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驳曼德尔《什么是不断革命论?》

2017-9-12 06:0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8266| 评论: 0|原作者: 何宇|来自: 激流网

摘要: “不断革命论”是错的。在联盟、领导、夺权、工农关系、政权转化、反资产阶级、反资本主义等问题上,都是错的,是模糊不清和偷换概念的。“世界革命论”是错的。“自我解放论”是空谈。“工人民主论”是空谈。如此一来,托洛茨基主义还剩下什么?

4.4: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修正主义的理论。

4.4】斯大林的理论的确有错误,把一国建成和最终胜利分隔开来,机械的认为一国建成就是国内矛盾的解决,而最终胜利就是外部矛盾的解决,这种认为一国建成只受外部威胁的观点,明显是机械的、错误的。从这点上说,“一国建成”与“最终胜利”的理论,的确是修正主义的理论。

然而,斯大林在错误的理论形式中坚持了对他而言、对苏共而言、对整个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而言,是完全正确的东西:不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不代表不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在一国范围内根本克服阶级矛盾,不代表不能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建成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所以,不是“一国建成+最终胜利”的理论,而是“一国建设+最终建成”的理论。斯大林有错误,但错误中坚持着正确的理论内核,他的错误是不足以掩盖他的正确的。

反之,托洛茨基表面上坚持了“世界革命+最终建成”的理论,但具体到当时、具体到苏联,却是盲目鼓吹“世界革命+世界准备”,盲目反对“一国建设+一国保卫”。所以,托洛茨基只是具有抽象正确的形式,而骨子里则是完全错误的实质。完全错误而表面正确的托洛茨基,批评表面错误但实质正确的斯大林为修正主义,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笑置之罢了。我们是可以站在斯大林的肩膀上前进的,但对于托洛茨基,我们只能表示彻底反对。

4.5: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只是为了给官僚社会提供法理依据。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紧张的状态愈来愈严重,国家机构的权力经常在增强中,一个特权的社会阶层(官僚层)不但独霸政权,而且控制生产资料和社会剩余物,工人和贫苦农民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权的真正运转之外。事实上他的理论就是官僚专政的理论化。

4.5】所以,“一国建设+最终建成”的理论只是提供“法理依据”,而不是提供历史事实的依据。其次,看看托派的描述,“愈益严重”、“经常增强”、“独霸政权”、“完全排斥”……斯大林的苏联是不是如此呢?历史唯物主义的看问题,是不是像托派说的这样呢?

4.6:不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不代表工人国家不能搞不断革命。

4.6】所以瞧,同样是说不能“一国建成”,但可以先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我们的提法是党的领导、党群一致、无产阶级专政、实质民主、继续革命、最终担负一切。而托派的提法则是不断革命、工人民主、(多党制)、自我解放。托派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应然的社会主义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模型提出种种“先决条件”,而丝毫不触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那个现实历史的起点。只是说什么,社会主义应该是不断解放的,应该是工人群众自己解决一切的,然后就说什么,所以工人阶级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由此得出结论,我们要搞“工人民主、自我解放、不断革命”。不是夸夸其谈是什么呢?

4.7:只要工人阶级能够真正行使国家政权,能够使权力伸延到社会剩余产品和主要的生产资料方面;那么,通过不断革命,市场和货币经济就会慢慢地受限制,小商品的生产和拥有会慢慢地衰减,国家机构会慢慢地衰微,社会就会逐步地进展到计划的、民主集中的工人管理的更高阶段,民主的自我管理的团体就会直接行使权力。

4.7】所以瞧,“只要能够……”,然后就会引发“慢慢限制、慢慢衰减、慢慢衰微、更高阶段、直接行使权力”的奇迹!而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实施了“工人民主+不断革命”。

他怎么就不想想,“怎样”才能让工人阶级“真正行使”国家政权呢?从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并剥夺私有财产的第一天起,无产阶级“怎样做”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自己的统治、发展自己的统治,最终全面社会主义化、自己担负起一切呢?

4.8: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步骤取决于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条件,包括:无产阶级的相对重量、它的文化和阶级意识水平、先锋党的正确政策。

4.8】瞧,又是抽象的“高尚目标”,又是实现该目标所需的“主客观条件”,从夺取政权、实施过渡的第一天起,怎么达到这点呢?

结果,按照托派的说法,要引发上面一点的奇迹,需要一系列客观和主观条件,而这些条件中,一个是“意识水平”,一个是“正确政策”。——什么“正确政策”?当然就是托洛茨基主义的“工人民主、政治自由”的政策。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8 13:40 , Processed in 0.01690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