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认识和态度

2018-1-9 22:53|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407| 评论: 0|原作者: 康恩胜|来自: 砥柱中流

摘要: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普遍推行的包产到户,并非是新生事物,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出现。对此,中共党内始终存在不同认识。在包产到户问题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认识与决策,非简单数语所能概括。

毛泽东认为这种形势极容易促使党内修正主义的产生。因此,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在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同时,将“反修防修”作为一个基本战略,作为全党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继之,中苏论战、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一系列重大事件正是这一思路的延伸和发展。而“反修防修”体现在国内经济政策上,首当其冲便是批判“三自一包”。这决定了包产到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已无缘取得合法地位。

  五 “包产到户”为何终被“否决”?

  综上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包产到户的认识事实上比较复杂,中央领导层有分歧也有共识;就毛泽东本人而言,也有过短暂的包容即允许试验。但是,包产到户终究被“否决”。其原因何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理论角度分析,“包产到户”在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支撑

  在农民占人口主体的东方国度里,如何对待农业合作化问题,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内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社会主义问题,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应该是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统一分配,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这种理解正是否定包产到户的理论根源。

  细言之,七千人大会后,除邓子恢外,即便是主张搞包产到户的中央领导人,其意识中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仍然是“大而公”的模式。他们之所以支持包产到户,是因为农业严重的减产歉收,实行包产到户有利于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正因为如此,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在当时中央领导人的观念中,家庭经营等同于“个体单干”,不属于社会主义。

  (二)从经济角度分析,“包产到户”“有悖”于国家工业化的战略部署

  恩格斯曾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42)因此,考察包产到户合法地位缺失的深刻缘由,需要联系到国家工业化的战略实施。

  其一,农业集体经济取代家庭经济缘起于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国家工业化战略旨在依靠农业提供积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却极低。因此,农业的规模经营特别是统一的集中化的管理调度势在必行。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包产到户与小农经济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它毕竟具有分散的家庭经营的特征,在工业化的战略方案下,无论怎样讲都显得“不合时宜”,从争论中可见一斑。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包产到户后难以做到劳动力、生产工具等方面的统一,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优势的发挥。就是持赞成态度的人,有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做得不好,确实保证不了劳动力、生产资料、分配等方面的统一。这不能不影响到中央的决策。

  其二,“工占农利”的组织部署难以容忍包产到户的“冲击”。国家工业化需要有组织、有保证地实现“工占农利”。最初,中央选择了统购统销。但是,该制度一开始就受到抵制,促使中央决定再一次加速农业合作化的步伐。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言,“农民是理性的”(43)。在高度集体化的框架内,为了索回利益,农民最初抵制统购统销,接着拉牛退社,当这种对抗无济于事时,他们便在体制内创造出“包产到户”制度,以此索回劳动的剩余收益权,而这一制度与国家获取超额农业剩余的组织初衷恰恰相悖。

  (三)从领袖个人因素分析,“包产到户”没能取得最高决策者毛泽东的认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一度得到众多中央高层领导的支持,但最终未能获得合法地位。关键在于没有获得毛泽东的认同。在他看来,包产到户“一小二私”,不仅与人民公社制度格格不入,而且会带来严重后果,会使社会主义中国改变颜色。从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看,他强调富裕的共同性,可以说,这种价值取向成为排斥包产到户的一个根本因素;就毛泽东的利益观而言,他注重的是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而包产到户过多地体现了个人的短期利益,这无形中加重了他的反感。

  ①《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人民日报》1956年4月29日。

  ②杜润生:《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477页。

  ③通常所说的包工包产是指以生产队为单位,由生产队向管委会承包一定的产量,获取一定的报酬,超过承包的产量得到奖励。

  ④羽心:《关于社员个人和生产小组的“包工包产”》,《人民日报》1956年9月1日。

  ⑤崔峰:《包产不可包到生产小组》,《人民日报》1956年10月19日。

  ⑥这些户在当时主要包括小商贩、手工业者、搞服务性营业、运输业及渔业的人。

  ⑦《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49-653页。

  ⑧《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48页。

  ⑨戴洁天:《燎原火种——1956年永嘉包产到户始末》,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6页。

  ⑩《温州专区纠正“包产到户”的错误做法》,《人民日报》1957年10月9日。

  (11)《调动农民什么样样的积极性》,《人民日报》1957年10月13日。

  (12)时任《人民日报》记者,“生产组和社员都应包工包产”一文实际上便是何燕凌所作。

  (13)周天孝:《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

  (14)《揭穿“包产到户”的真面目》,《人民日报》1959年11月2日。

  (15)郑庆平:《“包产到户”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农村复辟资本主义的纲领》,《光明日报》1959年12月14日。

  (16)《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48-250页。

  (17)《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55页。

  (18)《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

  (19)《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

  (20)《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页。

  (21)《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页。

  (22)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23)《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29页。

  (24)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包产到户资料选》(一),内部资料,第330-338页。

  (25)韩三洲:《最早为包产到户呼号的两个年轻人》,《炎黄春秋》1994年第2期。

  (26)杨伟名:《一叶知秋——杨伟名文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207页。

  (27)《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84页。

  (28)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9页。

  (29)《邓子恢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13页。

  (30)孙业礼、熊华源:《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31)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0页。

  (32)刘振德:《我为少奇当秘书》,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33)《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327页。

  (34)《安徽文史资料》第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35)《安徽文史资料》第34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36)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7页。

  (37)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8页。

  (38)即《关于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草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39)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4页。

  (40)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页。

  (41)当时国际方面的斗争主要是同苏共的意见分歧。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43)[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00:16 , Processed in 0.018172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