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2017-10-19 23:0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8224| 评论: 0|原作者: 红霞飞|来自: 红旗网

摘要: 随着中国“特色”资本的快速崛起,经济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盟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已经无比尖锐地摆在中国工人阶级面前,本文按照马列毛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中国社会的定性来区分敌我友,详尽论述了特色党背离共产党宗旨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演变过程,进而论证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以国有垄断资本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工人阶 ...
列宁曾经指出:我们不仅要解释过去,而且要大胆预察未来,并勇敢地从事实际活动以实现未来。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阴谋,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演变至今,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两大历史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萌芽,先后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种社会历史形态,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即属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这已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前夜。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依据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即为该理论的代表著作;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随之破产,被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国家主义经济理论取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为该理论的代表著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再次发生经济危机滞胀严重,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粉墨登场取代了国家主义经济理论统领西方经济界,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哈耶克与弗里德曼,他们在各自的著作——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弗里德曼的《资本主义与自由》《自由选择》——中详尽阐释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但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彻底破产,当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均已陷入迷茫之中,资本主义卫道士们无法解答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体系最终会走向何方。为了试图挽救资本主义经济,恢复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又搞出来一个高深莫测的所谓“新国家主义”理论。其实,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于世间,经济危机就必然形影相随,任何理论都无法阻止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最终灭亡的历史宿命。


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破产为标志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至今已经持续七年半之久,它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自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每隔十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的长短发生一定变化,但经济危机仍然会周期性爆发。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2009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全都是负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虽然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救经济,但是收效并不大。当前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都背负着巨额债务,截止2014年底,日本国债达到1029万亿日元,每一位日本国民平均负担债务额高达811万日元(约42.4万元人民币)。美国政府的债务则已突破19万亿美元大关,其财政恶化程度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头顶。由于经济危机至今仍未转入复苏阶段,致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例如:欧元区17国2015年度失业率高达10.4%。非但如此,经济危机还会直接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多个城市的民众发起了“占领华尔街”运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反对1%的人占有99%的社会财富。2016年初,美国俄勒冈州发生了反政府的武装暴动,150名全副武装的民兵攻击并占领了位于哈尔尼郡的联邦政府办公楼,同时号召全国各地的民兵武装联合起来反抗暴政,推翻联邦政府,最终实现各州自治。2016年3月,法国爆发了“黑夜站立”社会运动,广大民众聚集在公共场所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失望与不满。4月28日,抗议活动演变为暴乱,17万名抗议者与警方发生喋血冲突。目前,“黑夜站立”社会运动已在法国数十个城市乃至欧洲各国遍地开花。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出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回应社会各阶级极端化诉求的局限性,致使统治阶级内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难以达成妥协,政府决策往往陷入僵局穷于应对危机四伏。美国学者戴蒙德哀叹道“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民主的衰落期”。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资本主义制度正在全球范围内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全面危机,这是我们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生动教材,未来的世界一定会走向光芒四射的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章  中国的农民阶级

第一节   农民阶级的特征及现状

中国的农民阶级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阶级,它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采用革命手段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农民阶级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产生出很多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中国历史上多数朝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农民起义的力量才能得以成功。农民阶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起到了打击封建统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近代中国的工业不够发达,导致工人阶级人数偏少,而中国人民面对的敌对势力又十分强大,如果不发动农民阶级参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革命运动,革命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中国的革命力量主要由农民阶级组成,领导阶级及指导思想则是工人阶级。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抗日战争中,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农民阶级在长期革命历程中承担了主力军的重任,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农民阶级响应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三大社会运动,在1956—1958年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生产从分散经营到集体化经营的跨越式历史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大幅提高,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吨增加到1978年的3.048亿吨,29年间平均递增3.5%。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将农业现代化列入四个现代化之中——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中国要在二十世纪内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的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勤劳朴实、真诚善良、勇于斗争等诸多优点,但是它的阶级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域分散性、封闭保守性和思想狭隘性。首先,农民阶级不象工人阶级那样工作生活地域集中,能够随时组织起来对抗反动统治阶级,中国农民的居住、生活和劳动均处于分散状态,这一缺陷使他们凝聚动员本阶级的力量受到了极大限制,很容易被统治阶级分而化之或者强力镇压或者怀柔欺骗。其次,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成了农民阶级浓厚的小农思想意识,“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旧式农民的最高理想。农民阶级整体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使得他们缺乏远大目光,缺少合作精神且自由散漫,贪图小便宜只顾及眼前利益。毛主席也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最后,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所以,他们提不出先进的、科学的斗争纲领,无法担负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必须要由一个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即工人阶级,只有在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下,农民阶级才能有效地克服本阶级思想的狭隘性,更快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从而为将来再次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准备条件。


正是由于中国农民阶级当中存在着诸多阶级局限性,致使这些弱点被阶级敌人所利用,毛主席亲手开创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遭到瓦解,中国农村又回到了几千年来一家一户分田单干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状态,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中国农村和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及建设进程被反动统治阶级破坏殆尽。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村私有制复辟初期,农业包产到户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劳动农民中间长期存在的、保守落后的小私有者意识,因而在推行过程中没有遭遇太大的阻力。不过,仍然有许多地方,特别是在河南等中部平原省份,已经初步具备了社会主义觉悟的、实现了集体化和机械化生产的劳动农民坚决抵制了农村的私有制复辟势力。从那时起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阶级身份已经转变为半无产阶级,分配给他们的少得可怜的土地无法产出足够的生活资料,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为中国私人资本的积累当牛做马,或者作为劳动后备军在资本的魔爪下苟延残喘。中国农民阶级所固有的地域分散性、封闭保守性和思想狭隘性使他们付出了巨大而痛苦的代价。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许多人将进城打工的农民称呼为农民工,其实农民工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确切的概念。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出现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通讯》中。当代中国既从事工业生产劳动又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严格意义上属于半无产阶级的农民工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职业类别,它只是存在于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伴随着农民阶级从半无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演进而逐步走向消亡,转变为彻底的无产阶级。因此,农民工这一职业称谓并不具有科学性,它只是民间大众口口相传约定俗成。而且居住生活在农村的人也不等同于职业农民,农村居民中包含农民但不限于农民,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仅仅是户籍暂时保留在农村而已。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8 23:13 , Processed in 0.032673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