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让我们成为摆脱冷气的中国青年!

2018-4-27 07:29| 发布者: redchina| 查看: 20429| 评论: 0|原作者: 余小麦

摘要: 木田,是鲁迅笔下“摆脱冷气的中国青年”,那么其他青年又当如何?让我们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一篇名为《自我审视 | 一个北大既得利益者的自述》的文章刷遍朋友圈。文章的作者木田君是一名北大的本科生,她在文章开篇写道:我生于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北京中产阶层家庭,有北京户口,家人在北京有房。敲出这行字时我感到十分愧疚与不安,因为这行字里包含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奋斗一生都未必能得到的东西,而我居然一出生就拥有。

相比许多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城市学生,木田君的文章里看不到一丝既得利益者高高在上的影子,或者中产阶级的假意悲悯。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木田君毫不掩饰自己是一名既得利益者,从小就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资源,但她同时也认识到这种社会的不平等是一种结构性不公的结果。十分难得的是,木田对此既有清醒的认识,也不因自己占据优厚的社会资源而“自得其乐”,因为木田看到在一个资源分配不公的社会里,自己取得的光环——比如考上北大——这一切的取得无关乎个人努力,不过是因为自己占据在社会高位所致。

这样的清醒认识,使得木田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心安理得地继续着自己的小日子,或者当个人奋斗的迷梦被击碎时急于为自己辩护。木田在这篇自述中强调,“我背负的是整个社会结构不公的原罪”,而这种对自身处于既得利益者位置而感到不安与愧疚的状态,支撑着她“用力地生活,尽力地完善自己,努力地为这个社会变得好一些而做一点点事情。”


我并未见过木田本人,但读了她写的这篇文章,那时候她大概才大二。那些真诚的文字,那种不惧将光鲜背后的淋漓真相撕扯开给世人看的勇气,那种美好的要为这个社会的改变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执着,让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小姑娘。这样有理想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人,不正是这个社会变好的希望所在吗?

然后,直到前天,当我听说北大有个叫岳昕的女生因为向校方申请信息公开而被谈话,被限制人身自由在家,我才知道岳昕就是木田君。而事情的来龙去脉,围绕着沈阳事件展开。 4月9日上午,十名北大师生正式向校方递交信息公开申请,岳昕也是其中一员。4月23日凌晨,辅导员王艳超连夜找到岳昕家长,并一起前往岳昕寝室,要求其不再对信息公开有任何行动,并删除一切资料。岳昕随后被带回家中并被限制自由,随后,岳昕发布公开信,表示自己在递交信息公开申请后不断被校方约谈施压,并在23日凌晨被辅导员强行叫醒,要求删除相关资料并不再介入此事,岳昕希望学校能给出解释并消除影响。岳昕的事情在网上迅速发酵。

4月23日1点,因许多师生声援岳昕,辅导员王艳超在北大BBS上发布公告解释情况。但其中表述多有纰漏,很多同学回复表示质疑。4月23日晚,北大校内三角地出现一张自称“湖底群众”的声援岳昕的大字报,标题为“声援勇士岳昕”,用语慷慨,大有五四青年之风。随后北大校方紧急派出工作人员将其撕下。当晚北大大字报的消息不胫而走,关心岳昕的朋友在激昂愤慨的同时,也有人担心这让原本不那么激烈的矛盾愈演愈烈,至此,事态已经脱离了最初的“申请信息公开”的范围,似有不可控之势。4月24日,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号发文《人民日报评北大岳昕事件:如何聆听“年轻的声音”?》,该文强调学校和学生不是对立关系,要用对话交流化解矛盾,但另一方面,许多声援岳昕的微信自媒体发文纷纷被删帖,很多网友质疑,难道年轻的声音就是如此被倾听的?到了4月25日,也就是昨天晚上,《环球时报》评论发文,表示这本应是一件学校管理层面的“正常摩擦”,通过对话交流解决该问题,期望能够看到一个互联网时代更加坦荡、潇洒的北大,该贴26日上午又被删除。而4月25日,岳昕朋友圈发文,声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朋友,向大家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目前我已回到学校。”至此,所有关心木田的人,这颗不安的心总算暂且稍稍平静下来。然而,北大的约谈风波还未过去,人大又被曝出约谈风波,情况甚至更加严重,因为约谈中涉及到十分具有导向性的话,对学生活动充满了政治警惕性与防范心,这让当事同学十分不解,更是将学生和学校关系推向对立。

这几天里,很多人为木田声援,其中不乏认识并关心她的人,也有像我一样看到这些公开资料而肃然起敬的。在北大师生向学校申请信息公开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生,是怎样热心地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同时也看到在这当中,学校是如何警惕学生的公共活动,以致于动辄约谈、心存防范,作为一名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感到万脸懵逼的是,申请高校信息公开咋就这么难?学校本应是本着教育和爱护学生的目的,积极主动对话,通过沟通来回应学生的建议与质疑,而不是将此事过分拔高。否则,本应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心怀家国天下的高校教育,岂不是成了人人自危、不敢“妄议国政”的茶馆?另一方面,对于在教育体制下被塑造成“失语者”的学生群体而言,木田无疑说了很多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这反映了中国政治生态的脆弱与不自信,所以才有如木田者,成为众青年学生心中的榜样甚至“英雄”。于是有不少人会留言支持木田,有的留言气如山洪,毕竟默默的留言不会遭受任何损失。我对木田自是支持的,是钦佩的,但我更希望她能够在她所坚持的理想道路上长久地走下去。

所以,我有一点担忧,因为我担心,在家庭压力与毕业压力的沉重压力下,在外界一片声援的高喊声下,木田是否会退无可退?各种声音,纷纷将木田塑造成自己认为的“英雄”模样。郁达夫曾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诚然,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传承理想主义的火炬,代价或许不同,但本质是相似的。


木田,是鲁迅笔下“摆脱冷气的中国青年”,那么其他青年又当如何?让我们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3-29 19:49 , Processed in 0.01221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