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2017-9-20 00:35|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9302| 评论: 0|原作者: 老田等|来自: “开放时代杂志”

摘要: 集体化时期、共和国时期的研究,我很赞同“就地闹革命”的说法,有“改天换地”的一面,也有不离开“地方”的一面,地方的人文地理与历史文化有很强的连续性,这是研究集体化时期乡村社会很重要的思路。
  五、综合讨论

  李怀印:不同类型资料的综合运用

  我们研究乡村史,资料运用非常重要,这两天的报告运用了不同类型的资料,各有其长处,也有一些问题。现在的研究主要依托两种资料:一种是文字资料,如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所藏的大量档案资料。文字资料的长处在于其准确性,生产队内部掌握的经济数据一般不会作假,这些是老百姓记忆里所缺失的。当然,也有局限性,尤其是涉及政治方面的,比如说“反右”“四清”中,很多都是表态性质的,不管是个人检查还是大会发言,还是各级汇报材料,都是在迎合当时的政治气候,这就掩盖了很多活生生的情况。第二个是口述,缺点是记忆的选择性决定了我们会遗忘甚至扭曲一些记忆,但它对文字资料的补充作用非常大。

  李放春:不古不今不中不西

  集体化时期、共和国时期的研究,我很赞同“就地闹革命”的说法,有“改天换地”的一面,也有不离开“地方”的一面,地方的人文地理与历史文化有很强的连续性,这是研究集体化时期乡村社会很重要的思路。陈永贵反映了古今的延续,他身上有儒家的特质,而李顺达身上又有国际的元素。共和国的特点是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实践,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发掘出它独特的东西。地方史可以扩大为全球史和文明史。

  老田:三个传统

  农村基层权力传递方式如何进行是我关注的问题。毛泽东时代有三个传统在起作用,之前是“皇权不下县”,以及基层社会化和礼俗社会的传统。1952年的单位制之后工人自发开始了礼俗社会的重建,提出了对管理权边界的限制。陈永贵是德行政治领袖,本身有很大的道义性质,有孔孟之道的影子,这就要求我们注意管理权威的生产和再造。

  何浩:认知的完整性

  过去,文学和史学是不分家的,但是现在历史学似乎更在意人类学和社会学。文学、哲学和每一个学科都是在历史影响下所形成的,除了一般的档案文献,口述、日记、工作笔记等资料的发掘就很重要,通过材料收集来保障认知的完整性,但是每一种材料都有其优缺点,通过多种资料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等运用,可能会帮助我们对革命史有一个更准确的了解。



  行龙: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李怀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历史系
  胡英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曹锦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放春: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徐俊忠:中山大学哲学系
  郝平:山西大学历史系
  老田:三农问题研究者
  何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程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马维强: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郭永平: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罗成: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刘朝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志社
  吴铭: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志社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9 10:38 , Processed in 0.01682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