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2017-1-19 12:44|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921| 评论: 2|原作者: 一个大二学生的读书笔记

摘要: 这一章的内容是冷峻的,使人几乎无法接受,但生活在雾霾中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的前所未有的被破坏的罪魁祸首正是经济发展本身。所以作者说我们已经面临罗莎卢森堡所说的“社会主义还是野蛮”的十字路口,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资本的终结——21世纪大众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

 

【阅读背景】这是老师在2017年初给我推荐的寒假读物。

【内容摘录(附自己的想法)】

导读部分

人类的历史长期体现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经济剥削。

福山认为,东欧剧变说明资本主义是人类的最终政治形式,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点。(类似化学平衡?化学和生态学有动态平衡的说法,认为一个化学或者生态学系统在一个确定的条件下,最终将到达一个势能最低的稳定状态)

马克思的观点相反,认为剥削制度终结前的人类历史不过是史前史。(类似古罗马的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把人类历史分为俗史和圣史)

克罗齐的唯心主义史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人们对往昔的历史的认识是当前的社会意识的反映)

事实上,人仅仅是自认为用自己的思想观察历史和社会,其实是用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思考,他的世界观反映他的阶级的世界观,所谓的普世价值不过是统治阶级建立起来的一套禁锢人的精神枷锁,在此之上建立的一切宗教、道德、法律思想、哲学亦然。(在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普世价值,现在没有人认为服从于君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见认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思想是永恒的、正义的普世价值是一件非常可笑的谬误)

因此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是真实存在的,却不是永恒的。

资产阶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反抗并取代了封建贵族和宗教僧侣,成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减轻了剥削的程度,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是,劳动者却并没有摆脱剥削,反而被自己所创造的财富所奴役,种粮者挨饿,建房者无处居住。

可见“自由”并非的自由,而是买卖交易的自由,是资本的自由,的自由。物被解放了,人却继续被奴役。(正如房奴,人建造房屋是为了居住,可是如今住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沉重负担,甚至使人变成了房的奴隶,是人服务于房子,不是房子服务于人了)

究其原因,人类陷入被剥削和被奴役的根本渊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它以保障个人对财产的“神圣”占有权的形式,使得某些阶级和集团可以公然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想要消灭剥削,非得向私有制宣战不可。

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逐步摆脱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和阶级差异的原始公社后逐渐形成的历史性的制度。自从阶级和私有制产生以来,阶级斗争就长期存在,并且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推动作用在中国是有限的,中国的农民起义的频率和规模在古代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农民战争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社会的较为成熟和可行的指导思想,顶多有一些朴素的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因此最终要么失败,要么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和封建贵族进行了殊死斗争,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在欧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同时也迅速展现出贪婪的掠夺本性,贪求利益的渴望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人类发展,但也给本国的劳动者和东方民族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一个绝好的例子就是荷兰,荷兰反对西班牙的资产阶级革命长达八十年并最终胜利,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星海上马车夫,同时也迅速开始殖民侵略)

总之,学习了政治经济学,才能更好地运用唯物史观思考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第一章 中国到了转折点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改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各种问题开始浮现: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城乡差距呈现恶化的态势,普通劳动者特别是私营部门的雇佣劳动者的工资增长被物价提升所抵消,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分配事实上并不公平。除此之外,卫生和教育越来越昂贵,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社会矛盾开始积累,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反对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斗争,居民反对破坏环境盲目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斗争开始出现(即所谓的群体事件)。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认为市场决定的就是对的,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劳动者的悲惨境遇是符合逻辑的;另一种思路,是认为中国的改革方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是必要的,但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回到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体制,就好吗?现在社会发展的蛋糕没有分配好,可是前三十年,甚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前,蛋糕根本没有做大,让一个人穿越回到1960年代,谁又愿意呢?所以就我个人看来,这两种思路都是片面的,甚至将其进行折衷也是不够的,新时代的新问题需要新时代的人物进行探索,想要照搬任何过去人的理论或其他国家、其他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都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第二章 增长增长再增长

中国近些年来的问题,可以看作GDP主义的恶果,但这恰恰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大最根本的普世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了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资本家必须努力降低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将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如技术创新、购买厂房设备,使得物质生产不断扩大,这也是资本主义释放巨大生产力,推动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关键性原因。(中国、日本等东亚儒家文明国家具有强烈的克制暂时的物质欲望、不断积累财富的文化传统,国民储蓄率很高,按照本书的观点,这是否是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内生性原因?)

虽然如此,资本主义也只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必然在历史上灭亡。资本家用于资本积累的量,必然扣除生产资料成本、工人工资、税收成本。但随着工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成本上升、税收的增长,资本家所能获得的剩余价值将减少,因此不得不将生产向外转移,但这些措施是有其极限的,因此剩余价值最终将萎缩,资本主义也就最终走向灭亡。资本主义无力克服自身固有的矛盾,也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因此它就必然被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新的社会制度取代。

第三章 西方与东方

西方资产阶级的起源与殖民有巨大联系。伊比利亚两牙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为西方带来了巨大的金银储备,引发了价格革命,削弱了封建土地贵族而强大了新兴资产阶级。黑奴贸易和英国殖民印度为西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厚利润。唯有中国长期在贸易中具有顺差,是鸦片贸易使得中国遭遇近代的不幸。

伴随着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应运而生。所谓无产阶级,就是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的受雇佣者。资本家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利用工人间的竞争,使得付给工人的工资少于工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价值,来进行资本积累。但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使得工人阶级越来越多地团结和联合起来,形成了团体和政党组织。

在这样的无产阶级团体——第二国际中,爆发了伯恩斯坦和列宁的争论。伯恩斯坦认为,工人阶级并没有变得更加贫困,中产阶级也没有两极分化而减小,阶级矛盾在缓和,无产阶级可以通过议会民主制实现资产阶级国家的改良。列宁则指出,当时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称为帝国主义的一个新的阶段,过剩的资本必须输出,获取超额利润。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仅剥削本国无产阶级,更多地剥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劳动者,通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搜刮的利润反过来在国内进行收买,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因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不是在一个国家内进行的,而是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进行的。譬如近代中国之所以没有能够完成工业化,主要就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榨干了中国的经济剩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列宁所论述的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时代的矛盾的总爆发。但是,二战使得美国大发横财,势力迅速增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的霸主。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做出了政策调整,如增加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推动亚非拉的政治独立、和苏联阵营划分势力范围而和平共处等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很长时期内明显缓和了经济危机、阶级矛盾。(究竟谁对谁错?就表象而言,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的生活确实没有恶化反而改善了,一个介于大资产阶级和底层劳动者之间的庞大的中产阶级也形成了,西方的劳动者失去了阶级斗争的意志和愿望。但是起码有一点,没有之前的阶级斗争,没有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挑战,资产阶级绝不会自发地去改善劳动人民的境遇,因此决不能否认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另外,美国和西欧的繁荣,又何尝不是建立在经济殖民地和经济半殖民地的劳动的基础上的,本国的平民百姓也不过是受到这种补贴而已)

第四章 资本与劳动

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简单地可以将其经济产值划分为工资的部分和利润的部分,工资的份额=工资总额/经济产值=(就业人数*平均工资)/(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劳动力也可以看作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其价格涨落和供需关系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相关。劳动生产率则取决于技术水平(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受制于研发成本而不会无限制地提高)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平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显然都是工人和资本家相互斗争的结果,反映了两个阶级间的力量对比。一般而言,工人阶级斗争的最大成果,是使得资本家获得的利润率恰好足以保障资本积累。

利润率是资本家的利润与预付资本量之间的比值,反映单位资本的盈利能力,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晴雨表。从表格可以看出,中国工业部门的利润率极高,这就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实际上也就说明的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无数劳动者辛苦的汗水上的,中国的发展代价是巨大的。

二战刚结束的5070年代,西方已经对世界其他地区建立起绝对的优势,通过资本输出和掠夺,在与亚非拉的贸易中,用较少的社会劳动时间和资源就能获取亚非拉较多的社会劳动时间和资源,即不平等交换。西方的资产阶级将他们从全世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分发给本国的中下阶层,明显缓解了阶级矛盾。同时,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工人阶级的劳动强度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资本家的利润率也得到了很大的增长,这就是黄金时代

随后,到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阶级斗争重新开始激化。1973年,智利军阀皮诺切特在美国暗中支持下发动政变,杀害进行经济国有化改革的阿连德总统,重用新自由主义的芝加哥学派主掌国家经济,进行全盘私有化,大幅削减社会福利,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智利的皮诺切特可以算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了,有人赞誉为独裁英雄,有人称其为法西斯分子,但是毫无疑问,他的经济改革的成果是属于少数富人的,更多的劳动人民的利益实际上受到了损害,大多数智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并没有变大,所以吹嘘其为经济奇迹是反人民的)

1980年里根在美国上台执政后,采取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内容包括给企业减税、增加军费开支、减少货币供给等。这样,政府赤字增加,在债券市场上大量借债,货币需求增大;但是货币供给又少了,于是金融市场利率暴涨。这使得工商资产阶级破产,减少了对工人的雇佣,工人失业率上升,被迫接受低工资,于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利润率也就提高了。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用铁腕对付工会,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使得1948年以来的英国福利制度不复存在。新自由主义使得各国无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组织失去力量,生活水平下降。

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美英,尚可以通过剥削经济殖民地来缓和阶级矛盾,而苏联、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不具备这个条件,只好借外债来摆脱资本积累的困境,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然而利率的上升使得还本付息压力增大,许多国家走向了休克和崩溃。这也正是苏东剧变的经济根源。(以前读奇奥塞斯库的传记,罗马尼亚在当时的东欧也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了,但是难以通过剥削国内工人阶级的办法增加经济积累,又不可能用技术和文化的优势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只好大笔举债,最后血腥政变,现在国家沦落到妇女去售卖肉体的地步,着实令人唏嘘)

(本章的有些观点我个人目前并不完全认可,比如否认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性。苏联的计划经济,如果不承认其缺乏灵活性,显然并不符合事实。我们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诚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片面重视重工业的做法和缺乏激励机制的分配模式无疑对于人民日常生活具有负面的影响,最终日常生活物资的短缺已经成为苏联的一个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当然,最后任用一帮男孩实行休克疗法,将国有资产贱卖,实行非常野蛮的私有化政策,使得寡头大大获益,而国家却陷入分裂和衰退,这就是历史的悲剧了)

第五章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探索

(本章开头的很长的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及其成功的原因,包括在革命时代党的阶级基础、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方法论——“三大法宝。这一部分符合中学和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一般的观点,也符合绝大多数当代中国人和我本人对历史的认知,也就不赘述了)

(本章接下来的部分,论述了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这二三十年中,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为6.1%,在人口上五千万的十五个国家中排在第四位,算是很好的成绩;从一个农业国发展为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劳动者的医疗和子女教育都有较好的保障,人均寿命和识字率显著增长,几乎实现了扫盲。但是,有些观点我是完全不能同意的。比如,苏联的注重物质奖励提高劳动积极性的办法,实际上可以看作按劳分配的一种具体形式,但本书的作者却加以完全否定,反而称赞鞍钢宪法这样的理想主义的企业管理和劳动成果分配办法,这实际上是荒谬的。我们不能把无产阶级的劳动者当做圣人,不靠物质的激励,而仅仅靠精神的荣誉,对于少数先进分子是可以的,但是推而广之,作为全国范围内的管理、分配的办法,事实上是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经济遭受严重的困难,与一些的做法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点如果加以否认,就绝不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历史,而滑向了唯心主义史观的渊薮。总之,我们既要承认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绩是第一位的,曲折是第二位的,但又要认识到大跃进和文革这样的曲折和弯路也是存在的,一定程度还是可以避免的。把“大跃进”和文革期间的成就归因于这两件事,是错误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水边 2017-1-19 22:50
远航一号: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这是国内某超一流大学大二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了解当部分青年学生初次接触到一些马列毛思想时的心理状态 ...
还是很诚恳的,国内超一流大学,是说北大清华?
引用 远航一号 2017-1-18 16:48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这是国内某超一流大学大二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了解当部分青年学生初次接触到一些马列毛思想时的心理状态

查看全部评论(2)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3 21:48 , Processed in 0.01741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