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十问周小川——您是完美的“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吗?

2015-9-5 03:0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498| 评论: 3|原作者: 张庭宾|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对美联储和美国的要求亦步亦趋,对美国和美元输送了大量的利益,并力推金融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将中国金融和经济推向金融危机的悬崖边缘,这是否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该有的作为?

十问周小川:您是完美的“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吗?

  张庭宾

  8月27日,《全球金融》杂志公布了2015年对全球中央银行家的评分结果,捷克、欧盟、印度、以色列、马来西亚、秘鲁、菲利宾、台湾地区的央行行长过去一年成绩最优,均为A;阿根廷、委内瑞拉、危地马拉三国央行行长得分最低,均为D。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成绩为C, 2014年成绩为B-。

  周行长,这显然是一个并不高的评价,《全球金融》杂志从1994年起开始公布“中央银行家成绩单”,覆盖包括将近75个关键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主要考量各国央行行长在控制通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汇率稳定和利率管理方面的成绩。评分最高为A,最低为F。在本次评分中,C为较低分。不知道您怎么看待。

  诚然,你对此可能并不在意,因为对您的评价常常出现极端的情况,比如作为褒扬,2011年9月,您被《欧洲货币》(Eurormoney)杂志评为2011年度全球最佳央行行长。而在国内,对您的评价也多是两个极端,一些亲西方人士认为,您是中国金融市场化和金融开放的坚定推动者,同时也是中国央行较大程度上能独立于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关键力量;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你对美联储和美国的要求亦步亦趋,对美国和美元输送了大量的利益,并力推金融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将中国金融和经济推向金融危机的悬崖边缘。

  作为一位已经跟踪观察和监督中国央行政策超过10年的分析人士,本人认为:如果要理性评价您,首先要对您的基本身份进行定位,即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身份,还是以“中国央行行长”,或者是“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的身份。前者“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是以中国人民幸福和利益最大化为取向,后者“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则以美国和美元利益最大化为取向,而中国央行行长则体现的是独立于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意志,可能倾向于前者,也可以倾向于后者。至于到底是倾向于哪一端,笔者需要向你请教十个问题。

一问:中国央行在您任上是否已经演变成“美联储北京分行”,您实际已经变成“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

  判断中国央行是否是美联储北京分行,最重要的基准:1、它发行的货币是怎么来的,是中国自主的,还是代美联储发行的。2、中国货币政策是独立于美联储,主要根据国内经济需求的,还是与美联储相向而行,高度互动的。

  了解国际货币的人都知道,香港的港币就是一种美元的附属性货币,由于港币与美元是联系汇率(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当美元流入时,香港三大发钞行(汇丰、渣打和中国银行)就将美元换为港币注入香港经济体,则香港出现通胀,主要表现为股价、楼价上涨;反之,港币换成美元外流,则香港出现通缩或者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如此。故此,香港没有独立货币政策,三大行只是美联储的代发钞银行,因此务实的香港没有画蛇添足,再成立一个香港央行。

  因此,衡量一个央行是否是美联储的代发钞行,或者是美联储的分行,最重要的指标是:1、它是否与美元采取了类固定联系汇率;2、它的基础货币发行是否主要来自于美元流入(外汇占款)。按照这个标准,在小川先生您2012年12月刚就任中国央行行长的时候,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虽然当时实施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但是外汇占款(2.21万亿人民币)与基础货币(4.51万亿)的比例为48.9%,即人民币的国内流动仍然主要是内生性的,但是在您执掌央行之后,这个比例迅速攀升,在2006年2月就超过了100%,2009年10月达到了惊人的131%(外汇占款16.89万亿,基础货币12.87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超过100%的流动性都是从海外流入的,即在您执掌央行3年多后,按照上述两个标准,中国央行已经实际沦为美联储的代发钞行。

  与此同时,在你执掌中国央行之后,中国央行与美联储表现了高度的货币政策互动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美联储降息,中国央行加息;2、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3、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何时需要中国买入美元资产,则中国央行大量买入。这表现出类似男人与女人“跳探戈舞式”的惊人默契——在下面的问题中,笔者将继续清教,在此先不细问。

  由于人民币在您任上实际已经成为美元代发钞,中国央行政策与美联储的高度互动默契,您是否认为中国央行已经演变成了美联储北京分行?您是否已是实际的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

二问:在2006年-2010年,央行为什么一直坚持“人民币升值国内紧缩”理论,抵制“人民币单边升值将导致国际热钱涌入制造严重通胀,特别是资本泡沫”的警示,直到2010年11 月,你才首次承认有热钱流入,而到2015年3月还坚持“热钱不严重”。

  2004年-2006年中,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段黄金岁月,笔者担任2004年11月在上海创办的《第一财经日报》的编委,分管金融报道,有幸参与和见证了这段激情岁月。当时,金融部门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黄菊分管,其时中国金融局面十分严峻——股市由于国有股减持引发股权分置隐患而十分低迷、国有商业银行坏债十分严重、欧美逼迫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虽然货币金融的专业门槛很高,但黄菊副总理礼贤下士,非常善于吸取各方有识之士的建议(我们媒体认同并力荐的大部分改革意见被采纳)——推动股权分置改革激活股市;人民币确定渐进升值;四大商业银行坏账剥离,引进外资激活,借新一轮牛市上市。从而一举解决了1990年代中后期国企靓女先嫁后大量较差国企大规模倒闭留下的巨大金融负荷,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损失,使中国金融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然而,随着黄菊副总理在2006年下半年病重和第二年6月去世,货币金融业的专业门槛从此成为最高层领导难以跨越的门槛,您成为了中国货币、金融和汇率政策的实际执掌者,这已经被你迄今担任13年央行行长,为历任最长,同时2013年3月以史无先例的非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兼任央行行长而明证。

  此后,央行便以“人民币升值国内紧缩”为理论依据,以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为目标,开始对人民币的加速升值。笔者对此坚决反对,在《第一财经日报》多次撰文对您提醒和预警:比如2007年1月1日刊发《警惕2007热钱 为2008酝酿新亚洲金融风暴》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70101/16363212559.shtml指出:2007年人民币渐进升值如果失控,中国资产泡沫会加剧放大;6月14日,刊发《蹦极式的国际收支平衡,中国无福消受》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50534210.html警告:放任人民币升值和热钱进出,第一、会成功地将“世界工厂”赶出中国。第二、中国仍脆弱的金融系统一定无法承受疯狂热钱流出的冲击,会崩溃掉;6月21日,刊发了《中美G2时代:平衡木上的人民币与美元》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51667865.html指出:中国与美国汇率+利率的收益平衡,即消除国际热钱投机的利益动机,是控制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外部输入压力,宏观调控成效明显的关键……在此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笔者反对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分析和建议文章发表了近20篇,虽然笔者知道本人已经被央行列入了重点关注名单,尽管2007年股市和楼市的资产泡沫越演越烈,上证指数更是在2007年10月创出了惊人的6124天高,但是,您领导的央行仍然一意孤行。于是,2008年3月,笔者刊发了1.8万字的《当前汇率问题分歧根源与中国货币战略系统思考》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51667865.html,全面彻底理清驳斥了加速人民币升值的种种货币金融理论误区,最后指出,决定汇率政策的最根本因素是立场问题,解决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归根结底有两个办法:加速人民币单边升值符合国际热钱利益最大化;提高国民收入则符合人民利益最大化。

  由于本人对于央行货币汇率政策,从一开始的建议,到后来的监督和批评,笔者被央行列为重点媒体关注对象,这些文章有些您可能看到了。然而您一意孤行,或许是因为您的专业自信,或者是其它原因。但事实是,正如笔者所预见的,在2006下半年-2008年初,中国的货币金融调控是非常失败——越是试图用人民币升值来对国内紧缩,国内通胀和资产泡沫就更加严重,并推动了2007年A股超级大泡沫和第一轮楼市暴涨。

  直到2010年12月,你才首次承认中国存在热钱,并要“将热钱关进池子”。本人对此曾一度难以理解,已经被现实证明了是错误的“人民币升值国内紧缩”的理论,您为什么却坚持达4年的时间。笔者在此请问,除了您的理论固执之外,是否是从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的角度出发的呢?如果是后者,反倒是理性可以解释的,在此请您回答。

三问:2008年6月7日,央行为什么突然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的霹雳手段,导致A股上证指数保卫3000点的失败?

  周行长,由于您领导央行坚持错误的“人民币升值国内紧缩”的理论,实际执行的人民币加速升值政策吸引了巨量热钱流入中国,炒作股市楼市,导致了严重的资产泡沫。你却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增发来打压股市,成为A股从2007年12月6124点跌到2008年6月初逼近3000点的重要原因,当时国家其它部门已经开始了股市和经济拯救,上证指数成交量已经萎缩到433亿元的地量,3000点保卫战成功在即。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 6月7日,央行突然提高1%存款准备金率。致使次交易日上证指数暴跌7.73%,致使3000点保卫战崩溃,至10月底上证指数更是跌至最低1664点,短短一年时间跌去了72.8%,创下了国际金融史上罕见的“股灾”。在此过程中,央行前期人民币升值吸引巨量热钱推高股市是吹大泡沫的主要动力,后期央行不断提高准备金、发行央票是最重要的做空动力来源。

  笔者在此请问周行长,在那轮A股的暴涨狂跌中,中国散户者损失了数万亿元的财富,而国际热钱则赚的盆满钵满,央行在此种扮演的角色是无意的?还是作为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的理性行为?

四问:为什么2008年6-7月,中央就认识到货币紧缩、股市下跌、汶川大地震已经对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开始陆续救市措施,但为什么央行一直到9月25日还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直到10月26日您还说:“未来通货膨胀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结果导致人民币升值、货币紧缩恶果与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在2008年10月叠加,成为日后恐慌性“四万亿救市”决策的重要背景?

  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制造业成本大增,推高了股市楼市泡沫分流了制造业的资金,且2007年10月后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9月共提高4.5%)、增发央票。针对于此,本人在2008年4月7日刊发《中国的“世界工厂”会不会”休克”?》http://business.sohu.com/20080407/n256123093.shtml一文,警告“由于过去两年来人民币升值等损伤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政策和形势累加,中国的‘世界工厂’,尤其是其中的民营企业之危已经蓄积到相当严峻的地步,一些地区的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年30%,很多企业资金链非常紧张,甚至已经枯竭,被迫停产。一定要将人民币的升值速度降下来,最好能反向贬值,这不仅是从源头遏制通货膨胀的关键,也是避免中国‘世界工厂’发生‘休克’悲剧的关键。”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已经认识到经济形势的恶化,在6月份,多位领导赴全国多地调研,此后,调控转向股市和经济的维稳,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央行仍然3次累计提高了1.5%的存款准备金率。直到10月15日,在中央政府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已经旗帜鲜明,大刀阔斧地救市的情况下,央行才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即便如此,10月26日,您还发言称:“我国经济中既存在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物价出现持续回落的可能。总体来看,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结果次日上证指数大跌6.32%,并在第三日创下了1664点的股市低点。

  由于货币政策未能按照中央宏观调控的步调及时转向,拖到了2008年10月份,致使人民币升值、央行货币紧缩的危害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冲击叠加在一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中国制造企业出现了大面积休克,成为恐慌性“4万亿救市”决策的背景和氛围,结果中国不仅错失了借美国金融危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反而由此走上了政府大规模举债投资的发展模式。

  笔者请问您,你为什么反对和拖延中央的拯救世界工厂的决策,客观上把由人民币升值和货币紧缩的恶果拖延放大直到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成为中国政府投资、商业银行债务加杠杆的关键加速点,而与此同时,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美联储和美国金融体系转向去杠杆。

五问周行长:为什么在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际,央行一个月购买美国国债659亿美元,创下了惊人的记录?自你2002年12月上任以来,到2008年10月,在国内不乏有识之士的反对下,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由 1124 亿美元增加到了6841亿美元,此外还购买了376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致使中国外储财富客观上被绑架到了美联储的命运上。

  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部分是中国世界工厂的贸易顺差形成的,因此不乏学者认为,外储的相当比例应该购买石油、铜等战略物质;购买货币资产也应该分散到美元、欧元、英镑和黄金中,而不应该主要购买美元债券,在2009年3月《第一财经日报》经济学家调研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303/17085925738.shtml 中,71.8%的经济学家反对继续大幅增持美国国债。而自您上任后,央行外储一直以购买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为主,在2008年10月,美元资产在外储中超过70%,其中主要是美国国债,还包括3760美元的两房债券。

  早在2005年12月30日,本人就刊发了《2006危与机:美国危机悬念和中国改革速度》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51230/02312239149.shtml一文,警告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2007年7月30,本人刊发《我们将见证一个动荡的金融时代须高度警惕人民币成美元牺牲品》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57423345.html,反对购买美元资产;2008年1月2日刊发了《抉择2008:我们是否拥抱一场全球金融危机》http://zhangtingbin.blog.sohu.com/75366329.html,坚决反对“抢登美元的泰坦尼克号”。然而,恰恰是在两年中,央行加速购买美元债券,特别是在2008年10月份,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际,买入了惊人的659亿美元美国国债,使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购买国。

  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超过70%的外汇储备资产被套牢在美元上,特别是购买了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使得中国不得不配合美国拯救金融危机,继续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并在2013年10月达到了1.31万亿美元。周行长,您觉得这么做是为了中国人民,还是为了美联储、美国政府和美国金融系统?

六问周行长:2006年底、2009年底、2010年6月,2010年底、2011年底,根据美国财政部对中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余额的修正,央行五次瞒天过海购买美国国债,合计达6468 亿美元?这是为什么呢?一般而言,国际上大额金融交易有3-5%的优惠折扣,这个折扣您知道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修正数据,这五次按照先后次序分别悄悄购买了469亿、1398亿、510亿、1415亿和2676亿美元,合计6468亿美元。占到2013年5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最高峰1.31万亿美元的49.3%。这些美国国债是央行借道香港、英国和比利时等地购买的,中国央行没有及时向社会公众报告(至于有没有向决策层报告就不得而知了)。事后,都是美国财政部在每年年底给予修正,专业人士才能得知。那么,请问周行长,央行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瞒天过海的办法?是为了规避领导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吗?这么做,至少可观上给人央行购买美国国债有节制,甚至常常减持美国国债的印象,缓解了专家和社会公众反对购买美国国债的压力。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国际上的大宗金融交易,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大多有3-5%的优惠折扣,您知道这个折扣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个折扣的?

七问:2012年之后国际热钱由流入转为流出,在人民币汇率上,你为什么由“市场改革派”摇身一变为“固定汇率捍卫者”,从而使外流资本获得最高汇率收益,也使中国外储蒙受最大损失?

  由于对长期观察您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本人对于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越来越熟悉,2011年12月19日刊发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巨大陷阱》一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377290100vup5.html)预测:在热钱大量外流的情况下,所谓央行坚决维护人民币坚挺的决心,将可能使中国蒙受更加巨大的损失。中国应果断地增加热钱流出成本,甚至实施人民币一次性对美元的较大幅度贬值。最不济也应放任人民币贬值,降低中国外储兑换美元现金的成本。“这时候,如果央行突然退化为‘人民币美元联系汇率’的信仰者,那么就等于给中国经济套上了一个绞索。”。

  遗憾的是,此后,您和央行从此前以“汇率市场化改革”为理由推进人民币升值,突然就蜕变为本人预言的“人民币美元联系汇率(类固定汇率)”的信仰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您如此转变呢?

八问:您是否按照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热钱,以及其背后的国际金融寡头和美联储的需求,一方面极力推进中国金融开放和资本项目自由化,另一方面硬扛人民币高估汇率,使中国外储损失最大化,从而为中国金融危机爆发创造条件呢?

  随着资本转向外流,中国金融被国际热钱做空,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已成为新的主要风险,为此,本人在2013年3月11日和4月8日分别刊发《索罗斯做空中国还需要什么条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3772901016dqj.html、《索罗斯登台博鳌 中国正失去防范金融危机最后可能吗?》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3772901017148.html指出:索罗斯做空中国非常希望得到的政策,这包括并不限于:1、外汇资本项目自由化;2、利率和债券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给做空银行业创造了条件;债券市场化,特别是推出国债期货,将为做空国债、地方债和企业债创造了做空不亏损反赚钱的便利条件。3、股市的做空机制,从股指期货到融券、转融券;4、楼市的做空机制,推资产证券化……等等。

  正像这篇文章所指出的:“令索罗斯欣慰的是,他需要的做空工具,恰恰是中国相关部门当前努力推进的。”这其中包括央行推出的政策如下:在货币和债券市场上,2013年9月正式推出国债期货;能够迅速将债市危机传导放大的利率市场化(央行2013年7月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2015年6月初央行宣布推出大额存单标志着基本实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允许外资参与债券市场和国债期货;在汇率市场上,2014年3月央行将人民币汇率单日浮动区间扩大到2%;2014年11月沪港通推出标志着开放资本项目的重要一步;2014年11月央行正式推出人民币外币掉期业务;在房地产相关市场上,启动房贷资产证券化,2015年4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以注册制推进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请问周行长,为什么你所力推的这些所谓金融开放与资本项目自由化,与索罗斯所代表的国际热钱及其背后的美联储需求为什么这么高度吻合?当然,您可以说,这是推进中国金融自由市场的需要,可为什么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你又坚定地捍卫类固定汇率,而不是在热钱大量外流,外汇占款为净流出时放任人民币贬值呢?

九问:为什么在今年8月20-21日A股救市再一次最关键的时候,央行冷然面对,导致第二次3000点保卫战惨败?

  由于2014年底以来A股融资放杠杆,刺激上证指数在6月15日创出了5178点的泡沫高峰,而后在股指期货、融券和转融券的猛烈做空下,上证指数到7月9日暴跌至3373点,中央政府开始全力救市,在此次救市中,央行态度并不积极,更关键的是,在8月20-21日,上证指数连跌两天,逼近前期3373底的时候,各方都预期期待央行降息降准的情况下,央行冷漠应对,导致时隔8年之后第二次3000点保卫战的溃败。直到8月26日央行才降准降息,但A股大势已去。诚然,早几天降准降息未必一定能保住3373点,但至少可以让社会公众看到央行真的有救市诚意和作为。

  请问周行长,由于央行的不作为或者负作为,2015年8月A股3000点保卫战与2008年6月的3000点保卫战的溃败,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那么对于您和央行来说,这里面有什么一致性的逻辑吗?

十问:为什么在8月11日人民币所谓汇率改革后,人民币贬值3%后,不是顺应人民币贬值,而是再度死扛人民币高位,加速中国外汇储备枯竭,使中国加速逼近系统性重大金融危机的悬崖?

  8月11日,本人刊发《救股市楼市债市不能以牺牲人民币为代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377290102w5yz.html一文:再次建议放任人民币快速贬值20%,让资本外流丧失动力,更可以使人民币A股资产向上重估20%,使A股救市事半功倍。巧合的是,8月11日,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币汇率改革,第二日开盘价由参考前一日的中间价改为收盘价,人民币当天大跌1.86%。以本人一贯经验,您和央行一向与本人建议反向而行,于是,本人于12日又刊文《人民币贬值2%之后:一次、快贬或崩溃贬?》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377290102w60x.html 预计——“如果此次人民币汇率变化调整是央行主导的,将是一次性调整,接下来央行将继续类固定汇率,那么是未来更大的人民币汇率灾难的开始”。

  果然不出所料,央行接下来的行动完全在本人预测之中。13日,央行就召开记者招待会,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的贬值要求,国内外因素叠加,汇率偏差大约积累带来3%左右(这创造了国际金融界的一个奇迹,即中国央行可以将汇率偏差精确计算到3%的,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民币至少应当贬值10%以上)。她还表示人民币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而央行副行长易纲驳斥外媒所报道的“官方认为人民币要贬值10%,以刺激出口”完全是无稽之谈。

  面对人民币连续两天大幅下跌,央行在13日尾盘和14日入市干预,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使人民币汇率由最低的6.4458反弹到6.3908。但这种毫无疑问将加快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现金的消耗。

  对此,笔者撰文警告:央行的此次操作,客观而言,如果从引发急速消耗外储促使人民币崩溃危机的角度看,堪称完美:1、完善了未来人民币连续暴跌的机制——头日收盘价为第二日开盘价;2、强化刺激了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3、在强化人民币贬值预期后,再度卖出大量美元以强行维持人民币高位,将极大加速外储美元的消耗,8月及以后,资本外流甚至将达到每月2000亿美元以上,按照这个加速度,中国外储很可能将在6-12个月内枯竭!

  果然,此次央行操作的先快贬后强行维稳后,使资本外流更加快速!此前,7月单月资本项目外流高达1008亿美元。而法兴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从8月11日到25的两周中,中国央行卖出了至少1060亿美元的欧美债券,以支付外流资本,即资本外流加速到每月2000亿美元以上;8月28日国内人民币美元交易额高达513亿美元,是6月份平均118亿美元的 4.3倍,换言之,这一天就应该有超过300亿美元的资本外流,如果按照每月22个交易日测算,就是外流6000亿美元以上,即如果央行再强行扛着人民币高位,使资本外流获得最大化汇率收益,则3个月内中国外储就将陷入不可挽救的枯竭通道中。

  如果中国外汇储备枯竭,由于中国诸多生产生活资料高度对外依赖:粮食14.1%、蛋白质42.8%、食用油67.2%; 60%的石油、32.2%的天然气(化肥农药生产对石油天然气依赖也很大)进口;铁矿石、铜矿、铝土矿和镍矿的进口依赖度分别高达78.5%、81.7%、74%和70%。则中国整个经济体系将半瘫痪,商品供应将立刻匮乏,甚至出现严重饥荒,出现超级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将导致股市、楼市和债市的全面崩溃。倘若如此,中国将爆发比1990年日本和1997年香港更加全面、严重的金融危机。

  对此,本人请问周行长,这种风险您是毫无察觉,还是有意推向这个方向呢?鉴于这个方向客观上是符合美联储和美国利益最大化——中国人民币崩溃并引发严重金融经济危机,美国将成为最大赢家,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将出现难得的平衡机遇,而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将崩溃。

  一个行为可能是偶然和巧合,然而,回顾您过去十年的作为,几乎所有的举措都在客观上符合美联储和美国的利益最大化,推出的各种政策都惊人巧合于美联储和国际热钱需要的节奏。如果说这是您的专业水平低下,这显然是难以想象的。那么,笔者和社会公众有理由去探寻一个合理的解释,即如果假设是以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立场出发的话,您这十年来的种种举措就立刻显得非常理性和完美。

  希望您能反驳和证明自己不是“美联储北京分行行长”,而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作者为中华元智库创办人,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人曾经从事新闻工作的媒体无关)

  2015年9月3日

告读者:作为财经媒体人的责任已经完成

  当9月3日深夜,写完这篇文章之后,庭宾有如释重负之感,因为这是本人作为财经媒体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收关之作,即本人今后不会在公开媒体上,再代表社会公众利益对金融和经济政策进行监督,只完成剩下的媒体专栏合约或仅做金融市场的技术分析。从2004年11月参与创办《第一财经日报》,立下了“帮助中国避免与国际金融一体化中遭遇金融危机,帮助中国投资者赢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目标以来,笔者为阻止中国与国际金融一体化接轨中遭遇金融危机而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所写文章数以百计,并著有《谁在暗算股指期货》(2007年4月)、《反热钱战争》(2008年8月)、《美元复兴十年?vs 中国痛苦十年?》(2013年11月),《中国富人为何变穷》(2014年5月),即便2010年初辞去了《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后,本人也未放下这支为社会公众利益而存在的笔。这其间承受“阴谋论”等压力、误解和非议实在一言难尽。所幸的是,最近A股暴跌,“司度”及其背后国际热钱对冲基金炒作做空中国股市等资产已经真相大白,央行与某些金融部门错误政策的恶果已经全面显现。这也该是给1992年开始的财经媒体人生涯画一个句号的时候了,今后或许在“帮助中国投资者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做一些探索。

  感谢在过去23年中,给了本人独立思考和代表社会公众监督机会的媒体——《工人日报》(1992年7月-2000年2月)、《南方周末》(2000年3月-2000年8月)、《中国新闻出版报》(2000年9月-2001年3月)、《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4月-2004年8月)、《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9月-2010年3月)。感谢《工人日报》的前社长李冀(已故)、前总编辑瞿祖赓、前总编辑张宏遵等领导和同事;感谢《南方周末》的江艺平等领导和同事;感谢《中国新闻出版报》前总编辑张芬之;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的前总编沈颢、前副总编刘洲伟等领导和创业伙伴;感谢《第一财经日报》的上级领导黎瑞刚、高韵斐;前总编辑秦朔、前社长朱涛、前党委书记刘芳等领导和创业伙伴,没有大家的包容、保护、指导、支持和共同奋斗,本人是无法坚持到今天的。

  最后感谢这个时代的丰富精彩和变幻难测;感谢中华民族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智力和意志挑战;感谢中国执政者对思想的宽容和对言论的自由。

  2015年9月4日 北京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龙翔五洲 2015-9-5 09:14
是中修叛徒复辟集团把这类汉奸买办精英提拔重用来推行他们的复辟梦,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中修叛徒复辟集团和这个集团的头头。
引用 共产主义马前卒 2015-9-5 08:06
感谢张庭宾老师,读来使人大梦方醒。这帮祸国殃民的精英不知是么时候才会受到历史的审判!
引用 远航一号 2015-9-5 01:26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3)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18:45 , Processed in 0.02076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