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1-16 01:51|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2960| 评论: 0|原作者: 张雷声|来自: 《马克思主义研究》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起点上,审视全球发展大势、以加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为基点提出的重要方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世界历史理论逻辑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世界和平与发展

 

合作共赢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也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抉择。当前世界,虽然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当前世界,虽然充满了诸如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等各方面挑战,但世界却充满了希望。各国人民“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清醒认识和世界新形势的冷静判断,以及对中国与世界互动性的深刻把握中形成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世界并非可以任由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所支配,中国要发展,世界要发展,必须顺应和平与发展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维护世界和平,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平等的关系,和平共处,也是促进共同发展,在维护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坚持世界命运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又通过各国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理念。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顺应和平与发展潮流而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持合作共赢的同时必须讲责任共担,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在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必须消除两大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承认主权国家差异为前提、以承认存在不同社会制度为基础,强调人类的共同性、整体性。它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各种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

 

首先,在笃行责任共担中坚持合作共赢。合作共赢是建立在责任共担的基础之上的。面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面对世界发展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均有责任去应对并解决,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要有治理担当的态度和责任。不仅如此,各国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不能一个国家发展、其他国家不发展,一部分国家发展、另一部分国家不发展。各国能力和水平有差异,在同一目标下,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给予各国平等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开始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正在用放大镜看中国,对中国在全球发展中是否有能力、有意愿承担责任持观望态度,各种不同舆论接踵而来。例如,“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就认为,中国不愿承担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无力负责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会造成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中国在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足以使这一理论不攻自破。在当今世界发展中,“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世界的共同永续发展,展现的正是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风采。

 

其次,在反对霸权主义中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各民族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各民族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现实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充分说明了饱受殖民地之苦的各民族国家,由于共同的民族遭遇、共同的战略利益、共同的历史任务、共同的精神追求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在共同抗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过程中获得了新生。今天,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破的正是弱肉强食、国强必霸的思维逻辑。中国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中国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改变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吃贫、以霸为尊的国际旧格局、旧秩序,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推动建立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最后,在消除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促进共同发展。当世界历史的发展从一个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扩展为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的体系之后,虽然社会制度的对立、对抗在20世纪末走向了并存中的竞争、合作,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形成“双赢”利益新格局,但是,矛盾、冲突依然存在,不同社会制度不仅国家间的较量日益激烈,经济竞争与贸易摩擦趋于表面化,而且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文化渗透与扩张、“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日益加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矛盾、南北之间的矛盾、一国范围内矛盾的世界化、意识形态的冲突等等日益复杂,造成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源依然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的是中国与世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中国致力于以各国利益汇合点为基础开展合作,以合作交流推动人类进步,以互利共赢推动人类发展,这自然也是离不开以消除国际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各种矛盾、冲突,以及根源为前提。从人类共同利益、世界共同发展角度,打破社会制度对抗的思维,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是在利益多元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要求。

 

共同发展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共同发展问题不解决,世界和平就难有保障。维护世界和平,推进世界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两大重要问题。“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全球发展实践逻辑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世界历史理论蕴藏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之中,而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世界历史理论逻辑的现实基础。在理论逻辑统一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反映世界发展实践逻辑的切实方案。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复杂性的情况下,“逆全球化”力量急剧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内顾倾向不断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世界“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此外,“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全球化遭到了“逆全球化”力量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全球化”力量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规避贸易失衡,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实施贸易保护,采用反倾销手段,干预正常的贸易,抢占国际市场份额。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必然带来贸易争端,甚至贸易大战,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当前,特朗普政府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搅动世界人心浮动,引起的贸易冲突正侵蚀全球贸易的长远利益。

 

第二,民粹主义势力登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杂性被一些民粹主义势力所利用,他们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头,引导广大底层民众把经济疲软乏力,以及存在的社会问题归罪于经济全球化。再加上,全球范围的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网络民主、网络政治得以产生,使大量的草根阶层卷入高层政治。民粹主义势力的登场,对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体系产生了影响,使全球治理机制出现了失序和碎片化问题。

 

第三,国际恐怖主义加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已大大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恐怖主义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进行恐怖主义宣传,通过网络传播恐怖主义活动信息,利用电脑黑客对网址进行破坏活动等,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恐怖活动如毒气袭击,利用生化武器搞破坏活动,破坏人类的秩序感和对安全生活的控制感。

 

“逆全球化”力量的急剧上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缺乏普惠性、共享性和包容性。“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应对“逆全球化”力量、消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反映新时代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实践逻辑的切实方案。“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如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困难增多。”但这些都是我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正致力于通过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强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第一,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目标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和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而实质则在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面对来自世界经济的多重风险和挑战,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的就在于做强自身,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第二,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在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一带一路”作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形式,不仅可以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保障,而且也可以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但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是从全球视野来思考产业链、能源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发展问题的,促进的是中国及沿线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

 

第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习近平指出:“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中国历来认为,全球性问题和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共同解决,全球治理体系运行要由各国人民共同商量,不能由一个国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国家说了算。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由于“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中国只有通过苦练内功,做好自己,提升国际竞争力,才能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才能主动承担起国际责任,为世界各国人民发声;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中国必须发出声音,提出共同解决的方案,在经济全球化中不当旁观者、跟随者,而做建设者、引领者,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2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3 21:42 , Processed in 0.02158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