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论所谓市场问题(1893年秋)

2016-2-27 21:37|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2089| 评论: 2|原作者: 列宁

摘要: 在人民大众很穷而且愈来愈穷的时候,资本主义能否在我们俄国发展并充分发展起来呢?这就是我国著作界经常提出来反对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问题。我们要着手分析的《市场问题》这篇论文就是为驳斥这个论据而写的。

论所谓市场问题[18]


(1893年秋)




  在人民大众很穷而且愈来愈穷的时候,资本主义能否在我们俄国发展并充分发展起来呢?须知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需要广大的国内市场的,而农民的破产却在破坏这个市场,大有使市场完全停闭、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建立之势。固然有人说,资本主义把我国直接生产者的自然经济变成商品经济,也就会给自己建立市场,但能否设想,靠着半赤贫农民的自然经济的可怜残余,就能在我国发展起象我们在西欧看到的那种强大的资本主义生产呢?单是由于群众的贫穷化,我国的资本主义就是一种软弱无力、没有根基、不能囊括国内全部生产、不能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的东西,这难道还不明显吗?
  这就是我国著作界经常提出来反对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问题;没有市场这个说法是否认马克思的理论适用于俄国的最主要的论据之一。我们要着手分析的《市场问题》这篇论文就是为驳斥这个论据而写的。


  该文作者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占普遍和绝对的统治”这一假设为基本前提的。他根据这个前提阐述了《资本论》第2卷第21章的内容(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马克思在这里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研究社会生产如何补偿用来满足工人和资本家个人需要的那一部分产品,以及用来构成生产资本要素的那一部分产品。正因为如此,在第1卷里,在研究单个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时,可以只是按价值来分析资本和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资本论》第1卷表明,产品的价值等于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而在这里,就必须注意按产品的物质构成来区分产品,因为由资本要素构成的那一部分产品不能用于个人消费,反之亦然。因此,马克思把社会总生产(因而也就是把社会总产品)分为两个部类:(Ⅰ)生产资料的生产,即生产资本要素(只能用于生产消费的商品)的生产;(Ⅱ)消费资料的生产,即用于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个人消费的商品的生产。
  现在以下列公式[阿拉伯数字表示价值单位——譬如百万卢布,罗马数字表示上述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剩余价值率为100%]作为研究的基础: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 500v+ 500m=3000
资本=7500
产品=9000

  我们先假定研究的是简单再生产,即假定生产不扩大,一直保持原有的规模;这就是说,全部额外价值[19]都被资本家用于非生产方面,即用于个人需要而不用于积累。在这种情形下可以看出,首先,Ⅱ500v和Ⅱ500m应被第Ⅱ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消费掉,因为这种产品是以满足个人需要的消费资料形式存在的。其次,以实物形式存在的Ⅰ4000c应由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消费掉,因为要使生产规模不变,下一年度就得保持同样数量的资本来生产生产资料;可见补偿这一部分资本也没有什么困难,因为与之相应的、以煤、铁、机器等实物形式存在的那一部分产品,将在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资本家之间进行交换,并照旧成为他们的不变资本。这样还剩下Ⅰ(v+m)和Ⅱc。Ⅰ1000v+Ⅰ1000m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产品,Ⅱ2000c则是以消费资料形式存在的产品。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在简单再生产即在额外价值全部消费掉的情况下)应消费掉价值2000[1000(v)+1000(m)]的消费资料。第Ⅱ部类的资本家要能继续原有规模的生产,就应当购进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以补偿自己的不变资本(2000Ⅱc)。由此可见,Ⅰv+Ⅰm应当和Ⅱc。交换,否则就不能按原有规模进行生产。简单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额外价值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Ⅰ(v+m)=Ⅱc。换句话说,这个规律可表述为:全年生产出来的价值总额(两部类的),应等于以消费资料形式存在的产品的总价值:Ⅰ(v+m)+Ⅱ(v+m)=Ⅱ(c+v+m)。
  当然,简单再生产实际上是不会有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生产不可能每年都停留在原有的规模上,另一方面是因为积累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因此,我们要考察一下,规模扩大的社会生产或者说积累是如何进行的。在积累时,资本家只把一部分额外价值用于个人需要,另一部分则用于生产方面,即转化为生产资本要素以扩大生产。因此,在积累时,Ⅰ(v+m)和Ⅱc不可能相等:必须使Ⅰ(v+m)大于Ⅱc,以便使第Ⅰ部类的一部分额外价值(Ⅰm)不和消费资料交换,而用来扩大生产。这样我们就得出:
  甲、简单再生产公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 500v+ 500m=3000。
    Ⅰ(v+m)=Ⅱc。
  乙、积累的开端公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 750m=3000。
    Ⅰ(v+m)﹥Ⅱc。
  现在看看在积累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应如何进行。
  第一年: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 750m=3000。
资本=7250
产品=9000
  Ⅰ(1000v+500m)与Ⅱ1500c交换(同简单再生产时一样)。
  把Ⅰ500m作为积累,即用于扩大生产,转化为资本。如果按原先的比例把它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那末就会得出:
    Ⅰ500m=400c+100v。
  追加的不变资本(400c)在第Ⅰ部类自身的产品(它的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中就已有了,追加的可变资本(100v)则应从第Ⅱ部类的资本家手里取得。因此,第Ⅱ部类的资本家也应进行积累,拿自己的一部分额外价值(Ⅱ100m)去交换生产资料(Ⅰ100v),并把这些生产资料变成追加的不变资本。因此,他们的不变资本将从Ⅰ500c增加到Ⅰ600c;为了使用这些不变资本,就需要追加的劳动力——50v,这50v也是从第Ⅱ部类资本家的额外价值中取得的。
  把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的追加资本都加到原始资本中去,产品的分配情况就成为:

  Ⅰ4400c+1100v+(500m)=6000。
  Ⅱ1600c+ 800v+(600m)=3000。

  括弧内的额外价值代表资本家的消费基金,即不用于积累而用于资本家个人需要的那一部分额外价值。
  如果生产照常进行,到年底就会得出: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 800v+ 800m=3200
资本=7900
产品=9800

  Ⅰ(1100v+550m)与Ⅱ1650c交换,其间追加的50c从800Ⅱm中取得[同时由于c增加了50,v也要增加25]。
  接着550Ⅰm照先前那样积累起来:

  550Ⅰm=440c+110v

   165Ⅱm=110c+55v。

  现在把追加资本加到原始资本中去[把440c加到Ⅰ4400c中去;把110v加到Ⅰ1100v中去。把50c和110c加到Ⅱ1600c中去;把25v和55v加到Ⅱ800v中去],就得出:

  Ⅰ4840c+1210v+(550m)=6600。
  Ⅱ1760c+ 880v+(560m)=3200。

  在生产继续进行的条件下就会得出:

  Ⅰ4840c+1210v+1210m=7260
  Ⅱ1760c+ 880v+ 880m=3520
资本= 8690
产品=10780
余类推。
  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所得出的结果主要就是如此。必须附带说明,这里只是最简要地介绍了这种研究,至于马克思详细分析过的很多问题,如货币流通,逐渐损耗的固定资本的补偿等等,因与所研究的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则一概省略了。


  该文作者从马克思的这种研究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呢?可惜他没有把他的结论十分明确地表述出来,所以我不得不根据某些彼此不很协调的说法来加以推断。例如该文有这样一段话:
  “这里我们看到,在第Ⅰ部类中,在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中,积累是怎样进行的:……这种积累的进行既不依赖消费品生产的运动,也不依赖任何个人消费。”(第15页第3段)
  当然,说积累“不依赖”消费品的生产是不行的,因为要扩大生产就需要新的可变资本,因而也就需要消费品;大概作者不过是想用这种说法来强调该公式的一个特点,即Ⅰc(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进行再生产时是不和第Ⅱ部类交换的,比如说,社会上每年有一部分煤是为采煤而生产的。当然,这种生产(为采煤而生产煤)通过随后的一系列交换还会与消费品生产发生联系,否则煤矿主和他们的工人都会无法生存。
  作者在另一处就讲得更差了。他说:“资本主义积累的主要运动的进行,现在和过去(最早时期除外)都不依赖任何直接生产者,不依赖任何居民阶层的个人消费。”(第8页)这里仅仅是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品的生产占优势。这种说法又被重复了一遍:“如果从一方面说,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典型的是为积累而积累,是生产消费而不是个人消费,那么从另一方面说,对于它,典型的正是为生产资料而生产生产资料。”(第21页第2段)假如作者想用这些话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其他经济组织的地方,就在于机器及其所需物品(煤、铁等)的生产得到发展,那么这完全是对的。就技术水平说,资本主义社会超过了所有其他社会,而技术进步正表现于人力劳动与机器劳动相比日益退居次要地位。
  因此,与其批判作者表达得不够清楚的说法,倒不如直接请教马克思,看看能否从他的理论中得出第Ⅰ部类比第Ⅱ部类占“优势”的结论,看看这一优势究竟应当如何理解。
  从上面所引的马克思的公式根本不能得出第Ⅰ部类比第Ⅱ部类占优势的结论,因为这两个部类在这里是平行发展的。可是这个公式没有考虑的正是技术进步。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所证明的,技术进步表现于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值(V/c)逐渐缩小,而在这个公式中却是把这个比值当作不变的。
  显而易见,如果把这种变化纳入公式中,那一定是生产资料比消费品增长得快。可是我还是觉得,第一为了明显起见,第二为了防止可能由这个前提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把这种计算列出来并不是多余的。
  [下表中的积累率是当作不变的:额外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一半供个人消费。]
  [也可以略过下面的公式而直接看下一页上由它得出的结论。字母ò代表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资本,即额外价值的积累部分。]
第一年:
  Ⅰ4000c+1000v+1000m=6000……v:(c+v)=20.0%
  Ⅱ1500c+ 750v+ 750m=3000……v:(c+v)=33.3%
     Ⅰ(1000v+500m)=Ⅱ1500c.
   Д.Ⅰ500m=450c+50v…………v:(c+v)=1/10
         
   Д.Ⅱ60m= 50c+10v…………v:(c+v)=1/6
  Ⅰ4450c+1050v+(500m)=6000
  Ⅱ1550c+ 760v+(690m)=3000

第二年:
  Ⅰ4450c+1050v+1050m=6550……v:(c+v)=19.2%
  Ⅱ1550c+ 760v+ 760m=3070……v:(c+v)=32.9%
     Ⅰ(1050v+525m)=Ⅱ1575c
           Ⅱ(1550c+25m).
         
   Д.Ⅱ 28m=25c+ 3v…………v:(c+v)=约1/9
   Д.Ⅰ525m=500c+25v…………v:(c+v)=约1/21
         
   Д.Ⅱ 28m=25c+ 3v…………v:(c+v)=约1/9
  Ⅰ4950c+1075v+(525m)=6550
  Ⅱ1602c+ 766v+(702m)=3070

第三年:
  Ⅰ4950c+1075v+1075m=7100……v:(c+v)=17.8%
  Ⅱ1602c+ 766v+ 766m=3134……v:(c+v)=32.3%
     Ⅰ(1075v+537½m)=Ⅱ1612½c
              Ⅱ(1602c+10½m)
           
   Д.Ⅱ 11½m= 10½c+ 1v……v:(c+v)=约1/12.
   Д.Ⅰ537½m=517½c+20v……v:(c+v)=约1/26.
         
   Д.Ⅱ 22m=20c+2v…………v:(c+v)=111
  Ⅰ5467½c+1095v+(537½m)=7100
  Ⅱ1634½c+ 769v+(730½m)=3134

第四年:
  Ⅰ5467½c+1095v+1095m=7657½…v:(c+v)=16.7%
  Ⅱ1634½c+ 769v+ 769m=3172½…v:(c+v)=32.0%
余类推。
  现在我们把这个公式中关于社会产品各部分增长情形的结论比较一下[20]:

  这样我们看到,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即使没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所作的研究,根据不变资本有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的趋势的规律也能得出上面的结论,因为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论点,不过是把这个规律运用于社会总生产时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但是,也许应当再跨进一步吧?既然我们认为v与c+v的比值在不断缩小,为什么不可以认为V会等于零,认为原有数量的工人在生产资料数量增多时仍旧够用呢?这样,额外价值的积累部分将直接加到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中去,社会生产将在第Ⅱ部类完全停滞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来增长。
  
[注:我不想说,这类现象作为个别情况绝对不可能发生。但这里谈的不是个别情况,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用下面的公式说明所讲的内容: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Ⅰ(1000v+500m)=Ⅱ1500c
    Ⅰ500m积累起来,加到 Ⅰ4000c中去:
   Ⅰ4500c+1000v+(5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Ⅰ4500c+1000v+1000m=6500
   Ⅱ1500c+750v+750m=3000
    Ⅰ(1000v+500m)=Ⅱ1500c
    Ⅰ500m照前面那样积累起来,余类推。]

  当然,这已是滥用公式了,因为这样一个结论是建立在不可思议的假设上面的,因而是不正确的。怎能设想使v与c的比值日益缩小的技术进步只表现在第Ⅰ部类,而让第Ⅱ部类完全停滞不前呢?使第Ⅱ部类完全不进行积累,是否符合要求每个资本家在破产威胁下扩大企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呢?
  总之,从马克思上述研究中能够得出的唯一正确的结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上面说过,这个结论是直接根据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原理得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以往各个时代无法比拟的高度发展的技术。[注:因此,上述结论还可以稍微变个方式来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因而还有“市场”)的增长或是靠消费品的增加,或是(这是主要的)靠技术进步,即靠机器劳动排挤手工劳动,因为v与c的比值的变化正表示手工劳动的作用的缩小。]马克思仅在一个地方十分明确地专门谈到这个问题,而这个地方完全证实了上述说法的正确:
  “资本主义社会和野蛮人的区别,并不象西尼耳所认为的那样,仿佛野蛮人的特权和特性是有时随便耗费自己的劳动,而不能使他获得任何可以分解为(转化为)收入即消费资料的果实。区别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把它所支配的年劳动大部分〈注意〉用来生产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而生产资料既不能以工资形式也不能以剩余价值形式分解为收入,而只能作为资本执行职能。”(《资本论》第2卷第436页)[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89页。——编者注]


  现在要问,上述理论同“轰动一时的市场问题”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须知上述理论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普遍和绝对的统治”这一假设出发的,而“问题”却是资本主义“是否可能”在俄国充分发展起来。诚然,这个理论纠正了通常的资本主义发展观念,但很明显,弄清一般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还丝毫不能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然而,该文作者并不限于论述马克思关于按资本主义方式组织起来的社会总生产进程的理论。他还指出,必须区别“资本积累的两个根本不同的方面:(1)资本主义生产向广度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生产逐渐囊括现成的劳动领域,排挤自然经济,并靠牺牲自然经济来扩大自己;(2)资本主义生产向深度(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与自然经济无关,就是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普遍和绝对的统治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暂且不批判这种分法,而首先考察一下作者称之为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的情况,因为弄清楚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这一过程,我们就会知道俄国资本主义将怎样“囊括全国”。作者对资本主义向广度的发展作了如下图解:

A——资本家,W——直接生产者。a,a1,a11——资本主义企业。
箭头表示被交换的商品的运动。c,v,m——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Ⅰ,Ⅱ——商品的实物形式:Ⅰ——生产资料,Ⅱ——消费资料。


  该文作者说:“A和W两方的根本区别,在于A方生产者是资本家,他们把自己的额外价值用于生产,而W方是直接生产者,他们把自己的额外价值(我这里是指产品价值减去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用于非生产方面。
  我们循着图式的箭头看去,很容易看出A方的资本主义生产如何靠W方的消费发展起来,逐渐囊括W方。”资本主义企业α的产品以消费品形式供给“直接生产者”;“直接生产者”与之相交换而归还生产资料形式的不变资本(c)、消费资料形式的可变资本(v)、追加的生产资本要素c1+v1形式的额外价值(m)。这一追加的生产资本被用来建立新的资本主义企业a1,而a1同样将自己的产品以消费品形式供给“直接生产者”,余类推。“从上列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的图式中可以看出,全部生产紧紧依赖‘外部’市场的消费,群众的消费(总的来看,无论这些群众在哪里,在资本家身旁或在海外什么地方,都一样)。显然,只要W方所有直接生产者都变成商品生产者,A方生产的扩大即资本主义朝这个方向的发展就会终止,因为正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每一个新企业的建立(或旧企业的扩大)都是指望W方有一批新的消费者的。”作者在结语中说:“关于资本主义积累即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流行观念只限于这样看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资本主义生产向深度的发展是不依赖任何拥有直接生产者的国家的,就是说,是不依赖所谓外部市场的。”
  从上述一切看来,可以同意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个关于资本主义向广度发展的观念和解释这一观念的图式是和流行的民粹派观点完全一致的。
  的确,很难把流行观点的全部荒谬性和空洞性比这个图式表现得更清楚更明白了。
  “流行观念”一向把我国资本主义看成一种与“人民制度”脱离、与“人民制度”无关的东西,这和图式内所描绘的完全一样,因为从图式中根本看不出资本主义和人民两“方”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来自A方的商品在W方找到了销路?什么东西使W方的自然经济变成商品经济?流行观点从未回答这些问题,它把交换看成一种偶然现象,而不把它看成一定的经济制度
  其次,流行观点从来没有说明我国资本主义从何产生,如何产生。该图式也正是这样,对这点并未说明。照图式看来,好象资本家是从外面什么地方来的,而不是就从那些“直接生产者”当中来的。资本家从哪里给自己找来a,a1等等企业所必需的“自由工人”,也是无法了解的。谁都知道,实际上这些工人正是从“直接生产者”当中找来的,但从图式里丝毫看不出商品生产怎样囊括W“方”而在那里造成一批自由工人。
  总之,这个图式同流行观点一模一样,根本没有说明我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现象,因此,它毫无用处。制作这个图式的目的(说明资本主义怎样靠牺牲自然经济发展起来而囊括全国)根本没有达到,因为连作者自己也看到,“如果一味坚持所分析的观点,那么得到的结论必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不能普遍地发展起来”。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令人奇怪,为什么作者自己同意(即使是部分地同意)这种观点,说:“资本主义在幼年时期确实〈?〉是用这种最容易的〈原文如此!?〉方式〈其所以最容易,因为这里是逐渐囊括现成的劳动部门〉发展起来的,甚至现在〈??〉它还部分地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因为地球上还存在着自然经济的残余,因为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其实,这不是“最容易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而不过是对发展过程的“最容易的理解方式”,并且“容易”到了应当称之为完全不理解才是。俄国的各色各样民粹派到现在还满足于这些“最容易的”手法,他们从来不想说明我国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起作用的,他们只是把我国制度“有病的地方”(资本主义)和“健康的地方”(直接生产者即“人民”)加以对照,把前者放在左边,把后者放在右边,并且用一种感伤的词句来结束全部深奥的思想,说这是对“人类公共生活”“有害的”,那是对“人类公共生活”“有益的”。


  要修正上列图式,必须首先弄清所说的几个概念的内涵。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所谓资本主义,是指商品生产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不仅人类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人的劳动力本身也成了商品。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有两个重要关键:(1)直接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一个转化是由于出现了社会分工,即单独的个别的生产者专门从事一种生产部门的生产[注意:这是商品经济的必备条件]。第二个转化是由于个别生产者在各自单独为市场生产商品时,发生一种竞争关系,每个人都力图高价卖出,低价买进,结果必然是强者更强而弱者垮台,少数人发财而大众破产,使独立生产者变为雇佣工人,许多小企业变为少数大企业。所以,图式应制得使人看到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这两个关键,以及由这种发展而引起的市场量的变化,亦即转化为商品的产品数量的变化。
  下列图表就是照这个设想制成的。为了专门分析上述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关键对市场的影响,我们把一切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都抽象化,就是说,假定它们是不变的(如人口、劳动生产率以及其他等等)。[图表见第74—75页。——编者著]


    图表说明:
  Ⅰ—Ⅱ……—VI——生产者。
  a,b,c——生产部门(例如农业、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
  a=b=c=3。产品价值量量a=b=c等于3(3个价值单位),其中额外价值为1。[注:补偿不变资本的那一部分价值是假定不变的,因此略去不谈。]
  “市场”一栏表示卖出的(或购进的)产品的价值量;括弧内是卖出的(或购进的)劳动力(=p.c.)价值量。
  从一个生产者到另一个生产者的箭头表示前者是后者的雇佣工人。
  假定是简单再生产,即全部额外价值都由资本家用于非生产方面。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表示由6个生产者组成的村社经济体系中渐次发生的变化的图表。表中列举的6个时期表示自然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阶段。
  第一时期。有6个生产者,每人都把自己的劳动花费在3个生产部门(α,b和c)。得到的产品(每个生产者得到9,即a+b+c=9)在自己的经济中供自己使用。这纯粹是一种自然经济;产品根本不进入市场。
  第二时期。生产者Ⅰ改变了自己劳动的生产项目:他放弃b的生产,而把早先用于这一生产部门的劳动时间用于生产部门c。由于一个生产者这样专业化,其余的生产者也就减少c的生产(因为业主Ⅰ生产的产品已超过他本身的消费)而增加b的生产,以便制造供生产者Ⅰ消费的产品。分工的出现必然导至商品生产:生产者Ⅰ卖出1c而买进1b,其余的生产者卖出1b(5人各卖出1/5b)而买进1c(各买1/5c);价值6的产品量进入市场。市场量完全符合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一个c(1c=3)和一个b(1b=3)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 18c(=a=b)]的1/9专业化了,社会总产品也就有1/9进入了市场。
  第三时期。分工继续发展,完全囊括生产部门b和c:3个生产者只从事b的生产,另外3个只从事c的生产。每人卖出3个价值单位——1c(或1b),同样买进3个价值单位——1b(或1c)。这种分工的加强引起了市场的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现在已为18个价值单位。市场量仍然完全符合社会劳动专业化(即分工)的程度:3个b和3个c的生产即1/3的社会生产专业化,社会产品也就有1/3进入市场。
  第四时期所表明的已经是资本主义生产。表内没有列入商品生产变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因此必须单独予以说明。
  上一时期内每个生产者已经都是商品生产者(仅指在b和c两个生产部门内):每个人都不依赖别的生产者而各自单独为市场生产,当然,市场量是他们谁也不知道的。这种为共同市场劳动的单独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作竞争。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只有经过多次的波动才能达到。手艺较好,精明强干的强的生产者会因这多次波动而更为强大,弱的、手艺差的生产者则会因这些波动而垮台。少数人发财而大众贫困,——这就是竞争规律的必然后果。结局是破产的生产者丧失经济独立性,只有到他那幸运的对手扩大了的作坊中去当雇佣工人。而图表所说明的正是这种情形。从前6个生产者都经营的生产部门b和c,现在集中到了两个生产者(Ⅰ和Ⅳ)手里。其余的生产者则给这两人当雇工,他们已不能得到自己劳动的全部产品,因额外价值已被雇主占有[我提醒一句,额外价值假定等于产品的1/3,因而生产2b(=6)的人从业主那里只取得2/3,即4]。结果是分工发展,市场扩大(现在进入市场的己为22),虽然“大众”“变穷了”:成为(局部地)雇佣工人的生产者,每人得到的全部产品已经不是9而只是7,其中3是他从独立经济(即农业——生产部门α)中得到的,4是从雇佣劳动中(从2b或2c的生产中)得到的。这些生产者与其说是独立的业主,不如说是雇佣工人,他们再也没有可能把自己劳动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因为破产使他们丧失了制造产品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他们只得去寻找“外水”,即把自己的劳动力拿到市场上去,并以出卖这种新商品得来的货币购买自己必需的产品。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生产者Ⅱ和Ⅲ、Ⅴ和Ⅵ各出卖4个价值单位的劳动力,而购买4个价值单位的消费品。至于Ⅰ和Ⅳ两个生产者——资本家,则每人各生产产品21;其中自己消费10[3(=a)+3(=c或b)+4(2c或2b的额外价值)],出卖11,同时购买商品3(c或b)+8(劳动力)。
  必须指出,在这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总数为30的5b和5c的生产专业化了)和市场量(22)并不绝对一致,但表内这一不正确之处,是由于采用简单再生产[注:第五时期和第六时期也是这样。]即没有积累而产生的,因此,从工人那里攫取的额外价值(每个资本家各得4)都被资本家作为实物全部消费掉了。既然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没有积累,下面将作相应的修正。
  第五时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也扩展到了农业生产部门(α):雇佣工人不能继续经营,而主要是在别人的工业企业做工,他们破产了,他们所剩下的只是农业经济的一点残余,约为原有规模的1/2(我们假设原有规模刚够满足一家的需要),这正象我国大量“种地的”农民一样,他们现有的播种面积仅仅是独立的农业经济的一点残余。生产部门α也开始同样集中成少数大企业。雇佣工人现在已不能靠自己的粮食过活,因此,早先因工人有独立的农业经济而被压低的工资,现在已有所提高,使工人有钱购买粮食(虽然数量少于他自己当业主时的消费):现在工人自己生产1½[=(1/2)a],再购买1,总共得到2½,而从前却是3(=a)。除了工业企业而外又有扩大的农业经济的业主——资本家,现在各生产2α(=6),其中2作为工资归于工人,而1(⅓a)——额外价值——由资本家取得。这个图表说明,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来的,是“人民”的“贫穷化”(每个工人所消费的一共只是6½,而不是第四时期的7)和市场的扩大(进入市场的已为26)。多数生产者的“农业经济的衰落”不是引起农产品市场的缩小,而是引起它的扩大。
  第六时期。生产专业化即社会分工的完成。所有生产部门都各自分开而成为各个生产者的专业。雇佣工人完全失去独立经济而专靠从事雇佣劳动过活。结果又是资本主义发展[自给的独立经济被彻底排挤掉],“大众贫穷化”[虽然工资有了增加,但工人的消费却从6½降到6:他们每人生产9(3a,3b,3c),以1/3作为额外价值交给业主],市场继续扩大,现在进入市场的已占社会产品的2/3(36)。


  现在,我们根据上列图表作出几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即马克思所说的“任何商品生产〈我们加上一句,因而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共同基础”)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个产品只有通过货币,才取得一般的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而货币又在别人的口袋里。为了把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用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以社会有用的形式耗费的,或者说,应当证明自己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但分工是自然形成的生产机体,它的纤维在商品生产者的背后交织在一起,而且继续交织下去。商品可能是一种新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它声称要去满足一种新产生的需要,或者想靠它自己去唤起一种需要。一种特殊的劳动操作,昨天还是同一个商品生产者许多职能中的一种职能,今天就可能脱离这种联系,独立起来,从而把它的局部产品当作独立商品送到市场上去。”(《资本论》第1卷第85页。[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5页。——编者注]黑体是我用的)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市场发展的限度决定于社会劳动专业化的限度。而这种专业化,按其实质来说,正象技术的发展那样没有止境。要把制造整个产品的某一部分的人类劳动的生产率提高,就必须使这部分的生产专业化,使它成为一种制造大量产品因而可以(而且需要)使用机器等等的专门生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进步表现在劳动社会化上面,而这种社会化必然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职能的专业化,要求把分散的、孤立的、在从事这一生产的每个作坊中各自重复着的职能,变为社会化的、集中在一个新作坊的、以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为目的的职能。下面举例说明:
  “近来北美合众国各木材加工工厂日趋专业化,‘出现了很多工厂,例如有专门制造斧头柄的、扫帚柄的或活页桌的……机器业不停地向前发展,新机器不断地被发明出来,使生产的某一方面的工序简化,费用减低……每一部门,例如家具业的每一部门都变成了专业,需要专门的机器和专门的工人……在马车业方面,轮缘由专门工厂(密苏里州、阿肯色州、田纳西州)生产,车辐在印第安纳州和俄亥俄州生产,车毂则由肯塔基州和伊利诺依州的专门工厂生产。这一切部件都由一些以制造整个车轮为专业的专门工厂买去。这样就有上十个工厂参与了某一辆廉价马车的制造’。”(特维尔斯科伊先生的《美国十年》。载于1893年《欧洲通报》第1期。转引自尼古·—逊的著作第91页脚注1。)
  由此可见,断言所有自给自足的生产者一旦变成商品生产者,社会劳动专业化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的发展就要停止,这是何等的不正确。俄国的马车生产早已变成商品生产,但有些轮缘还由每个马车(或车轮)作坊各自生产;技术很差,生产由大批生产者分散进行。技术进步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
  这里应该附带说明一下。上述一切丝毫也不否定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的论点。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波动才能达到;生产规模越大,它所依靠的消费者范围越广,这些波动也就越厉害。因此很明显,当资产阶级的生产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时,它就不可能局限于本国的范围: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并为自己找寻大量推销产品的国外市场。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显然丝毫不违背下述这个规律,即市场不过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因而它也和分工一样能够无止境地发展;这正如危机丝毫不违背价值规律一样。只是当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在某些部门(例如棉纺织业)达到充分发展、几乎囊括整个国内市场并造成为数不多的大企业时,在俄国的著作界中才出现了对市场的忧虑。我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利益正是谈论市场和市场“问题”的物质基础,下述事实就是这一点的最好证明:虽然手工业生产价值10亿卢布以上的物资,并且也是为那些贫困的“人民”而生产,但我国著作界还没有人预言过我国手工业将因“市场”的消失而毁灭。关于我国工业将因市场不够而毁灭的哀号,不过是我国资本家欲盖弥彰的骗人伎俩,他们借此对政治施加压力,把自己钱袋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等同起来(谦虚地认为自己“无力”),使自己能够推动政府走上实行侵略的殖民政策的道路,甚至为了保护这种“国家”利益而使政府卷入战争。只有具备漫无涯际的民粹派的空想和稚气,才能把关于市场的哀号(这是已经十分强壮并已经神气起来的资产阶级的鳄鱼眼泪)当作我国资本主义“无力”的证明!
  第二个结论:“人民大众的贫穷化”(这是民粹派所有关于市场的议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反,它本身就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的条件并且在加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需要“自由工人”,而贫穷化也就在于小生产者变为雇佣工人。大众变穷而少数剥削者发财,小企业破产和衰落而较大的企业加强和发展;这两个过程都促进市场的扩大:从前靠自己的经济过活的“变穷了的”农民,现在靠“外水”即靠出卖劳动力过活;现在他不得不购买必需的消费品(尽管数量较少,质量较差);另一方面,这种农民所丧失的生产资料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变成资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进入市场。只有用这一点才可以说明,我国农民在改革后时代遭受大量剥夺的结果,不是缩小而是增加了全国总生产量①和扩大了国内市场。大家知道,大工厂的生产大为增加,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二者主要都为国内市场进行生产),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数量也同样增加了(国内粮食贸易得到了发展)。

[注①:这一点也许只有在农业生产方面会引起争论。例如尼·—逊先生说:“粮食生产正处于绝对停滞状态。”他作出这个结论所根据的只是8年(1871—1878年)的资料。我们来看看更长时期的资料吧,因为8年显然是太短了。我们把60年代[1871年《军事统计汇编》]、70年代[尼·—逊的材料]和80年代[1890年《俄国资料汇编》]的资料比较一下。这些资料涉及欧俄50个省份,包括连马铃薯在内的一切粮食。]



    第三个结论(关于生产资料生产的意义)要求修正这个图表。我们已经指出,这个图表根本不企求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过程,而只想说明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影响。因此,在图表里把积累撇开了。但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不进行积累就不能存在,因为竞争迫使每个资本家在破产的威胁下扩大生产。生产的这种扩大在图表内已有说明,例如,生产者Ⅰ在第三第四两个时期之间将自己的生产c扩大2倍,即由2c增加到6c;以前他一个人在作坊里做工,现在他有两个雇佣工人了。显然,没有积累是不能这样扩大生产的,因为这需要建造可容几个人的厂房,需要添置更多的生产工具,需要购买更多的原料等等。就扩大b的生产的生产者Ⅳ说来,情形也是如此。这种个别作坊的扩大,即生产的集中,必然引起(或者说加强也可以)为资本家而进行的机器、铁、煤等等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集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而挤掉了一定数量的工人。另一方面,这些被资本家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的生产也发展起来了,不变资本的增长现在开始快于可变资本了。例如,把第四第六两个时期比较一下,就可看出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了一半(因为在第四时期,需要增加不变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有两个,而在第六时期则有三个),我们把这种增长和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比较一下,就可看到前面所说的那种情形: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最快。
  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总的说来,就是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铁这些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该文作者不懂得这个规律的意义,只看到过程的图解,而没有看到过程的真正内容。这从他下面一段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局外人看来,这种为生产资料而生产生产资料似乎是十分荒谬的,但是要知道〈原文如此!〉,泼留希金式的为积钱而积钱[21]也是〈?!!〉十分荒谬的。二者都不知道它们在做什么。”民粹派所竭力证明的正是这一点,即俄国资本主义是荒谬的,它只能使人民破产,而不能提供高级的生产组织。这当然是瞎说。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根本不“荒谬”,相反,这正表现了人类技术的整个进步作用。技术愈发展,人的手工劳动就愈受排挤而为许多愈来愈复杂的机器所代替,就是说,机器和制造机器的必需品在国家全部生产中所占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注:因此很明显,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向广度发展和向深度发展是不对的,因为整个发展都依靠分工;这两个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之间真正存在着的差别,只是技术进步阶段不同而已。资本主义技术发展的低级阶段(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还没有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只是到了高级阶段(大机器工业),这种生产才开始出现并得到巨大的发展。]
  除这三个结论外,还须补充说明两点。
  第一,上面所讲的,丝毫也不否认马克思在下面一段话中所谈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工人作为商品的买者,对于市场来说是重要的。但是作为他们的商品——劳动力——的卖者,资本主义社会的趋势是把它的价格限制在最低限度。”(《资本论》第2卷第303页脚注(32)[注: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1页脚注(32)。——编者注])上面已经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制造消费品的那一部分社会生产也不能不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只能延缓上述矛盾,但不能消灭这个矛盾。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消灭了,这个矛盾才能消灭。但是,不言而喻,把这个矛盾看作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东西(民粹派就爱这样做)是十分荒谬的;不过前面的图表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在讨论资本主义发展和“市场”扩大间的相互关系时,不能忽略一个无庸置疑的真理,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要水平的增长。这种增长的造成,一般是由于产品交换的频繁,而产品交换的频繁又使城市和乡村间、各个不同地区间的居民的接触更为频繁。造成这种情形的,还有工人无产阶级的密集,这种密集提高着这个阶级的觉悟程度和人的尊严感,使他们有可能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掠夺趋向作有效的斗争。欧洲的历史十分有力地说明了这一需要增长的规律,例如把18世纪末和19世纪末的法国无产者,或者把19世纪40年代[注:参看弗·恩格斯《1844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是一种骇人听闻的、污秽不堪的穷困(毫不夸大)和人的尊严感完全丧失的状况。]和现代的英国工人比较一下就可知道。这个规律在俄国也显出了自己的作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在改革后时代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农民”需要水平的提高,农民比从前“干净些”了(在衣着、住房等方面)。这种无疑是进步的现象,应归功于俄国资本主义而不能归功于别的什么,这一点即使用下面这一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个事实曾被所有研究我国手工业和整个农民经济的人指出过)也能予以证明,就是工业地区的农民比那些只从事农业生产和几乎未被资本主义触及的农民要“干净”得多。当然,这种现象首先而且最容易表现为单纯对“文明”的外表方面的模仿,但只有瓦·沃·先生这类彻头彻尾的反动分子才能为这种现象痛哭流涕,认为这里面除“衰落”之外一无所有。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2-27 05:34
就是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提出了著名的生产资料部门优先发展的规律
引用 远航一号 2016-2-24 11:58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这是列宁少见的专门讨论政治经济学问题的著作;是当时在与民粹派论战中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在俄国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俄国能否发展等问题而撰写的。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8 17:06 , Processed in 0.04334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