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中国革命 查看内容

关于淮海战役的几点思考

2012-4-19 12:55| 发布者: 羽箭| 查看: 5862| 评论: 1|原作者: 羽箭

摘要: 淮海战役的真正指挥者是毛泽东与粟裕。淮海战役酝酿阶段是毛与粟的互动。政工干部担任总前委书记是为了便于毛遥控;总前委错判战场局势断送战机致使二阶段成夹生饭;总前委的指挥连国军将领都看不上。毛的建军路线是红军战胜强大敌人的根本原因,三湾改编是真正的建军节。
一。酝酿

关于淮海战役的几点思考

 羽箭


与中外战争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役相比,淮海战役毫不逊色。战役的酝酿、发展、结果,有两个人不可或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粟裕。战役的政治与军事前提,是辽沈战役的胜利、华野与中野联合作战、中原与山东的父老的支持。战役的最终结果,超出了毛与粟最初的期望,一举歼灭了几乎全部蒋黄埔系机动部队主力。至此蒋之命运已无可更改。

(一)酝酿

19477月,中原野战军主力13万人遵照军委指示,突破国军的黄河防线,转入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站住了脚跟,但损失了重武器;华东野战军遵军委令,为策应中野进行“七月分兵”,跳到外线作战,也打了几个勉为其难的消耗战,损失很大。两野战军经历了艰难的时刻,减员数万,陷入被动。但从战略层面看,完成了从防御到进攻的过渡,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减轻了根据地的负担,同时为陕北、东北战场赢得了时间与空间。从此国军不再有选择战场和战机的主动权,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实际上被粉碎。这期间的损失,是为后一年在豫东、济南大规模歼敌预付的代价;1948年底,华野与中野一起,更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在淮海战场上一举歼灭了国军黄埔系部队的主力。

与中外战争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战役相比,淮海战役毫不逊色。战役的酝酿、发展、结果,有两个人不可或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粟裕。战役的政治与军事前提,是辽沈战役的胜利、华野与中野联合作战、中原与山东的父老的支持。战役的最终结果,超出了毛与粟最初的期望。

一般公认,按进程来分,淮海战役共三阶段。一阶段:华野围歼黄百韬;二阶段:中野华野一部围歼黄维,华野大部阻击邱李之增援;三阶段:华野追击围歼杜聿明。此三阶段外,其实还应加上酝酿策划阶段。根据已公开的电文资料,最早提出暂时不分兵过江,主力集中在江北打歼灭战的,是粟裕的子养电;毛采纳了粟的建议,同意暂不过江,放手给粟发挥的空间,这就是随后的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尚未结束,粟于19489247时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以攻占两淮、海州、连云港为主要目的。这是小淮海计划。毛主席于925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并修改了战役目标:“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这是大淮海的雏形;118日粟张齐辰电,提出在徐州附近与敌决战,歼灭国军机动部队主力;毛同意。至此大淮海的计划正式成形。一言以概之,最早提出在两淮、海州、连云港一带歼敌的小淮海计划的是粟,最早提出先打黄百韬是毛,将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则是毛与粟的共同手笔。战役一阶段发起于116日晚,至中后期(1116日)总前委成立,从时间分析,在宏观层面策划淮海决战的,只有军委毛主席与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此外的任何人要争运筹之功,都是没有根据的。

决定了大淮海的方向后,毛运筹帷幄,动员中原局、山东局数百万支前民工、数十万地方武装,数亿斤粮草弹药,从人力物力方面全面支持决战。这是战役胜利的后勤保障,除毛之外,无人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决战徐州的军事前提之一是华野与中野的联合作战,实现这一前提的关键是成立总前委。在总前委书记的人选问题上,毛也煞费苦心。从纯军事角度来说,与东北战场不同,解放军在中原战场上兵力少于国军(60万对80万)。指挥这样的决战,惟有擅用奇兵的粟可以胜任,但粟之资历不足以统帅刘陈邓。1031日,粟建议战役规模很大,请陈邓统一指挥,次日军委复示同意,然陈邓复电表示:“本应负责指挥只因通讯工具太弱还请军委对华野主力多加直接指挥。”有鉴于此,毛在战役一阶段中后期决定成立总前委,协调指挥两野战军。但于总书记人选,毛有更深层的考虑:辽沈战役期间,东北战场由军事主官林彪兼任总前委书记。林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独立应对东北大局,对军委的建议,合意则执行,不合意则不执行。毛从全国战场考虑问题,期待全歼东北国军于关外;林则从东北战场本身考虑,倾向于代价最低的打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实战的需要,林的出发点也是合理的。然毛需反复说服林,才实现了先打锦州。但在中原战场,资历不足的粟是军事方面的唯一人选,毛只有亲自遥控,才能助粟调度两野战军。一个大权独揽的军政一把手担任总前委书记将不利遥控。为此,毛将名义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总前委三常委刘陈邓,却任命一个政工干部为总前委书记,这样既整合了中野华野,又淡化了总前委的军事指挥功能,将战役指挥权事实上收归军委。这是毛遥制战场的政治手段。实战毛倚重粟裕,通过军委协调,配合粟充分发挥指挥才能。粟也不负所望,在军委的领导下运筹帷幄,把握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战机,战果远超最初计划。可以说,淮海战役是粟军事生涯的顶峰。

但是,毛的这一政治手段,客观上也给了后人关于谁是淮海战役指挥者的争论空间。本来,中野与华野都是军委指挥的人民军队,无必要、也无法完全分清哪些是谁的功劳。但党内党外都有人恶意夸大甚至编造党内斗争历史,这些人的目的不在澄清历史而在搅浑水,在彻底否定毛,进而挖共产党的祖坟。因为否定了毛,就等于否定了毛的事业;否定了毛的事业,共产党就是一群乱臣贼子,追随毛的人(包括党内的非毛派)就是犯罪集团的走卒。这是当今所谓党内外“公知”们的如意算盘。斯大林在西方已经被妖魔化成希特勒式的人物,苏共自身也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实际上,苏共、斯大林对苏联的发展、对世界和平是有大功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彻底否定,也宣判了苏共的死刑。在中国想干同样事情的大有人在,王莽式的人物就在党内。

党内有人把持话语权,自称指挥了淮海战役。粟裕生前不写、不读、不看有关淮海战役的文章及影视作品,回忆录中有关淮海战役付诸空缺,把对这段历史的解释权拱手让人。这是一种无言的蔑视,将这段历史留给后人去解读。作为后人,如果默认在历史问题上的浑水摸鱼行为,就给了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向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泼脏水的方便。这已经不只是个人功劳问题,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非常重要。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牧牧 2012-5-11 00:31
好文!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5 12:55 , Processed in 0.022743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