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世界革命 查看内容

瓦哈比教派与沙特阿拉伯王国(二)

2012-2-20 20:08|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1238| 评论: 1|原作者: 孙晓兰

摘要: 在三十年代发现第一批储量极大的油田后,沙特阿拉伯国王把占国土面积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以60年的租期租给由美国洛克菲勒和摩根集团控制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快速提高石油产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瓦哈比教派与沙特阿拉伯王国(二)

   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彻底改变在半岛长期存在的部落分治局面,统一国家行政区,统一司法与税收等各项制度,使权利高度集中,进入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在三十年代发现第一批储量极大的油田后,国王把占国土面积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以60年的租期租给由美国洛克菲勒摩根集团控制的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快速提高石油产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美元像潮水一样源源流入。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石化、交通、邮电、农业、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进入世界最富裕国家行列。     

        沙特的快速发展,除了依靠大量的石油美元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建国至今,沙特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比较稳定,是少有的长期保持国内局势稳定的国家之一。 其原因是:     

       1、由于历史及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原因,未经历殖民主义统治、掠夺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阶段,从建国起,就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具有因外部势力争夺和干预造成局势动荡的因素。19275月,英国就和沙特签订《吉达条约》,承认沙特国王对汉志和内志及其属地的统治地位。而沙特从发现石油起,就与美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的利益是休戚与共的。     

       2、瓦哈比教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绝对控制起到了巩固沙特王权政治体制的重要作用,是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巩固和稳定作用的典型。     

       3、为了避免经常因王位继承问题引起局势动荡,沙特王朝的世袭制不是一律传位于儿子,而是由专门的长老会在第一任国王众多的儿子中选择王储,长老会可以废除不称职的国王。其第二任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的长子沙特,就是由于不称职而被废除,改由其兄弟、第三任国王费萨尔取代。沙特国家最重要的位置如国防大臣、国民卫队司令、内政大臣、利雅得省长、外交大臣等均由王室成员中最主要的人物担任。某些技术性职务,如石油大臣等,可以由非王室成员任职。这减少了统治集团内部上层的权力纷争,有利于维持家族统治和政权稳定。     

       4、采取高福利政策。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对全体国民实行免费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沙特各阶层衣食无忧。     

      5、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团结。     

        因为文章题目是“瓦哈比教派与沙特阿拉伯王国”,还是想重点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沙特王国是与瓦哈比教派共生而建立的。据说,早在两者结合之初,沙特家族就承诺,两个家族永远结盟,瓦哈卜家族的后裔可以在名字最后冠以“本.沙特”的称呼(意为“沙特家族之后裔”);永不改变以瓦哈比教义立国的国策。虽然时间已过去两个多世纪,世界局势和沙特本身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世袭的沙特家族依然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瓦哈比教义依然是国家的立国之本。     

        例如,建国时期专职传教的志愿者“穆塔维尔”依然存在,负责在公共场所维持宗教秩序。在每天的5次祷告时间,宣礼塔发出呼唤时,所有商业场所必须关门停业,人们必须前去清真寺或就地作礼拜。妇女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其它许多权利;不允许开车;外出不能由父亲、丈夫或兄弟以外的男性陪同;必须穿到脚的黑色长袍,连我们这些非穆斯林的外交官也不能例外。      

        严格的宗教控制对巩固王权统治起着重要作用,但肯定会滞约社会向前发展,也肯定会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改革之风必然会继续影响这些以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派别—瓦哈比派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一些在世界上占强势地位的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双重标准,区别对待地区国家的内部问题,会影响地区形势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但不可能永远主宰世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燕计12320康玉龙 2012-3-5 17:22
学习的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02:32 , Processed in 0.02007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