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若美国失去3A评级立刻国家破产

2012-2-19 20:53|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771| 评论: 0|原作者: 基普、莫里恩等

摘要: 如果美国失去了“AAA”评级,国家破产就瞬息而至。美国的债务情况正在恶化,只要“欧元危机”的主题没有那么重要了,美国的问题就会重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只要有一个评级机构有勇气不再用最好的“AAA”给美国债务打分,对美国国家债券的兴趣将一落千丈。然后,美国就无法在自由的资本市场上再融资。这样的一种状况也被称为国家破产。 ...

以前,一场经济危机要结束时,总有一些规律:基于强大的国内经济引擎和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再度崛起,然后便作为动力强劲的火车头将经济疲弱的欧洲拖出危机的泥潭。

然而,美国经济在今后是否还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却是个问题。一个主要演员不再参加演出:总是乐于花钱的美国消费者,即使身处最严重的危机之中,也一直在加固国内经济。消费行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首位,曾在最顶点时创造出了约7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意味着:没有美国的消费者,经济的蓬勃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私人债务成为经济驱动力,这是存在于美国经济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核心问题。几十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一直遵循同一个模式:一个美国公民用少量的自有资本和大量的借贷资本购置房产。房产的价格每年都上涨。因为房主的资产在增长,银行就提高信用额度。每年在纸面上变得越来越富有的房主尽量充分利用更高的贷款限额,以狂热的消费方式尽情享受。繁荣的国内经济创造着新的工作岗位。新就业人员很快就能通过借贷给自己购置一套房产。美国经济奇迹的循环便周而复始……

置办房地产成了美国经济的一个“神奇武器”。我们今天知道,这个武器也会爆炸,而使用这个武器绝非偶然。曾任美联储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当时就肯定了房地产对扩大消费的作用。他曾告诫美国国会:“传统的美国住房成了高度复杂和十分巧妙的工具,它允许解决所有可能出现的财政问题。幸亏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住房所有者人数的增加,蕴藏在房屋里的财富才可以以一些全新的方式得到利用。”

总之:前美联署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想用美国的住房解决财政问题。然而由这个解决方案引发的问题更难应对。

然而,这个敏感的系统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发生的情况是:房地产的价格的下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个臆想中的“神奇武器”就会爆炸。而自2006年房地产热退去以后,美国经济恰恰经历了这一幕。只有当消费者相信自己(通过上涨的房价)正在变得越来越富有的时候,信贷资金托起的消费热才起作用。永远增长的美梦破灭了。

后果不仅仅是一场“正常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折断了。私人家庭的债务的数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7%),减少债务已势在必行。美国公民在重新学习节俭。这种心态的改变引起了心灵深处的不安。美国人看上去坚定的信心出现了波动。这一情况可以从新近和历史的调查问卷中得到的数据里分析出来。

美国公民估计自己的家庭收入在今后的6个月中将会下降,这种现象在美国近现代经济史上还是首次出现。在以前的那些经济危机时期,虽然期望值在很多情况下也会降至零点。而自有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出现负数却是在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

结果是预期收入会减少的那些人会减少消费及投资。只要大多数美国公民断定收入是在减少,那么房地产市场就不会自发地出现繁荣景象。但房地产市场如果继续一蹶不振,那么美国财政预算会像下文中的数据和事实所表明的那样,面临更加险峻的局面。

在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有两个选择可能性。要么由市场来解决问题,让房地产价格一直跌下去,直到供与求相互匹配为止。这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居住房地产的价格急剧下跌,并在开展房地产金融业务的那些银行中引发地震。另一种选择可能性是国家将尝试采取支持性措施(税收优惠、对抵押银行的实际控制)实现“软着陆”。这个模式的缺点是:国家必须向疲软的房地产市场灌注百十个亿的资金,却仍然无法保证能成功解决问题。

然而,美国政府仍然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因为至少这样还有希望振兴传统的增长模式(房地产价格上涨、银行提高贷款限额、房主感到越来越富之后就更多地消费……)

如果过去把贷款的发放控制得再严格一些的话,政府的支持或许会带来一些成功的希望。那么现在就只需度过一个暂时的干旱期。不过,即便是到了下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债务人的情况依然不会好转。这种几乎无望的情况属于“Ninja”(no incomenojob or asset=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或资产)一族。

2008年,两个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实际上不得不被国有化。这个消息在欧洲的许多媒体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证实。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这两个房地产代理就得到了“生存保障”,它们能够在美国政府的庇护下以极其有利的条件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由于得益于这种有利条件,几乎所有的抵押权都渐渐进入了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投资组合。结果是:这两个房地产代理持有或者担保着价值为55 000亿美元的抵押权。

如果房地美和房利美倒闭的话,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会发生内爆(implodieren)。因此美国政府除了不惜任何代价保住这两个机构以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然而付出的代价很昂贵。到目前为止,承担的费用是1 450亿美元。不过每过一个季度这个数字还将上升。为了让援助的最高限度不必再继续上行,美国政府宣布对难以计数的损失加以补偿。这就化解了政府在批准这个问题上面临的尴尬局面。

无限的担保导致房地美和房利美能够继续以有利的条件再融资,同时它们受委托要稳定市场。后果是:2009年这两个机构要为大约90%的新按揭贷款承担责任。由此,国家实际上以间接的方式拥有了私人房地产融资的垄断地位。如果抵押权大规模爆裂的话,由国家出面担保。而发展的趋势令人恐慌。

问题在于:大量的强制拍卖进一步扩大了供给,使价格一路下跌。一个恶性循环便开始了。甚至资金比较充足的房地产的价格都突然降到低于信贷价格的程度。如果说此前的受害者是“Ninja”,那么现在是美国的中产阶层在为保卫他们的财产而战斗。如果这里也出现了接连不断的抛售,那么下一轮对价格底线的冲击就迫近了。这种情况会循环重复下去。为了制止这样的发展,房地美和房利美获得了难以数计的资金。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使问题得到缓解:延长抵押权的期限,降低利息,在紧急状态下把买卖关系变成租赁关系——要紧的是,房地产必须不被强制拍卖。所有的费用由国家来支付。这时,风险的数量级达到了数万亿,这些情况全都没有进入官方的正式统计数字,或者只有一部分。

这颗炸弹必须拆除。这就是以奥巴马总统为首的政府通过了一个又一个支持性计划的原因。必须支持的是房地产的价格。如果价格得以复原,那么很多担保和债务就烟消云散了。如果市场继续倒塌,这些经济负担也就必须正式纳入债务的统计数字。最终动摇的是目前还冠冕堂皇的美国信用评级“AAA”。

房地美和房利美这个让美国政府感到不快的话题却还有另外一个不光彩的方面。这两家机构在国际资本市场欠了17 000亿美元的债务。因为大家都清楚国家会在出现紧急状态时介入,所以一些保守的投资者也参与其中。这些投资者不应感到气愤,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是许多国家债券的认购者。所以国家也必须共同偿还这笔17 000亿美元的债务。

从财政角度来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潜伏着更多的“炸弹”。在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货币发行银行——美联储发布消息:美联储在投资组合中持有按揭抵押证券10 000亿。据美联储公布的报告,这个数字在2010年期间已经上升到12 500亿美元。这些证券的“真正”价值是多少,对此观察员们只能推测。鉴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如果这里没有额外的财政负担压力的话,几乎会是一个小奇迹。

各类财政负担是巨大的——每次危机的加剧会引发实际上的破产。诚然,“希腊危机”唤醒了投资者的原始本能:资本重新又被带回到美国这个臆想中的安全港。据美国财政部的消息,美国的长期证卷购买总额在20103月为1 405亿美元——这是历史最高水平和2月份的3倍。

然而国别分析表明,购买美国长期国家债券是在玩火。美国消费者的债务、疲软的房地产市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消极趋势是三个正在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

美国并没有一个安全缓冲器。美国正式的债务已大约有12.5兆美元,2009年的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3%,总负债额就在下一年已可能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整整100%之多。

所有这一切都是官方公布的数字,还要加上的是已经提到过的房地产领域里的风险(房地美和房利美)。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到潜在的债务(如以德国为例所说明的情况)。关于美国,这里只举一个例子:美国各个州和乡镇的25个最大的公共养老保险基金的钱箱里缺少两兆多美元。这是美国政府最高级别的养老金顾问奥林·克雷默作出的判断。在最终结果中对此负责的当然还是纳税人。在受到强烈影响的那些州里,财政状况是否好于西班牙、葡萄牙或者意大利,是个需要认真评析的问题。

投资者们的看法则是另外一种样子,他们纷纷逃向美元。但恰恰这种信任证明并不是美国政府当前一定需要的。因为如今负债累累的美国消费者无法再继续作为拉动国内经济的引擎,所以奥巴马宣布,把希望寄托在出口的增长上。在5年之内,出口量应该增加一倍,创造的新工作岗位应该达到200万。当奥巴马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美元与欧元的汇率还大约在1.5美元比1欧元。20106月,汇率回升到1.2美元比1欧元,这样一来,出口增长的计划几乎可以进坟墓了。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商品就过于昂贵了。

注:本文摘选自《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基普、莫里恩等,东方出版20122月出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8:34 , Processed in 0.03148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