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看见与再现 —— 纪录片《工厂青年》的意义

2018-6-17 06:04|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3067| 评论: 0|原作者: 郭春林|来自: 文艺理论与批评

摘要: 在我看来,《工厂青年》发现了我们时代的症候,并且找到了较为贴切的再现形式;它让我们看完电影后,不得不严肃地直面当代中国的现实,对一些重大命题进行思考。

有意味的是,这个数量并不小的“新穷人”虽然在社会关系的结构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处于中低阶层,但他们与主流社会共享着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他们渴望成功,但在城市社会上升空间日益逼仄、社会结构日益固化的现实面前,这一强烈的渴望使之形成了巨大的紧张。而实际上,这一强烈的渴望正是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的产物。所以,他们与主流社会有一种密切的关联,他们看见的是媒体制造的成功者的神话,但实际上他们与主流社会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联系,而他们多半既不愿,也不能与处于类似位置的新工人建立文化的或政治的联系。

汪晖指出,一方面,“我们很少发现新工人群体与其他阶层间的政治互动”,另一方面,“‘新穷人’群体或其他社会阶层几乎没有发生过20世纪参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的那种以‘阶级背叛’(即背叛自己出身的阶级而投身于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展开的政治进程)为特征的政治行动。”9没有阶层互动,不仅是因为缺乏互动应有的、外在的基本条件,还因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造成的严重割裂。

看见与再现 —— 纪录片《工厂青年》的意义-激流网

除了资本和权力主导的主流媒体制造的意识形态幻象,学校教育和知识体系是阻断阶层互动的另一因素,专业化以及日益细化的教育造成了专业主义的泛滥和顽固。一方面,知识被视为学院的特权,知识与生活世界的关联被隔断;另一方面,原本作为整体的知识因应细化的社会分工的需要,被分离为互不关联的学科门类,整个知识教育的体系只剩下纵向的从属和平行关系。与专业主义彼此呼应的是社会生产体制的科层制,两者相互作用,在知识世界构筑起了一道道牢固的围墙。而几乎自幼儿教育就已经开始的教育等级化为社会各阶层再生产着各自的“继承人”10,也是造成社会无机化的重要原因。

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阶层互动的不可能。于是,在社会的无机化之外,产生了知识者的无机化。两者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毋宁说是彼此生产的关系。葛兰西创造了“有机知识分子”概念,并明确指出,存在着传统型/乡村型和现代型/城市型两种知识分子类型,只要有机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去,他们就是有机的知识分子。1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知识者在今天的有机性已岌岌可危,反过来讲,有机性的恢复还需要整体性作为必要的维度,没有整体性视野的知识者,从根本上说就谈不上有机。

回到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作之所以如此单调,之所以永无休止地重复,是因为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从泰勒制到福特制,到今天的富士康制,是仅仅基于生产效率而发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和管理体制,目的只有一个,提高生产效率,就是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这只要看一看泰勒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12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在这里是局部的、有特定目的的知识。有意味的是,泰勒当年为了更精准地计算不同工种的劳动时间,曾经用摄像机将工人的劳动过程拍摄下来。布雷弗曼指出,泰勒“所关心的主要不在于技术的进步……他的确对机器工厂实际操作的技术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些贡献主要是他对这种操作法的研究的副产品,而他研究的着眼点是使这种操作法条理化并加以分类。他关心的是在一定技术水平上对劳动的控制”13。在这些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创造、发明和应用中,因为缺少了整体性视野,导致了科学技术和管理的畸形发展。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回到葛兰西所讨论的有机知识分子,他说:“只有在知识分子成为那些群众的有机的知识分子,只有在知识分子把群众在其实践活动中提出的问题研究和整理成融贯的原则的时候,他们才和群众组成为一文化的和社会的集团。”14在葛兰西看来,与群众的联系,与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联系是知识分子有机性的根本保证。

当我们回到《工厂青年》,看到导演和学生们与工厂青年朝夕相处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两个世界:新工人和大学师生。我们在第四部分“日记”中看到的是知识者的独白;我们看到面对摄像机的新工人,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镜头的存在,他们都是被记录的,是被访谈者,而知识者则是一个倾听者,一个记录者,一个再现者。我想,也许他们想到的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但所谓独立性,应当指面对权力和资本所拥有、保持的独立思考的位置,独立而非孤立,参与需要介入。

当然,大学生与工厂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努力,既反映了其对纪录片的热爱,及其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拍摄对象的尊重,对新工人的平等态度,提供了打破区隔和隔阂的可能性。

当乡村遭遇城市

《工厂青年》第一部分名曰“工厂”。就工厂的现代意义而言,无疑代表了城市。工业化的结果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是现代生活方式最集中、最具表征意义的空间。而第三部分“故乡”的开头是一个关于豆浆机与传统豆腐制作的争执。要过年了,来客人了,他们要做酿豆腐这一客家人的传统家常菜。阿健的祖母跟他母亲说,要是买个豆浆机就不要这么麻烦了;阿健的母亲说那不又要钱嘛;奶奶说也就三百块。于是,我们看见阿健的奶奶和母亲们忙碌着自制手工豆腐,阿健剁肉馅,阿燕将肉馅塞进刚做好的豆腐里。有意思的是,这一家人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尤其是阿健,在之前的第二部分中,他算是话比较多的,但回到故乡,回到家里,面对父母和亲人,他或者看手机,或者就是在做家务。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然而豆浆机的话题却提醒我们,即使是并没有接触过多少现代家电的祖母也并不情愿像以往那样辛苦地亲手做豆腐,而豆浆机这一现代小家电不过是近些年才开始在一些农村地区普及。毫无疑问,“家电”作为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重要符号——更不必说跑在乡村公路上的汽车这样的交通运输工具,还有年初一晚上阿健们在城镇烧烤排档的吃喝,这些都表征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生活方式已进入乡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村传统的生活方式。

改变乡村生活方式的最根本力量来自生产方式的变化。就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来看,无一不是工业化推动/迫使农业生产方式走向现代。进一步,当工业的生产力极大提高,造成产能过剩,当现代生活方式的叙事和想象在现代传媒的强大作用下覆盖乡村,发展主义必然将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推向乡村,更何况现代生活方式除了方便、省力,还附带了现代文明的价值优越感。现在我们知道,城市生活方式作为现代文明的价值优越感是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文明与野蛮的等级化的二元论叙事所产生的结果,然而,即使在识破了这一叙事诡计之后,现代化的脚步也仍然会一往无前。

而这一切都是拜发展主义所赐。1990年代以来,中国既是主动也是被迫进入全球化进程,分享了西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制造业利润15,在强劲的“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形态鼓动下,在跨国资本裹挟的新自由主义猛烈冲击下,在野蛮的自由市场和权力寻租的双重作用下,凭借着巨大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的优势成为“世界工厂”。

1990年代末,李昌平上书,指出“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引发大规模“三农问题”讨论。虽然近20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农村建设的力度,但积重难返,农村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环境,伴随着过度开发和无序的乡村工业化进程而变得更加糟糕。于是,我们在《工厂青年》的“故乡”一节中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乡村景观:在雾气重重的天幕下,荒芜的耕地,烧焦的山头,肮脏的河流,无人管理的水库,白色的垃圾。面对这样的乡村,导演忍不住抒发起思古之幽情。

郭熙志在距离大城市并不遥远的广东英德发现了自然神崇拜。“故乡”部分选取主要的几位工厂青年的家乡——广东英德的农村为再现对象。英德距离与北京、上海并驾齐驱的广州只有一百多公里,距离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也不过二百多公里,但它除了拥有南方乡村常见的宗祠外,还保留了自然神崇拜。虽然这样的原始宗教只有仍在务农的老人还会信仰,已进城打工数年的阿健们甚至不能理解,但郭熙志却为之而兴奋。

很难判断郭熙志是否将这一古老的、基于传统农耕文明的自然神崇拜视为克服城市中心主义弊病的力量而加以表现,但我们从影片四部分在形式上所选择的不同再现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倾向。影片开头出现了几乎可称为“壮观”的静默的流水线,缓慢平移的镜头下,密闭的车间中,一个人也没有,冷冷的机器在日光灯的照射下发出青冷的光,嘶嘶作响的电流声增强了画面的冷酷。随着工厂青年们陆陆续续进入,车间里有了人声,但郭熙志在这一部分刻意地没有配字幕,也没有聚焦某几位工人,而是将镜头在人和机器之间交替移动,虽然我们能听到工人们在说话,但听不清他们说的什么,对车间而言,对工厂而言,他们说什么不重要,甚至他们本身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生产任务。第二部分“青年”不仅配了字幕,我们也能清晰听到他们所谈论的内容,但是零碎的,没有逻辑,没有顺序,没有中心人物,像散点透视。然而这些零碎的片段却构成了工厂青年的群像,是工厂青年生活世界的浓缩,是任何一个新工人已经遭遇和即将遭遇的生活,除了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的恋爱、结婚、生子、奋斗、消费之外,他们还有着在进城和回乡之间的艰难抉择。这一部分镜头,整体上看是客观的叙述。如果说这两部分有缺憾的话,在我看来,就是没有用摄像机这一特殊的、文字无法替代的手段将劳动过程和劳动过程中工人的状态更充分地再现出来,为揭示新工人的劳动形式提供最鲜活、最有力的证据。

如果说第四部分“日记”是“私影像”,那么第三部分就是导演的抒情诗。在这里,我们分明看到了雷蒙·威廉斯所命名的“浪漫主义的情感结构——自然与工业,诗歌和贸易之间的对立”16。但郭熙志没有想到,当代中国的工厂青年已再难有这样的浪漫情怀,他们首先面对的是“回不去的农村,待不下的城市”,当我们在影片中看到,这些回到家乡的青年最多也就是做一点家务活,田间地头的农活,他们多半是不会,或许也有不少是不愿,甚至是做不动了的时候,我们就明白,城市已将他们“改造”成一个地道的城里人,乡村已是一个遥远的存在。

但郭熙志以对乡村的浪漫想象和对城市的理性批判将乡村和城市重新组合在一起,以分裂的形式,通过新工人独特的双重身份告诉我们,乡村和城市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整体,它们是不可割裂的。

结语:当文化遭遇阶级

郭熙志说,拍这部纪录片,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回答许立志为什么自杀。可以说,他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又并没有讲出全部原因。当我们听到阿玉讲述她与曾经的小姐妹如何渐行渐远的故事时,我们怎么理解那些娶了她的小姐妹的老板们与她现在的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别?当看到这样的诗:“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螺丝在流水线上拧我/我们是两颗狭路相逢的螺丝/拼却一身的力气/拧血拧汗拧乡愁/却拧不出/那个原来的自我//流水线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旋转的螺丝/皮影戏里的木偶/身不由己摆弄着荒诞离奇的舞姿/转痛转泪转流年/却转不出/贫穷荒凉的影子//零件加工零件/螺丝从不关心别的螺丝/只顾及自己脚下的位置/悬崖上的舞蹈/一步都不能错/稍有不慎/便无立锥之地”17,我们怎么理解郭台铭们的亿万财富?

1980年代开始,我们将阶级理论彻底扫进了垃圾箱,新启蒙的普遍主义文化成为主流。但今天,面对分化如此严重的现实,那个我们曾经热爱的“普遍性”岂止是苍白无力,倒更像是意识形态的诡计。诚然,“在阶级政治衰落之后,‘阶级’未必包含19-20世纪意义上的阶级革命的政治寓意,‘新穷人’也不能等同于20世纪的无产阶级……”18。问题是我们需要找到既能克服机械、刻板而教条的阶级理论的弊端,又能摆脱虚假的普遍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方法即视角,一如摄像机的镜头,没有广角镜就不可能有大视野,没有整体观就不可能发现病根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工厂青年》尽管没有解决方案,但它用一个整体性视野提供了找到方案的可能性。

1 《工厂青年》,纪录片,导演郭熙志,深圳渡口文化传播公司出品。郭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先后任职于安徽铜陵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现任教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纪录片作品主要有《渡口》《喉舌》等。

2   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167页。

3   这个数据和表述不够准确,“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395万人”,“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实际上,曾经意义明确的“工人”概念(第二产业的工业劳动者),在产业转型和升级中已十分模糊。有意味的是,中国特有的“农民工”所指倒是十分明确,专指进城打工的农民,但并不局限在制造业领域,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数量只略小于第二产业。2016、2017年的数据也显示,“农民工”的整体数量在逐年增加,第二产业就业数量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则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不使用“农民工”概念,而用“新工人”来指代这一群体。参见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及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开放时代》,2014年第6期)的相关论述。

4   在纪录片中,两位女生和作为纪录片主要人物的工人都有姓名字幕。据郭熙志介绍,两位学生是自愿的,用阿涵的话说,“绝对是心甘情愿地去做”。但无论如何,一个月的工厂经历已经对她们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就影片呈现的内容看,她们在片中的形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面形象。从写作伦理角度,我不希望本文影响她们据说已经正常了的生活;同时,对于工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尚未被拍摄所影响,但为了尊重,一视同仁,所以下文的讨论,除导演外,均隐其全名。

5   郭熙志:《其实对话并没有开始》,《电影艺术》,2012年第5期。

6   阿涵的话均来自影片,为保留真实,语句上的毛病未加修正。

7   参见豆瓣网《工厂青年》短评页面网友评论。

8   参见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9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

10  参见皮埃尔·布尔迪约、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11  参见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界”及《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一编的相关论述。

12  F·W·泰罗(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胡隆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3  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方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01-102页。

14  葛兰西:《实践哲学》,第11页。

15  大卫·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中清晰梳理了1970年代末由英美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的影响,他明确指出,在美国实施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战略的同时,是大规模资本转移,目的是寻找更大更快捷的增殖空间。参见《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16  雷蒙·威廉斯:《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13页。

17  周启早:《我在流水线上拧螺丝》,许强、陈忠村主编:《2014年打工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87页。

18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看见与再现 —— 纪录片《工厂青年》的意义-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0 10:50 , Processed in 0.017323 second(s), 1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