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多少人系列文章之二

2014-2-14 06:44| 发布者: 玉表| 查看: 551| 评论: 0|原作者: 王小宁

摘要: 杨继绳的《墓碑》一书自出版以后,遭到了很多人的批驳,其中就有孙经先发表的多篇文章。孙经先的文章《“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形成的?》中指出杨继绳《墓碑》大量使用了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
杨继绳驳倒孙经先对《墓碑》十处数据疑问的指责了吗?
----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多少人系列文章之二
王小宁

杨继绳的《墓碑》一书自出版以后,遭到了很多人的批驳,其中就有孙经先发表的多篇文章。孙经先的文章《“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形成的?》中指出杨继绳《墓碑》大量使用了伪造的、被篡改的和极为荒谬的数据。并提出了对十处数据疑问的指责。杨继绳在《炎黄春秋》(2013年12期)发表文章《驳“饿死三千万是谣言”----再答孙经先对<墓碑>的指责》进行反驳。这篇文章驳倒孙经先对十处数据疑问的指责了吗? 

以下评述孙经先十处数据疑问的指责有杨继绳的反驳:

1、《墓碑》说:“常熟县本应‘常熟’,却饿死了11000多人。”(并注明数据出处是《常熟市志》)经查证《常熟市志》没有这一记载。

杨继绳反驳说:他是根据《常熟市志》的数据算出来的。如果是算出来的,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写上是算出来的,杨继绳写是《常熟市志》上记载的,当然会被怀疑是有意欺骗。

2、《墓碑》说:“《溧水县志》记载,溧水县近13000多人非正常死亡。”经查证《溧水县志》没有这一记载。

杨继绳反驳与1、常熟情况相同。

3、《墓碑》说:“《高邮县志》称,高邮县饿死的37000多人中,17000多是儿童。”经查证《高邮县志》没有这些记载。

杨继绳反驳与1、常熟情况相同。

4、《墓碑》说:贵州省江口县“饿死了近一半人口”。经查证,《江口县志》记载的该县1959—1961年三年合计死亡5105人,占全县人口的4.6%。由此可知江口县“饿死了近一半人”是伪造的。

杨继绳反驳说:他是引用著名作家郑义的文章。不论郑义是否是著名作家,但他不是著名的说真话的人,他的身份并不具有权威性,相反《江口县志》比郑义更具有权威性。此次,杨继绳没有引用《江口县志》,而引用郑义的江口县“饿死了近一半人”说,说明他是有选择使用资料,并不追求事物的真实性。我上面讲过这样的意思:一个小地方饿死一半以上的人,是可能的,但大地方则是不可能的。涪陵专区饿死70%的人不可能,江口县饿死近一半的人也不可能的。如果是,《江口县志》为什么要写“该县1959—1961年三年合计死亡5105人,占全县人口的4.6%”?

5、《墓碑》说:甘肃省临夏市1959、1960年“这两年就死亡41381人”。经查证,《临夏市志》记载的该市这两年合计死亡1230人。《墓碑》把死亡人数扩大了32倍以上。

杨继绳反驳说:他把临夏市与临夏回族自治州搞混了,把临夏回族自治州饿死人数当作临夏市饿死人数。但你为什么总是向增大方向搞错,不向缩小方向搞错呢?比如,把临夏市饿死人数当作临夏回族自治州饿死人数。

6、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河南省委工作组1960年6月18日提交的报告中说:地委6月8日统计,从1959年10月到1960年4月,信阳地区死亡总数436882人。这一数据在《墓碑》中被篡改为“信阳到底饿死多少人?1960年6月的统计数是436882人”,“总死亡人数”变成了“饿死人数”。不仅如此,杨继绳2012年9月17日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发表的文章中又进一步把上述数据篡改为“信阳事件饿死了108万人,是中共中央、河南省委调查组现场调查的结论”。

杨继绳反驳说:1960年月2月,公安部长副部长徐子荣说:信阳800万人死了八分之一;中央调查组花了三个月时间调查,得出饿死105万人的结论。并重申当时所说的“死亡”,都是指非正常死亡(饿死)。河南省统计局的统计,信阳专区1959年末人口4258316人,1960年出生27363人,死亡482592人,1960年末人口3817669人。这些数据说明:信阳专区人口不是八百万,而是425•8万;死亡48万(饿死应为30多万),不是的105万。杨继绳确实把死亡人数当成饿死人数了。从这件事可以得出结论,并非谁官大,真理就掌握在谁手里。(这些中央大员连信阳专区有多少人口都没有弄清楚,就在那里大放厥词)而杨继绳经常把大官、专家、外国人抬出来吓唬人。人口数据是统计出来的,不是调查出来的,很多调查报告的数据是荒谬的。

7、原安徽省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陈振亚1961年2月《关于凤阳问题的报告》中说:1959年和1960两年,共死掉60245人。这一数据在《墓碑》中被篡改为陈振亚说:“1959年和1960两年,共饿死60245人。”“总死亡人数”变成了“饿死人数”。

杨继绳反驳说:在陈振亚讲话的那个背景下,“死掉”就是饿死。就算是这样,也应照录原话,而不应篡改,然后再加以论证。杨继绳又指出:1990年农业部某官员说,八十年代初,他们到凤阳考察,认定二十年前凤阳饿死9•5万人,占全县人口四分之一。其实二十年后的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没有什么可信度。 

8、安徽省《无为县志》记载,该县1959年总死亡人数为82278人。这一数据在《墓碑》中被篡改为“据县公安局统计,1959年饿死82278人”。

杨继绳反驳与7、相同,死亡就是饿死。杨继绳说,这个数据是根据杨金声的文章,注意时间,是1959年饿死82278人。杨继绳说:他根据《无为县志》的人口数据计算,该县1958年至1960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0•97万人。杨继绳又提出谢贵平的文章说:无为县饿死20万人。杨继绳在弄巧成拙。这三个数据是相互矛盾的,至少有两个是假的。如果早在饿死人很少的1959年,无为县就饿死8万多人,县委书记早该枪毙了。在安徽省死人最多的1960年,按杨继绳数据1958年至1960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0•97万人,那么无为县1960年仅饿死2万多人,这不是一个奇迹吗?按谢贵平的文章:无为县饿死20万人。那在安徽省饿死人数已经较少的1960年,无为县又饿死了9万人,县委书记又该被枪毙了。

9.福建省《宁德县志》记载,该县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7706人。这一数据在《墓碑》中被篡改为“1960年全县因患浮肿病死亡7706人”。

根据《宁德市志》记载“1960年全县因患浮肿病死亡7706人”, 杨继绳的反驳是成立的。孙经先的这项指责有误。(孙经先读后注:这里我没有错,《宁德市志》114页明确记载了该县每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其中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7706人,杨继绳是错误的)

10.《墓碑》引用四川省一位工作人员在饭桌上的话说:涪陵专区“死了350万人”。经查证,涪陵专区三年困难时期共有10个县,这10个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数为423万人,到1957年也就是450万人左右。如果涪陵专区真的“死了350万”,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多少人口出生的,这就是说1962年涪陵地区就只剩下100万左右的人口。然而仅仅两年以后,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涪陵专区的人口总数竟然由100万人猛增到372万人。这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就可以看出《墓碑》这一说法是多么荒谬。

杨继绳反驳说:孙经先少算了一个县,少算54•5万人。(孙经先读后注:我没有少算一个县,三年困难时期涪陵专区是10个县,1953年人口普查时涪陵专区11县,其中长寿县在三年困难时期已经不隶属于涪陵专区,所以应当去掉这一个县(这一个县54.5万人))其实这只是一个小问题。就是加上一个县,增加54•5万人口,涪陵专区1957年人口也仅为504•5万人,饿死350万人,(饿死70%)1962年涪陵也只剩154•5万左右人口。154•5万人在两年就生出217•5万人,达到1964年的372万人,这可能吗?饿死350万人显然是荒谬的。如果一个村饿死70%的人是可能发生的,但一个专区(11个县)饿死70%人口是绝对不可能的。杨继绳根本不敢回答孙经先对这个数据荒谬的指责。杨继绳对廖伯康所说是完全接受的,并作为自己观点的重要支持。而廖伯康主张四川省饿死1250万人,包括涪陵专区饿死350万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杨继绳说,四川省1961年又比上年减少了386•7万人。我对这个数字很不理解。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1961年比1960年减少348万。四川省只是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之一,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弱,怎么一个省减少人口比全国减少人口还多?1961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人口都在增加。只有少数几个省在减少,辽宁(人口自然增长率-0•03%)、湖南(人口自然增长率-0•497%)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率-0•318%)青海(人口自然增长率-0•025%)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0•669%)四川(人口自然增长率-1•636%)。四川省比其他人口减少的省多死了太多的人,高得太突出了。如果到1961年还饿死386•7万人,中央为什么不处分李井泉?(李井泉1961年升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而主要几个饿死人最多的省,一把手都被免职或调离了。

按照权威的《中国人口•四川分册》一书的数据,四川省1961年底比1958年底减少621•8万人。杨继绳计算饿死人为800万人。而《墓碑》一书却认定四川省饿死了1000万到1200万人,增加了200万至400万人。徒然增加这么多人,杨继绳的解释只是:“考虑四川官方大量隐瞒人口死亡”。这也太儿戏了吧。有大量资料表明,在估计饿死人数据时,有些地方,有关领导为了减少国家粮食征购,多要国家救济粮,而夸大饿死人数。由此可见,杨继绳饿死3700万人的结论,至少有20%至40%不是算出来的,是杨继绳以“考虑官方大量隐瞒人口死亡”为借口加进去的。

孙经先对《墓碑》的十处数据疑问的指责中,有九处杨继绳反驳不成立,只有一处成立。杨继绳辩解说,《墓碑》有上千个数据,即使十个数据有问题,也不能证明上千个数据是都是虚假的。我们要看这十个数据涉及到全国饿死人最多的省---四川省和涪陵专区,饿死人最多的专区---河南省信阳专区,饿死人最多的七个省中的五个省的专区、县,一些著名的饿死人较多的县。如果这些重要数据都有问题,那么《墓碑》一书的可信度就有问题了。 

从对以上十处数据疑问指责的评述可见,《墓碑》的很多数据是如何的混乱、相互矛盾和随意。杨继绳竟然采用一些极其荒谬的数据,比如:涪陵专区饿死70%的人,江口县饿死近一半人,信阳专区有800多万人等。杨继绳选择性使用资料、数据,只使用对他观点有利的资料、数据,而不承认对他观点不利的资料、数据,这使《墓碑》一书丧失了客观性、科学性。

(针对杨继绳《墓碑》一书和引起的争论,我写了“三年困难时期饿死多少人系列文章。)

(责编 玉表)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2:28 , Processed in 0.01752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