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在国统区参演《黄河大合唱》会有什么下场?

2018-2-5 02:17|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2306| 评论: 1|原作者: 鹿野

摘要: 郭沫若笔下的女主人公在皖南事变之后的1942年因为参与《黄河大合唱》的演出被开除恰恰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写照。相反,我们今天从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国民党当局积极抗战救国的那种光辉形象,其实仅仅是现在的某些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政治倾向编造出来的,与历史的真实相去甚远。

在国统区参演《黄河大合唱》会有什么下场? ——从郭沫若的最后一篇小说谈起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近来,《黄河大合唱》遭到恶搞引发关注,笔者也在之前谈了谈自己的看法,即不能把《黄河大合唱》用“抗战名作”简单的概括,而应该看到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文化的产物,还曾经遭到了国民党的敌视与查禁。今天,笔者再向大家推荐一部描写国统区《黄河大合唱》参加者悲惨遭遇的作品,也就是郭沫若生平最后一篇小说——《地下的笑声》。

在国统区参演《黄河大合唱》会有什么下场? ——从郭沫若的最后一篇小说谈起

今天的人大多知道郭沫若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有不少人知道郭沫若是一个著名的散文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郭沫若的小说创作一点儿都不弱。早在20年代的时候,他的小说创作影响之大就只有鲁迅和蒋光慈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其一生创作过40篇小说,要比鲁迅多七篇,现存字数约40万字。遗憾的是,郭沫若自视为文学创作之皇冠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骑士》的手稿不幸被朋友遗失,现仅存开头一小部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已经不能反映郭沫若小说水平的全貌。

郭沫若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采用了历史小品文的模式,类似于鲁迅的《故事新编》。像前几年考研政治当中的阅读材料《马克思进文庙》就是郭沫若同名小说的节选,只不过把原稿当中辛辣讽刺某些人不懂也不愿意懂孔子和马克思,却打着传统文化或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招摇撞骗的内容全部删去了。另一类是现实题材,像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地下的笑声》就属于这一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地下的笑声》写于1947年,主要内容是国统区的一对爱国音乐家夫妇在抗战期间到解放战争初期的遭遇:他们原本在日本学习音乐,但是在七七事变前夕因为参加爱国运动,受到日本军警的酷刑并被遣送出境。回国以后,这对夫妻参加了抗战服务队,在重庆大轰炸中与刚出生两个月的女儿失散,丈夫还在轰炸中失去了左腿。不过,他们真正的苦难是在抗战后期才开始的。本来妻子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足以供应夫妻两人的生活。但是在1942年的时候,她由于参加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被单位作为“亲共分子”开除,从此生活陷入困境。1944年,丈夫得了肺炎,本来按照规定抗战服务队成员在轰炸中致残的应该免费治疗,可是由于国民党的腐化仍然要收钱。这导致美貌的妻子不得不献身以借钱为丈夫治病。虽然治好了丈夫的肺炎,但是也让夫妻两人都患上了严重的梅毒。最终,体弱多病的丈夫先一步死在寄居的防空洞里,妻子发出了绝望的笑声。

通观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因参加《黄河大合唱》演出受迫害无疑是这对音乐家夫妻走向毁灭的一个关键点。那么,郭沫若的这种书写是否是在违背事实的抹黑国民党呢?

其实,如果要是我们对历史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小说不过是真实的再现了那个年代国统区的现实生活。比如说,据冼星海生前的亲友们回忆。早在抗战初期他还没有去延安创作出《黄河大合唱》之前,国民党当局就已经在极力的镇压爱国音乐家,查禁抗日救亡歌曲了:

【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在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千方百计破坏压制国统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聂耳、星海的歌曲遭到查禁,星海参加建立的、几十个歌咏团体被迫解散。内地的老百姓,甚至有因唱《救国军歌》而遭杀害的。有一次演出前,国民党特务蛮横的把节目单上所有的“救亡”二字全部抹去。星海气愤的质问:“我们救亡有什么罪?不救亡,难道等着做亡国奴吗?”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冼星海专辑(四),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第92页】

而从皖南事变到抗战结束之后,国民党当局对于爱国进步的音乐演出和音乐工作者压制越来越厉害,不但开除和逮捕是家常便饭,甚至还发生过国民党特务在演出《黄河大合唱》时投掷手榴弹的事件:

【在民主音乐运动高涨的同时,国统区反动派的迫害行为也变本加厉。重庆的星海合唱团和民主合唱团屡受压制,终被迫解散。北平演出《黄河大合唱》时,国民党特务投手榴弹进行恐吓。许多进步音乐刊物被勒令停刊,进步学生被绑架、逮捕、开除等。
李彦主编,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11,第134页】

因此,郭沫若笔下的女主人公在皖南事变之后的1942年因为参与《黄河大合唱》的演出被开除恰恰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写照。相反,我们今天从一些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国民党当局积极抗战救国的那种光辉形象,其实仅仅是现在的某些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政治倾向编造出来的,总体来看,与历史的真实相去甚远。

除了这一点以外,郭沫若这部作品中的不少细节也写出了今天主流媒体极力掩盖的诸多事实。比如说,文中男主人公有一段内心独白就指出,美国与日本在侵略中国问题上是一丘之貉:

【我诅咒那个“五四”,那个大轰炸的“五四”!日本鬼子的炸弹,那不是美国废铁做成的吗?它炸坏了我们的乐园,炸断了我的腿,炸掉了我的女儿。谁知道我们的女儿是随着我的腿一道失掉了呢?不,她是活着的。秀为了救护我,她把她交给了不认识的人,带到不认识的世界里去了。已经六岁了啦,算来。她一定没有死,而且在受罪。有人在用烤红的火钳来烙她。她也小小地便成了一个残废者,让那美好的乐园多着一件难看的东西!】

这显然和今天把美国大兵描绘成中国抗战期间的救世主的《无问西东》等影视作品截然相反,但是却符合历史的真实:

【一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那一年,当时美国对日本出口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和钢材,这些都是在战争时期最基础的战略物资。……那个时候日本几乎成了美国钢铁最大的买家。在当时,美国厂商为了保证日本客户的需求,连纽约各地的废电梯都来不及拆迁直接运到日本了,在侵华战争的前三年,日本军队所消耗的燃油70%来自于美国。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是日本侵华过程中最大的帮凶。
王伟著,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博弈,贵州人民出版社,2016.07,第71页】

附带说一下,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操纵世界的一贯策略就是“分而治之”。比如说在非洲挑动部落战争以贩卖奴隶,在南亚推动印巴分治以及长期对立,西亚地区策划巴以分治以及阿以长期对立。抗日战争只不过是这一系列操控世界的布局之一罢了。当时,美国一方面大量的向日本出口军火和战略物资来挑唆日本侵华消耗日本国力,另一方面又向中国提供“飞虎队”等雇佣兵捞取好处并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最终让谁也摆脱不了他们这个主子。这一点并不太高明,只不过被今天的主流媒体有意地遮蔽了,反而将美国说成是中国人的恩主。

言归正传,《地下的笑声》除了写出了很多为当下主流媒体讳言的历史事实,在艺术手法上也颇有独到之处。比如说,小说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男主人公死前的内心独白,第二部分借刚刚回到防空洞的女主人公的外貌描写引出了两人生平经历,第三部分是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长篇谈话,第四部分是女主人公发现了男主人公已经死去并发出了绝望的笑声。虽然叙述的视角不断的转换,但是过渡衔接又颇为自然,堪称浑然天成。比如说,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时就使用了这样一段描写:

【想念中的秀提着针线篮子回防空洞里来了。买来了几张烧饼和一炼奶筒子豆浆。她在附近的城门洞口做着针线过活,平常除掉一些小市民或士兵找她补补袜底之外,谁也不会多看她两眼的。她的鼻子已经被巴西鲁士吃掉了一半,但这在她先生的眼里却依然是三年前的希腊美神亚佛洛季蒂的鼻子,那么样端正而又秀丽。年纪也不过三十左右吧,头发和眉毛都已经脱光了。一头不整齐的茸毛,就象才孵化出来的仔鸡,但这在她先生的眼里却依然是三年前的秀发如云。……一切都还是三年前的老样,不,还是六年前,十年前。】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郭沫若的艺术手法和鲁迅有很大区别。郭在早年就比较欣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因此他的小说中颇有几分现代主义那种疯狂、怪诞、阴森恐怖的味道。这类手法在郭沫若的小说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特别是现实题材的小说更明显。如果说鲁迅笔下的艺术世界主要呈现的是旧社会麻木不仁的看客形象,郭沫若笔下则构建了一个血淋淋的残酷帝国。

现在,以《现代文学三十年》为代表的文学史教科书和专著中普遍宣称“鲁迅笔下的画面是相当阴暗的”,言下之意是其丑化了民国。其实,在郭沫若等其他关注民国社会的同时代名家笔下,“民国”要比鲁迅作品中还要恐怖许多。比如说,郭沫若的另一名篇《曼陀罗华》当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母亲在孩子死后反而感到很高兴,因为她可以借此向家里勒索丧葬费来挥霍。作品还极为细腻地刻画了解剖孩子尸体的情况:

【小小的尸首睡在解剖室中的大理石的解剖台上。死后已经两天,脸上带着惨戚的土色,蒙着白雾的眼儿仍然微微开着,鼻孔里塞着两团棉花。身体各部已经现着紫色的尸斑,脚手的惨白如象羊脂玉一样了。R立在尸的右边,在胸腹上开刀了,把脏腑挨次取出,检查大小形状色泽切面等,一一用德语口说,一位助手在西窗下誊写。尸的左边还有一位校役秤量各种脏器的分两。】

不过,由于郭沫若这种描述手法和普通民众的接受程度相去太远,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郭沫若小说的评价长期并不太高。特别是教育界普遍认为这些小说描写的过于暴露,不适合低龄群体阅读,更不适合选入教材,所以语文教材当中从来没有选入过郭沫若的小说。相反,鲁迅的作品之所以被长期大量选入教材,原因之一恰恰是因为他的文字比较干净,描写较为隐晦,直接暴露污秽的东西比较少。

笔者认为,建国初期对于郭沫若小说艺术特点的这些批评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在8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手法在中国文艺界出现了大泛滥。以莫言和余华为代表的一些作家,与郭沫若小说的风格和艺术手法几乎完全一致,甚至不少情节也高度近似,只不过把批判的对象由旧社会和国民党改成了新中国和共产党。结果他们就成了文艺界许多专家高度评价的大师巨匠,而当时的主流文艺界却几乎全盘否定郭沫若的创作,这恐怕就不能不说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艺术判断的双重标准了。

在国统区参演《黄河大合唱》会有什么下场? ——从郭沫若的最后一篇小说谈起

啰里啰嗦地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现在文艺界自称不问政治的那些主流专家同样是讲政治的。只不过对革命时代的红色文艺来说,其中的政治是建立在社会现实与广大群众的基础上的,而当前某些专家与主流媒体所推崇的作家作品,其中的政治则是建立在偏见与虚构的基础上的;他们受推崇,被大力传播,授予各种奖项,无非是适应主流精英“告别革命”“去社会主义”的政治需要。

【作者:鹿野,察网专栏作家】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林林 2018-2-6 02:17
文艺一直是为政治服务的,为阶级服务的。当今的文艺是为封资修作宣传,为特色党的政治需要服务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地富反坏右,还有充满着攻击文革的伤痕文学,颠倒历史事实的造假文艺。而在毛泽东时代,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特色党上台后的文艺是有意识的要颠覆毛泽东时代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这是文艺战线上的残酷的阶级斗争。通过特色的文艺路线可以看清他们的反社会主义的复辟面孔。当然不是所有的文艺工作者愿被他们操控。
最恶心的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高粱”开头,到如今的“软埋”等等,足够暴露特色党的文艺是什麽货色。
他们无疑要毒害年轻一代,包括利用充满暴力,色情等的无穷尽的游戏软件来毒化青年。
这次来自国内不同地方的广州八青年以及南京三青年,由于厌恶社会的丑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尽自己的能力为低端人口服务而遭受特色当局的迫害。这是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特色党的迫害充分暴露了他们像国民党时代残害爱国青年,爱国民众的罪恶。同时也揭穿他们是假马克思主义者的面孔。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4 17:40 , Processed in 0.02284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