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查看内容

有关世界经济危机的几个问题

2012-4-27 12:19|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048| 评论: 0|原作者: 迎春|来自: 责任编辑:远航一号

摘要: 历史事实、特别是这次“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证明,资产阶级虽然采用了货币、财政政策,反复“拯救”资本主义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资产阶级的政客、学者也“黔驴技穷”了!不断爆发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特别是当前的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 ... ... ...

有关世界经济危机的几个问题

迎              春

2008年以雷曼公司倒闭为标志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至今已经三年多了,仍看不见尽头。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月20日报道:“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世界主要国家的增长率在去年最后3个月里大幅下降,环比增幅仅为0.1%-------有一连串国家出现经济萎缩,其中环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意大利,为0.7%,日本为0.6%,英国和德国一样,经济下滑了0.2%-------总体而言,经合组织国家0.1%的增幅-------也是自走出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差表现。”另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2月23日报道:“经济危机已经发生近五年,现在仍在继续,为了评估这场危机对经济造成的损害,本刊设立了一套衡量标准,以统计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倒退了多少年。结果表明,希腊经济倒退了超过12年,在欧元区其他国家,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倒退了7年或更多。英国倒退了8年,美国倒退了10年。”(注1)当然,具体倒退多少年,很难作出准确地判断,但是,上述报道说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还看不到复苏的迹象,危机造成的损失严重。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经济危机的有关问题。

一,    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注2)

在资本主义社会,广大劳动群众的消费能力有限。

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群众的主体,工人的工资只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下,工人阶级的工资只能够用来购买维持生活的用品,消费掉生活资料后,劳动者还是无产者,还要继续出卖劳动力商品,否则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不可能继续了。当然,这是对整个阶级说的,就工人阶级内部来说,各个阶层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工人的消费能力受工资规律限制的意思(注2);同时,社会上还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员,否则劳动力商品也不可能“自由”地买卖了。这些决定了广大劳动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消费能力。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却拼命发展生产。

资产阶级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扩大生产规模是追逐利润的重要方法,而且资本主义社会是“大鱼吃小鱼”,“丛林法则”起作用,资本家不快速发展生产,就可能被其他资本家兼并,也迫使资本家拼命发展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一方面是劳动群众的有限购买力,而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则拼命发展生产,因此,必然要周期性地爆发生产过剩危机。

还要说明一点,所谓的“消费能力有限”,指的是劳动群众购买生活消费品的能力,不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因为生产资料的消费,最终也要转变为生活资料,供人们生活消费的。这是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不能违背的。资产阶级为了“熨平”经济危机,用所谓的“投资”来扩大内需,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和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如果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脱节,超过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不仅不能“熨平”危机,反而加剧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反映在流通领域,就是金融活动的混乱:商品卖不出去,货币收不回来、银行信贷受阻、货币不能正常流转等。资产阶级看不到这种经济现象的本质,也不可能理解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只知道是金融危机,往往是以增加“流动性”来应对,并不能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所以说是“看错了病”、“下错了药”。

以上是经济危机的共同之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地提高,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出现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几种类型。

二,经济危机的几种类型

自1825年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按危机的基本特征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1,         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

1929年至1932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是典型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生价格暴跌,从而揭开了这次大危机的序幕。”“它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了共达26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还高出50%以上;“它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它使企业大批破产,银行纷纷倒闭”;“它使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它使国际贸易急剧萎缩”;“在危机期间,高炉被炸毁,机器遭破坏,小麦当燃料烧锅炉,牛奶倒入河流或大海”。“至今,每当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谈起这次危机时,仍然谈虎色变,不寒而栗。”(注3)

这次的经济危机,充分表现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产过剩的本质。

2,         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生产过剩危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停滞膨胀”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既出现过经济衰退,也有过通货膨胀的现象,但是,一般是经济衰退时物价下跌,而通货膨胀时经济上升较快。

1957—1958年,美国首先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现象。1974至1975年这种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危机期间,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缩减了7

%,与此同时各国的物价还大幅上涨:消费物价指数美国上涨了7.4%,日本上涨18.9%,西德上涨12.7%,法国上涨43.9%,英国上涨19.1%,意大利上涨24.6%。(注3)从此以后,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就成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了。在资产阶级国家的经济学著作中,“停滞膨胀”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概念。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成为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一种类型。

3,          主要表现为债务危机的生产过剩危机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是从次债危机引起,发展到国债危机,而且没有明显物价上涨的特点,因此,说是以债务危机为特征的生产过剩危机。

这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是2008年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标志着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开始。危机爆发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下降,一些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加,国际贸易减少,经济出现了衰退。2009年中,一些资本主义的吹鼓手们开始大肆宣传说,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以后,经济开始“复苏”,而且“复苏超过预期”等等,似乎经济危机已经成为过去。但是,2010年初,希腊的政府债务沉重,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将其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为垃圾级,政府面临着无力偿还到期的85亿欧元的债务,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说:“离破产仅‘一步之遥’”,各国股市纷纷下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形势又一次乌云密布,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一扫而光,表明经济危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希腊危机暴露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搞赤字财政,靠卖国债务维持经济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国家债务。2009年希腊的赤字与生产总值比值为-13.6%,远远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3%的界限。这不是希腊一个国家特有的现象,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着的事实。2009年,爱尔兰赤字与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4.3%,西班牙为-11.2%,葡萄牙为-9.4%,法国为-7.5%,就连德国也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达到-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9年英国赤字约占GDP的-11.6%,其比重在G20成员国中仅次于美国的-12.5%。

由于这些国家的长期赤字财政,靠卖国债维持经济的运转,希腊才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

 据法国《论坛报》2010年5月18日的消息,2009年希腊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4.9%;而意大利为116.7%;比利时为101.2%;葡萄牙为84.6%;爱尔兰为82.9%;法国为82.5%;德国为76.7%,都超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界限。欧元区主权债务总额占生产总值的88%。《中国青年报》2010年5月12日报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的数据,日本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9%,位列经合组织所有成员国之首;2009年美国的财政负债累计达到了12万亿美元,占到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2.5%。可见,债务危机绝不仅仅是只存在于希腊,包括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种危机,只是还没有达到不能还款的程度罢了。当前各国的债务危机,正严重地困扰着世界的经济发展。

次贷危机与国债危机两个阶段危机的区别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引爆点的经济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贷款给个人买房,因还不了贷款所爆发的危机;希腊的债务危机,则是国家偿还不了国债而爆发的。以美国次贷危机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为起点的两个阶段的危机,都是信用关系的中断,都是金融领域的危机,两者的区别只是债务人的对象不同罢了。前者的债务人为个人,后者债务人是政府。所以,我们把这次的世界经济危机,称为主要表现为债务危机的生产过剩危机。

三,经济危机的性质

三种类型的经济危机虽然现象上各不相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产阶级政客、学者千方百计回避的恰恰是危机的生产过剩性质。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会演变为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危机、债务危机呢?主要是资本主义政府采取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扩大需求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注4)

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现有生产能力的破坏,销毁产品,是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的苏联不仅没有发生危机,而且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一枝独秀,这就使资本主义制度显示出经济、政治和道义上的失败,直接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使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表——各国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使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特点。

生产过剩的背面是需求不足;从生产角度说“过剩”,从需求角度看就是“不足”。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是采取货币和财政手段扩大需求,企图“熨平”经济周期,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采取货币政策扩大需求,使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表现为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危机。

资产阶级政府为了解决需求不足,采取发行纸币扩大需求,结果出现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经济危机。

既然说危机表现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危机,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经济学却不懂什么是通货膨胀,因此,有必要多说几句。

西方经济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把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等同。例如,萨谬尔森等著的《经济学》说:“什么是通货膨胀------在价格和成本的一般水平上升——面包、汽油、汽车的价格上升,工资、土地价格、资本物品的租金上升——的时候出现通货膨胀。”就是说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在金属货币的条件下,也出现物价上涨,但是,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的产物。

首先,货币分为金属货币与纸币两类。金属货币与纸币都能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是,金属货币有价值,是商品;而纸币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是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

货币流通有自其身运动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量是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如果流通中货币是金属货币,黄金、白银等金属货币的价值下降时,物价也会上涨,但是,不存在通货膨胀。货币的数量超过流通中的需要量时,一部分金属货币就会自动退出流通领域;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是货币符号,由政府发行,才可能出现超量发行的问题,才会发生通货膨胀。

最近的这次经济危机中,黄金的价格不断上涨,达到1700多美元一盎司,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还感到惊奇,说明他们不懂得黄金才是真正的货币,而纸币不过是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

由于生产社会化,商品流通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仅在单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如此,而且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范围都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是唯一的经济大国: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控制了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一和世界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注3),美元取代了黄金,充当了世界货币,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

开始美元还和黄金挂钩。根据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规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发行美元要受黄金储备的制约。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废除了“二战”后实行的美元金本位制,美国政府就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行纸币,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了。结果是美元大幅度地贬值,到2011年的8月15日,一盎司黄金价格高达1740美元。“4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黄金整整升值了50倍,而美元相比则整整贬值了50倍。也就是说,40年的时间里,黄金与美元相比,平均每年升值25%以上。”(注4)大量发行美钞的事实证明,超量发行纸币,必然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充当世界货币的美元都可以实行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各个国家发行的纸币就更“自由”了。但是,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最终还是要受货币流通规律的制约,超量发行纸币,必然出现通货膨胀。

发行纸币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政府通过大量发行纸币,扩大需求,是资本主义政府拯救经济危机的一种方法,也是造成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危机的原因。

当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复苏时期,政府发行大量纸币,推高了股价、房价以及工人的名义工资等,使人们感觉个人的财富增加、购买力增强,这就是西方经济学者所谓的温和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理由。由纸币超量发行造成的那一部分虚假的财富,也就是西方经济学者所说的“泡沫”,不是实际购买力的增长。在政府超过流通中货币需求量发行纸币的条件下,生产过剩的危机就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的危机,模糊了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

采用财政政策扩大需求,使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表现为债务危机

资产阶级政府另一种扩大需求的办法就借债:国家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政府支持企业发行债券;鼓励个人贷款买房、车、上学,其他消费用信用卡,总之,靠“预支”消费,“寅吃卯粮”扩大需求。这种扩大需求的办法,造成虚假的购买力,在一段时间内加速了生产发展,扩大了生产与有购买力需求之间矛盾,加剧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表现为债务危机。

总之,尽管由于政府采取货币、财政政策的干预经济,企图扩大需求,克服危机,结果使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经济危机的性质、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是存在局部的问题,而是存在根本性的问题:“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注6)

认清经济危机的性质、根本原因,对于判断经济危机的前景和采取的对策,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四,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发展的前景

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它的性质是既然是生产过剩,而且是资本主义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资产阶级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克服”经济危机的产物。其中既包括周期性的生产过剩,还包括超量发行纸币和“预支消费”形成的虚假购买力与实际购买力造成虚假繁荣,如希腊和一些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国,仅国债就超过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消灭这些过剩的生产能力,使实际购买力与生产力相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预测当前的经济萧条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西方经济学家不承认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认为只是金融危机,是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严和资本家的贪婪造成的;欧洲的债务危机也是监管不严造成的;更有甚者,有的人还认为是市场“信心”不足造成的等,只要加强监管,坚定“信心”,经济危机就能够克服。因此,他们只能跟着市场的现象:生产的起伏、股市的涨跌等作判断,时而欢呼经济复苏,时而又哀叹经济将进入二次衰退,对经济前景的判断缺乏坚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资产阶级本质,决定了不可能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衰亡的历史命运。

五,    对经济危机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政客、学者,对于经济危机的态度是根本对立的。

资产阶级的政客、学者主张挽救资本主义,采用所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渡过经济危机;有的学者也在“反思”资本主义,但也只是在维持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探寻“新”的“模式”,不可能转变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更令人惊讶的是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官员、学者们,竟然要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舟共济”,而另一些官员、学者竟然无视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经济危机的事实,请深陷经济危机国家的官员为我国的经济出谋划策,简直达到荒唐的地步。

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危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腐朽、没落的集中表现;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武装广大群众,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用阶级斗争的理论提高群众,使“占领华尔街”运动99%与1%的斗争,上升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特别是金融寡头的斗争;使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完成“炸毁”资本主义外壳的历史使命。

历史事实、特别是这次“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证明,资产阶级虽然采用了货币、财政政策,反复“拯救”资本主义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资产阶级的政客、学者也“黔驴技穷”了!不断爆发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特别是当前的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

 

(注1)《参考消息》2012年2月22日第4版、2月25日第4版

(注2)《资本论》第三卷  第548页   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

第一版

(注3)《资本主义兴衰史》(修订本)第226至229、360、287页   樊亢主编  北京出版社出版

(注4)《马恩选集》第一卷  第257页

(注5)《北京晚报》2011年8月18日《美元脱钩黄金40年祭》

 

(注6)参看《资本论》第一卷  第831页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3 20:00 , Processed in 0.012379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