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向鲁迅和毛主席学习如何撰写理论性辩论文章

2014-7-8 23:32| 发布者: 05txlr| 查看: 784| 评论: 9|原作者: 05txlr

摘要: 一到辩论之文,即历举对手之语,从头至尾,逐一驳去,虽然犀利,而不沉重,且罕有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与致命的重伤者。总之是只有小毒而无剧毒,好作长文而不善于短文。

原题:如何撰写理论性辩论之文为好  

  按:木水网友的一篇帖子谈到,讨论问题时最好不要写逐点驳辩式的文章,这样效果不好。由此想起本人的一个旧帖,发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经常上网络论坛,发些帖子,更多的是阅读网友的文章,从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但有一个感觉,就是很多文章都较长,有的无法细读,有的来不及读,只能割爱。

  特别是一些批驳种种谬论的理论性“辩论之文”,为了批得周详、驳得彻底,作者往往列举对方之论点,一一剖析,逐个批判,似乎不如此便不能揭示那些谬论的荒唐,于是使文章不得不写得很长,甚至还要“之一、之二、之三……”逐篇发出。

  恕我直言,这样的长文看起来好像有根有据、颇为有力,实际上却不那么具备应有的“杀伤力”,作者写得吃力,读者看得也费神,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不禁想到鲁迅先生在《两地书》中同许广平所论及的关于如何撰写“辩论之文”的一些话。

  1925年3月31日,鲁迅在致“广平兄”的信里谈到许的稿件时说:
  【你投稿虽不写什么“女士”,我写信也改称为“兄”,但看那文章,总带些女性。我虽然没有细研究过,但大略看来,似乎“女士”的说话的句子排列法,就与“男士”不同,所以写在纸上,一见可辨。】

  4月6日,许广平回信请教“鲁迅师”:
    【“女士”式的文章的异点,是在好用唉,呀,哟……的字眼,还是太带诗词的句法而无清晰的主脑命意呢?并希先生指示出来,以便改善。】

  鲁迅在4月8日的复信中便教导“广平兄”说:
    【我所谓“女性”的文章,倒不专在“唉,呀,哟……”之多,就是在抒情文,则多用好看字样,多讲风景,多怀家庭,见秋花而心伤,对明月而泪下之类。一到辩论之文,尤易看出特别。即历举对手之语,从头至尾,逐一驳去,虽然犀利,而不沉重,且罕有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与致命的重伤者。总之是只有小毒而无剧毒,好作长文而不善于短文。

  鲁迅先生的这番话,可谓切中“好作长文”者之肯綮,发人深思。当然,鲁迅并不一般地反对长文,他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等名篇,篇幅也较长。但鲁迅更多的是短文,也就是所谓杂文、杂感,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与致命的重伤,充分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

  为什么鲁迅不醉心于鸿篇巨制,而好作这样的短文呢?瞿秋白同志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鲁迅在最近十五年来,断断续续的写过许多论文和杂感,尤其是杂感来得多。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专”在“杂”里者,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他的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的意义。鲁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谁要是想一想这将近二十年的情形,他就可以懂得这种文体发生的原因。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的把他的思想和情感溶铸到创作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容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作家的幽默才能,就帮助他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深刻的对于社会的观察,他的热烈的对于民众斗争的同情。不但这样,这里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杂感这种文体,将要因为鲁迅而变成文艺性的论文(阜利通——feuilleton)的代名词。自然,这不能够代替创作,然而它的特点是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应社会上的日常事变。】

  我们今天,不正处于“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中么?不正面对着“残酷的强暴的压力”么?不正需要这种“更直接的更迅速的反应社会上的日常事变”的战斗的“阜利通”么?

  这里不是希望大家都去写鲁迅式的杂感、杂文,但是,提出“辩论之文”要尽可能短些,适合人民群众阅读,并且能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与致命的重伤,不仅有“小毒”,更有“剧毒”,从而更好地发挥革命舆论的作用,这样的建议,并不过分吧?

  在这方面,毛主席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就不一一引用了。

  总之,与诸位网友共勉吧!
  

(编辑 水边)
7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左向前 2014-7-12 11:31
木水: 我以为,在网上写东西,更特别说在红中网上写东西,主要目的并不是说明自己特别对,别人特别不对,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个难得的平台上,积极思想交流,然后通过 ...
不同意“对了,又能怎样呢?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的认识;赞同“通过这些事情,或许能够产生一二对国内的奋斗的人群有所帮助的东西”。
引用 ahjoe 2014-7-9 11:03
05txlr: 看来老兄有误解,这个“逐点驳辩”改成“逐一(逐句逐段逐篇)驳辩”如何?其中的“点”,原非文章“要点”的意思,“逐点驳辩”也只是借用木水网友帖中的话,他 ...
若有误解,作者跟读者双方都有责任,但作者的责任居多。如果写作的表达方式简单明白,则读者不易误解。
引用 05txlr 2014-7-9 10:34
ahjoe: 【秋石客的帖子一点一点连篇累牍,你也跟着他一点一点地辩驳,岂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跑了?他有几十点,你也来个几十点?其实,只要抓住几点要害的,驳倒就可以了, ...
看来老兄有误解,这个“逐点驳辩”改成“逐一(逐句逐段逐篇)驳辩”如何?其中的“点”,原非文章“要点”的意思,“逐点驳辩”也只是借用木水网友帖中的话,他指的就是某人一段又一段的,在和秋石客辩驳,以致文章之一、之二、之三的,现在也不知道到了之几,反正阅者也不当回事了。
引用 龙翔五洲 2014-7-9 09:18
文章的写作其实是学风问题。有些人的文章并不是叫人看的,是炫耀自己的。总是爱长篇大论,在这快节奏的社会,年纪大些、眼力不好的、时间紧张的、理论水平不高的都不会去看那长篇大论的八股文。
引用 ahjoe 2014-7-9 01:42
05txlr:   按语只能简单提及,还是要看正文如何阐述。   所谓“逐点驳辩”,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历举对手之语,从头至尾,逐一驳去”,不分主次,没有重点,击不中要 ...
【秋石客的帖子一点一点连篇累牍,你也跟着他一点一点地辩驳,岂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跑了?他有几十点,你也来个几十点?其实,只要抓住几点要害的,驳倒就可以了,其它的,就无须逐一驳去。】

这点跟我想法一致,我在回刘金华的帖子里说的,正是此意:

“你自己写的几篇前后意识形态不能连贯,最后跟秋石客一唱一和搞“新社会主义”二人转的拥习把戏,还要别人掩着鼻子再一一指出吗?你们那连篇累牍,迂回曲折的,以万字计算的“新社会主义”骗术,我即使有此时间,也无此胃口再写上好几万字细驳。

我写的多篇短文批“新社会主义”是以禅宗棒喝方式穿透种种骗人的语障来示人的,你有看过并作反思吗?“

(见http://redchinacn.net/portal.php?mod=view&aid=20073#comment

但这与写文章要纲举目张的要求是两回事。把自己要表达的诸般主张逐点以1,2,3。。。等标记出来,至少有以下好处(就做个示范吧!):

1.        如果读者对其中若干点没兴趣,他们可以跳过往下阅读其他论点。

2.        有利于作者跟读者阅后回来对其中某点的查询。

3.        便于编者的校正和建议。

如果笼统地都纳入一整篇而没有分类,不但没有以上的好处,读起来也费力的很。大概理工科出身的人写作起来比较喜欢以分清纲目要点这么做。

但无论如何,不论分点与否,写文章要简洁精悍短浅,直指要害,不要漫乱无章,这就是我的主张。
引用 ahjoe 2014-7-9 01:13
【又能怎样呢?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嘛。】

绝不同意这种和稀泥,不问是非的作风。

这儿不是宗教传习所,应该是个为无产者伸张正义的地方;如果我们对各自的正义主张有不同看法,既然是【思想的碰撞】,你还怕什么呢?
引用 木水 2014-7-9 00:32
我以为,在网上写东西,更特别说在红中网上写东西,主要目的并不是说明自己特别对,别人特别不对,更重要的是,大家在这个难得的平台上,积极思想交流,然后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思路,或者这些新的思路,有助于国内的朋友的奋斗。

对了,又能怎样呢?错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嘛。我们在这里,根本就是茶杯里面的风暴。唯一的希望,是通过这些事情,或许能够产生一二对国内的奋斗的人群有所帮助的东西。因此,保持良好的讨论环境,就是特别重要的。当然了,这仅是我的想法。
引用 05txlr 2014-7-9 00:20
ahjoe: 【讨论问题时最好不要写逐点驳辩式的文章,这样效果不好。】  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很含糊!难道一篇包含有几十个要点的文字的批驳,你要以一篇不分要点的笼 ...
  按语只能简单提及,还是要看正文如何阐述。
  所谓“逐点驳辩”,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历举对手之语,从头至尾,逐一驳去”,不分主次,没有重点,击不中要害,“只有小毒而无剧毒”。如马××夫的文章就是如此,故读者欢迎的少。
  秋石客的帖子一点一点连篇累牍,你也跟着他一点一点地辩驳,岂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跑了?他有几十点,你也来个几十点?其实,只要抓住几点要害的,驳倒就可以了,其它的,就无须逐一驳去。
  当然,这不是说写任何文章都不可以分成“1,2,3点”,关键是看内容是否需要。鲁迅先生的“随感录”一般很短,有的也分一,二,三……,而我的这篇千字文,就不必分,也没法分,不信,你试试看。
引用 ahjoe 2014-7-8 22:52
【讨论问题时最好不要写逐点驳辩式的文章,这样效果不好。】

不同意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很含糊!难道一篇包含有几十个要点的文字的批驳,你要以一篇不分要点的笼统文字回应?

譬如你这篇短文如果能够用1,2,3点来间隔分开,效果要好得多,采用各个击破方式,才能一击致命。

问题不在逐点指出;逐点指出是要针对矛盾,很多原来纠缠在一起的要加以分开,然后针对各个矛盾逐点解决。不这样,不但读者会弄模糊了,到了后来,连自己也会搞混。

问题在于要精简,正中要害。

查看全部评论(9)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8:06 , Processed in 0.01451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