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非物质劳动、“普遍智能” 与 “知识无产阶级”

2018-5-31 23:07|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90505| 评论: 0|原作者: 蒋洪生|来自: 文艺理论与批评

摘要: 如果说在全球资本主义的今天,新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主体仍然是无产阶级的话,那么与以往相比,这一无产阶级的政治主体还会是马克思所指认的与机器大工业生产相联系的产业工人吗?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的,原因就在于今天全球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

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涌现出来的“知识无产阶级”有文化,有能力,充满创造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从目前看,这一“知识无产阶级”似乎仍是一个“自在”的阶级,不是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中很多人还误以为自己只不过是时乖运蹇的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但是新自由主义在信息时代的肆虐,将逐渐打破其幻想,帮助他们去除头脑中的意识形态迷雾。在这个新时代,“知识无产阶级”首先要做的是以批判性思维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也认清信息社会的阶级性质;对此了然于心,才谈得上以自觉的政治行动将自身锻造成一个“自为”的阶级。如果说奈格里和哈特对“诸众”的论述充满乐观和希望,那么贝拉尔迪对“知识无产阶级”的描述则令人心悸。孤独、抑郁、无助、恐慌……处于此种“自在”状态中的“知识无产阶级”,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资本主义时代的病人,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割舍,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呢?只有勉力别寻新路:砸碎这锁链,打开这牢笼,将自己,也将别人解救出来。只有自觉践行集体性的政治行动,“知识无产阶级”才能从“自在”的阶级,转变成“自为”的阶级。

在今天的解放之路上,作为脑力劳动者的“知识无产阶级”并不孤单。由于全球资本主义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今天资产阶级剥削形式的多样,从事纯粹体力劳动的无产阶级仍大量存在。在论及非物质劳动和“认知无产阶级”时,法国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甚至认为,物质劳动和体力劳动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他谆谆告诫说,“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挑战和打破全球的分工体系。资本所发展出的非物质工作的力量保有其独特的力量,但是非物质工作本身永远不能打碎这个体系。只有在反抗支配的斗争中诞生的力量才能做到这一点。”31恩格斯1893年从伦敦写给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信中提到,“脑力劳动无产阶级”负有这样的使命,就是“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材,“因为问题在于不仅要掌管政治机器,而且要掌管全部社会生产,而在这里需要的绝不是响亮的词句,而是丰富的知识。”32在今天,“知识无产阶级”只有与体力劳动无产阶级在反抗支配、解放全人类的政治斗争中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才能消除其自身在晚期资本主义的“不幸工厂”(Factoryof Unhappiness)33中与生俱来的忧郁。而在可见的未来,“知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不是把自己变成纯粹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力图与现有的体力劳动无产阶级融合一体,与体力劳动无产阶级共同成长为更具组织力和创造力的更高层次的自为的“知识无产阶级”。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知识无产阶级”的赤色世界。

原标题:非物质劳动、“普遍智能” 与 “知识无产阶级”

注释

1   杰姆逊教授2012年底到北京大学讲学,这是他在中文系一次座谈会上的言论,当时笔者在场。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5-556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0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68-469页。

7   同上,第466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98页。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第556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87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9-220页。

12  同上,第208页。

13  同上。

14  莫里兹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霍炬译,载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9页。

15  张历君:《普遍智能与生命政治——重读马克思的〈机器论片段〉》,同上,第175页。

16  莫里兹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同上,第140页。

17  同上,第143页。

18  同上。

19  [美]迈克尔·哈特:《非物质劳动与生产》,陈越译,《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2期。

20  同上。

21  [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页。此处引用译文略有改动。

22  英文中另一个新造词“cognitary”亦等同于“cognitarian”。“cognitary”源自法文新造词“cognitaire”,是法文“cognitif”(认知的,认识的,即英文的cognitive)和“prolétaire”(无产阶级、工人,即英文的proletarian)两词拼合而成。同“cognitarian”一样,“cognitaire(cognitary)”亦可译为“知识无产阶级”、“知识劳动阶级”、“知识工人”等。

23  SeeFranco Berardi,“Cognitarian Subjectivation”, E-flux Journal,Number 20, November 2010.http://www.e-flux.com/journal/20/67633/cognitarian-subjectivation/. 2018年4月21日访问。

24  FrancoBerardi,“What does Cognitariat Mean?Work, Desire and Depression”, Cultural Studies Review,Volume 11, Number 2, September 2005, p. 57.

25  Ibid,pp. 57-59.

26  Ibid,p. 58.

27  Ibid,pp. 59-62.

28  以笔者目前的查检,汉语语境中“知识无产阶级”的提法,可见于1929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社会科学大词典》,第337-338页。该词典对此术语界定说:“知识无产阶级,即有知识、学问之无产者,又名有识无产阶级。此语是指自由职业者——记者、教师、下级官吏、下级律师,及医生、下级技师及事务员等——而用的。他们不是以工银生活,而是以奉给报酬为生活,比较一般工银劳动者,生活的样式稍高。但是,他们的收入,不是和资本主义的榨取一样地不劳而得,而是由自己的努力以获得的。”该词典的编者为高希圣、郭真、高乔平、龚斌(梅龚斌)四人。高希圣即高尔松,郭真即其弟高尔柏,均为共产党人。1927年,高氏昆仲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通缉,亡命日本,其后以化名秘密回国,从事编著、出版事业。

29  莫里兹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帝国、都市与现代性》,第140-141页。

30  见 Antonio Negri, SocialFactory, Autonomedia, 1983. 奈格里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再仅限于带围墙的工厂车间之中,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变成了“社会工厂”。工人的内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简单说,“就是从泰勒制-福特制时代被去技术化的大众工人(mass worker)转变成为了后福特制时代的再技术化的、社会关系丰富的社会工人(social worker)。”见王行坤:《运动和组织——哈特和奈格里论全球反抗运动》一文,360doc个人图书馆网站,2018年4月21日访问。

31  《民主、无政府主义与今日激进政治:雅克·朗西埃访谈》,蒋洪生译,载《生产》第八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4页。

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

33     弗朗哥·贝拉尔迪2001年著有《不幸工厂:新经济与认知无产阶级运动》一书。

(作者:蒋洪生。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责任编辑:邱铭珊)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16 13:35 , Processed in 0.04294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