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红色人物 查看内容

毛泽东的精神何以铸就中华魂?

2014-12-16 23:4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965| 评论: 1|原作者: 唐青钊|来自: 大地微微网

摘要: 毛泽东的精神就是谆谆教诲,孜孜以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是不计名利,忍辱负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创新,长于谋略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是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知人善任,作风民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就是夙夜在公,天下为公 ...

毛泽东的精神何以铸就中华魂?

/唐青钊

 

(一)毛泽东的精神就是谆谆教诲,孜孜以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35页)毛泽东不仅这样谆谆告诫全党,他自己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

1毛泽东的精神就是孜孜不倦、手不释卷的读有字之书的精神。可以说,有毛泽东踪迹的地方就有毛泽东读书之处,“焚膏油以晷,恒兀兀以穷年”是毛泽东读书的常态。毛泽东读书,可用“博”、“深”、“新”言之。一曰“博”。毛泽东读书,古今中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现代科学,无不涉猎成趣,博而取之。少年时代,在老师眼皮底下,不仅读着“经书”,而且还读着“杂书”,“水浒”、“三国”、“封神”、“西游”、“说唐”、“红楼”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诲情诲盗的“杂书”成了毛泽东的最爱;不仅在课堂里看着“杂书”,而且在劳动生活时仍然看着“杂书”,以至牛吃了别人家菜园里的菜,竟还浑然不知。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人铁桶般的封锁,没有书报可看,以至从小贩手中得到几张“历史报”都“饥不择食”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长征途中,或躺在担架上,或骑在马背上,仍然在钻研马列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日理万机,但读书的兴趣更浓了,读书的范围更广了。飞机上、火车里,办公室、书房里,乃至游泳池、卫生间,都是毛泽东读书的场所。毛泽东不仅读着事关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书”,而且还读着农业、工业等方面的专业书,他自称“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要较多地懂得农业,还要懂得土壤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等等;还要懂得农业内部的各个分业部门,比如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等;还有畜牧业,还有林业”。(《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虽然谦虚地说自己对农业“我懂得一点”,可这“懂得一点”,却早就超过一个农业专家懂得的范围了,发明了农业“八字宪法”;这是至今为此,中国农业最为科学的“农政全书”,足见毛泽东的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二曰“精”。毛泽东读书有涉猎,有精研。一部《二十四史》,竟然读了十七遍,一些重要的章节,到老仍能背诵。三曰“深”。一般人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能够明了“兴亡之辩,治乱之理”已属不易。可毛泽东偏能读出“吃人”、“阶级斗争”、“造反有理”、“社会规律”和“中国智慧”。四曰“新”。毛泽东读书“旧瓶总能装新酒,古词偏能谱新曲”。中国早有“实事求是”,毛泽东却能将其概括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路线;“相反相成”也古已有之,毛泽东偏能看出其中就有对立统一规律。正因为毛泽东读书“博”、“精”、“深”、“新”,毛泽东才成为超迈千古的人物,人类的历史和知识才因此鲜活起来。

2、毛泽东的精神是脚踏实地、立足实际读中国社会无字之书的精神。毛泽东读中国社会这一无字之书,一言以蔽之曰“实”。毛泽东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过“游学”,以为“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投身革命后,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读”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而且“读”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构成;不仅“读”出了“武装斗争”,而且“读”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农民武装斗争”;不仅“读”出了“游击战争”的形式,而且“读”出了“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不仅“读”出了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读”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不仅“读”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且“读”出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兵民是胜利之本”、“胜利属于中国”;不仅“读”出了蒋介石必败,而且“读”出了“三至五年内”“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不仅“读”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读”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仅“读”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而且“读”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是“革命和建设”的统一,等等。毛泽东把他践行的这种从实际出发、立足客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概括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路线,不仅指导着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且将成为与人类社会同在的人类智慧。

3毛泽东的精神是使用、践行学习成果的精神。毛泽东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的“使用、践行”,形成了他的中国革命理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唯物辩证法的一元认识论的哲学和毛泽东的精神,也即毛泽东的思想。

4毛泽东的精神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什么“四个伟大”?讨嫌。只保留“导师”,就是“教员”。实事求是地讲,毛泽东当得起“四个伟大”的称号,尤其当得起“伟大的导师”的称号。毛泽东教导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教导革命同志,“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05页)毛泽东教导全党,“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牢记这个真理”。(八大开幕词)“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38-1439页)毛泽东教导党和国家的负责领导,“要到下面去研究问题。我希望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同志都这样做……中央机关苦得很,在这个地方一点知识也捞不到”。(同上第五卷第358页)毛泽东教导青年人,“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同上第386页)毛泽东教导妇女,“妇女能顶半边天”。毛泽东教导儿童,“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语录)毛泽东还有好多好多的教导,好多好多的教导。这些教导,比长者的庭训亲切、明白,比导师的授受深刻、易懂,至今读来,仍是感人肺腑、润人心田。

5毛泽东的勤学、善学精神使他成为了大学问家、文章大家、诗词圣手。毛泽东的博学,罕有人及,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是有定论的;毛泽东是文章大家并开一代文风,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也是有定论的;毛泽东是大诗人并开一代诗风,这也是有定论的。毛泽东的文章诚如苏东坡所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行,而不可知也”。毛泽东的文章气盈天地。当党内外对农民运动颇有责难时,毛泽东的声音振聋发聩,“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页)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毛泽东的情怀却又充满浪漫,“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同上第106页)当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时,毛泽东的语言是那样的充满自豪,“诸位代表先生: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饶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同上第五卷第4-5页)毛泽东的文章用典精当。毛泽东用典籍证目前之理,“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同上第三卷第1004页)毛泽东用典籍释方法常理,“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部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同上第一卷第页)毛泽东用典籍使文章横生妙处,“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司徒雷登),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跑路”。(同上第四卷第1496页)毛泽东的文章充满讽刺和幽默。对于国民党消极抗战、片面抗战,毛泽东讽刺地说道:“可是国民党先生们啊,这些大好河山,并不是你们的,它是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聚族处于斯的可爱的家乡。你们国民党人把人民手足紧紧捆住,敌人来了,不让人民自己起来保卫,而你们却总是‘虚晃一枪,回马便走”。(《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对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质量下降、花色品种减少的问题,毛泽东幽默地说道:“搞社会主义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鸭、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质的花样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马克思主义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羊肉、鸭子应该更好吃,更进步,这才体现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没有威信了”。(1956年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的文章足可开宗立派。“‘文章五诀’行、事、情、理、典,毛文是典范。不管论文、讲话、电稿等何种文体,他都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借典说理或借事言情,深入浅出,毛泽东开创了政论文从未有的生动局面”。“细读毛泽东的文章,特别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足可自立为一门一派”。(梁衡语)以至至今,用现代汉语写作的,无论毁毛、否毛者,还是拥毛、宗毛者,都不能不深受毛泽东的文风的影响,真是“毛风”所及,所向披靡。毛泽东的诗词雄冠古今、傲视群雄。单一首《沁园春。雪》当年就横扫千军如卷席,让蒋介石的御用文人、御用词人叫苦不迭、纷纷败阵。直至今天,仍叫万千词人黯淡无光、鲜有颜色。

6毛泽东的勤学、善学精神是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的精神。熟读中国典籍的毛泽东自然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毛泽东视“黄金屋”、“千锺粟”、“颜如玉”如敝屐。毛泽东年纪轻轻就当过共产党的执行委员,还当过国民党的候补执行委员、中宣部代部长。凭他的才学和地位,一生一世当是高官任做、骏马任骑,看不尽的人间风景、享不尽的人间荣华。然而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却毅然决然当起了前途渺茫的“山大王”。足见毛泽东是为他立下的“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宏愿而学习,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强而学习,并为此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的学习和他的宏愿也为他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奠定了知识和智慧基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左向前 2014-12-17 11:20
责编 左向前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8:18 , Processed in 0.02639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