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共90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分裂的历史,浓厚的宗派主义斗争倾向严重削弱了印共的实力,使之难以形成合力取得革命的胜利。如今印度三支最有影响力的共产主义力量分别是:印共、印共(马)和印共(毛)。前两支共产党主张走议会斗争道路,并在印度三个邦执政多年,2010年由于处理邦内开发区农民和垄断集团利益不当而落选;印共(毛)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数量可观的民兵,主张效仿中国革命发动人民战争武装夺取政权,最终在印度实现社会主义。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印共毛主义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纳萨尔巴里运动的延续,但与前几波共产主义运动相比较,这一波运动的领导者通过总结几十年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借鉴国情相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坚定地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这波运动中表现出了更为坚决的斗争性,策略上也更为成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中的印共(毛)-激流网

一、印度共产主义历史扫描:印度共产党的分裂再分裂

印度共产党90年的斗争历史是一部不断分裂的历史。究其根本原因,是党在前期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指导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体系,党内也缺乏权威的领导核心来凝聚全印度的共产主义力量。围绕对印度社会和国大党政权性质的判断,以及走苏联革命道路还是追随中国革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革命战略问题,印共内部进行了长期争论,印共在意识形态上的长期分裂逐渐演变成一个又一个组织上的分裂,分化出不同的共产党派别,极大地削弱了印度共产党的实力。

1.印度共产党1964年的分裂

早在1946-1947年间,印度共产党内部就拥护还是反对尼赫鲁政府,拥护还是反对印度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时间辩论。长期路线争论和内部斗争为印度共产党埋下了分裂的种子。从印度独立到印度共产党分裂前夕,印共共召开了5次代表大会,几乎每一次代表大会都以更激烈的争吵和分歧将印度共产党推向分裂。

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军事冲突和中苏论战全面爆发,使党内发生强大震荡。1962-1964年印共内部发生了激烈争夺权力的斗争和分裂行动,这种权力斗争以两派分别召开“印共七大”达到顶峰。1964年印度共产党发生了第一次组织上的分裂,两派共产党力量分别以“印度共产党”的名义在加尔各答和孟买召开印共“七大”。两派代表人分别为P.孙达拉雅和S.A.丹吉。孙达拉雅派认为国大党是大资产阶级代表,主张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发动实行反帝反封反大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革命”;丹吉派则推行追随国大党的政策,认为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是印度正在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孙达拉雅派和丹吉派都认为自己一派是真正的共产党,并分别沿用“印度共产党”的名称。但1965年2月,在参加喀拉拉邦举行的中期选举时,由于选举委员会只承认丹吉派为正式的印度共产党,孙达拉雅派被迫更名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2.印度共产党(马)1969年的分裂

在国际共运大分裂大整合的背景下,印度共产党(马)从印度共产党中分裂出来没多久,内部也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党内一部分人受到了喀拉拉邦议会选举成功的极大鼓舞主张通过走议会道路实现“人民民主革命”。而日益加剧的印度社会矛盾,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革命形势,特别是欧洲的“新左派”造反运动及来自中国的因素让另一部分人感到革命形势已经来临。印共(马)与印共分裂之后,国大党政府对印共(马)进行政治迫害,严酷的外部环境使得印共(马)党内矛盾暂时得到缓解,但随着纳萨尔巴里农民武装斗争的爆发,党内激进派开始跃跃欲试。1967年11月,一些邦的激进分子在加尔各答成立了“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其目的是协调全国革命派的活动并筹备建立一个自己的政党组织 。印共(马)政治局派出P.孙达拉雅和M.巴萨瓦潘奈亚去安得拉邦,争取党员群众回到党的正式路线上来,但这次努力失败了。接下来,印共(马)中央试图通过清洗党内安得拉、喀拉拉、西孟加拉等邦的激进分子,稳固路线方向。这种做法将党推向了进一步分裂。

1969年4月22日,激进派组建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宣告成立,查鲁•马宗达任书记。这支由印共(马)内部激进派组成的共产党成为印度政治舞台上第三支共产党力量。印共、印共(马)和印共(马列)分别为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右翼、中左翼和极左翼代表。印共和印共(马)在后来的议会道路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而印共(马列)则坚决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尽管印共(马列)后来仍处于分裂之中,但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格局和意识形态格局已基本奠定。印共(马列)在纳萨尔巴里起义失败后转为零散小股斗争,后由2004年从其中分裂出来的实力最强的两个分支合并成立的印共(毛)所代替。

3.印共(马列)20世纪70年代的分裂及80年代印共毛主义运动的兴起

纳萨尔巴里农民起义以印共(马列)领袖查鲁•马宗达被捕病死狱中为转折点走向低潮。印共(马列)对印度农村武装斗争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就又陷入新的分裂。整个20世纪70年代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印共(马列)分散在各处的武装要么停止斗争,要么缩小斗争范围转入地下,整个组织处于涣散状态。尽管纳萨尔巴里运动失败了,但农村的武装反抗斗争并未停止,小规模武装冲突绵延不断,纳萨尔巴里之火在比哈尔邦和安得拉邦继续燃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印度农民武装斗争渐成回潮之势。比哈尔邦的毛主义共产党中心(MCC)、印度共产党(马列解放派),以及安得拉邦的人民战争集团(PWG)是诸多武装斗争派别中影响力最大的三支,这三支均是印共(马列)分裂后留下的武装力量。

2004年9月21日,印度毛主义共产党中心和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在印度中部的森林地区正式合并为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合并后的毛派组织实力大增,迅速从比哈尔邦和安得拉邦向邻近各邦渗透。“据官方资料,到2003年4月,已有9个邦的53个县出现了毛派武装活动。而在一年半后的2004年9月,这个数字已经骤增至12个邦的125个县。2006年4月2日,内政部秘书杜加尔对13个受纳萨尔侵扰的政府官员说,在全国602个县中,出现毛派武装的已达到125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