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为何要发动文化大革命? ——“文革”狂飚成因探

2016-4-5 05:3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2720| 评论: 1|原作者: 钱昌明|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今年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的50周年!50年后的今天,面对私有制泛滥,金钱拜物教“深入人心”、弥漫神州,革命精神、民族精神荡然无存的严酷现实,人们再来谈对“文革”的认识,不能不引起一切有思考能力人们的冷静反思。

前言

  今年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的50周年!经过半个世纪的时光流逝,再联系当今社会的现实和国家发展的命运,反思一下对这场运动的认识,应该是对共和国历史的尊重与国家发展命运的关心。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质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新的中央领导,1980年12月华国锋正式“辞职”,标志着毛泽东时代的终结。

  1981年6月,曾向“全国人民”作过“永不翻案”庄严保证的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身份主持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郑重宣布:“‘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邓小平终于以党中央决议形式,否定了“文革”,彻彻底底地翻了文化大革命这个案!从此,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这位“总设计师”的指引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告别革命,“改革开放”;各路复辟狂以“模着石子过河”的格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靠贪腐敛财的;有靠“改制”发家的;有靠里通外国,内外勾结发财的;有靠不择手段搞黄赌毒,直至黑道方式致富的;等等)向着复辟私有制的发展方向狂奔。

  50年后的今天,面对私有制泛滥,金钱拜物教“深入人心”、弥漫神州,革命精神、民族精神荡然无存的严酷现实,人们再来谈对“文革”的认识,不能不引起一切有思考能力人们的冷静反思:

  1966年由毛泽东发动,历时10年,有亿万群众参加,其影响甚至波及世界,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这一场“史无例的文化大革命”,难道真的如“决议”中所讲的,是一场“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的“内乱”吗?真的就凭那么一句话,“文革”就可以永远地被彻底否定了吗?

  对“文革”的彻底否定究竟是对还是错?至少从哲学上讲,绝对否定的认识,这种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肯定是违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因而也就一定是错误的。

  正如马克思所讲:认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想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如果说,在1981年作“决议”的时候,人们还认识不到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合理性,这可能是正常的;那么30多年后的今天,当实践已经证明“否定‘文革’,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时,再有人要坚持认为发动“文革”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内乱”。那只能说: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要么,就一定是个丧失思维能力的“低能儿”、“白痴”!(当然,对那些在“文革”中遭过“冲击”、受过委屈的个人,即使他们至今仍持“否定‘文革’”的立场,笔者则表示谅解和无限的同情,笔者本人就是一个在“文革”初期被“资反”路线迫害致死后被救活过来的人!)

  为了对文化大革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的认识,笔者试图对“文革”的动因,对“文革”的性质,对“文革”的失败原因,以及对“文革”在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中的意义作一番探索性评价。欢迎提出批评指正。

  5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无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堪称为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文革”狂飚在共和国的头28年的毛泽东时代里,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毛泽东自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文革”的历史,无疑对正确评论共和国史和研究毛泽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命题,不管你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不同的人们必然会站在不同立场上,对这一论题作出不同的回答。本文开宗明义,笔者是以一名站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的立场上,就“文革”的成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种流传很广的具有代表性的结论:是毛泽东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当他“个人的权威受到威胁”,“决心对政敌加以无情的镇压”所致。(参见大型图冊《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序言》香港版)

  这一结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一个最最简单不过的事实是:毛泽东自1945年中共七大以来,直至1976年逝世,他一直是党的主席,在党内的大权从来就没有失去过;自1949年建国以来,直到“文革”,其在全国的威望从来就没有动摇过,党和国家重大事件真正的最后决策大权始终掌控在他的手里。

  人所共知,表面看来,文化大革命的焦点是毛刘矛盾,而刘少奇恰恰又是毛泽东自己扶上去的接班人。从现有的史料来看,他们之间虽有矛盾,但刘少奇根本不存在公开挑战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既然如此,那么,毛泽东有什么必要非得采用“文化大革命”的形式来解决他与刘之间的矛盾呢?为什么要通过自下而上砸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大民主”方式来“闹革命”呢?难道不能采取像处理“高饶”的方式解决吗?或者用像庐山会议那样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呢?

  另外,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毛、刘之间的矛盾,那么当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全会决定把刘少奇作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在政治上已被彻底搞臭、打倒,特别是在随后中共九大胜利召开,毛、刘矛盾已经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毛泽东为什么还不结束文化大革命而要继续进行呢?

  恩格斯说得好:“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末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显然,“文革”决不仅仅是毛、刘个人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把一场由亿万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运动仅仅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权力之争,这无疑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庸俗史观。那种任何对“文革”原因作武断、主观的推断,或是用漫画、咒语方式所作的结论,显然都是肤浅的,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那么,文化大革命真正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人们去深思与探索的问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子_云 2016-4-6 12:55
呵呵,“毛刘双方都认为自己的主张是“为国、为民”的原则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于是从1965年1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才会出现了各不相让的问题。”——是不是像现在的狗血电视剧,国民党人共产党人都是为了各自的理想而“流血奋斗”?!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19:38 , Processed in 0.02270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