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试论无产阶级的大民主

2017-5-8 21:5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4451| 评论: 0|原作者: 阳和平|来自: 人人网

摘要: 上世纪全球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主观原因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未掌握好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具体模式。文革中出现的相对独立的群众组织虽是无产阶级大民主的伟大实践,但因起步晚,经验少,未能有效阻止走资派,即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获权。本文试图以此为线索重新反思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内涵。
同时,社会主义时代的工人阶级还没有能够学会如何自觉有效的监督各级党政领导和政权机关,防止掌握国家机器的领导人把共产主义的政党变成官僚资产阶级[3]的政党。从而使工人阶级丧失国家政权。
具体到中国,虽然以毛泽东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早就担心过革命后政权性质的改变,但是党内走资派形成和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当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为时较晚。党内各级领导中“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已经非常普遍,“当官做老爷”、“论资排辈”的风气和资产阶级法权思想日益盛行,很少有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的觉悟。
从一些老革命的回忆录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们解放以后看不惯群众对党和领导的批评,抵制组织起来的群众。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在中国社会相当浓厚。反映到党内来,有不少的干部是高高在上,眼无群众,整天忙碌于为私人争权夺利,并没有像鲁迅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性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很多党内的民主革命派在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换的时期掉队了,不愿意继续革命了。但是另一方面,在没有两个不同革命阶段的东欧和前苏联,党内官僚资产阶级的形成并不比中国的慢。所以说,如何防备无产阶级的政党、防止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走到自己的反面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
虽然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为此发动了多次的党内整风和群众运动,从57年的反右斗争(其实被党内官僚利用了,变成巩固他们统治的工具),到文革前夜的四清运动,等等,但是都未能从根本上阻止党内官僚资产阶级的形成。事实证明,要从根本上阻止党内官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光靠思想教育和党内整风是远远不够的。
等到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带领群众向党内走资派发动总攻的时候,党内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基本形成。他们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党政大权顽强地向无产阶级一再地发起反攻。他们时而转移斗争大方向,时而挑动群众斗群众,时而形左实右。而善良幼稚的无产阶级则由于缺乏斗争经验,一再地受他们的左右,轻信了他们的许诺,陷入了派性的泥潭。加上当时人民内部矛盾和阶级对抗矛盾混淆在一起,一时难分难解。
等到官僚资产阶级上台,打着各种旗号,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把工人阶级一步步的边缘化后,善良的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党内资产阶级的本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毛泽东生前对走资派本质的预言和警告是多么的正确呀!
现在我们要总结的就是那场资产阶级复辟和无产阶级反复辟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使得工人阶级懂得如何防备下一代共产党人在掌权后从阶级的公仆变成为压迫和剥削自己的主人,使得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致重犯上次失败的错误,为将来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专政做好巩固其政权的理论准备。
我认为,那场历史经验和教训,归根到底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能够及时地摸索出一条如何实行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具体的、行之有效的道路。下面,借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之际,就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大民主,如何总结无产阶级大民主的社会实践谈一下我的一些初步的想法。
三、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几个根本特点
1. 无产阶级民主观的理论基础
虽然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出现是伴随着私有制的社会化大生产[4]而来的,但是它的民主观却是建立在小生产的基础上的。它维护的是私有财产所有者之间的而不是雇主佣人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因而它的民主是为权衡不同利益集团,避免你死我活同归于尽般的斗争而设立的,以维护私有制为基础的,以表面上一人一票的现象来掩盖其实质上是一股一票“财主”间的民主。因此它排除了在人们经济生活中实质上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的,或社会化生产内部的管理和被管理人们之间的广泛的平等民主关系。
与其相反的,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把社会化大生产作为自己民主观的基础。它要争取的是所有大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有协作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因而它的民主范围包括了所有与社会化大生产有关的和影响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而所有有生产关系的,人们之间的普遍的民主范围。
换句话说,无产阶级的民主观要求下至经济基础的每一个细节(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交换等等),上至上层建筑的每一个领域(文化,教育,管理,等)无产阶级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发言权、参与权和决策表决权。
因此,无产阶级的大民主远远地超出了资产阶级有限的、局部的民主范畴,是普遍的,广泛的,是与私有制格格不入的民主,也是资产阶级极其恐怖的民主。
因此它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才有可能实现。
2. 无产阶级大民主的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以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的多党议会制,就其本质来说,是私人资本市场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与其经济上分散的,多中心的形式和以资本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市场竞争的经济基础相辅相成的。资本主义经济上的多中心,各自为政,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多党制。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党派之争反映的是不同资本集团的利益冲突。除了对内维护私有制,对外侵略扩张以外,资产阶级并没有什么其它的全局利益可言。维护私有制的国家机器成为其全局利益的代表。
与其相反,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应该是建立在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全局利益为出发点的计划经济上的。这是因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有可能使全社会的经济按照符合无产阶级的全局利益的方向发展,同时,只有建立在广泛的无产阶级大民主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才有可能符合无产阶级的全局利益。
因此,与计划经济相辅相成的,代表无产阶级全局利益的政党只能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维护无产阶级全局利益的国家只能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是因为多中心多党派都同时代表无产阶级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同时也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3. 无产阶级大民主的追求
但是,无产阶级的大民主不是也不可能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民主,不是也不可能是仅仅把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扩大化,广泛化,普及化。
这里面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无产阶级大民主的目的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是为了认定无产阶级的全局利益,探索个人、局部和全局利益的最佳权衡,探讨眼前和长远利益(如环保和生产,消费和积蓄)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社会资源在各行各业(如医疗,教育,科研和生产)之间的最佳比例,等等。由此可见,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内容贯穿于人类社会化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而后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权衡不同资本集团的利益冲突。
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手段和形式。资产阶级民主的目的是通过三权鼎立、多党议会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但是这一手段和形式对无产阶级认定什么是本阶级的全局利益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其次,由于目的和内容的截然不同,无产阶级大民主所依赖的世界观和资产阶级民主所依赖的世界观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必须是以无产阶级的全局利益为其出发点的,后者是以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为其出发点的。在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主导下,即便是有了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它也只能走到自己的反面,走到维护私有制的局部民主中去。资产阶级一定是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改造世界的,无产阶级要求解放,也就必须按照代表自己长远利益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来改造世界。
但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中的无产阶级和受上千年私有观念影响的劳动人民往往一时还摆脱不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对自己的影响,因此,仅仅套用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并不会确保无产阶级民主的目的,即寻求和探讨阶级全局利益的目的。
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资本主义有它一套内在的逻辑。至少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上,它是相对稳定的。对信仰资本主义的人来说,历史已经结束了,它就是一个人类发展的终点站,不存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
与其相反,对信仰共产主义的无产者来说,社会主义只是一个过渡的政治形态,因此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形态。它要么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要么朝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这两者之间的斗争贯穿整个过渡时期。因此,无产阶级的大民主是为着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而存在的民主。
一旦人们学会了凡事自觉地从全人类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的时候,人类也就到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到了那个时候,阶级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民主了。
现在绝大多数的人会认为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从本人观察到的如美国、西欧和日本那样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里,人们如何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就可以看出共产主义行为准则的萌芽。在这些国家里,人们不是没有私心,但是由于人们已经从多种交通事故中总结出了一条道理,那就是,谁要是不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话,谁的一生最后死于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远远地高于他死于其他所有疾病的概率。因此,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同样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也会从社会化(甚至全球化)生产高度发达的生活中总结出一条真理:当人人都事事从人类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的话,每个人的长远利益就会得到最大的满足。一旦这种理念就像道德一样成为绝大多数人们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地遵守它,捍卫它,政府的专政职能也就是多余的了,因此民主也就是多余的了。到那个时候,人们关于究竟什么是人类的全局利益的辩论就像当今科学家们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一样是个通过实践来检验的过程,而不是个民主决策的过程。
4. 民主和集中之间的辩证关系
无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要求的是无产阶级的民主一元论,而不是多元论。无产阶级民主一元论的核心就是民主集中制。小资产阶级对民主集中制的恐惧根源于它基于小生产的自由散漫性,根源于它事事从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出发的特点。相反的,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人阶级懂得为何要服从纪律,为何要有集中的领导,为何要有统一的行动。
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一元论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而不是资产阶级独裁的一元论。正因为如此,在关于什么样的具体政策,什么样的发展步骤才是符合无产阶级的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问题上,只有经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经过广泛的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参与和决策才能回答。
但是,光有民主,没有集中,民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大家民主了半天,做出决定后,还是个各干各的,各行其是,那么民主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要不要服从纪律,要不要集中的领导,要不要统一的行动。问题的根本是谁制定的纪律,和为谁的利益而制定的纪律;是谁挑选的领导,和为谁的利益而挑选的领导;是谁决定的统一行动,和为谁的利益而决定的统一行动。这就是无产阶级大民主的内涵。
资产阶级的民主并不是没有集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形成的集中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机器。通过资产阶级的民主过程选举出来的资产阶级的政府和政府制定的法律就是它集中的表现,是带有强制性的,是以国家机器为后盾的,是必须服从的集中。否则,资产阶级的民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资产阶

 

级的集中范围很小。对外,只是在军事和外交上的集中。对内,只是在市场经济游戏法则的执行上的集中。其他所有的领域都是资本独裁、资本说了算的、资本自由的领域,都是属于资本主义民主范畴以外的领域。
正如资产阶级的民主是靠资产阶级的集中政权来保证的,无产阶级的民主也离不开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无产阶级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产阶级的政权,二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因而无产阶级民主的范围越广泛,无产阶级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就越全面。
5. 无产阶级大民主的根本任务
但是,无产阶级的大民主除了以上所讲的追求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不受本阶级监督的权力,无论对资产阶级还是对无产阶级来说都是相当危险的。民主和独裁,作为两种不同的国家形式,是各国统治阶级所采用的两个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不同手段。当其政权受到威胁时,资产阶级会允许暂时的独裁,如二战时的希特勒和50-60年代台湾和南韩的独裁政权。资本主义社会里长期的独裁政权往往会把它的服务对象限制于资产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甚至是独裁者自己,损害其他本阶级成员的利益。最终,资产阶级必须要求其政治家只能作为自己的公仆,不会容忍其政治家成为任意主宰自己的主人。世界各地早先的独裁政权,如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等,欧洲的西班牙,亚洲的菲律宾、南韩、台湾等,起先都是为了对付人民。后来要么是内部矛盾激化了,要么是需要改变手法了,一个一个被资产阶级形式上民主的政权所代替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无产阶级的政权也是一样的。长期不受工农监督的社会主义政权迟早会导致其领导人员的蜕化变质,造成原无产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凌驾于无产阶级之上,变阶级的公仆为阶级的主人。虽然相比政权来说,民主是第二位的,也就是每个阶级只有在掌握了政权以后才谈得上阶级内部的民主问题。但是,缺乏阶级内部民主的无产阶级政权一定会走到自己的反面,从而使得无产阶级丧失自己的政权。这就是政权和民主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总结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我们会发现,一方面,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正确的认为,社会主义,要完成其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使命,必须要有一个善于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因为,没有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在资产阶级的顽固反抗下,社会主义不会,也不可能自然的发展为共产主义。但是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后来也认识到,仅仅强调党的领导还不够。在无产阶级政党掌权以后,是否能够保持执政党的阶级本性反而成了社会主义完成其历史使命的最关键的障碍。应此,对自己的政权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督和有效的制约是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民主统治经验中学到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无产阶级民主的首要任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22:42 , Processed in 0.01652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