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林一章的〝一分为二〞与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

2015-6-29 01:28|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848| 评论: 0|原作者: 万里雪飘

摘要: 对于蔺宇的评述,林一章一如既往发挥他〝占有〞材料的优势,引经据典试图证实萬里雪飄的〝不学无术〞,__〝出处:明代作家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回:ˋ天子神仙,一而二,二而一ˊ,意思是两件东西看似不同,实际上却就是一回事。
林一章的〝一分为二〞与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

 

 

    中国红旗网的蔺宇这样评说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辩证逻辑,__〝本来想了解一下ˋ一分为二的合二而一ˊ这个语无伦次的词语出自何方神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一无所得,根本查不到,看来只能是哪个不学无术的哲学狂徒粗制滥造出来的、入不了典的山寨野语!亏得万里雪飘竟敢把这个不入典的山寨野语ˋ一分为二的合二而一ˊ说成是马克思继承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或他所谓的黑格尔的逻辑!这只是自称饱读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万里雪飘的逻辑!〞

    对于蔺宇的评述,林一章一如既往发挥他〝占有〞材料的优势,引经据典试图证实萬里雪飄的〝不学无术〞,__〝出处:明代作家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回:ˋ天子神仙,一而二,二而一ˊ,意思是两件东西看似不同,实际上却就是一回事。后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在《东西均》中引用了ˋ一而二,二而一ˊ这句话。杨献珍的ˋ合二而一ˊ即由此而来。ˋ一分为二ˊ是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早期中译本的译文:ˋ一分为二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ˋ本质ˊ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黑格尔也是这样提问题的ˊ。后来新的中译本把ˋ一分为二ˊ改译为ˋ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ˊ。ˋ一分为二……黑格尔也是这样提问题的ˊ。恐怕,在万里雪飘看来,列宁也没有读懂、甚至没有读过黑格尔!!!至于将ˋ一分为二ˊ和ˋ合二为一ˊ合二而一,将罗懋登、方以智、黑格尔、列宁、杨献珍合而为一,则不知是哪个ˋ天才ˊ的发明创造。〞

 

    既然林一章提到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那就从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回应这些机械唯物主义者对于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辩证逻辑的无端指责。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参拉萨尔所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第三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用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段话),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为此绞尽脑汁,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

 

    列宁开篇就叙述辩证法的本质,〝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的〝统一物〞就是〝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就是〝二〞,〝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就是对于〝二〞的共存和斗争的认识。那么对于〝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否只是停留在〝矛盾着的部分〞的一分为二?不是的,下文将要叙述列宁对于〝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的必然结果即是〝对立面的同一〞。马克思将〝对立面的同一〞叙述为〝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马恩全集第四卷一百四十六页]黑格尔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的辩证法所具有的共同逻辑就是同一与差别的对立统一。

 

    〝辩证法内容的这一方面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对于辩证法的这一方面,通常(例如在普列汉诺夫那里)没有予以足够的注意:对立面的同一被当做实例的总和[〝例如种子〞,〝例如原始共产主义〞。恩格斯也这样做过。但这是〝为了通俗化〞……],而不是当作认识的规律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

  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列宁将同一与差别的对立统一当作人们的思维活动,同时也当作客观世界的规律,人们的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必须由科学史来检验〞,即人们的思维活动要以对象世界来检验,要以正和负、微分和积分、作用和反作用、阳电和阴电、原子的化合和分解以及阶级斗争的客观现实来检验,辩证法于是就是认识论。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那里也说过〝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马恩全集二十一卷三百三十七页]。显然在恩格斯那里辩证法同时也是认识论。

  

    〝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的意义上两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

 

    在黑格尔逻辑那里,〝同一〞具有抽象的自身同一和具体的自身同一两重意义,其中具体的自身同一即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在谈到具体的时候同一和统一可以当作同一个范畴。〔参考黑格尔《小逻辑》一二一节及其说明和附释〕列宁叙述的〝对立面的同一〞或〝对立面的统一〞是同一个意思,正像列宁所言〝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即在论及具体的时候它们的差别〝并不特别重要〞。

    列宁首先叙述事物矛盾的对立,同时指出要在对立的过程中〝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列宁的认识过程即是黑格尔的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列宁将〝对立面的同一〞解释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这里的〝统一物〞是〝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是一分为二,〝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联〞是合二为一。那么对立面的相互关联究竟是什么意思?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叙述了这个问题,下文将具体引述。

    列宁将〝对立面〞叙述为〝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同时〝对立面〞因相互关联而合二为一。如果只承认一分为二,不承认合二为一,那么一分为二的一就是无本之原,列宁在这里叙述的〝自己运动〞和〝自生发展〞就无法理解。事实上列宁在这里叙述的〝自己〞即是世界本体的〝一〞。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由于矛盾本性而自我安置和自相对置的范畴〞。[马恩全集第四卷一百五十四页]马克思的〝自我安置〞、〝自相对置〞和列宁的〝自己运动〞、〝自生发展〞是同一个意思。这里马克思的〝自我〞和列宁的〝自己〞即是同一或统一的一,马克思的〝自相对置〞和列宁的〝自己运动〞即是一分为二,〝自相对置〞的〝自己运动〞经过否定之否定形成合二为一的新的〝自己〞或〝自我〞。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作为历史本体的一的〝现实中的个人〞〝自我安置〞和〝自相对置〞的异化形式,〝现实中的个人〞通过否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异化的规定,重新现实地占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合二为一为新的〝现实中的个人〞。马克思和列宁具有自身同一的〝自我意识〞,马克思的〝自我〞和列宁的〝自己〞既是人自身的意识,也是自然和社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返回自己的历史内容。只有具有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的〝自我意识〞,才能像马克思和列宁那样将辩证法叙述为〝自我安置〞、〝自相对置〞和〝自己运动〞、〝自生发展〞。而在抽象的一分为二那里,自然、社会和人的意识范畴处于自我非我的矛盾状态,自然、社会和人的意识范畴尚未被理解为〝自相对置〞的同一或统一,人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在这种非此即彼或由此及彼的现象界,马克思的〝自我安置〞、〝自相对置〞和列宁的〝自己运动〞和〝自生发展〞就只能是可能的非现实。机械唯物主义者对于〝自我意识〞持以抽象的排斥态度,在机械唯物主义那里〝自我意识〞是唯心主义范畴,机械唯物主义之所以是机械的唯物主义就在于此。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能动性,人就无法将自然和社会理解为〝对立面的同一〞或者〝对立面的统一〞。而马克思和列宁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能动性,马克思和列宁将自然和社会理解为〝自我安置〞和〝自相对置〞的〝自己运动〞和〝自生发展〞的〝自我〞或〝自己〞的生命体,马克思和列宁将〝自我〞或〝自己〞的主体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当然这种融合不是机械加减的合一,是黑格尔的否定的自身同一,即面对作为人的异化形式的自然和社会,人通过否定自然和社会的异化的规定性,重新现实地占有自然和社会,从而实现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所以在叙述辩证法时,马克思和列宁毫不犹豫地将自然和社会理解为〝自我安置〞、〝自相对置〞的〝自己运动〞和〝自生发展〞。毛主席的辩证法到了晚年达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自我〞境界,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形成〝自我意识〞的天人合一。

  

    〝按第一种运动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力、它的泉源、它的动因都被忽视了(或者这个泉源被移到外部——移到神、主体等等那里去了);按第二种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哲学有两种发展观,一种是量变,另一种是质变。牛顿以他的力学解释天体运动的量变,但是这个力的产生过程他无法解释,牛顿认为力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质变是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的一的自身运动,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列宁将事物的运动当作〝自己〞运动,上文已经解释了自我或自己是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的〝一〞,这个〝一〞内涵差别的〝二〞于自身,由于对立的〝二〞相互排斥和斗争使事物自身的〝一〞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列宁的发展观里没有上帝的地盘,只有反映客体运动的人的主体能动性。如果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自然与社会的〝自己〞就不会自在自为地建立起来,事实上自然与社会的〝自己〞是通过人的自我意识建立起来的。

  

     〝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 〝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单纯的量变是没有生命的〝重复〞,因而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发展。而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返回自己的〝自己运动〞。自己返回自己的〝自己运动〞是否定之否定的〝飞跃〞,是自我扬弃、自我更新的新陈代谢。〝向对立面的转化〞即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同一或统一,旧东西的消灭并不是旧东西的消失,而是旧东西转化到新东西那里去了。列宁的事物是〝自己运动〞的自在自为,它不可能自己消灭自己,它只能是自我更新的自我发展。这里〝渐进过程的中断〞即是矛盾双方量变过程的中断而〝向对立面转化〞。

       上文说道将要叙述列宁对于〝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的必然结果即是〝对立面的同一〞以及对立面的相互关联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就以辩证逻辑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关于〝对立面的同一〞或对立面的相互关联,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针对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的评述有一段评论:

 

    黑格尔写道:这不是同赫拉克利特相反的意见,因为差别是谐和的本质:〝这个谐和【即同一,萬里雪飄注,下同。机械唯物主义者不要将这里的谐和理解为否定斗争的〝和谐〞】正是绝对的变易、变化【同一的真理是变易,变异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过渡,但这种过渡是绝对的而非相对的。这里黑格尔的绝对具有本体论的合二为一的意思】,--并非向他物的变易,并非现在是这一物,而后是他物【变易不是由此及彼的外在的过渡或转化,由此及彼的外在的过渡或转化不过是现象而已】,本质的东西就是【在变易中有不变的绝对的本质,变异是不变的绝对的本体自己的内在之变】:每一个不同的、特殊的事物和他物有差别,但并非抽象地和任何他物有差别【差别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外在的差别,和某一物对立的他物是某一物的本质】,而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差别之中有本质的同一,他物不过是自己的他物,他物不过是自己的对象的本质】。每一物存在着,只因为它自己的他物包含在它的概念中【某一物的概念即是某一物包含和自身对立的他物的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存在的真理即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白马之所以存在或者白马的真理即是白马与黑马的对立统一,白马通过否定黑马而将黑马保存在自身之中,从而获得自身白马的性质和内容】……〞

    对于黑格尔的评述列宁评论说〝非常正确和重要:ˋ他物ˊ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发展〞。[列宁全集五十五卷二二二页]

  

        黑格尔三言两语就将自己辩证逻辑的精髓叙述出来了。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和某一物对立的他物即是某一物的本质,他物是某一物自己的他物,这里黑格尔叙述了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辩证思想。自己的他物,就是他物即自身本质的意思,自己和他物合二为一的意思,白马的性质由黑马规定的意思,黑马是白马的黑马的意思。列宁非常赞同黑格尔的这段评述,列宁也认为他物是自己的他物,他物是自己的对立面,某一物向他物发展即是向和自身对立的他物发展,是向自己的他物发展。某一物向和自身对立的他物发展实质是某一物自己发展自己,这即是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辩证思想。男人和女人是相互对立的差别,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同时即是异性间的相互吸引,男人和女人通过恋爱__恋爱同时也是异性间的斗争,相互将对方当作自己的身体,相互将对方当作自身存在的本质__它的感性直观即是性关系和家庭关系,人类社会还通过法律形式确认这种异性间的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

    黑格尔推崇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这里我们发现了新大陆:没有一个自赫拉克利特的论点不被我采纳到我的逻辑学中。〞[列宁全集五十五卷二二一页]赫拉克利特论点的核心就是变易,所谓变易就是某一物向自身〝对立面〞的他物过渡或转化。既然某一物向自身〝对立面〞的他物过渡或转化,那么他物就是某一物的本质,他物就是某一物自己的他物。少年转化到青年,少年并没有消失,青年即是少年的青年,青年即是现在的少年,少年和青年是同一个人的变化和发展。在毛主席的《矛盾论》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的〝共存〞和〝转化〞,〝转化〞即同一是《矛盾论》中最难理解的范畴。理解黑格尔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辩证逻辑有助于理解列宁的辩证法和毛主席的《矛盾论》。

 

    〝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论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于: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因而排斥绝对。〞

 

    〝在(客观)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即相对性和绝对性互为条件、相互转化。列宁的同一或统一是相对性的,〝对立面的同一〞总是要过渡到它的反面形成新的更大的同一;列宁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性的,正因为对立面的斗争的绝对性使〝对立面的同一〞不断地过渡到它的反面形成新的更大的同一。〝对于客观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即在相对的同一或统一中有绝对的矛盾斗争。这并不奇怪,因为对立面的斗争即是对立面统一的本质。将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对立起来有悖于列宁的〝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以及〝相对中有绝对〞的辩证法。机械唯物主义者对于辩证法的理解往往是断章取义的只知其二而不知其一。

    作为〝对立面的同一〞的〝现实中的个人〞由于自身存在的阶级矛盾,不断地从原始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过渡到奴隶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封建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和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即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的〝现实中的个人〞的性质是相对的,〝现实中的个人〞的阶级矛盾是绝对的,马克思的〝现实中的个人〞的性质的相对性存在于〝现实中的个人〞的阶级矛盾的绝对性之中。马克思的〝现实中的个人〞即使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共产主义社会性质的〝现实中的个人〞依然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同一与差别的对立统一,依然存在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互为条件和相互转化。

 

    〝一般辩证法的叙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因为资产阶级社会的辩证法在马克思看来只是辩证法的局部情况)。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等等东西开始;从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等等。在这里(正如黑格尔天才地指出过的)就已经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参看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施维格勒译,第二卷第40页,第3篇第4章第89节:ˋ因为当然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房屋ˊ。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任何个别经过千万次的转化而与另一的个别(事物、现象、过程)相联系,如此等等。这里已经有自然界的必然性、客观联系等概念的因素、萌芽了。这里已经有偶然和必然、现象和本质,因为我们在说伊万是人,茹奇卡是狗,是树叶等等时,就把许多特征作为偶然的东西抛掉,把本质和现象分开,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可见,在任何一个命题中,很象在一个ˋ单位ˊ(ˋ细胞ˊ)中一样,都可以(而且应当)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这就表明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而自然科学则向我们揭明(这又是要用任何极简单的实例来揭明)客观自然界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揭明个别向一般的转变,偶然向必然的转变,对立面的过渡、转化、相互联系。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正是问题的这一ˋ方面ˊ(这不是问题的一个ˋ方面ˊ,而是问题的实质)普列汉诺夫没有注意到,至于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更不用说了。〞

 

    列宁明确指出,〝这就是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列宁这是在说矛盾的一方即是矛盾的另一方,矛盾的另一方即是矛盾的一方,白马即黑马,黑马即白马,一分为二即是合二为一。正是这个问题蔺宇和林一章没有理解到,其他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也没有理解到。

    列宁的这一段叙述通俗,但是在蔺宇和林一章们那里却不见得那么易懂。机械唯物主义者只承认一分为二,而否认合二为一。但是蔺宇和林一章们只要开口说话,他们就不得不承认合二为一。蔺宇是汉族〔或别的民族〕,林一章是中国人,这个判断翻译成逻辑就是〝属是种〞或〝个别是类〞,也是〝现象是本质〞或〝偶然是必然〞,对于这个判断蔺宇和林一章们是不会否认的。但是蔺宇和林一章们没有意识到判断系词〝是〞指明了一个真理,判断系词〝是〞将蔺宇和汉族〔或别的民族〕合二为一,将林一章和中国人合二为一,将属和种、个别和类、现象和本质、偶然和必然合二为一。蔺宇和林一章们没有意识到,蔺宇不是别的,蔺宇就是汉族〔或别的民族〕,林一章不是别的,林一章就是中国人,属、个别、现象和偶然就是相应的种、类、本质和必然。蔺宇和林一章们没有意识到,在蔺宇那里汉族〔或别的民族〕和蔺宇合二为一,在林一章那里中国人和林一章合二为一,翻译成逻辑就是在属那里种与属合二为一,在个别那里类与个别合二为一,在现象那里本质与现象合二为一,在偶然那里必然和偶然合二为一,否则蔺宇和林一章就是无法想象的非存在物。

    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辩证逻辑叙述到这里应该说已经再通俗不过了。如果蔺宇和林一章们还是固执己见,在那里只承认一分为二而否认合二为一,那么我不得不说他们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列宁说得很明白,〝辩证法本来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蔺宇和林一章们还配做人吗?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最后指出,〝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

 

    列宁说的很清楚,辩证法不是一分为二的直线,辩证法无限地近似于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的圆圈。辩证法之所以无限地近似于一串螺旋的圆圈,是因为每一次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形成的圆圈不断地过渡到下一次圆圈,而后面的圆圈比前面的圆圈范围更大、内容更丰富。辩证法的圆圈不是别的,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过渡或扬弃即是否定之否定的圆圈。人们对于世界经过分的区别,再回到合的理解,达到无限地近似于总体的认识。婴儿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混沌的一,婴儿无法区分事物,婴儿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抽象的〝指谓〞。婴儿经过教育成长为青少年,青少年已经能够区分很多事物,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非此即彼的点状态或由此及彼的直线状态,他们还需要将点连接成直线,将直线连接成圆圈,从对于世界的分再过渡到对于世界的合,如此这般不断地画圆,并永远画下去。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一分为二〞即是认识论圆圈中的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一个片断、碎片、小段〞,机械唯物主义者的〝一分为二〞的〝一个片断、碎片、小段〞能把无产阶级引导到泥坑里去,正如他们要求中国无产阶级在预想的未来中日战争中〝坚决在后方搞破坏〞活动那样。机械唯物主义者不理解,人类即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族及其情感和意识会依然存在。如果在共产主义社会所有人都以同一语言、同一生活方式、同一意识思维同一自然和社会,那意味着人类就要完蛋了。这个道理用不着非要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明白,就辩证逻辑而言没有差别的同一是抽象的僵尸。马克思用不着非要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谈共产主义,马克思以他的唯物辩证法的圆圈就可以合理地科学地设想共产主义社会。

 

 

萬里雪飄   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一分为二的合二为一、唯物辩证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4:11 , Processed in 0.01245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