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中国环境危机参考资料(六)

2017-4-25 09:57|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962| 评论: 0|原作者: 长征编译

摘要: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人口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据估计,在21世纪初,只有1%的中国城市居民呼吸了被欧盟认为安全的空气。 2010年,室外大气污染导致中国120万人过早死亡。 据估计,全球大气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的40%发生在中国。

中国环境危机参考资料(六)

 

长征编译

 

大气污染

20131月,中国发生了大规模雾霾,影响了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亿人口。 受影响的地区覆盖了中国四分之一的领土。 雾霾大大降低了可见度,并对交通和日常活动造成严重干扰。

在北京,某些日子PM 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的测量值超过800微克/立方米,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高30多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日平均水平 PM 2.5不超过25微克/立方米,参见世界卫生组织2005)。

为了应对大规模的雾霾事件,中国政府于2013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然而,201310月在东北地区,201312月在华东地区发生了另外两起大规模雾霾事件。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人口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 据估计,在21世纪初,只有1%的中国城市居民呼吸了被欧盟认为安全的空气(KahnYardley 2007)。 2010年,室外大气污染导致中国120万人过早死亡。 据估计,全球大气污染造成的过早死亡的40%发生在中国(Wong 2013)。

中国对煤炭消费的严重依赖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一份报告,在北京及邻近地区,煤炭燃烧贡献了25%的主要PM 2.5排放,82%的二氧化硫排放和47%的氮氧化物排放。 石油消费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Guan and Liu 2013)。

在各种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去除成本较低并且没有太多的技术困难。脱硫技术已经成熟。中国燃煤电厂的投资成本约为4000/千瓦发电量(中国工业报2010)。脱硫设备的投资成本约为100/千瓦,约占燃煤发电投资的2-3%。脱硫设备不仅可以安装在新的燃煤电厂中,而且可以安装在老式燃煤电厂中。其应用不受基础设施更换的速度的限制。截至2012年底,680亿千瓦的燃煤电厂,即中国燃煤发电能力的90%已经配备了脱硫设施(Xu 2013)。

7.14显示了2001年至2013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的关系。从2001年到2013年的趋势表明,如果煤炭消费增长率为零,那么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自然”趋势是每年下降7.4%。然而,排除这一减排趋势,二氧化硫排放增长与煤炭消费增长显著相关。在零消费增长之上,煤炭消费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增长率上升0.9个百分点。

 


二氧化硫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过早死亡,因而对人类健康有重大影响。 二氧化硫导致酸雨,这会对建筑物,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二氧化硫还会形成产生雾霾的大气颗粒。

以酸雨预防为界限,中国二氧化硫排放的环境吸收能力估计约为1600万吨。 使用中国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作为阈值,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的环境吸收能力估计约为1200万吨(WangJ.2005)。 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6年达到2590万吨。 2013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到2040万吨。 但是,目前的排放量仍然高于中国环境吸收能力(基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约70%。

7.15显示了中国的历史和预测的二氧化硫排放。这一预测假设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煤炭消费增长和二氧化硫排放增长之间的历史关系还将继续保持。预测假定了三种不同煤耗增长率的情景。第一种情况假设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从2014年到2050年每年增长3%,相当于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6%。第二种假设是,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从2014年到2050年每年增长1%,相当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下降率为6.5%。第三种假设是,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从2014年到2050年每年下降1%,相当于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3%。

 


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所有三种情况下都会迅速下降。 2020-2025年之后,总排放量将降至1200万吨以下。在此之前,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将高于环境吸收能力。此外,其他空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一级颗粒物)的排放量可能不会迅速下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21:22 , Processed in 0.01357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