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第七辑)

2017-3-26 05:07|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510| 评论: 1|原作者: “长征编译”

摘要: 中国经济的重大危机将严重破坏全球供应链并致命地破坏全球资本主义的信心。 2008-2009年的经验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危机对全球经济的整体损害可能是其直接后果的几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参考资料

(第七辑)

 

“长征”编译

 

编注:这是译者根据国外的若干学术资料编辑整理的,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历史,供有兴趣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进步积极分子参考。相关资料将分成几部分分别发表。

 

债务和经济危机

大政府已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衰退期间,政府增加赤字,帮助抵消一部分私人投资下降并稳定资本主义利润。二战之后,大政府部门和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帮助核心资本主义国家防止重大经济萧条再次发生(Minsky 2008 [1986])。

然而,在大政府资本主义下,投资风险的很大一部分已经社会化。虽然整个社会(通过大政府)现在承担投资风险,但投资决定还是继续由私人资本家做出,他们从投资中获得所有利润。没有投资社会化的风险社会化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矛盾(PollinDymski 1994; LiM 2009)。

没有对投资的社会控制,资本家就被纵容靠债务水平上升的承担来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在美国,自1980年代以来,非金融部门的债务上升到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水平。

5.10比较了1980年至2013年美国和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与GDP的比率。

 

1980年代后半期到1990年代,美国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包括家庭债务,非金融企业债务,州和地方政府债务以及联邦政府债务)约占美国GDP180 2000年以后,随着美国经济扩张转变为由房地产泡沫驱动,美国非金融部门债务飙升。 2007年经济危机前夕,美国非金融部门债务达到GDP236%。

在大衰退期间和之后,家庭和私营企业大幅增加储蓄以偿还债务。家庭部门债务在2007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5%,到2013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8%。非金融商业债务在2008年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79%,在2010年下降到GDP76%(但2013年又上升回到81%)。私人部门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前提条件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急剧增加,它占GDP的比例从2007年的35%上升到2013年的74%(美联储2014年数据)。

在中国,从2003年到2008年,非金融部门的总债务相对稳定,债务/ GDP比率波动约140%。 2009年,中国政府在全球经济危机下鼓励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承担由银行贷款资助的大规模投资项目。从2008年到2013年,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从GDP140%猛增到GDP209%。

中国中央政府债务占GDP15%左右。除去中央政府债务,到2013年,中国家庭,非金融企业和省级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GDP194%。相比之下,2007年,美国家庭,非金融企业和州和地方政府是GDP191%。

债务与GDP的比率不能持续上升。长期债务和GDP比率由当前借款占GDP的份额除以长期名义GDP增长率的比率决定。 2013年,中国非金融部门借款占GDP31%。中国目前的名义GDP增长率约为10%。鉴于这些比率,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最终将超过GDP300%!

中国的债务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能否在没有重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稳定下来?假设目标是将非金融部门债务/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稳定在200%(这一水平仍然可能过高)。如果长期名义GDP增长率为10%,那么非金融部门的借贷需要从GDP30%下降到20%。

非金融部门借款如何相对于GDP下降?让我们先考虑一个“软着陆”情景,假设中国将在2014年开始的10年时间之内做出必要的调整。

如果中国30%的国内生产总值目前由增量债务提供资金,那么大约70%的GDP不直接依赖债务融资。 假设不直接依赖债务融资的国内生产总值部分可以每年增长10%,那么到十年期(或2023年)结束时,这一部分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到中国2013GDP182%(0.7 * 1.110 = 1.82)。 2023年,非金融部门的借款应该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不直接依赖债务融资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部分应占GDP80%。 因此,到2023年,中国的名义GDP应该是中国2013年名义GDP227%(1.82 / 0.8 = 2.27),意味着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8.5%(相当于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 6.5%,假设通货膨胀率为2%)。

但是,中国是否有十年时间来实现“软着陆”调整?由于利润率从2013年到2023年会下降,中国能否避免商业投资和借款突然大幅下降?事实上,在上述“软着陆”的情况下,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在2020-2023年之前将上升到GDP260%,因为预测中非金融部门的借款足够大,使得直到2023年债务增长持续快于GDP。这样的债务水平将超过美国在大衰退期间和之后的债务水平。极高的债务—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与利润率下降将几乎保证中国经济将受到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的打击。

现在考虑一个更现实的情况。假设2014年和2015年非金融部门借款占中国GDP30%。中国经济在2016年开始重组,到2020年非金融部门借款将下降到GDP20%。在调整期间(2016-2020年),不直接依赖债务融资的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每年增长10%。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借款将在五年(而不是十年)内从GDP30%下降到GDP20%。在调整期间,中国名义GDP年均增长率为7%(相当于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5%)。然而,在第二种情况下,非金融部门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在2015年上升到231%,在2020年上升到266%,并且仅在2020年之后才开始下降。

上述两种假设都假设中国可以保持10%的长期名义GDP增长率。鉴于资源和环境制约,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不可能高于2-3%,意味着名义GDP增长率为4-5%。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经验也表明,受重大金融危机打击的经济体可能遭受经济增长率趋向下降的影响。如果中国的长期名义GDP增长率为5%,那么非金融部门借款必须降低到GDP10%,以便将债务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稳定在200%。

假设中国在2015年之后遭受了重大金融危机的冲击,非金融部门的借款从2015年的30%急剧下降到2020年的10%。不直接依赖债务融资的GDP部分增长5%。在这种“硬着陆”的情况下,中国的名义GDP将在2016年和2017年萎缩,到2021年将不会超过2015年水平。中国经济将遭受深刻和长期的衰退,到2020年,非金融部门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跃升至GDP314%。

 

下一场全球经济危机

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制造业出口的大型外围经济体,中国有必要对工业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投资。因此,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积累比率非常高。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非农业化转变接近极限,中国的劳动力投入增长将放缓。资源和生态制约将限制中国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如果能保持“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增长,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将接近2-3%。第6章和第7章将认为,从长远来看要维持生态可持续性,需要非常低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是负的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随着工资,税收和资本成本的增加,利润份额将下降,利润增长率将低于经济增长率。

综合考虑这些未来发展趋势,到2020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利润率可能接近或低于10%,进而导致重大的经济危机。但随着中国债务—GDP比率的快速上升,2020年之前很有可能会有一次重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2008年以来,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在2003 - 2013年期间,中国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1%(见图1.1)。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重要性,如果中国经济停止增长,它可能将全球经济拖入下一次衰退。

在新自由主义时代,许多政府奉行财政紧缩政策。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显著压低了消费。全球经济的大部分受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许多国家试图实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然而,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不可能所有国家都实现贸易顺差。

2008-200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美国是全球“最后借款人”。 美国贸易逆差巨大,允许世界其他国家追求出口导向型增长。

5.2比较了2000年至2012年间选定年份世界主要地区的贸易差额(以十亿美元计)。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贸易赤字从约3800亿美元增加到7600亿美元, 引导全球有效需求的增长。 美国的贸易逆差使欧元区,日本,中国,俄罗斯联邦和中东出现大量贸易顺差,促使2008年之前的全球经济繁荣。

 

5.11显示了2000年至2012年世界主要地区的贸易差额占世界GDP的百分比(以现价美元计)。自2000年以来,三个地区(欧洲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以及中东和北非) 一直有大额贸易顺差。 2006-2007年,在上一个全球商业周期的高峰期,这三个地区的总过剩产品达到世界GDP1.9%。 这代表了从这些地区生产而必须被世界其他地区吸收的过剩产量的总量。

 

2000年到2005年,美国的贸易赤字大致相当于欧洲,东亚和中东的贸易顺差总额。 2006年,美国贸易赤字占三个地区贸易顺差的81%。 2007年,美国贸易逆差占三个地区贸易顺差的66%。

2007年至2012年,东亚贸易顺差从世界GDP1.0%萎缩到世界GDP0.4; 欧洲和中亚贸易顺差从世界GDP0.4%扩大到世界GDP0.8 中东贸易顺差从世界GDP0.5%扩大到世界GDP0.8%。 因此,欧洲和中东取代了东亚成为贸易顺差的首要来源。

欧洲贸易顺差的激增反映了欧洲经济危机和欧洲内部需求的崩溃。 中东石油出口国从2008年至2012年的高油价中受益。中国的投资热潮和日本能源进口上升(2011年福岛核事件后)有助于减少东亚贸易顺差。

2012年,三个地区的总剩余率达到世界GDP2.0%,略高于2007年的峰值。这样,全球贸易不平衡并没有得到纠正。

北美是自2000年以来唯一持续有着大量贸易赤字的地区。世界其他地区(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的盈余或赤字一直保持在较小规模。 南亚2008年开始出现明显贸易赤字。2012年,南亚的贸易逆差达到170亿美元(约占世界GDP0.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7-3-26 05:08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15:40 , Processed in 0.01982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