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政 治 查看内容

在群众斗争中掀起更加广泛深入的“毛泽东热”

2017-11-19 22:4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1350| 评论: 0|原作者: 旗帜日刊 评论员|来自: 旗帜日刊

摘要: 主席逝世后,今天的中国向何处去?一切怀念毛主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们,应该怎么办?怎样宣传毛泽东思想?怎样凝聚群众?今天各地的同志们,就以极好的实际行动,初步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他们不是“等、靠、要”的“凡民”,而是“虽无文王犹兴”的“豪杰之士”。
在群众斗争中掀起更加广泛深入的“毛泽东热”
旗帜日刊 评论员
在文革初期,毛主席在一封著名的信中说,他已经有这个思想准备,他身后可能被人“打得粉碎”,不过他自信地说:“那也没有什么要紧,物质不灭,不过粉碎罢了。”毛主席之所以不怕“打得粉碎”,是因为他相信这样一个真理——“物质不灭”。

毛主席逝世后,毛泽东思想被人架空、否定,但是毛泽东思想的种子,仍常留民间。随着工人下岗、农民贫困,随着社会两极分化、腐败盛行,随着各种社会不公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显现,人民越来越怀念毛主席、怀念毛泽东时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学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思考、研究现实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进入21世纪,“毛泽东热”徘徊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老干部、老战士想念毛泽东,下岗工人怀念毛泽东,青年学生寻找毛泽东……
各个地方的群众,自发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红歌演唱团”随处可见;大江南北,群众自发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大量涌现;长城内外,群众自发修建的“毛主席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室”纷纷落成。

当然,这些活动中,也不是一帆风顺。例如,河南省南阳、开封等几个地方群众自发修建的毛主席塑像就曾于2012年、2016年先后被强拆。再前溯至2004年,河南郑州的纤夫等4位同志就因为参加当地群众在市中心广场纪念毛主席的活动、因为在活动中散发纪念毛主席的文章而被捕入狱,史称“河南四君子事件”。直至今年5月,河南方城县群众自发修建的“毛主席纪念馆”,被某些人视为眼中钉,竟然在纪念馆门前修建了一堵围墙,挡住了纪念馆的大门。

尽管如此,每年的清明节、五一、七一、九九、国庆,直至12月26日,都有各地群众自发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深切缅怀毛主席、缅怀革命先烈。这些活动,从参加人数较少,到人数众多;从室内集会,发展到公园里、广场上的室外集会;从唱红歌,到思想交流、再到思想宣传;从事前本地群众自发筹备、举办,到事后通过网络、微信传播,使得各地群众互相鼓舞、互相声援,逐渐掀起了孕育于大地厚土的“毛泽东热”。
在各地的群众活动中,没有统一命令、没有统一协调,各地同志们不等待、不观望、不迟疑,他们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自觉、自愿地准备和开展活动的。

孟子曾经说过:“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意思是说,要等待出现了周文王那样的贤明之人,才能够跟着他有所作为,这样的人是普通的凡人;而那些英雄豪杰,不等贤明之辈出现,就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己有所作为、使事业兴旺起来。1958年,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言时,就引用了孟子这句话,激励各地干部、群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革命首创精神,以便全党动手、大干社会主义。毛主席在发言中说:“马克思之前无马克思,苏联之前无苏联。自己长了一个脑筋,为什么不独立思考?”

毛主席逝世后,今天的中国向何处去?一切怀念毛主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人们,应该怎么办?怎样宣传毛泽东思想?怎样凝聚群众?今天各地的同志们,就以极好的实际行动,初步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他们不是“等、靠、要”的“凡民”,而是“虽无文王犹兴”的“豪杰之士”。
早在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著名文章《民众的大联合》中,就阐明了一个真理。首先,民众要打倒军阀、官僚、地主、资本家,就必须联合起来;其次,“我们想要有一种大联合,以与立在我们对面的强权者、害人者相对抗,而求到我们的利益,就不可不有种种做他基础的小联合”,“所以大联合必要从小联合入手”。所谓“小联合”,就是要从各个地方的小组、团体做起。毛主席曾经指出:“没有团体,这种力量是散的、零碎的,人心是各管各的,这叫做心不齐、力不合。有了团体,心就齐了,力量就结合起来了,就能齐心合力干大事。‘心一齐,山可移’,这就是讲结团体有力量的道理。”他认为:“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其实,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打下了红色江山,建立了人民新中国,其间也是这样干的。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革命有许多山头,有许多部分。内战时期,有苏区、有白区,在苏区之内又有这个部分、那个部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离开了这个实际,中国革命就看不见了。内战之后是八年抗战,抗战时期也有山头,就是说有许多抗日根据地,白区也有很多块,北方有、南方也有。这种状况好不好?我说很好,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这些就没有中国革命。所以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

一个革命队伍,带头人非常重要。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深刻指出:“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

当然,一个好的带头人,首先应该认识到,必须集中集体智慧、集体力量,才能做成一件事情,个人总是极其渺小的。因此,毛主席曾一再指出:“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如果全国各地的“宣传队”、“学习小组”、“纪念馆”遍地开花,那就会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这就是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毛主席就积极倡导“独立的山地游击战”,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一点一点地发动群众,这就是“人民战争”。
在革命战争中,毛主席历来不重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看重的是如何消耗敌人、消灭敌人,如何保存自己、壮大自己。至于在国民党占领区和日本占领区如何开展工作,毛主席则指出:“在敌人长期占领的反动的黑暗的城市和反动的黑暗的农村中进行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不能采取急性病的冒险主义的方针,必须采取荫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其领导人民对敌斗争的策略,必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公开合法的法律、命令和社会习惯所许可的范围,从有理、有利、有节的观点出发,一步一步地和稳扎稳打地去进行,决不是大唤大叫和横冲直撞的办法所能成功的。”

毛主席指出,小规模的游击战争,要牢牢掌握主动权。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具体到游击战争中,就是消灭小敌、削弱大敌、扰乱强敌,同时发动群众、壮大自己。掌握了这个主动权,就可以随时扰乱敌人、削弱敌人,必要时消灭敌人(或一部分敌人),同时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方便时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毛主席指出:“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解决战争的胜利。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为了确保战争的主动权,毛主席还指出,游击战争中必须保持灵活性。他说:“分散、集中和转移的灵活性,都是游击战争具体地表现主动性的东西;死板、呆滞,必至陷入被动地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保持游击战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善于坚持。毛主席又指出:“往往在敌人十分起劲、自己十分困难的时候,正是敌人开始不利、自己开始有利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3 21:37 , Processed in 0.027608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