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紧迫性幻觉与文化研究的未来

2018-4-18 23:02|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0250| 评论: 0|原作者: 周志强|来自: 土逗公社

摘要: 这个矛盾命题的出现,要求我们用新的角度重新反思大陆近30年文化研究之途。也就必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到底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走过了怎样的道路?这个道路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文化研究之内涵、功能和特性?
近30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概况

“文化研究”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将近30年的道路了。虽然至今依然有学者会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儒释道或者中西文化思维比较之类的学问,但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学术意识的“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的“显学”。近年来也出现了将其学科化的呼声②。更有学者不断思考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学科关系,似乎文化研究已经强大到了可以包容文艺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程度③。

反思这近30年的文化研究之路也就变得非常必要。笼统地讲,近30年来,通过引入西方理论、讨论中国问题,与国际文化研究学界的积极对话,中国文化研究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和问题框架。这个历程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理论译介阶段。1985年,杰姆逊(弗·詹姆逊)的北大之行以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的出版可被视为文化研究的思想登陆中国的先声。他有关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系列讲座影响了一批青年学者,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读书》杂志发表了李欧梵的访谈《什么是“文化研究”》和《文化研究与区域研究》之后,同年9月举办题为“文化研究与文化空间”的讨论会。1995年被人们称作所谓的“中国文化研究元年”。是年8月,“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办,伊格尔顿来华并发表学术演讲。1996年7月,“文化接受与变形”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办。这三次会议的举办可以说标志着“文化研究”在大陆的“诞生”。同时中国学者开始大量译介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推出一系列丛书,如“当代大众文化批评丛书”、“大众文化研究译丛”、“文化与传播译丛”、“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文化研究个案分析”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

事实上,这个时期汉语中的“文化研究”,主要指的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对于文化的研究。

第二阶段为问题本土化阶段。文化研究本身的开放性以及对语境化的强调提供了其介入本土化实践的可能,在译介西方文化研究学术成果的同时,中国的文化研究学者开始将文化研究作为理论工具来研究中国的问题。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大众文化在商业化、市场化的推动下呈现纷杂的形态,影响力日渐强大。同时,中国社会在城市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诸多交汇与冲突。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应该如何认识?社会是否面临危机?面对这些问题,原有的理论范式与知识体系已无法展开有效的分析与阐释,而文化研究顺应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契机拓展学术空间,以跨学科的姿态面对“文化”的复杂性。李陀、王晓明、戴锦华、陶东风、周宪、陆扬、金元浦、罗岗、黄卓越、王晓路、汪民安、赵勇、周志强、胡疆锋等一批学者借助“文化研究”获得新的方法与角度处理中国社会的新现象新问题,逐渐形成声势浩大的人文思潮,其影响突破了文学批评,扩展至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传播学、都市研究等领域,掀起了一阵学术旋风。

第三阶段为学术学科化阶段。中国文化研究的两份代表性刊物《文化研究》与《热风学术》分别于2000年和2008年创刊,成为推广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文化研究逐渐进入高校体制,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开设“文化研究”课程,设置文化研究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2001年,上海大学成立了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文化研究机构。随后成立了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等专门的文化研究机构。文化研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崭新的学术面貌④。

目前,中国文化研究的几个重要基地,如首都文化研究院、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等,其师资知识结构涵盖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涉及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政府文化管理、文化政策研究、文化美学与批评等学术问题。

与此同时,社会学、哲学和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也已经在乡村治理、阶层研究、底层社会调研、性别政治、消费社会理论等诸问题领域与文化研究交叉集合在一起。文化研究成为这些学科和问题沟通对话的中介和平台。

目前,中国文化研究自身特色的形成,令国际学界开启与中国文化研究学者的积极对话和交流的局面。近年来,包括齐泽克、詹姆逊、德里达、大卫·哈维、莫利、威斯利、格罗斯伯格等多名知名当代西方思想家纷纷访华,讨论中国社会城市文化、乡村建设、文化记忆、空间政治、财产文化、女性主义、影像文化、青年亚文化、听觉文化研究诸问题,形成了中国文化研究学界的诸多新成果。2010年7月,南开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亚洲经验与文化研究的多元范式”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倡导和强调“亚洲经验与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框架”,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地的40余位学者,共同讨论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和未来趋势问题。“亚洲经验”问题付出水面。来自澳大利亚的王毅博士这样说:

在文化研究的框架下,亚洲的范式建构在理论上说是可行的。英语学术界曾就后殖民时代美 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爱尔兰 及英国等英语国家的认同问题进行研究,发现虽然差异极大,但是在文化多元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少数民族( 种族或文化) 等方面不是毫无范式可循。英国的亚洲移民与澳大利亚的亚洲移民也 许存在某种共同的文化认同问题,这些研究甚至 可以作为中国农民工文化认同研究的范式参考。(144)

王毅的乐观乃在于看到了文化研究之沟通中国与欧美澳的“方法论”,而事实上,30年来中国的文化研究尽管在欧美文化研究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丰富的议题,同时也开始努力创造自己的议题。城乡文化、农民工、新穷人、“文革”记忆、微文化、糗文化、民族主义等问题的提出,可以看做是中国社会30年来独特文化景观的研究产物。虽然不能说这些问题的研究乃是中国的文化研究学界独立自主的“原创”,却正在衍生属于中国问题的框架。

如果采用一种题纲的方式来呈现近30年大陆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的话,可以总结为下面的一组问题:

1.大众社会的雏形与中国文化研究的发轫(1985-1989)
以20世纪80年中叶以来的人文思潮为背景,出现“中国大众社会”,也相应出现了最早的对于大众文化问题的思考;

2.商品化浪潮与大众文化崛起时代的文化批判(1989-1994)
主要是依托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伦理哲学,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生状况进行批判;

3.“现代性跳转”与文化研究的民粹主义倾向(1994-1999)
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开启,文化研究依托人文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形成的对都市文化的早期批判;

4.去政治化的文化与文化研究的政治内涵(1999-2003)
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后现代主义热潮中,围绕生活美学和消费社会的问题,进行的娱乐文化的理论批判;

5.高度发展的现代性与文化研究的分化(2003至今)
随着中国社会消费主义体系的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的文化研究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远而产生了议题分化和理论对立的状况——这也是中国文化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和丰富的时期;

6.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与30年中国文化研究的三次论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初十年,伴随中国社会商品化、世俗化和消费化转型,中国文化研究也经历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商品美学批判三次大型的争论;

7.都市、空间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文化地理学理论
中国文化研究的空间政治重在研究都市空间和城市景观;

8.女性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性别视野
自女性主义被戴锦华介绍到中国来后,它就成为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而女性尤其是当代都市女性的生存表达权问题乃是其核心命题;

9.乡村建设与中国文化研究的行动主义
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一个社会传统;本世纪以来以温铁军、潘毅为代表的乡建派的学术思想和实际成就产生了广泛影响,文化研究学者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乡村建设的潮流;

10.娱乐文化与中国文化批评
对于大众文化、娱乐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批评传统;

11.“新工人”与中国文化研究的阶级理论
近几年,新工人现象与文化研究的新阶级理论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12.器物文化与中国文化研究的日常生活美学
本世纪初,器物文化研究兴起,一方面批判商品美学,一方面构建新的器物符号文化;

13.重建历史记忆与中国文化研究记忆理论
结合“文革”叙事、17年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实践、知青现象、历史博物馆、工人新村等问题,兴起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核心的大陆文化记忆研究热;

14.商品帝国与中国文化研究的资本批判
受消费主义理论的影响,大陆文化研究学者对中国消费社会理论和消费社会进行了较为多样的研究;

15.青年的消失与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崛起
围绕当下青年人社会角色的变迁、社会功能的转移和娱乐文化的发展,大陆文化研究在青年亚文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6.网络文化与中国新生代文化研究
80后新一代学者对中国大众文化新现象,尤其是互联网文化研究比较关注,尤其是微时代、电子游戏和糗文化现象等等的研究引人关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0:00 , Processed in 0.02172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