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解决经济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走回头路

2011-11-18 10:50|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017| 评论: 3|原作者: 王瑞文 |来自: 强国论坛

摘要: 即使是走回头路,调查、研究、试点、分析也很有必要。但前提是有关方面要提供这样的舆论环境,而不能逢公必反,逢公必打压。如果几十年私有化推进是问题越来越多,而私有化理论家们又坚持是转型期,那么我们就应当考虑一下,这究竟是转型期还是跌落期。就笔者以及与笔者持相同观点的人来说,前面说的都不是大问题,但对决策者来说,就大不一样。决策失误,即使不是有意,责任也是非常重大啊。望有关人士深思之。 ...

解决经济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走回头路

 

王瑞文

 

经济出现大问题甚至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的原因就是大搞私有化。目前的基本方向仍然是继续私有化。不变方向走下去是死路一条。
死路一条的说法是不是危言耸听,可以分析一下。从面上看,中央似乎已经下了打压房地产的决心,但这个决心的不坚定性也非常明显。其一,中央未明确表态打压房地产,“防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口风一直没松动。其二,地方政府及其帮手——学者、专家近期一直在寻找机会向中央政府表达房价万不可跌的意思,一直在寻找机会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其三,贫富分化已经足够大。社会底层虽然说不上寅吃卯粮,但基本上也是月光一族。如果房地产崩盘,大量建筑工人及与建筑行业有关的行业的工人失业在所难免,社会必然动荡。如果不打,肯定死得更快。首先环境继续恶化是必然的;其次,耕地必然大量建成房子,神人也管不住;再次,经济转型根本就是扯淡,没有人会放弃房地产这样容易赚钱的行业去搞前景难以预料的高科技先进性核心技术。最后贫富分化状态将更趋加重。最主要的是,即使政府不打压,只要不搞恶性通胀,房价自己也是往死里降。所以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态度是粘窝头掉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
中国不是没有转型成功的可能,但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左灯向左转,从资本主义方向朝社会主义方向转型,停止国退私进的错误战略,大搞公有制,在所有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全部推行国有化,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允许灵活的小量的私有经济存在。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充分发挥工人民主管理的作用,防止国企老总自己给自己定工资幅度。坚定地推进两个平均化改革,一个打击大房主,平分房产;第二个是打击大财富所有者,均分社会财富。这里的平均化,应当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允许真正的勤劳致富,鼓励增加劳动收入,限制乃至取消财产性收入。对无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由国家包起来,但生活水平要低于参加劳动的民众。对于在科技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由国家统一颁发奖励。
只有平均化,才能化解当前的经济危势。因为我们现在一不缺少制造、生产能力,二不缺少财富,所谓的经济危势,一方面是因为财富不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群在经济困难时完全丧失支持基本生活费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受前一方面的影响,制造、生产能力无用武之地。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不是纸钞,也不是房地产,甚至也不是黄金存量,而是制造、生产能力。所有能发展制造、生产能力的生产关系都是先进的,相反,则是落后的。目前的生产关系恰恰是严重妨碍制造、生产能力发展的。
走回头路会不会发生革命?会不会流血?会不会有动荡?有可能。但这是小乱求大治。不走回头路,结果只能是大乱、更乱。中国毕竟有过广泛公有制存在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当然也有教训,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宝贵财富,都会对指导帮助重新走上公有制道路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即使是走回头路,调查、研究、试点、分析也很有必要。但前提是有关方面要提供这样的舆论环境,而不能逢公必反,逢公必打压。如果几十年私有化推进是问题越来越多,而私有化理论家们又坚持是转型期,那么我们就应当考虑一下,这究竟是转型期还是跌落期。就笔者以及与笔者持相同观点的人来说,前面说的都不是大问题,但对决策者来说,就大不一样。决策失误,即使不是有意,责任也是非常重大啊。望有关人士深思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fh 2011-11-21 09:55
回转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来,用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用毛泽东思想与人,这是挽救中国的唯一正确方向。
引用 笑傲江湖 2011-11-19 20:31
那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引用 傅冬 2011-11-19 16:51
呵呵,异想天开。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已经是资本主义的了,还想转回来?转过去很容易,转换回来就要流血了,这是历史的教训。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0:53 , Processed in 0.02135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