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上正酝酿着第四次新技术革命。对此,西方学者写过不少大部头的著作。比较出名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家阿尔温▪托夫勒。他在七十年代初期写过一本《未来的振荡》。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1983年又出版了《未来与预测》。这些著作对西方学术界和各国政府首脑影响很大。他认为;人类在经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二次浪潮以后,现在正在进入微电子技术,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新材料,新能源和海洋开发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这股浪潮正在不远的地方拍打着海岸,托夫勒等学者们认为;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七十年代中期的技术进步是以追求工业生产的大型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为中心的,那是一种大烟囱工业的社会。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技术进步逐步转向信息化,分散化和大众化,人类即将从“工业社会”进入以电脑为主角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据英国科学家马丁推测:“人类科学知识在十九世纪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纪中叶是每十年增加一倍,七十年代是每五年增加一倍,现在是每三年增加一倍;像现在每天有6000-8000篇科学论文发表,在这种“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新型工具,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这种工具就是“电子计算机”,资产阶级学者鼓吹这些观点,有其符合生产力规律的因素,也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正如托夫勒自己所说的:“我们遭到鱼贯而来的重重危机的冲击”,需要找出一个新的药方来鼓舞人心,摆脱困境。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它不仅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还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而且效率很高,资本家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资本主义各国都采取对策,幻想出现一个“奇妙的新时代”,以改变资本主义的厄运。在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1983年底拥有机器人十一万八千台,到1990年要达到五十万七千台。在机器人诞生地的美国,对机器人的使用一反过去的保守状态。在西德和意大利,机器人的生产赶不上需求……机器人这种由电脑控制的,可以按指令办事的自动化机器,从七十年代后半期开始,日益作为劳动手段,被运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它每天可以工作24小时,可以代替工人在高温、易爆,剧毒、具有腐蚀性和放射性以及单调乏味的环境中不知疲劳、不发牢骚的工作,而“劳工”成本每小时只相当于雇佣工人的三分之一左右,因而,机器人的应用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使资本家大发其财。

这种情况下,一些资产阶级的辩护士高喊:“机器人也创造价值和利润”,“是价值和利润的独立源泉”。西德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认为:“技术和科学成为主要的生产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应用前提不存在了”。在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看到国外“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的描述后,也同样认为机器人是在那里创造价值和利润,从而得出帝国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的结论。

机器人会不会创造价值和利润?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我们必须从理论上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以回击资产阶级辩护士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同时也澄清我们队伍中一些同志的糊涂观念和认识。

“机器人也创造价值和利润”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没有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区别开来,不懂得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否定了马克思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告诉我们: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这是一切资产阶级所不懂的,也根本不愿意懂得的。他们不了解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在价值生产和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人的劳动是活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生产资料,只能通过人的具体劳动,使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不会创造新价值。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资本论》时说过:“我的书最好的地方是: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马克思还指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实体的是人类的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消耗。换句话说,价值是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雇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出抵偿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创造出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个余额,这个余额就是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机器人,则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它属于生产资料,是不变资本的一种物质形态。应用机器人生产时效率高,是指劳动者借助这种先进的劳动手段而创造的使用价值量比较多,而机器人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它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它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曾明确指出:“象不变资本的任何其它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等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应用机器人生产时效率高,比如,一小时内可以生产300个茶杯,而以前的普通机器只能生产100个。如果商品的价值是由在普遍机器下生产时的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这表明用机器人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当资本家按社会价值出售其商品时,就可以获得一个超额剩余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更多的利润,决不是机器人创造的,而是由生产效率较低的机器生产的商品的一部分利润转移过来的,归根到底,是工人创造的

有人举例说,日本名古屋山崎公司的“机器人工厂”。白天只雇佣十来个雇员,夜间里只雇佣一名守卫,而机器人每天可以连续生产24个小时,加工八吨重的铸件在普通工厂要三个月,在这里只用三天,整个生产过程几乎没人参加,怎么还能说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创造的呢?在这里,首先要肯定,机器人是由人来设汁,制造安装、控制和维修的,说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在生产现场也许用不到一个人,但在总控制室里,在设计室里,在研究室里却大有人在,“无人工厂”并非无人。而且,社会上述需要许多人为这些所谓“无人工厂”服务,例如各种协作厂专业厂、生产服务设施等等。从一个企业来说,用人是少的;但从整个社会来说,用人却是多的。就美国而言,l950年全国就业人数5238万。1960年全国就业人数是5969万,1970年增加到7412万,另外,还雇佣大量海外工人。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生产的产品不能只就从事直接劳动的生产者来考察,而要从整体工人,即互为结合的劳动人员来考查,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都直接线间接的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在上述列举的山崎公司的“机器人工厂”里,除了不参加劳动的资本家以外。其余雇佣人员,包括直接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都是总体工人的一个组成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价值和利润是这些总体工人创造的,而不是机器人创造的。其次,还要明确,社会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量,指的是以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来计量的。采用机器人的企业用人少,但工人从事的是复杂劳动。机器人本身就是工人,科学家、工程师复杂劳动的积累和物化。如果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没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还有熟练的劳动技能,要设计,安装、控制和维修机器人是办不到的。所以,人数较少的复杂劳动可以创造出较多的价值和利润。区别只是在于:在这些高度复杂劳动的“机器人工厂”里,人作用于机器和机器作用于劳动对象被分解为两个独立的过程,不象传统的直接生产过程那样,把人操纵机器和机器作用于劳动对象合为一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难以分开。但是,这种分解只能进一步说明,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是被人的指令和意志所撬动,是人们进行复杂劳动的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