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但我国司法部门对待在华犯罪外国人,几乎都是不声不响、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多不过驱逐了事。2008年,有3个外国人把一名中国女子从高楼上抛出致死,却没有任何司法部门严惩这3名外国人的报道。

甚至司法制度上外国人在我国也享有特权。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包括“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这样的规定在立法上造成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平等。

30多年以来,享有“超国民待遇”的外资企业遍布全国,外国人在中国也高人一等。对照全世界人民把中国当成心中的圣地的六七十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没有?

毛泽东留下外交战略的宝贵经验

近代中国,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一直在“韬光养晦”,却屡屡败于列强之手。

新中国建立以后,从根本上否定了“韬光养晦”,不畏强权、坚持正义,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毛主席逝世时,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均达到高点。

毛泽东后的三十多年,中国在国际上声音越来越小。

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美国占了明显的优势,中国本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如果不联合起来,只能被各个击破,害人害己。

2003年,法国反对美国侵伊战争,希望和中国合力制止。当时驻法大使吴建民大搞“韬光养晦”,“躲在法国背后”,中国失去了法国的信任。结果,萨科奇一上台就表示要“学习”中国,不再积极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重返北约,坚定不移跟随美国反华。

中国和法国的这种不团结,获利者除了美国还有谁?

参考阅读:《谁主沉浮:共和国60年的外交和国际地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8:22 , Processed in 0.015966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