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中央媒体重庆国企行 聚焦国企发展的重庆路径

2011-11-23 10:10|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1101| 评论: 0|原作者: 冯鑫、高缘|来自: 人民网

摘要:   人民网重庆视窗11月22日电 冯鑫、高缘报道:11月21日上午,重庆市国资委举行座谈会,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组成的采访团交流座谈,介绍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改革发展的情况。此次中央媒体采访团将对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进行走访,深入调研重庆国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聚焦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庆路径”。  跨越式发展  集三大体制于一身  据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崔坚介 ...


  人民网重庆视窗11月22日电 冯鑫、高缘报道:11月21日上午,重庆市国资委举行座谈会,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组成的采访团交流座谈,介绍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改革发展的情况。此次中央媒体采访团将对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进行走访,深入调研重庆国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聚焦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庆路径”。


  跨越式发展

  集三大体制于一身


  据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崔坚介绍,2003年至今的8年时间里,重庆国有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重庆国有资产总额由1700亿增至目前的1.4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了近40个百分点,国有资产利润总额翻了六番多。另外,由重庆市国资委直管的集团企业连续3年实现了全部盈利,国有企业的形象从以前的“包袱”变成了经济“骨干”。并且,重庆国企在全国首创“第三财政”,年均贡献超1000亿元,其中税金约200亿元,上交收益约200亿元,上缴比例全国最高。


  针对国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体制问题,崔坚说,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重庆的国企发展不好,关键问题是体制问题。2003年重庆国资委成立后,一是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二是实行工商产业、地方金融等经营性资产“一体化”管理;三是由重庆市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实行这三大体制,一是解决了过去多头管理和所有权、经营权不分等问题,另外促进了优秀企业家的成长,优化了企业间资源合理配置的环境,提升了国有企业报团发展的能力。


  五个路径

  “走出去”配置全球资源


  目前,重庆市国资委直管集团39户,资产百亿集团15户、500亿级集团6户、千亿集团3户。其中,五个路径的突破成为重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杀手锏”。这五个路径首先是新创建“八大投”;二是新接手、新组建地方金融企业,成为建设金融中心的中坚;三是改造传统工商企业,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四是“走出去”配置全球资源;五是实施“整体上市”战略,推动国企机制深度转换、监管体制深刻变革。


  在谈到“走出去”战略时,崔坚把“走出去”与“走回来”相结合形象的比喻为“一石三鸟”的模式,即通过投资海外实施并购或独资设企业,实现“走出去”;依托海外主体,通过海外市场融资后投回重庆,完成“引进来”;通过投资重庆收到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多重效果。重庆机电集团、中国四联集团、重庆轻纺集团等集团企业的海外并购就是成功的案例。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崔坚说,重庆国企改革发展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重庆作为一个大农村、大直辖市,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只要在重庆可以搞成功的,在全国都可以复制。


  据了解,中央媒体采访团随后还将走访重庆联交所、重庆药交所、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重庆机电集团、民心佳园公租房、寸滩保税港区等重庆国有重点企业。



附:重庆国企全国首创“第三财政” 年均贡献超千亿


  重庆国有企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引来多方关注。11月21日至22日,按照国家有关领导指示,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多家中央媒体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组成采访团,集中来渝采访重庆国企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国企发展

  全国首创“第三财政”


  据了解,2003年至今的8年时间里,重庆国有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重庆国有资产总额由1700亿增至目前的1.4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了近40个百分点,国有资产利润总额翻了六番多。由重庆市国资委直管的集团企业连续3年实现了全部盈利,国有企业的形象从以前的“包袱”变成了经济“骨干”。重庆国企在全国首创“第三财政”,年均贡献超1000亿元,其中税金约200亿元,上交收益约200亿元,上缴比例全国最高。引起了各方关注。


  据悉,采访团成员共计25人。包括3位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21世纪经济报道等17家媒体的记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处处长苏桂锋介绍,此次集中采访活动是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一次专门报道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题宣传活动。参与此次集中采访的新闻媒体和研究单位都作了精心准备,派出了骨干记者和专家学者,力求通过实地采访真实感受重庆以及重庆国企改革发展的新变化,全面解读重庆市国资监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重点宣传重庆市国有企业功能作用方面的新探索。


  21日上午,重庆金源大酒店,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崔坚以及国资委部分负责人一同接受了采访团的采访。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情况介绍中,崔坚深入浅出地向媒体介绍了重庆国有企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在情况介绍完后的提问时间,现场记者和专家们踊跃举手,就重庆国资改革经验的推广、国企职工收入、重庆国企整体上市、公租房建设等关注的话题提问,崔坚及重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一一作答。


  国企经验

  国企改革具探索意义


  人民日报记者:首先,重庆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的经验是否可以推广?到底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崔坚:重庆国有企业与全国国有企业大同小异,所以具有很强的探索意义。重庆的情况可以说是中国的缩影,这就是为什么中央在重庆搞城乡统筹试验。我们发展国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以国有企业大发展为基础,去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内各种经济成分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本身先要做强,才能服务民生、带动多种经济体共同发展。


  陈思聪(重庆国资委副主任):重庆国资发展最大的优势在于体制的创新。第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二是实行工商产业、地方金融性资产“一体化”管理,三是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重庆国资改革集三大体制于一身。可以这么说,重庆国企发展紧贴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遵循了办企业的基本规律。


  国企激励

  激励是事业而非高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今年9月,重庆曾经做出了国企高管年收入不超普通员工10倍的规定,缩小企业内收入差距。然而,现在不少企业为留住人才,都拿出了高薪,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是通过怎样的激励机制助推企业发展的?


  崔坚:这需要换坐标,什么叫“高薪”?高要高到什么程度?普通员工收入的10倍,这样的收入还不高吗?我觉得已经不低了,国资委的公务员一年的收入也就几万元。其实你想,如果国企老总自己拿着几百万的高薪,恐怕也不好意思再让员工加班作贡献。赵主任(注:重庆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庆)以前就在西南铝做过总经理,这方面他很有感触。


  赵世庆: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个数,我现在拿的是公务员工资,每个月6636元。国企的激励便是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国企上市

  用上市标准管理国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比如说公租房建设、市政建设主要的投融资方式也是通过融资,现在重庆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之前有消息称,重庆将力推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证券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


  崔坚:目前重庆的国有企业,除金融机构外,负债率都严格控制在60%的水平。当然偶尔债务会有波动,出现瞬间超过的情形也是可以接受的,譬如说一个月前才收购了一家公司,负债率达到了64%,这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到今天,还没有一家银行认为贷款给重庆八大投是有风险的。目前重庆国资委考核企业的标准就是60%。


  关于国有资产整体上市,我认为主要是一种理念,那就是国企改革,应该用哪一只手?推动国企上市,就是要多出一只手来,让股东从炒股炒数据,到炒企业。第二,国有企业的钱本来就是人民的钱,应该是公众企业。第三,我们就要求没上市的企业也应该按照上市的标准来实现管理。


  我们的目标是,争取2015年前后,该上的、能上的都上,整体上市的完整解释应该是国企逐步上市,即使上不了市的,也要按上市公司要求向人民公开数据。截至今年年底,重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大致能达到40%左右。


  国企担当

  公租房改善民生积累资产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1月10日发布消息称,截至9月底,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986万套,开工率98%,如此大规模的上马,不少负面新闻也开始见诸报端。据了解,重庆的公租房建设已经走在了前头,国有企业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介绍一下吗?


  崔坚:可以这么说,重庆公租房建设,既改善了民生,又为未来积累了资产。我可以给大家算一笔账。重庆要建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大致需要1000多亿元。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是对于重庆的国有企业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难题。公租房建成后,资产仍然是企业的,通过公租房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帮企业收取租金。如果资金能够盖过利息,那么这就是一种投资,如果租金不能还息的时候,那就可以通过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来解决。并且,在规划中,我们为公租房规划了10%~15%的商业设施用房,以目前重庆门面每平方米一万到两万元的价格来算,这就是400亿~600亿元。此外,还可以向租赁户卖掉一部分。


  当然,如此庞大的工程推进起来还是很难,首先就得保障投融资的灵敏度。


  学者印象

  国民共进同做蛋糕

  重庆经验值得借鉴


  在与重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后,11月21日下午至11月22日,采访团还到重庆联交所、西永微电园、民心家园公租房、渝富公司、重钢集团、机电集团、粮食集团、轻纺集团、四联集团、城投公司等地和国有集团进行现场采访。参与采访的记者纷纷表示,重庆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了有益的探索,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告诉记者,重庆国企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体制机制的完善。重庆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同时实行工商产业、地方金融等经营性资产“一体化”管理,这些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


  “重庆国资改革和发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体制非常灵活。”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张晨表示,八大投、渝富的建立,都是灵活机制下的创新之举。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陈秋贵则对重庆国企带动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理念印象深刻,他表示,在传统理解上,国有与民营是处于两个对立面的,因此就有了“国进民退”或者“民进国退”的说法,但是在重庆,却做到了国民共进,国企民营一同做蛋糕的情形,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本版稿件由记者 陈柯 采写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3:11 , Processed in 0.01285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