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

2015-8-2 00:2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738| 评论: 0|原作者: 铁流 |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渊子崖自卫战是完全有资格写进历史和军史的。而那位远在日本的坂田,晚年撰写回忆录时这样感慨:我至今对我的对手不可思议,他们是一帮农民呀!

  (作者简介:作家,鲁迅文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得 主。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小说创作。系山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 员会副主任、山东作协第二届签 约作家)

  车出县城,喧嚣的闹市被甩在车轮后,再前行,乡土气息渐浓,路旁的绿树,如两条玉带逶迤而去去,迎面是无边的田野,葱茏的庄稼,刚经了一场透雨,显得格外茂盛茁壮。

  “很快就到板桥镇渊子崖了”

  同行的县党史办的人随口说道。

  听到“渊子崖”三个字,我的眼神从田野一下子收了回来,心中不禁遽然一紧。

  “渊子崖,”是我最近心中一直念叨的名字,在我的脑海了不知滚过了多少遍的名字。

  车子在村口戛然停住,我的心一热,渊子崖,我们来了,我急切地搜寻着什么,可根本找不到我想要的东西,眼前的渊子崖村房屋林立,街道整齐划一,到处透着农家日子的殷实和富足。

  党史办的人看我急乎乎的样子,笑笑,指着不远处道:“看到那个塔了吗?渊子崖保卫战纪念塔!”

  快!快!

  我连声催促,抬步就走。

  耸立在村北面的“渊子崖保卫战纪念塔”,建于1944年,塔身为六角七级,正面碑文是渊子崖自卫战简述, 犹如一幅画作,聊聊几笔,就勾勒出了当年那个残酷的血腥场面。背面雕刻着烈士(村民)的英名,有百余人之众,在男性中,上至80余岁的耄耋老人,下至10多岁的豆蔻少年,有青壮年,也有花一般的少女。在战事繁杂的烽火年代,为农民立塔以志纪念,可见之重要,塔的两侧是开国上将、时任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等人及县参议会题词。参议会的题词是:“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

  70多年前的那场保卫战随着时间之梭堙没在了历史深处,立在塔前,俯视着丘陵下恬静的村庄,听着远处偶尔传来鸡鸣狗吠,我恍惚中站在了历史的交汇处,一边是枪炮声和喊杀声,一面是祥和的生活。如果你记忆中没有存储这段血染的史文,你能相信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子里,发生了一场中国抗战史上村民自发组织的最悲壮、最具民族不屈精神、规模最大的自卫战吗?要知道,一帮世代躬耕土地的农民,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日本正规军。

  渊子崖保卫战不久,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渠很快就把这一战事上报到中央,红色电波穿越千沟万壑迅速传到了延安,正在窑洞里批阅文件的毛泽东从椅子上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他拍着桌子连声道:打得好!打得好哇!日本鬼子的武士道精神在我们农民兄弟面前也不灵了!如果全中国人民,都有渊子崖村农民这种不怕死精神, 任何侵略者统统都会被打败的!

  话毕,毛泽东深深吸了口烟,伸手拿起案头上的毛笔,挥毫写下了几个字:村自卫战的典范。

  随后,毛泽东沉思片刻,写下了一篇高度评价“渊子崖自卫战”的短文,文中道:抗日战争村自卫战,渊子崖是典范!随后他告诉秘书:通知《解放日报》,明天见报!

  第二天,《解放日报》配以社论发表了毛主席的这篇文章,此文虽短,可发聋振聩

  渊子崖被誉为“抗日第一村”,名震中外,当时的日本《大阪每日新闻》都做了报道:皇军1000余人包围了渊子崖,开始虽遇上强大抵抗,最终将其攻陷,云云。

  一声雷动,群山回应,渊子崖保卫战很快传遍了全国,在抗战军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在在沂蒙山崇山峻岭中与日寇浴血奋战115师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把毛泽东的文章传达给了全军指战员,间余,还特邀请渊子崖幸存的自卫队员来现场讲述。

  数日的采访,穿梭在时光的隧道,徘徊在历史的长廊中,我那颗原本平和的心在血与火中煎熬着,凝视着被岁月暗淡了的纪念塔碑文,渊子崖保卫战渐渐浮出历史的水面。

  渊子崖立于沭河东岸,离沭河几箭之遥,有1500余口人,上世纪20年代初,土匪如蝗虫一般多,且日益猖獗,他们昼伏夜出,骚扰四乡八村,渊子崖为抗击匪患,发动男女老少筑围墙修炮楼。

  渊子崖就是一座密不透风的城堡,墙高5米,厚的地方1米有余,围墙上大小炮楼10余座,东南西北各有双扇木门,夜晚双门紧闭,墙内搭建了成排木架子,一旦风吹草动,自卫队员即可各就各位,通过墙上无数垛口、枪眼予以还击。村内安置自制土炮9门,每门重达30公斤,炮管逾米,射程250米,自卫队员手里还有各类土枪10余支。渊子崖人自幼尚武,村里有一林长老,鹤发童颜,武功了得,冬闲之时,他开场子为男男女女走拳授武,能武者甚多,外村笑之:渊子崖的狗都会打拳,足见渊子崖村民的彪悍。1927年6月23日,一股土匪夜袭渊子崖,被村民一顿痛击,所捉头目当场被村民斩了脑袋,其他作鸟兽散。

  当年幸存自卫队员林崇岩、林庆栋等人,如今大都已经故去,前几年,他们每每向后人回忆起往事的时候,都斩钉截铁地说:没一个当逃兵的!

  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林崇岩车轱辘一样念叨:就是这一天开战,汉奸梁化轩是个引子,是他勾来了小日本,那叫个惨烈呀,从天蒙蒙亮,一直打到了大晚上!

  梁化轩的确就是导火索,这是他几年后被捕时交代的

  那个日子应该从1938年说起,这年开年的2日,在隆隆的炮声中,日军打下了地处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八百里沂蒙,陷入了侵华日军的铁蹄下,每一寸土地,都在炮火中战栗着。

  同年的9月29日,中国共产党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召开,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向山东派兵的主张,不久,山西八路军总部接到了毛泽东派兵的亲笔书信,1939年初春,八路军115师在罗荣桓的率领下,昼夜行军,千里跃进沂蒙山,由此拉开了沂蒙军民血战侵华日军的序幕。

  1941年3月,八路军115师进驻莒南,几年后,山东省政府在又在此成立,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榘、谷牧等众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长期在莒南战斗过,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 “小延安”。当年,渊子崖地处敌占区和根据地的交错处,这里群众基础好,村民正义感强,党组织和八路军为了尽快落脚扎根,把渊子崖作为了抗日堡垒村,就在115师进驻莒南后的5月,115师的战士剧团、山东纵队突进剧社、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等八大剧团在渊子崖进行了10天大汇演,节目有《下关东》、《回到前线去》、《生产大合唱》等,渊子崖当时是歌声飞扬,舞姿翩翩。

  这么多剧团同时在一个村庄演出,战争年代还是鲜见,据说政委罗荣桓曾担心引来敌军,为此还捏了一把汗。当时,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文艺兵,村民林福祥家里来的女兵柳絮,长相洋气清秀,用村里女人的话说,那眉眼都能笑出花来,林九兰笑自己的老婆:你看人家那个女兵,走起路来像个天仙女似的,再看看你,走起路晃来晃去没个章程。

  这个花一样的女兵,开始让林福祥家慌成了团,他们担心家里太脏,女兵不习惯,到了晚上林福祥的老婆道:他爹,你看人家这闺女从头到脚水洗一样干净,咱这灰里灰气的家咋能容下这闺女呀?柳絮看出了门道,笑吟吟地道:大娘,军民是一家,你可别拿我当外人,林福祥女儿林欣刚过18岁,床上虽洁净,可席子又破又烂,林絮一点不嫌弃,脱了外衣就上了床,还笑着在上面打了个滚。接下来一件事,让全村人都伸出了大拇指,林福祥患有哮喘,开春更是雪上加霜,这天上午,林凡义、林九兰正在福祥家聊天,福祥喘着喘着就拉风箱一样急促起来,脸也憋成了紫茄子,须臾,福祥躺在地上张大嘴巴翻开了白眼,大家正不知所措,林絮奔过来俯下身子嘴对嘴就吸了下去,林絮一扭头,一口带血丝的浓痰吐在了地上,林福祥哎呀一声缓了过来,林九兰盯着杨絮,又扭头看了眼那口浓痰,哇地一声吐了起来,福祥的妻子赶忙端来一碗水让林絮漱口,她擦着眼泪道:闺女,你可救了他爹一条命呀!周围人一脸骇然,最后都唏嘘不已,林凡义动情地道:共产党处处为咱老百姓的!中国炮兵之父、时任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的朱瑞和115政治部主任肖华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对村民访寒问暖,宣传抗日道理,恰巧这天肖华来到林福祥家,林欣当面向肖华提出参军,林福祥也给女儿说情:这闺女从小喜欢唱歌,收下她吧,交给自己人我放心!林欣参军几个月后,在渊子崖保卫战中牺牲。

  犹如干柴遇上了烈火,渊子崖村抗日热情日益高涨,村里成立了党支部、村政权、农救会、妇救会等各级组织,时年19岁的林凡义被推为村长,34岁的共产党员林庆忠为副村长。

  林凡义中等个子,瘦瘦的,面皮白净,他性格刚烈,不屈不挠,虽年龄不大,却注意多有见识,在村里一呼百应,号召力强,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可林凡义一肚子的主张和门道,在村里有着很高的威望。渊子崖有9族,每族推出族长,9个族长选一人为村长,林凡义年龄最小,却被众人一致推为村长,可见他的为人和威信!

  多年后,林凡义的儿子这样描述他的父亲:在渊子崖保卫战中,我父亲站在南门的木架子上,把棉袄唰地一声脱了,随手摔在地上,大冬天的,就光着膀子,接着提起他那把心爱的虎头大刀,瞪着一双血红血红的眼吼道:我们不当软蛋!

  从1941年9月始,日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调集5万兵马,分赴沂蒙山,出兵前,土桥一次中将扬言:踏平沂蒙山,消灭罗荣桓部,让沂蒙山根据地变成死地、绝地!士桥一次把3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0旅团置于新泰、蒙阴、平邑、费县地区;派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5、第6旅团于沂水、莒县地区;以第17师团主力、第33师团一部置于临沂地区。

  在后来公布的日军作战日志中发现,土桥一次企图封锁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尔后,用多路、多梯队并进,以达到合击目的,最终形成对沂蒙山区的全面"铁壁合围"。

  日军的这次大行动,为不久后的渊子崖保卫战埋下了伏笔。

  日军嚣张气焰,让众多汉奸挺直了腰杆子,出头鸟则是汉奸队长梁化轩,梁化轩30岁左右,虽是书生模样,可凶狠残忍,脑袋瓜子也多是点子。

  沭河、沂河,是沂蒙山的母亲河,抗战时期,沭河以西,乃是日寇老窝,河东为根据地,在敌占区小梁家据点,多以汉奸为主,梁化轩就是这个据点的队长。1941年旧历10月的一天清晨,梁化轩正在屋里闭目养神,汉奸队副队长孟金龙推门走了进来,他咳嗽两声道:大哥,又在想啥?梁化轩睁开眼,不耐烦地说:想啥?你猪脑袋呀?已经年尾了,我在想怎么为弟兄们打打牙祭!你有啥点子?孟金龙嘿嘿一笑:我就是为这事来的,皇军正在扫荡,咱们也得浑水摸鱼,召集各庄村长开会,布置下去,让他们备米备面,杀猪宰羊!梁化轩哈哈一笑:说到我心坎上了!孟金龙拍了一下桌子:我这就通知去!梁化轩一挥手:慢!刚有喂肚子的还不够,还要大洋,渊子崖那帮泥腿子,腰粗着呢!让他们出1000大洋,少一个都不行!孟金龙闻言笑出了声:大哥真有你的,这年头刚混个肚子圆还不行,还得硬通货!孟金龙说完,哼着小调走了。

  下午,梁化轩就在白常村召开了村长会,他见渊子崖村长林凡义没到,只来了林兆岭、林崇义两个村民,立刻就爆了,摘下帽子往桌子上一摔:渊子崖就是个难剃的头,老子偏就给他剃了!随后写了个条子,对两村民吼道:你留下,你回去送条子,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了!

  林兆岭捏着条子,拔腿就向渊子崖方向跑去。

  村长林凡义接过林兆岭手中的条子,看了看,一下子撕了个粉碎,他手起一刀,一棵碗口粗的小树被齐腰斩断,他一字一言道:你回去告诉他,鸡、鸭、鱼、肉、面、钱都有,就是没有他的份,老子不能把他们喂饱当小鬼子的狗腿子,自己人打自己人!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渊子崖的父老乡亲一点都不含糊!

  林九兰哼了一下鼻子:共产党八路军是咱真真的贴心人,咱的米面是留给他们吃的,绝不给这些狗杂种一粒米、一把面。

  30多岁的林九兰虽顶了个女人名字,实是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长的虎背熊腰,膀宽腿长。

  林庆海道:奶奶的!困死他狗汉奸,饿死他小日本!饿的他们扛枪扛不动,举枪打不响!

  林凡义点了点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伙分头准备去吧!

  梁化轩听了村长林凡义的回话后,恼羞成怒,他朝着孟金龙吼道:给老子集合队伍,今天我就要给渊子崖一点颜色看看,让这帮泥腿子也知道马蜂爷到底有几只眼睛!

  太阳刚偏西,就在渊子崖每家每户备战时,梁化轩就率伪军150多人来叫阵了,梁化轩还要往前拱,被孟金龙一下子拽住了:大哥,渊子崖可不像别的村,个个彪悍,手里都有家伙!当年土匪也怵他们三分呢。梁化轩愣了一下:怕啥?握锄头把子能干过我正规军?我这快枪是吃素的?梁化轩嘴上这样说,还是后退了几大步,他瞪了瞪眼:给我喊话,要是不老实实把礼送出来,我眨眼功夫就攻进去!

  孟金龙咳嗽一声,仰起脖子喊道:林凡义,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该进贡进贡,该送大洋送大洋!

  孟金龙话音未落,一阵石子如冰雹般落了下来,几个伪军被砸的鼻青脸肿,鲜血横流。

  梁化轩红了眼:妈的,渊子崖就这点出息呀?!冲上去给我狠狠打。

  林凡义手握大刀环视一下左右:靠近了打!见伪军已近围墙,林凡义挥刀吼道:下家伙!一时间土炮齐鸣,响彻云霄,土枪也响了起来,跑在最前面的伪军像麦子一样倒下了一片。梁化轩的头部划破了,血流如注。他捂着脑袋扭头就跑,队伍也跟着像潮水般退去。林凡义见状喊道:杀出去!说完就跃下了木架子,自卫队员手持长矛、大刀、土枪冲出了渊子崖,一个个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甚是了得,伪军丢盔卸甲,纷纷向沭河西岸遁去。梁化轩败在庄稼汉手里,心有不甘,边跑边发狠:林凡义,咱们没完,你等着!林凡义回应道:好!我等着你们这帮孙子!

  渊子崖首战告捷,区长冯干三来到村里大加褒扬,他鼓励一番后道:估计他们还会卷土重来,一定提高警惕,小心应付!冯干三还有别的任务,临行他又嘱咐林凡义:渊子崖多年积累了些基础,再加上人人勇猛,暂时胜了一仗,可毕竟他们都是些训练有素的队伍,特别是日本鬼子,更是不可小看,据八路军同志说,他们作战凶猛着呢,也是有勇有谋!紧急时候,马上派人通知区里和八路军!

  林凡义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晚年他回忆道:咱种地有门道,可打仗咱是外行,当年我带着大伙抗击日寇,说白咱就是靠着一股子血气,一股子精神,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林凡义连夜动员,全村男女劳力无一缺席,修炮楼固工事,往围墙下运送大小不等的石头。妇女把家家户户储存的炸药、铁砂子分送到各炮位。数百自卫队员,分9个小队,分段守卫,他们手里武器不一,除了大刀片,还有菜刀、铡刀、锄头、耙子、䦆头、锨,过去渊子崖为方便八路军进出,杀了全村的狗,又在围墙掏了数个窟窿,大家也一一堵上。

  让林凡义放不下的是那批数千斤的粮食,这是渊子崖乡亲从牙缝里省出来支援八路军的。日军进入沂蒙山后,扬言要困死八路军,艰难时日,指战员常以树皮、野菜充饥,渊子崖村民尽管饥寒交迫,可勒紧腰带也要接济八路军。

  村长林凡义曾拍着胸脯子对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下保证:渊子崖就是咱八路军的粮仓!

  也就是在这天晚上,林凡义口述,村文书写了后来被成为血书的信,全村人除了幼儿,都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咬破手指在自己大名上都摁上了血印。最后,这封信连同粮食被埋在了一间老屋子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02:13 , Processed in 0.01854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