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用六万份北大档案解密,考上中国顶级名校的都是什么人?

2017-10-6 23:18|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92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光|来自: Vista看天下

摘要: 新政权成立初的十七年(1949-1965),国家通过“出身照顾”为主的各种措施,使工农及革命干部子弟成为受教育主体。十年文革(1966-1976)期间,“出身决定论”盛行,以“推荐入学”和“工农兵学员”制取代高考,学生的社会来源大受影响。1977年高考恢复后,为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大学要从最广泛的人群中选拔智力最优秀的学生,工农阶层基本处在相对弱势的起点上与其他阶层竞争。 ... ...

革命年代

1970年代,在美国耶鲁大学读书的李中清也开始参与政治运动之中。当时很多美国年轻人都在反越战,李中清也满脑子反抗与革命。他因参与封锁高速公路被捕,之前,还和学生们一起围堵校长住所,不让其出门。在离开监狱回宿舍的当天,李中清的母亲问他,如果给他一个去中国学习的机会,他是否愿意放弃在美国的这些“运动”。李中清一口答应。

在周恩来特批安排下,李中清和另外两名华裔物理学家的孩子来到中国大陆读书。另外两个人去了北大,李中清被安排到上海复旦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开始首次体验中国的“革命”。

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阶段,一些年轻人炮轰高考是科举制度的延伸,1966年,在得到相关领导支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通知,暂停高考。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这一年,北大的领导们也收到中央批准转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中规定这两所高校选拔学生的条件为: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20岁左右,贫下中农、解放军和青年干部。

李中清在《无声的革命》一书中引述专家说法认为,当时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70%来自干部子女家庭或者有政治背景。一位四川知青回忆说:“(高校)招生几乎完全被公社及大队干部所垄断。有些地方将这些干部的娃娃依次排队,推荐名单竟排到了1987年。”

刘晓萌在《中国知情史:大潮1966-1980》一书中也写道,1970年部分高校开始试点招生后,“走后门”入学取代“走后门”当兵成为干部子女角逐竞争的热点。

李中清虽然来到中国,但对高校的情况了解并不太深。“当时不允许学生跟我讲话”,李中清回忆道,在中国这一学期,最快乐的时光是在上海柴油机厂学工。工厂文化相对开放随意,李中清也和工友们聊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他逐渐意识到,这些表面是一个集体的工友们,都来自不同的派系。“实际上他们互相恨,因为以前打过。”

另外有一次,一位耶鲁同学给李中清写信时,附了一张麦当劳汉堡的包装纸,说“你想家时可以闻一下”。结果,国际关系学院的班组书记担心其中有内情,非要李中清解释这张包装纸是什么意思。

“聊到中国的复杂,并不是像当时国外想的那么简单。”李中清回忆道,“二十岁的我已经稍微体验过,国家社会革命不是以前想的那么简单的东西。”

无声的革命

1979年,李中清第三次来到中国,这次,他进入北大进修,跟随考古系的邹衡学习金文,后来又去听谢国桢讲明清史。当时中国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各种出身限制陆续取消,以成绩为主的客观考试,再次成为录取的主要根据。北大校园里的学生构成,也再次悄然发生变化。

看到北大学籍的分析结果,李中清才意识到,自己在北大进修时候,身边的学生超过三分之一都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到80年代,这个比例甚至达到50%左右。那时候在校园里,女生相对较少,即便是北大这样文科比重很大的学校,男女比例一度都能达到4:1。相应地,来自工农家庭的学生比例则开始降低。李中清后来认为的第三次“革命”由此登场。

对北大学籍数据进行分析后,李中清团队总结出大学生源变化的三个阶段:新政权成立初的十七年(1949-1965),国家通过“出身照顾”为主的各种措施,使工农及革命干部子弟成为受教育主体。十年文革(1966-1976)期间,“出身决定论”盛行,以“推荐入学”和“工农兵学员”制取代高考,学生的社会来源大受影响。1977年高考恢复后,为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大学要从最广泛的人群中选拔智力最优秀的学生,工农阶层基本处在相对弱势的起点上与其他阶层竞争。

李中清与合作者梁晨在撰写报告时决定,将这三个变化命名为“无声的革命”。

李中清的父亲李政道,也为这场革命做了一点贡献。1983年和1984年,李政道两次给邓小平写信,建议借鉴国外的博士后制度,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两年后,北大第一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五十年代考入北大的王义遒,当时已是北大教务长。经历过一段狂热却压抑的时期后,社会上的活力逐渐恢复。但王义遒却发现北大正在酝酿着危机。

“一些人可能觉得北大已经是老大了,在全国也没什么对手。但是我自己感到,很多兄弟院校已经走到北大前面了。”王义遒说,1986年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学回来后,他发觉北大有一点“老气横秋”。他建议北大要建设“一流大学”,当时的本意是要北大跟国际学校比一比,给全校教职工设一个向上的目标,激励一下人心。但没想到因为没有在“一流大学”前加上“社会主义”,没表明阶级性,还被教育部的某位领导批评。

“加上社会主义有什么意思?我们跟谁比呢?就跟朝鲜的金日成大学,越南河内大学,还有古巴的哈瓦那大学比?”王义遒回忆道。


越依赖面试,穷人机会越小?

1998年,正当李中清和北大相关领导商议学籍卡数据化时,北大的校领导们也在筹划着另一项计划。

当年是北大建校一百周年,5月4日,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江泽民发表了被称为“科教兴国动员令”的著名讲话,其中提到要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校庆当天下午,校领导一起开会讨论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应向中央提交一份报告,目前国内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太大,建议国家应有一项特殊的支持计划。王义遒当晚起草报告,后联系清华大学联合递交,这就是“985工程”的雏形。

有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北大在教学、科研、招生等领域也开始大动拳脚。当时王义遒已经开始担任北大常务副校长了,招生工作归他负责,为了实现政府一流大学的目标,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也面临改革。

恢复高考初的几年,北大的招生标准基本就是看高考成绩。但进入八十年代,分数的含金量渐渐产生变化。负责招生的各院系老师会对自己招的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不少高考分的学生到了学校表现并不理想,一些人反而落后了。据王义遒介绍,一项北大针对状元的调查显示,真正的状元,后来表现非常出色的人很少。

八十年代中期,北大在招生中开始尝试保送。各省市的高中会推荐一些学生,由北大老师面试。这些学生不一定分数特别优异,但悟性、组织力和与人相处等能力比较强。王义遒的一个理念就是,“死读书的人将来肯定很难在事业上有发展。”他记得,当时每年大概有一两百学生通过保送进入北大,不到总录取人数的十分之一。

这种非主流的招生方式不断发展,得到越来越多高校认可。2003年,教育部发布一系列关于自主招生的文件,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工作。据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介绍,之前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分数上,试点工作的初衷,就是纠正统考的录取模式存在的弊端。

他们希望通过这场变革吸引学生“转向去关注大学更为看中的,比方说学生的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好奇心,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等更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基础教育领域里面极为严重的应试培训有一个纠偏效应”。

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2013年,北大首次全面启动“元培综合评价系统”。以当年选拔为例,全国292所中学共向北大推荐了425名学生。北大有280余名教授参与选拔。每位申请者至少要面对12名不同领域专家的考核,依次经历初步审核评价、学科基础面试、综合面试、随机抽查笔试和体质测试,之后系统会给出结论,再由18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依次分析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决定其是否获得推荐资质。

秦春华认为,“元培综合评价系统”通过程序正义实现了结果, 解决了长期困扰北大的“公平”问题。

但李中清却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1990年代,李中清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本科生选取委员会主席一职,他和同事做了一项统计后发现,有了客观录取标准后,学生家庭年收入的平均数竟骤降数万美元,与斯坦福、哈佛、耶鲁、麻省等学校比,看分数的加州理工学院收的学生也更穷一些。也就是说,根据这份调查结果,越严格依照考试成绩录取,穷人机会越大;越依赖面试等主观标准,穷人机会越小。

就在北大开始实行“元培综合评价系统”的2013年,《学习时报》刊文指出,重点高校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在减少,以北大为例,20年里农村学生从30%降到10%。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李中清仍然在继续这项研究。北大与苏州大学的研究完成后,他曾向北大提出,继续把2000年后北大的学籍资料纳入系统,但北大方面一直没有同意。但他后来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支持,把学生资料录入数据库。同时,他们还试图和高校校友会合作,追踪这些学生毕业后的情况。

“当然希望继续做,但是我们也不着急,等着时间过去很多东西就会变成历史,”李中清说,“一变成历史就会不那么敏感,政治化的因素也会变少,我们能够比较客观地去理解了。”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0:27 , Processed in 0.01315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